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吉林省白城市通榆縣隆山鎮東風河村的一家院子裡,59歲的王善江老淚縱橫,嘴唇顫抖著,彎腰感謝前來給孫女捐錢的鄉親們。十一月的東北已經異常寒冷,王善江在寒風中站了好久,冷風很快將他臉上的淚痕風乾,可攥著毛票的雙手一次一次握緊。村裡一共一百來戶人家,今天斷斷續續地就來了七八十戶,王善江目送鄉親們走出院子,一直看著他們消失在路的盡頭。
在鄉親們離開後,王善江轉身進屋,匆匆地翻出大孫女留在家裡的作業本,一筆一畫記下所有鄉親們捐款的數目:誰的5塊、誰的20、誰的10塊,帳本上密密麻麻寫了好幾頁。王善江看著帳本愣了好久,剛緩過神匆忙外出求人幫忙,將鄉親們湊的一萬多塊匯到兒子的帳戶上。此刻,王善江的兒子兒媳在幾百公裡外的醫院照顧患病的小孫女。王善江最親的小孫女因為交不起醫藥費面臨被停藥,孩子病得太重了,這一筆錢雖然不夠,但至少可以暫時緩解燃眉之急。圖為王善江在記鄉親們的捐款數目。
時至今日,王善江已經和他的小孫女分離近10個月,儘管長春的醫院距離他只有幾百公裡的路程,但他卻從不捨得買票去看望孩子。孫女從小被王善江和老伴帶大,現在卻只能在手機上相見。王善江心裡一直擔心,自從知道孫女病得更重了後,他就很少主動聯繫。「我怕哪天電話的那頭不再是自己的小孫女,怕再也聽不到小美涵奶聲奶氣地喊爺爺的聲音,怕上次看見孩子的視頻就是我們最後一面。」圖為王善江在晾曬稻子。
王善江的兒子名叫王巖,今年35歲,兒媳婦叫陳福丹,今年37歲,夫妻倆有兩個孩子,大女兒今年11歲了。在過去的日子裡,全家靠著幾畝地和王巖外出打零工掙錢維持生活,日子一點點地過著,慢慢大女兒上了小學,二女兒王美涵也出生了。第二個女兒的到來使一家都非常開心,兩個女兒小名叫大寶、二寶,奶奶總說兩個女兒是全家的寶。圖為出租房裡,王巖和妻子女兒。
今年春節過後,所有人都處在緊張的氛圍當中,小美涵就是在那時出現雙腿疼痛的症狀,躺在床上大哭。當時王巖夫妻只能帶孩子來到縣城的醫院檢查,檢查結束後,醫生卻沒有告訴他們孩子到底是什麼病,只是建議他們儘快帶孩子到長春的大醫院進行檢查。當時夫妻倆特別忐忑,害怕孩子得的是什麼大病。2月下旬,夫妻倆向親戚借了一萬元,帶孩子來到了吉大一院。圖為陳福丹在哄女兒。
在吉大一院,小美涵做了血常規檢查,又做了骨穿檢查。王巖至今還記得孩子第一次做骨穿時的情形,當時妻子把女兒放到操作臺上,醫生讓他們夫妻出去,這時小美涵緊緊地抓著媽媽的胳膊,哭著看著媽媽說:「媽媽別走,媽媽別走。」最後陳福丹掙脫孩子抓著的手,退到了門外。骨穿開始後,陳福丹隔著門聽到裡面傳來孩子撕心裂肺的哭喊聲:「媽媽救救我,媽媽救救我。」她蹲在門外,懷裡緊緊抱著小美涵的衣服流淚。圖為陳福丹在餵女兒吃藥。
最終,小美涵在長春吉大一院兒科被確診為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當時孩子的血小板僅剩下九個,命在旦夕。獲知消息,陳福丹抱著孩子坐在走廊裡失聲痛哭。王巖顧不得傷心,瘋了似的急忙奔走在各科室、病床和繳費處之間。幾個回合下來,小美涵總算是握住了救命的稻草,開始住院化療。圖為出租房裡的陳福丹和女兒。
小美涵第一次化療時狀態就不好,肺炎引發持續高燒,隨後是骨痛和肝脾腫大。因此她越來越憔悴,開始不願意進食,每天只喝一點小米粥和奶粉。她甚至開始不看媽媽,不說話,不再找媽媽,每天大多數時間都在哭,不管媽媽怎麼哄她,怎麼逗她,她都不回應。小美涵不哭的時候就安安靜靜躺在那裡,不知道在想什麼,好像換了一個人一樣。圖為陳福丹看著女兒心酸不已。
半年的化療,王巖一家能湊到的所有錢都已經花光,醫院一張又一張的繳費單告訴他,再不交錢就要停藥了。而小美涵的病情依然未見好轉,不但血小板低而且伴隨肝臟腫大,肺部感染引起的高燒不退、骨痛頻繁發作。為了緩解病情,醫生24小時不間斷給小美涵使用消炎藥,頻繁地骨穿和腰穿讓那個曾經開朗愛笑的小美涵一見到針頭就變得十分煩躁。看著孩子滿手青紫,粉紅稚嫩的小手千瘡百孔,王巖夫妻傷心不已。圖為王巖和妻子在照顧女兒。
面對殘酷的現實,王巖感嘆:命運為什麼不能給這個可憐的家庭多一點眷顧?「別怕堅持住!我們一定要把姑娘治好,好好帶回家。」然而,王巖安慰妻子的話在巨額的醫藥費面前竟如此蒼白無力,他知道此時此刻最重要的是錢。孩子每天的醫藥費就要近數千元,化療不到一個月時間,從親戚朋友各處借來的8萬元迅速見底,他只能眼看著小美涵面臨停藥。圖為王巖和女兒。
萬般無奈,王巖再次踏上了回家籌錢的列車。大女兒一看到爸爸回來立刻抱住他的大腿問:「爸爸,我想妹妹了她啥時候回來啊?」在王巖眼中,短短數月,父母蒼老了太多,再加上女兒的一番話,再也止不住淚水,一家人抱頭痛哭。借錢期間妻子又打電話來:「孩子欠費就要停藥了,不能因為咱沒錢讓孩子就這樣離開。」一旁的老父親聽到了這番談話,默默轉過身從屋裡走出去了。「啥能有救我孫女的命重要啊,先救了急,別的事情再想辦法。」圖為王巖為女兒的治療費發愁。
王巖只得向親戚朋友挨個打電話,有的人好言相慰,說孩子的病是無底洞,「差不多」就好,還有的人乾脆不再接王巖的電話。王巖不停地翻著聯繫人那一頁,但真的不知道還能打給誰。幾天後,王巖拿到了父親的賣糧款,那一刻,父子倆面面相覷,緊緊抓著手卻欲言又止。揣著老父親送來的3萬多元,王巖又趕回了醫院。然而,當王巖回到醫院補上醫藥費後,扣掉欠費後,只剩不到一千。圖為陳福丹母女。
2020年11月1日下午,王善江老伴在屋子裡哭得很傷心,哭聲驚動了鄰居,最後鄉親們知道事情的來龍去脈,湊到一起商量要拉襯一把,於是就有了文章開始的那一幕。王巖說:「當那一萬多塊錢從老家匯來時,那種有人想要拉你走出深淵的感覺特別溫暖,我不知道如何感謝鄉親們。」可鄉親們微薄的捐款面對美涵巨額的醫療費,依然是杯水車薪。圖為老家鄉親們給孩子的捐款。
因為續不上醫藥費,又不能給孩子停藥,王巖只能將孩子帶到出租屋裡,接受間歇治療,可他擔心,自己一味地拖延會讓孩子錯過最佳治療時機。全家人已經走投無路,你能幫孩子一把嗎?圖為夜晚,王巖到藥房買藥。(張竺汐)原創作品,嚴禁任何形式轉載,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