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
地球上到底有多少種植物、動物、真菌和細菌,科學家並不很清楚,最新的估計數字是20億,但這個數字很可能在某個時候就改變。
關於滅絕,有一件事我們是知道的:西部黑犀牛、塔斯馬尼亞虎和長毛象等動物的數量已經從多到無,不僅如此,由於人類的存在,其他物種滅絕的速度,可能是曾經滅絕速度的1000倍,甚至10000倍。
當環境因素或進化問題導致一個物種無法生存時,滅絕就發生了。
據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名單估計,四分之一的哺乳動物面臨滅絕的危險。
在某種程度上,滅絕是非常自然的。
棲息地的變化和糟糕的繁殖趨勢是導致一個物種的死亡率長期高於出生率的因素之一,最終導致一個物種滅絕。
當然,人類也要負一定的責任。
狩獵、過度捕撈、引入侵物種、汙染、將溼地和森林變成農田和城市等方式導致其他物種滅絕,甚至人口的快速增長也在破壞自然棲息地,導致物種滅絕。
人類影響物種滅絕的物種中,最著名的是渡渡鳥。
這種鳥主要生活在島國模里西斯,也曾出現在《愛麗絲夢遊仙境》。
在16世紀末,渡渡鳥首次被荷蘭水手發現,但是最後一次被發現是在1662年,渡渡鳥已被獵殺至滅絕。
我們是否正在經歷第六次大滅絕?
根據化石表明,歷史上曾有過五次大規模滅絕,滅絕的數量異常之多。大多數物種在2.66億--2.52億年前的二疊紀大滅絕中滅絕,儘管如此,災難的出現給新的物種創造了機會。
恐龍乘虛而入成為最新的霸主,好景不長,在6500萬年前的另一次大災難中,恐龍也滅亡。科學家認為,很可能是一顆小行星撞擊導致的。
印度火山的爆發使全球變暖,這也可能導致了物種的大規模滅絕。
關於我們是否正在經歷第六次大滅絕,科學家們爭論不休。
但事實是殘酷的,如今我們面臨著有史以來,物種滅絕速度最快的時刻,速度不僅在增加,而且還在加速。
究其原因,人類應該對這一驚人的趨勢負有主要責任。
科學家預估,到2100年,汙染、土地開墾和過度捕撈可能會使50%的陸地和海洋物種滅絕。
毫無疑問,大多數滅絕是隨著人類退化自然棲息地或獵殺動物而滅絕的。
但是,即使我們將重點放在重建棲息地和保護動物上,也無法將動物滅絕的速度停下來,因為我們也面臨著氣候變化帶來的新滅絕威脅。
全球溫度上升的滅絕威脅,比其他的威脅更嚴峻,作用時間也會更長。
溫室氣體水平升高導致地表溫度緩慢升高,為了能在氣候相同的棲息地生活,許多物種可能向地球兩極移動,並向更高的山上遷移。
但是,並不是所有的物種都能迅速適應新的環境,許多物種仍然可能會滅絕。
最近猖狂的森林野火將會如何影響物種生存?
眾所周知,亞馬遜雨林的野火是前段時間最轟動的新聞,雨林連續燒了十幾天,煙霧瀰漫。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熱帶雨林,在生態系統中有著不可取代的地位。
要知道在亞馬遜,住著250萬種昆蟲、40000種植物、1300種鳥類、3000種魚類和430種哺乳動物。一次災難性野火,正在吞噬一個生物多樣化的雨林,加速了當地物種的滅絕。
火災能帶來如此大的後果,更何況其他威脅呢?
最後
「杞人憂天」並不是現在最好的狀態,但是我們還是要時刻保持對大自然的「敬畏之心」。
大的決策,像小編這樣的社會平民,無法決定也無法掌控,唯一能做的就是從身邊小事做起。
如果你希望你的孩子還能看到北極熊,那麼請減少開車頻率,減少使用化石燃料;
如果你希望來年的夏天不要這麼熱,那麼請做好垃圾分類;
小小的一步,或許就是我們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