守護青頭潛鴨,共繪人鳥和諧的美麗生態畫卷

2021-01-11 瀟湘晨報

府河柏泉段越冬的鴻雁

近年來,隨著武漢市對生態環境保護力度的加大,「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逐漸成為社會共識。為了保護極度瀕危的青頭潛鴨,進而實現對整個溼地環境和生態系統的保護,2019年10月,受長江生態保護基金會委託,武漢愛我百湖志願者協會在黃陂青頭潛鴨棲息地周邊社區,招募了一支以當地居民為主體的青頭潛鴨志願者巡護隊。

青頭潛鴨,是全球不到1000隻的珍稀瀕危物種,早在2012年就被IUCN(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入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自2015年發現以來,武漢府河溼地連年能觀察到數量眾多的青頭潛鴨種群繁殖,2019年觀察到超過300隻青頭潛鴨在此繁殖,佔全球數量的1/3!青頭潛鴨保護已經成為武漢溼地保護成績和成效的重要標誌!也是武漢申請國際溼地城市的一大業績!

部分巡護部分巡護員籤約現場合影

據了解,原來府河溼地範圍甚廣泛,包括了大面積的河道灘涂、沿河人工湖、童家湖及周邊各種養殖塘堰、水田等,而目前僅在東西湖區柏泉段劃定了一小塊區域成立了區級保護小區。

該保護區雖然有效地吸引並保護了大量越冬水鳥在此安心歇息,但對於繁殖期的青頭潛鴨,這個保護小區並非它們營巢育雛的最佳所在。而受食物總量限制,柏泉的雁鴨也會飛到周邊無保護區域覓食活動。

根據實際監測顯示,青頭潛鴨更喜歡在童家湖附近的蝦塘、藕塘栖息、活動。而以往養殖戶生產管理中對於塘堰植被和水位的改變、部分外來人員的釣魚、甚至非法電魚、撿蛋、下藥毒殺水鳥等行為,對於此間的青頭潛鴨構成了較大威脅。所以,成立這支志願者巡護隊,可以說主要是為青頭潛鴨的安全繁殖保窩護蛋!

經過多方考察篩選,在市野保處和黃陂林業站的支持協助下,2019年12月上旬巡護員招募工作正式完成,並最終組建了有6名成員的社區巡護隊。其中一人為愛我百湖管理員,其他5名巡護員都是在地居民,(包括4名養殖戶,1名的村幹部兼村級官方河長)。招募完畢,協會工作人員對巡護要求進行了面對面講解,同時考慮到工作地點較為分散,微信工作群裡還增加了線上培訓內容,不定期就鳥類辨識,鳥類與溼地相互作用、鳥類與養殖業的衝突及防範等對巡護員進行線上培訓和答疑,並鼓勵大家隨時將拍攝觀察到的野生鳥類和生境提交管理員進行鳥類種類和數量的分析。

青頭潛鴨活動區域—村舍雞犬之聲相聞

經過現場探勘和地界確認,巡護地塊由預計的2處增加到4處,3處較小地塊各有一名巡護員,一處較大地塊有2名巡護員負責,而受行政區劃、地表水網、地塊面積、工作強度等綜合影響,每名巡護員都要巡護超過1平方公裡的地塊。

為了提高大家的工作效率和人身安全,協會還為所有巡護員購買了意外保險,並向巡護員發放瞭望遠鏡和必要的勞保用品。

青頭潛鴨

2019年12月份,巡護員們發現並驅逐了三起外來人員在巡護區域的非法電魚和試圖捕獵水鳥行為。其中一次,巡護員前往保護地塊邊緣阻攔並勸返了非法電魚人員後,愛我百湖管理員才看清外來人員後背的電魚器材。對此,巡護員們很驕傲的表示:「在我們的巡護地塊,看影子都知道來的是什麼人,想幹壞事?只要我們在就不行!」

天才剛剛亮,巡護員張紅娟就開始了對自己負責的青頭潛鴨棲息地塊的巡視。在此過程中,她需要仔細觀察是否有對其的人為幹擾活動,野生鳥類的覓食和休憩是否有異常等情況,並在結束巡護後,認真填寫日誌對當天的工作進行記錄,而遠處塘堰內密密麻麻的大群水鳥,成為對保護工作最好的肯定!

冬日裡悠閒的鳥兒們

【來源:漢新聞】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觀鳥】蒲江驚現鳥類中的「大熊貓」——青頭潛鴨
    據成都市藝術攝影家協會副主席向文軍介紹,蒲江河中的這隻野鴨是青頭潛鴨。 青頭潛鴨 俗稱東方白眼鴨、白目鳧、青頭鴨。是雁形目鴨科潛鴨屬的鳥類。
  • 泰山又現極危珍稀水鳥——青頭潛鴨
    近日,泰山大汶河持續發現世界極危物種——青頭潛鴨。12月11日,泰山愛鳥協會孫桂玲等5名會員,在泰山冬季野生鳥類監測中,於大汶河某區域發現19隻青頭潛鴨>青頭潛鴨歸屬,歷來被生態保護專家和學者高度重視,被稱為溼地的明星物種,在我國新修訂的野生動物保護名錄徵求意見稿中,擬上升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 商丘虞城發現比大熊貓還珍稀的「青頭潛鴨」,長啥樣?來瞅瞅
    河南商報記者吳文昊 通訊員 金輝 文/圖河南商報記者從商丘市虞城縣委宣傳部獲悉,虞城縣攝影愛好者在該縣孟諸澤溼地公園發現30多隻世界極危物種「青頭潛鴨」。據動物研究人員介紹,「青頭潛鴨」物種目前全球數量僅有1200隻左右,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列為「極危」物種,比「國寶」大熊貓還珍稀。
  • 連續兩年現身,青頭潛鴨「戀」上雲南青華海!
    青頭潛鴨為世界極危鳥類,根據2020年全國青頭潛鴨越冬期同步調查結果顯示,青頭潛鴨數量在1500隻左右。 2020年2月22日,工作人員曾在青華海東湖監測到一隻雄性青頭潛鴨,3月1日新監測到3隻青頭潛鴨,2020年度共監測到4隻青頭潛鴨。
  • 全球極危物種——青頭潛鴨現身崑承湖
    近年來,隨著生態環境的持續改善,常熟的野生珍稀鳥類種群也越來越豐富。
  • 探訪武漢府河溼地:鳥類天堂 青頭潛鴨的繁殖地
    今年9月公布的青頭潛鴨越冬期全國同步調查結果顯示,在全國範圍內共記錄到青頭潛鴨個體1500餘只,湖北、河南和山東三省數量最多,其中湖北有672隻,相對集中在武漢府河、梁子湖等地。「100年前青頭潛鴨非常常見,廣泛分布在中國、俄羅斯和印度、緬甸等地。近10年該物種數量驟降,2010年全球統計數量是1000隻,2015年只剩下400隻左右,如今基本只分布在中國。」
  • 極度瀕危的青頭潛鴨 4年後再現西安
    ,最終通過照片放大對比,確定了青頭潛鴨的真身,應該有四對。但近十年間,因生態破壞,人類獵殺,全球青頭潛鴨的數量急劇下降,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等級為最高級別——「極度瀕危」,屬於極危鳥類。此前認為全球數量不足500隻,它對棲息環境的要求非常高,堪稱環境質量好壞的指示物種。青頭潛鴨又被稱為東方白眼鴨,雄性青綠色的頭部加白色的眼睛很引人注目,它們很少鳴叫,為深水鳥類,善於收攏翅膀潛水覓食、雜食性!採食量連普通家鴨的二分之一都達不到。
  • 西安再現瀕危物種「青頭潛鴨」
    這兩天 有兩位鳥類攝影愛好者在渭河西安城市段 無意間發現了4對世界極度瀕危鳥類 青頭潛鴨 而這也是我省有記錄以來的第七次發現
  • 全球極危鳥類青頭潛鴨現身湘陰橫嶺湖
    1月10日,從橫嶺湖省級自然保護區管委會傳來喜訊,16隻全球極度瀕危物種青頭潛鴨在保護區青山島內湖現身。這是湘陰縣首次監測到成群出現的青頭潛鴨。本次青頭潛鴨的發現者是橫嶺湖省級自然保護區管委會新化溝保護站站長陳振華。「此次一次性發現16隻,實屬不易。」
  • 世界極危鳥類青頭潛鴨再次現身雲南青華海
    圖為雲南保山青華海監測到的世界極危鳥類青頭潛鴨(1月9日攝)。新華網發(段紅蓮 攝)自2020年監測到4隻全球極危鳥類青頭潛鴨後,雲南保山青華海國家溼地公園1月9日再次監測到1隻青頭潛鴨。青頭潛鴨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為極危物種,根據2020年青頭潛鴨越冬期同步調查結果顯示,青頭潛鴨種群數量在1500隻左右。據保山青華海國家溼地公園管理中心工作人員介紹,雲南保山青華海國家溼地公園2020年度累計監測到4隻青頭潛鴨。今年的監測結果顯示,青頭潛鴨抵達青華海的時間較去年提前。青華海國家溼地公園位於雲南省保山市隆陽區。
  • 2020青頭潛鴨越冬期全國同步調查結果公布 陝西僅見一隻
    青頭潛鴨在陝西省屬於偶見鳥類, 2020青頭潛鴨越冬期全國同步調查,西安市野生鳥類保護協會也參與其中,但眾人3個月的努力,卻僅在寶雞發現了一隻雄鳥,那麼青頭潛鴨究竟有多麼瀕危,到底分布在哪些省區?今年1月4日至1月18日,由長江生態保護基金會、中國青頭潛鴨保護與監測工作組、昆明市朱雀鳥類研究所等多家單位發起了青頭潛鴨越冬期全國同步調查。全國27家觀鳥組織315人次調查員,在全國16個省104個區縣的168個地塊內,針對青頭潛鴨及其伴生潛鴨類進行了系統性調查,調查共記錄到青頭潛鴨個體1500餘只。
  • 青頭潛鴨!開州漢豐湖首次發現全球瀕危物種
    日前,觀測人員記錄到青頭潛鴨這一全球瀕危物種,還近距離拍到多種候鳥的「大頭照」,並且物種和數量連續5年保持穩定。在漢豐湖國家溼地公園裡,三百多隻頭部呈棕紅色、黑色腹部的紅頭潛鴨,聚集在一起,即使近距離拍攝「大頭照」,鳥兒們也毫不怯生,仍悠閒自在地巡遊、結伴潛水覓食,成群追逐打鬧。
  • 「鳥中大熊貓」青頭潛鴨全國數量已超1500隻,湖北最多
    楚天都市報8月6日訊(見習記者張建林)世界極度瀕危鳥類、「鳥中大熊貓」青頭潛鴨在中國的數量已超1500隻,其中湖北省最多,為672隻!近日,2020年全國青頭潛鴨越冬期同步調查結果出爐,這種比大熊貓數量還少的鴨子此前被廣泛認為全球數量不足1000隻。
  • 去年4隻今年1隻,「極危」青頭潛鴨再現雲南保山
    1月9日,雲南省保山市青華海國家溼地公園管理中心工作人員在青華海監測到了1隻青頭潛鴨,連續兩年監測到這一世界極危鳥類。據悉,青頭潛鴨今年抵達青華海的時間較去年提前。青頭潛鴨   段紅蓮2021年1月9日攝於青華海青頭潛鴨由於棲息地喪失、人為幹擾等一系列因素,種群數量急劇下降,2012年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列為極危(CR)物種。
  • 專家:青頭潛鴨已極度瀕危,應儘快列入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名錄
    並加強對青頭潛鴨棲息地管理,特別是繁殖棲息地保護。今年1月10日-2月10日,在我國5個省份17個湖泊發現了青頭潛鴨。北京林業大學吳嵐博士建議加強對青頭潛鴨棲息地管理,特別是繁殖棲息地保護,並呼籲儘快將青頭潛鴨列入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名錄,開展青頭潛鴨越冬地同步調查。2011年,有熱心鳥友在河北省衡水市衡水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記錄到青頭潛鴨繁殖,當時為青頭潛鴨繁殖分布區最南分布記錄。
  • 世界極度瀕危鳥類青頭潛鴨現身雲南保山
    圖為青頭潛鴨雄鳥現身青華海 張世紅 攝中新網昆明2月24日電 (陳靜)記者24日從雲南省保山市青華海國家溼地公園管理中心獲悉,其工作人員在青華海東湖巡護時監測到一隻雄性青頭潛鴨。青頭潛鴨為世界極度瀕危鳥類,全球數量僅1000隻左右,在保山屬第二次發現。
  • 從「人鳥爭食」 到「人鶴和諧」——溼地生態保護的「扎龍探索」
    新華社哈爾濱7月31日電 題:從「人鳥爭食」 到「人鶴和諧」——溼地生態保護的「扎龍探索」新華社記者 王建曾經,黑龍江扎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面臨溼地退化、「人鳥爭食」的威脅。近年來,生態文明理念在這裡落地生根。通過採取長效補水機制、生態移民搬遷等方式,丹頂鶴野生種群不斷壯大。
  • 天藍水清百鳥飛|北大港溼地繪製美麗生態畫卷
    近年來,新區持續推進北大港溼地保護,通過退出生產經營活動、建立補水機制等措施,進一步修復溼地生態。隨著北大港溼地生態環境逐年改善,過境候鳥種類和數量明顯增加,部分過境候鳥在此繁衍,成為「留鳥」。  生態修復不斷升級  走進北大港溼地,深紅的鹼蓬草和金黃的蘆葦叢首先映入記者眼帘。「原來這片都是荒地,現在溼地內的不少植被都是近幾年新栽植的。」在北大港溼地的獨流減河試驗區河灘地附近,北大港溼地自然保護區管理中心副主任孫寶年指著成片的鹽地鹼蓬告訴記者,植物是溼地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恢復溼地生態功能中發揮關鍵作用。
  • 一隻青頭潛鴨的成都旅行記
    飛過3000公裡來到成都平原,這裡好多美食啊  我是一隻青頭潛鴨,我的家鄉在黑龍江地區。  結識好友篇  12月4日星期五 地點:廣漢鴨子河溼地  交好友 和青頭鴨比賽潛水贏了  抵達鴨子河溼地的時候,這裡已聚集了來自各地的冬候鳥和當地的留鳥。媽媽說,鴨子河是眾多野生水禽在成都平原最重要的越冬地之一。
  • 極危物種青頭潛鴨,數量最多集聚地的行為記錄(一)
    圖文:魏 斌據CCF聯合眾多機構開展的2020年青頭潛鴨越冬期全國同步調查,記錄到青頭潛鴨個體1500餘只,以湖北省為最,為672隻,佔調查結果總數的約50%。湖北武漢府河溼地281隻,而實際數量會略多,應是青頭潛鴨數量最多聚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