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古意|得成比目何辭死,願做鴛鴦不羨仙

2020-12-03 未謝芳菲

《長安古意》盧照鄰

長安大道連狹斜,青牛白馬七香車。

玉輦縱橫過主第,金鞭絡繹向侯家。

龍銜寶蓋承朝日,鳳吐流蘇帶晚霞。

百尺遊絲爭繞樹,一群嬌鳥共啼花。

遊蜂戲蝶千門側,碧樹銀臺萬種色。

復道交窗作合歡,雙闕連甍垂鳳翼。

梁家畫閣中天起,漢帝金莖雲外直。

樓前相望不相知,陌上相逢詎相識?

寬廣的長安大道連接著街頭巷尾,寶馬香車穿梭其中,皇帝的玉輦,從主路經過,王候的貴族的馬車駛向府邸。車蓋上雕刻的龍似乎要觸到太陽,鳳嘴上的流蘇蕩向晚霞。春蟲吐出的遊絲繞滿了樹枝,一群嬌俏的小鳥,正在在花間啼唱。蜜蜂蝴蝶,在門前飛舞,碧樹與銀臺在陽光的照射下,映出萬種顏色。府邸畫閣,繁複高雅,漢武帝的乘露仙人,直指雲間。樓上的歌女和樓下的行人相望而不相知,他日相逢,是否會認識彼此。

借問吹簫向紫煙,曾經學舞度芳年。

得成比目何辭死,願作鴛鴦不羨仙。

比目鴛鴦真可羨,雙去雙來君不見?

生憎帳額繡孤鸞,好取門帘帖雙燕。

雙燕雙飛繞畫梁,羅帷翠被鬱金香。

片片行雲著蟬鬢,纖纖初月上鴉黃。

鴉黃粉白車中出,含嬌含態情非一。

妖童寶馬鐵連錢,娼婦盤龍金屈膝。

問她們絲竹之技是向誰而學,只答到自己青春年少時,學習舞蹈時所知,只盼能向池中比目,水邊鴛鴦一般,得一共白首之人,可那人卻遲遲不來。我細心打扮,輕畫蛾眉,細貼鴉黃,精心布置住處,千嬌百媚,體態婀娜,隨著他們出遊。

御史府中烏夜啼,廷尉門前雀欲棲。

隱隱朱城臨玉道,遙遙翠幰沒金堤。

挾彈飛鷹杜陵北,探丸借客渭橋西。

俱邀俠客芙蓉劍,共宿娼家桃李蹊。

娼家日暮紫羅裙,清歌一囀口氛氳。

北堂夜夜人如月,南陌朝朝騎似雲。

南陌北堂連北裡,五劇三條控三市。

弱柳青槐拂地垂,佳氣紅塵暗天起。

漢代金吾千騎來,翡翠屠蘇鸚鵡杯。

紈絝子弟載著歌女,廷尉門前,卻刺客羅列。夜幕降臨給,暗殺與打獵在暮色中進行。行動結束後,佩帶著芙蓉劍,來與妓女尋歡,娼客與妓女作樂,弱柳青槐之間,燕歌趙舞,羅裙寶帶,應接不暇,歌聲與香氣,在房間中流淌,就連禁軍的騎隊,也舉起酒杯共飲。

羅襦寶帶為君解,燕歌趙舞為君開。

別有豪華稱將相,轉日回天不相讓。

意氣由來排灌夫,專權判不容蕭相。

專權意氣本豪雄,青虯紫燕坐春風。

自言歌舞長千載,自謂驕奢凌五公。

節物風光不相待,桑田碧海須臾改。

昔時金階白玉堂,即今惟見青松在。

妓女為他們起舞,陪他們飲酒。皇帝身邊的能臣,相互排擠,互不相讓,就如同妓女以舞蹈自高,庸臣以財富自傲。世間萬物,四時各有風光,從不為誰等待,滄海桑田,似乎都是一瞬間的事。當年的富貴顯赫,多年過去後,還是歸於塵土就像豪華的府邸,如今也只剩幾顆青松在了。

寂寂寥寥揚子居,年年歲歲一床書。

獨有南山桂花發,飛來飛去襲人裾。

在孤寂冷清的楊子居,楊雄年年歲歲讀書自娛,流芳百世。只剩南山新開的桂花,紛飛在行人的衣裙之間。

在《長安古意》中,我們看到了初唐的繁華,可也看到了繁華下的黑暗,與其在俗世中爭名奪利,互相算計,不如忠於自我,清心寡欲,即休行,也休心,豈不美哉?

相關焦點

  • 得成比目何辭死,願作鴛鴦不羨仙,熱愛生活的詩人,命運辜負了他
    得成比目何辭死,願作鴛鴦不羨仙。比目鴛鴦真可羨,雙去雙來君不見?生憎帳額繡孤鸞,好取門帘帖雙燕。」唐朝盧照鄰《長安古意》摘錄詩文漫讀:我借著吹簫排練的當口,問了問那達官家的仙女一樣的美女,問她是怎樣生活的。他說,在學習舞蹈中度過著青春年華。要是能夠和她像比目魚一樣的雙雙對對,哪怕讓我死一回也甘心,要是能和她一起做一對鴛鴦,我願意放棄成仙的機會。
  • 「得成比目何辭死,願作鴛鴦不羨仙」都知道鴛鴦,比目您知道嗎
    「得成比目何辭死,願作鴛鴦不羨仙」都知道鴛鴦,比目您知道嗎鴛鴦在人們心中早已是情侶的代名詞,只羨鴛鴦不羨仙得成比目何辭死,願作鴛鴦不羨仙。「得成比目何辭死,願作鴛鴦不羨仙」都知道鴛鴦,比目您知道嗎既然都知道了鴛鴦是什麼?
  • 人一生必讀的11句唐詩經典名句:得成比目何辭死!願作鴛鴦不羨仙
    春風知別苦,不遣柳條青(李白《勞勞亭》)春風理解離別的痛苦,所以它不讓柳條變成青色。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杜甫《贈花卿》)如此美妙的曲子應是天上的仙樂,人間能有幾次聽到這樣的演奏?陳朝被隋攻破後,陳後主也被俘到長安,與當時尚是隋太子的楊廣相熟。後來楊廣做了皇帝,即隋煬帝,競步了陳後主的後塵,同樣驕侈無道,相傳他曾夢見陳後主,並請陳的寵妃張麗華舞了一曲《後庭花》。這兩句借用這一傳說,諷刺隋煬帝不接受陳亡的教訓,以致重蹈覆轍。
  • 盧照鄰《長安古意》願作鴛鴦不羨仙,帶你領略意想不到的驕奢淫逸
    樓前相望不相知,陌上相逢詎相識 [14] 。借問吹簫向紫煙 [15] ,曾經學舞度芳年。得成比目何辭死 [16] ,願作鴛鴦不羨仙。比目鴛鴦真可羨,雙去雙來君不見。生憎帳額繡孤鸞 [17] ,好取門帘帖雙燕 [18] 。雙燕雙飛繞畫梁,羅帷翠被鬱金香 [19] 。片片行雲著蟬鬢 [20] ,纖纖初月上鴉黃 [21] 。鴉黃粉白車中出,含嬌含態情非一。
  • 沒想到,在漢朝鴛鴦竟然是形容兄弟之情
    提到鴛鴦,我們一般會認為形容男女之情,初唐詩人盧照鄰《長安古意》中寫道「得成比目何辭死,願作鴛鴦不羨仙。」被後世廣為流傳。但是在晉朝鴛鴦多是用來形容兄弟之間的感情。,以前二人如鴛鴦般形影不離,以後二人卻要如參星和辰星般不得相見。
  • 得成比目何辭死,只羨溫言不羨仙
    得成比目何辭死,只羨溫言不羨仙1:每個人的性格中,都有某些無法讓人接受的部分,再美好的人也一樣。所以不要苛求別人,也不要埋怨自己。最糟糕的是與那些讓你感到孤獨的人一起終老5:敲響的是鐘聲,走過的是歲月,留下的是故事,帶來的是希望,盼望的是美好,送來的是祝福,願您新年快樂!鼠年希望朋友們有「鼠」不盡的收穫,「鼠」不盡的幸福。6:耐心點,堅強點;總有一天,你承受過的疼痛會有助於你。真正的朋友不一定會錦上添花,但一定會雪中送炭。
  • 鴛鴦=愛情?真相難以接受
    在中國象徵愛情的動物是鴛鴦,它們總是成雙成對地遊水嬉戲。不過關於鴛鴦夫婦生活的真相是怎樣的呢?「鴛鴦於飛,畢之羅之,君子萬年,福祿宜之。」這是《詩經·小雅·鴛鴦》中以鴛鴦來描述愛情的詩句。漢代樂府名作《孔雀東南飛》中,也以鴛鴦來比喻焦仲卿和劉蘭芝堅貞不渝的愛情。唐代詩人盧照鄰的《長安古意》一詩,更是用「得成比目何辭死,願作鴛鴦不羨仙」來表達對愛情的期盼。
  • 只羨鴛鴦不羨仙!上海動物園繁殖場的鴛鴦正享受「桃源」生活
    只羨鴛鴦不羨仙! 「得成比目何辭死,願作鴛鴦不羨仙。」
  • 只羨鴛鴦不羨仙!上海動物園繁殖場的鴛鴦正享受「桃源」生活
    「得成比目何辭死,願作鴛鴦不羨仙。」鴛鴦常常出雙入對因此常被比喻美好的愛情古人也曾用詩歌直言羨慕那被羨慕的鴛鴦是如何生活的?野生動物都喜歡接近自然的生活環境,因此,鴛鴦籠舍的環境丰容也是按照它們自然棲息地的環境模仿而成,籠舍裡面有大面積的水池,工作人員用樹枝棲架增加鴛鴦們的活動休息範圍,種植綠化,搭設巢箱供鴛鴦們休息躲避和繁殖產卵。
  • 帶你了解古詩文中的鴛鴦
    說到鴛鴦,大家應該都不陌生,提到這種動物,大家應該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它象徵著愛情。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古詩文當中的鴛鴦。 鴛鴦是一種水鳥,棲息於池沼之中,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這樣介紹鴛鴦:「終日並遊,宛在水中央之意也,或曰:雄名曰鴛,雌名曰鴦」。
  • 鴛鴦戲水……
    ,水鳥,鴛鴦雁形目鴨科鴛鴦屬,常棲息於內陸湖泊和溪流邊,雌雄常在一起,似野鴨,體形較小,嘴扁,頸長,趾間有蹼,善遊泳,翼長,能飛。鴛鴦雛鳥早成性唐代詩人盧照鄰《長安古意》詩,詩中有「願做鴛鴦不羨仙」一句,讚美了美好的愛情,以後一些文人競相仿效……
  • 別再被鴛鴦騙了!千古年來被喻為的愛情模範,實則是渣男渣女
    「得成比目何辭死,願作鴛鴦不羨仙。」以上為初唐四傑之一盧照鄰在其古詩《長安古意》中,所寫到的一句話。詩句中,描繪出古代女子對於美好愛情地嚮往,說道比起長生不老的神仙生活,他們往往更羨慕鴛鴦鳥之間至死不渝的愛情。此後,外表明豔精緻的鴛鴦鳥,變成了世人紛紛羨慕的愛情象徵。可是誰又能知道,其實,在傳說中被百般誇讚的鴛鴦鳥,並非真正的愛情忠臣。
  • 象徵忠貞的鴛鴦其實並不專一?分析鴛鴦在中國文化中的文學影響
    「得成比目何辭死,願作鴛鴦不羨仙。」—盧照鄰《長安古意》在中國文學形象中,鴛鴦一直是愛情和睦、忠貞不一的寓意。古人成婚的用物中,喜服喜被都刺繡上鴛鴦作為美好的祝福。除了關於美好愛情的寓意,古人也經常將鴛鴦作為兄弟情深的讚譽。作為中國傳統的吉祥鳥,鴛鴦在中國文化中有著不可磨滅的作用。
  • 昔為鴛與鴦,今為參與辰:最初的鴛鴦不僅僅指夫妻,還有兄弟情義
    那麼從什麼時候開始,鴛鴦從兄弟義變成了夫妻情了呢?唐代詩人盧照鄰《長安古意》中有這樣幾句:樓前相望不相知,陌上相逢詎相識。借問吹簫向紫煙,曾經學舞度芳年。得成比目何辭死,願作鴛鴦不羨仙。比目鴛鴦真可羨,雙去雙來君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