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假聲唱法
假聲唱法也有人稱為假嗓子。所謂假聲,就是在氣流的控制下,聲帶不完全振動的歌唱狀態(大約1/3的聲帶在震動),音量較小,聲波中常含有氣流,所以也稱氣聲唱法。這種唱法的特點是音質虛泛,音色甜美,吐字輕柔。早期的港臺言情歌手多用這種唱法。一代巨星鄧麗君就是以這種唱法為主的。假聲唱法比較輕鬆,力度不大,不容易疲勞,所以也有人稱其為哼唱方法,就是說哼哼著唱。其他如孟庭葦、張明敏、姜育恆等也都是以這種唱法為主的。這種唱法已不必為音量問題費心了,因為現代擴音技術與音響設備已非常先進,可以把任何-點歌手的聲源調整到理想的音量指標上來,所謂「通俗唱法的藝術就是話筒的藝術」其中所指主要就是這種唱法。
(二)真聲唱法
真聲唱法也有人稱為真嗓子或本嗓、本腔。所謂真聲,是指聲帶基本上完全振動的歌唱狀態,音量較大。這種唱法的特點是音質碩實,音色明亮、健美。早期的港臺巨星徐小風就是這種唱法,她演唱的《賣湯圓》、《月兒像檸檬》等都是膾炙人口的作品。近期的歌手如田震演唱的《執著》、趙傳演唱的《我是一隻小小鳥》、孫國慶演唱的《籬笆牆的影子》等,都是用真聲演唱的。真聲唱法力度變化較大,可以放聲唱,也可以輕聲唱。
(三)真假聲結合的唱法
真假聲結合的唱法也有人稱為半真半假的嗓子。也是一種聲帶不完全振動的歌唱狀態(大約2/3的聲帶在振動),其音質、音色均介乎真聲與假聲兩者之間,既不太實,也不太虛;既不太亮,也不太暗,屬於中等力度的一種唱法,但在力度上彈性較大,有一定的伸縮餘地,適應性較強,便於演唱多種風格、不同力度的歌曲。這種唱法主要是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發展起來的,現在也還算是一種新式唱法,與歐美的一些通俗唱法很接近,發聲狀態較鬆弛,聲音又能保持一定的緊張度,是目前比較科學、比較流行的一種唱法。齊秦、周華健、張信哲、蘇藥、王菲等都屬於這種唱法。
(四)喊聲唱法
喊聲唱法是一種真聲唱法,顧名思義,就是喊著唱,這種唱法氣息足,力度大,富有激情,感染力強。這種唱法在我國民歌中是常見的,如號子、山歌、漁歌、牧歌等大多是喊唱的,被稱為高腔。在現代通俗唱法中,也形成了一種流派。在國外,最早出現在重金屬搖滾樂中。在國內,最早出現在1986年北京「首體」百名歌星演唱會上。崔健以一首《一無所有),喊醒了沉睡的歌壇,喊出了中國歌壇的兩大熱浪:一個是西北風熱,一個是搖滾熱。其後蘇越創作的《黃土高坡》、謝承強創作的《信天遊》以及翻唱的《咱們的領袖毛澤東》等一批西北風歌曲,被許多歌手競相用喊唱的方法演唱,從此颳起了一股持久的西北風,通俗歌曲的喊唱方法在中華大地上就此生成、確立,並成了當時的一種時髦唱法。
而在稍後的搖滾熱中,則把喊唱方法推向了高峰,丁伍的《太陽》、鄭鈞的《夢回拉薩》、張楚的《姐姐》、何勇的《垃圾場)、竇唯的《無地自容》等歌曲,無論在高度、力度和難度上都有所發展和突破,真正達到了震撼心靈的作用,這時的喊唱方法,才展現了它特有的風採,才找到了它應有的位置。喊唱方法中有大嗓門和小噪門之分,如臧天朔的《朋友》、火風的《大花轎》都是大嗓門,而張楚的《姐姐》、丁伍的《太陽》則是小嗓門和中嗓門,但這並不影響他們對作品演繹水平的高低、成功的大小,因為歌曲的表現是一個綜合的藝術形式,它集詞、曲、配器、演唱製作等多種因素於一體,而每一種因素幾乎都是同等重要的,即便是只談演唱,也還是由氣息、音量、音質、音色、音區、音域、音準、節奏、風格、韻味等多種因素來組成的,而每種因素也幾乎是同等重要的。
因此,不會有一個聲樂比賽是單純比嗓門大小的。我們談這些,目的是告訴那些小嗓門的歌手,不要總想去和大嗓門相比,單純地去追求音量,過分地加大力度的訓練,以免使聲帶過度疲勞而受到損害。當然,小嗓門經過刻苦而合理的訓練是可以增大音量的,但增加的幅度是有限的。要記住,每個人都是在自己現有條件的起點上進行發展的,而不是站在別人的起點上,所以不可盲目攀比。在聲樂界,由於練聲方法欠科學、練習力度過大而致使聲音變壞甚至失聲的情況並不少見。
(五)沙聲唱法
沙聲唱法聲音中帶有沙啞成分。其主要原理是聲門閉合不自然,聲帶振動不規律。真聲、假聲、真假結合聲都可以唱出沙啞的聲音來。由於現代音響設備對這種沙啞的聲源十分敏感,在擴播時呈立體放射狀態,所以聽起來很像颳風,又很像下雨,富有衝擊力、穿透力、表現力和感染力,以至有人稱這種沙啞的嗓子是「金不換"。比較典型的例子是1994年世界盃足球賽開幕式上演唱的那首《義大利之夏》,演唱者是義大利的一對男女組合,兩個歌星的聲音都很沙啞,整個副歌沙啞的程度倍增,而演唱最後一個五度和聲的結束音時,好像達到了人聲沙啞的極限,既像大海的波濤,又像狂吼的颶風,更像是在太空中聽全人類在吶喊,使人感到驚心動魄、撕裂肺腑,亦近亦遙、亦實亦虛,空曠深邃、宏大高遠。
國內也有沙啞唱法的歌手,如崔健、威天朔、蔚華等,但為數很少。那麼,沙啞的聲音是怎樣形成的呢?正常的聲帶出的聲音是不沙啞的,因為左右兩條聲帶是對稱的,聲門是平滑的,閉合嚴緊。而發出沙啞的聲音的聲帶是不正常的,其不正常有各種原因,如聲帶不對稱,聲帶有增生,聲門不平滑、閉合不好等,造成這些變異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
1,自然成因
聲帶天生就長有小癤或有其他增生,稱為聲帶小癤或聲帶增生。左、右兩條本應對稱的聲帶如一側有小癤或增生而另一側沒有,當然不對稱,聲帶不對稱,振動就不規律,就會形成沙啞的聲音。
2.變聲成因
每個人都有變聲期(大約在15歲),變聲期內應注意保護聲帶,小聲說話、少說話或喋聲,如在變聲期內大喊大叫,大哭大笑,或大力度咳嗽,或飲食中硬物損傷等,都可能使聲帶受到損傷而難以恢復,破壞了聲帶的對稱、聲門的平滑,使聲門閉合不好,形成沙啞的聲音。在變聲期損害了聲帶的人,或因過沙或因過啞,絕大多數人發聲困難,只有極少數人可以唱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