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沫沫
本文由萌爪醫生團隊原創,謝絕轉載
如有需要,請聯繫hi@wecarepet.com
周末在家擼貓看片,萬萬沒想到在一部驚悚片《睡夢醫生》裡,會看到軟萌貓咪的身影,這讓萌爪君原本的緊張情緒頓時充滿了粉紅色。
在影片中,這隻布偶貓除了蓋世的美貌以外,竟然還可以預測人類的死亡!當療養院裡有人即將離世,它便臥在那個人的床頭陪伴,直到對方死去:
這不是玄幻劇情,在美國羅德島州也真實的報導過類似故事:一隻叫奧斯卡的貓咪擁有電影裡所說的神奇能力,在一家療養院成功預測了50多名患者的死亡,還登過報紙。
這家療養院主要收治阿爾茨海默、帕金森病患者以及其他患者,其中大多數人已經進入疾病的終末期。
奧斯卡自幼被療養院收養,它每天會穿行於各病房之間,巡視這些處於病痛中的人們。
沒有人可以確切的說明,奧斯卡預測死亡的真實原因。
有醫生猜測分析,這可能和貓咪強烈的嗅覺有關聯,垂死的病患會產生某種特定氣味,被敏銳的貓咪捕捉到,由此令它對瀕死的病患做出特別的行為反應。
想想確實很牛B…不自覺的轉頭看了眼我那睡成豬的主子,啥技能都沒有,撐死了能預測我走過來就是要開飯了……
當然,貓咪能不能預測人類的死亡並沒有科學依據,但大多數貓咪卻可以知道自己的大限之日,並提前安頓後事……
最常見的說法,就是「貓咪會在臨死前把自己藏起來」。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發現,除非是發生意外,不然平時路邊的流浪貓雖然那麼常見,卻從來不會看到它們的屍體,「死去的那麼銷聲匿跡」。
老一輩的人都說,貓是為了不讓主人傷心,所以在臨終前會悄悄離開家,很美好的解釋。但從科學角度以及生物本能角度上看,貓咪臨死時隱藏自己的原因有二:
這是動物本能,要防禦外敵。
貓臨終前可能是因為自己的身體機能發生了變化,臨死時最虛弱,所以它們想要在一個安全隱蔽的空間中療傷。對於家貓而言,衣櫃、牆邊空隙等地是一個相對安全穩妥的地方。
貓咪習慣獨來獨往,會找一個隱蔽的地方安靜的死去,不想依靠別人,哪怕它知道你很愛它。當然,這是流浪貓的離開方式。
而對於常年與主人陪伴的家貓來說,死亡來臨之時,告別,便成了一件需要「儀式感」的事情。
在貓咪臨終前三個月開始,貓咪可能會有一些類似「告別」的舉動。
在國際貓科醫學學會的在線獸醫護理雜誌中有一篇文章,作者在1995年進行了一項關於老年貓行為健康的大規模調查,共有1200多名主人參與研究。
80%的貓咪對主人感情更深,需要主人更多的關注。比如:在主人身邊時間比之前更多,會對主人做出幼貓時的舉止。
1/3的貓咪會在半夜哭嚎,以求主人的關注和愛撫,比如:會叼玩具主動找主人玩耍。
1/4的貓咪嫉妒心增強,對家裡其他動物表現不友好,渴望主人的專寵;
50%的貓咪更戀家,不像以前經常出去浪;
除此之外,還可能出現未絕育的公貓,會在臨終三個月,積極地將氣味留在主人用品或身上,很可能就是亂尿……
也有貓會「想吃到家後的第一口食物」,比如當年第一頓是雞肉罐頭,那麼臨終前很可能纏著你要雞肉罐頭。
還有的貓貓會頻繁舔你,哪怕此前從沒舔過你。如果你家老貓突然開始舔你,你要心裡有數。
雖然有些行為可能讓你頭疼甚至惱怒,但這就是貓咪在最後時刻留給你的「臨別贈言」,也許是在說:嘿,我要走了,這是我最後愛你的方式。
家貓會把主人看作「依附於貓才能存活的弱小動物」,家就是貓咪的領地,它會尤其擔心自己死後,主人會因為自己的屍體氣味,而遭受生命危機。
因此,家貓躲藏起來默默死去,似乎是對主人最後的溫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