拂落珍珠上的塵埃,
煥發中國設計新生代成長為大師的光彩!
11月25日,由酷家樂聯合新浪家居共同打造的2020「酷+創造營」年度先鋒設計榜——TOP30先鋒設計頒獎典禮在杭州盛大落幕。
30位先鋒設計師在導師宋微建、陳暄、韓文強、高志強、琚賓的聯合評審下,歷經激烈的海選、落地晉級及命題指定賽的層層PK,脫穎而出,站在了最終的領獎臺上。(點擊查閱完整名單)
酷+設計先鋒欄目,讓我們一起來認識這些蓄勢待發的新生代設計力量。
△北京錦尚集品空間設計事務所創始人 欒妍
2020「酷+創造營」年度先鋒設計榜TOP 30
因為收看電視節目走上設計之路的欒妍,或許從沒想過有一天,自己也會因為設計,走上電視節目。從《交換空間》到《暖暖的新家》,從事室內外設計十餘年,經歷過大大小小的設計千餘件,如今任教於燕京理工學院藝術學院,同時也是北京錦尚集品空間設計事務所創始人的欒妍認為,設計的本質是生活,是基於便捷舒適生活基礎上,設計一種更加適合業主的生活方式。
| 01 |
"小時候看《交換空間》,覺得好神奇,當時就想我也要做那樣的設計師,後來大學報考了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研究生畢業後我去了高校教書,日常也做一些設計,在設計實踐中汲取當下設計潮流趨勢在課堂上傳遞給學生,在課堂上學生們也會給我很多靈感的迸發,這就是教學相長吧。"提起自己如何走上設計之路,欒妍的回答顯得一切都是那麼水到渠成、順理成章。
而實際上,設計之路從無捷徑。從家裝公司的設計師,到大學教師再到設計公司合伙人,欒妍也經歷了一路來的打磨。
大學畢業後,在長春做了三年家裝設計師,欒妍感到在設計這條路上,需要學習的還有太多太多。深覺積累不夠的她,毅然決定考研深造。
不同於大部分上班族選擇的在職研究生,欒妍考上了全日制研究生,踏實下心在學校裡跟著導師學習。"研究生的深造,為我打開了通向設計之路更大的一扇門,讓我看到了更高更遠更廣闊的設計世界。"
2012年,欒妍開始在燕京理工學院教授設計類課程,這讓她可以在每天設計的輪迴中偶爾跳出,認真審視設計的真正意義所在,也讓她在教學中得到更多的啟發。這一年,欒妍創辦了北京錦尚集品空間設計事務所。
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和感觸的欒妍開始覺得設計是沒有邊界的,無論是對生活空間的理解還是對商業空間的認識,都是基於理論的指導加實戰的經驗,但無論怎樣都是以受眾為出發點,因為歸根到底設計是為人服務的。
| 02 |
2016年,欒妍受邀參加了北京衛視《暖暖的新家》節目的錄製,為一位行動不便的老先生40㎡的家進行了貼心設計。應該說,參加過電視節目的欒妍,已經算是在設計圈小有名氣,但是始終秉持初心,尋求更大突破的她,並未就此停滯前進的步伐。
2020年,欒妍參加了「酷+創造營」年度先鋒設計榜海選,並提交了自己的作品——龍脊燒肉居酒屋。
在這個項目中,設計師欒妍旨在通過空間的各個元素來體現日式的美,給人以沉浸式體驗。
空間整體以木結構貫穿,融入了日式枯山水元素、浮世繪元素、日式燈籠等,充分烘託日式氛圍。
在欒妍的眼中,設計師是一個雜家,因此設計師的知識需要不斷學習儲備。"每一個對自己有要求的人在發展過程中難免遇到瓶頸,設計師當然也是。這個時候,平時的積累就顯得尤為重要。不斷的學習,不斷的與同行學者探討請教,注意觀察生活,就會慢慢度過瓶頸期。"欒妍表示,年輕的設計師看大師的作品學習成長,學習到很多的設計手法,但這不是最終的意義。
"我們要去學會具備感受和捕捉事物本質的洞察力。像沃爾特格羅佩斯說的——歷史表明,美的觀念會隨著思想和技術的進步而改變,誰要是以為自己發現了'永恆之美',他就一定會陷入因襲模仿和停滯不前。"
| 03 |
或許也正是源於對同樣具備教師和設計工作室創始人雙重身份的導師韓文強的敬仰,欒妍通過海選,殺入到「酷+創造營」年度先鋒設計榜北京站晉級入圍賽,跟隨導師韓文強走訪了扭院兒、疊院兒兩個四合院改造項目,並對於相關設計課題進行了深入學習和探討。
"其實這次參加酷+創造營,韓老師給到的扭院命題改造,讓我印象十分深刻。通過實地講解,探訪了解場地,了解需求和功能需要,做出適合那個空間適合那裡居住者且具有當代意義的作品很重要。"
也正是出於對這個命題的深度思索,最終成就了欒妍挺進2020「酷+創造營」年度先鋒設計榜TOP30的作品。
"當我走進扭院兒就瞬間被這個隱藏老北京胡同裡的這座有趣的建築吸引了,我喜歡院子裡的那棵山楂樹,我感覺秋日的院子在微紅的山楂樹映襯下特別美,那天下著小雨,院子裡很安靜,就像一個青春的少女不施粉黛,所以我又去看了一遍山楂樹之戀這部電影,純淨美好且充滿了愛,我覺得這就是應該在這個院子裡提現的,以功能性劃分空間,然後去煩從簡回歸最自然的本真。"
欒妍用這段浪漫又詩意的話描述了自己的命題作業。
一如她通過酷家樂軟體所呈現出的,那讓評委眼前一亮的全景漫遊作品。
| 04 |
其實很早之前,欒妍的錦尚集品空間設計就已經是酷家樂平臺的用戶。熟練的操作,和對軟體本身的理解,也為她的作業呈現提供了幫助。
"科技改變生活這句話說的很對,科技的確讓我們的生活變得越來越簡單,越來越方便,這讓我們的設計藉助科技的力量能夠發揮更巨大的潛能。"但同時,欒妍也指出,"科技讓我們的設計變得越來越快,也可能變得有些焦慮,而設計的本源是讓人更加舒適的生活,希望我們不盲目的追求科技,恰到好處的利用科技,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美好。"
當提及未來想要成為怎樣的一位設計師,欒妍表示"很多設計大師都值得我去尊重,因為的確他們為時代留下了很多具有意義的作品。"而對自己,她想有更多的嘗試,更多的體驗,能時時刻刻保持敏銳的藝術嗅覺,能為更多的有設計需求的人服務,能為社會培養出更多的室內設計後輩,並希望有一天能夠成為像包浩斯創辦人沃爾特格羅佩斯那樣的人。
"不要前思後想,也不要懼怕失敗,既然選擇了這個行業就要勇敢的向前走,有目標也要關注路上的風景,因為最終我們的設計都是你對這個世界,對生活的體驗。"
-end-
採訪&撰文|陳婉璟
圖片提供|酷+創造營、北京錦尚集品空間設計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