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主劉大軍對待每一位顧客都很貼心 本組圖片 本報記者 白石 攝
店主劉大軍一邊刷碗,一邊靦腆地說:「這是我應該做的!」
讀者白女士:這個新聞讓我溫暖了一整天。
美國越洋電話:「社會物質了,人的感情也物質了嗎?當然不是。」
微博網友「半池月光」:我們在做善事的時候,還要記得給對方尊嚴。
新聞回放:
在長春市新疆街市場,有一家賣餛飩的小店,一位行乞的老人經常光臨這裡,常錯把遊戲幣當成硬幣來買吃的,這家店從未拆穿老人,照樣給老人付貨。
「我覺得非常感動,我支持餛飩店老闆的做法。」昨天,報導見報後,讀者的熱線反饋十分熱烈。網絡、微博上,老人用遊戲幣買餛飩的新聞也被多次轉發,被網友稱為中國版的《一碗陽春麵》,微博網友紛紛發表感想。
美國來電:人的感情物質了嗎?當然不是
讀者白女士特意打來電話說,這個新聞讓她溫暖了一整天。白女士說,小店老闆雖然沒什麼豪言壯語,但小小的包容足以讓所有人都感到溫馨,我想代表老年人,也替那位老人謝謝餛飩店一家。
讀者宋先生也對店家的做法表示贊同,他表示,如果有機會,也想幫幫老人。
「我在美國,我是在網上看到這篇新聞被多家媒體轉發,感到很欣慰,便打來電話。」身在美國的張先生說,雖然人在國外,但他都有個習慣,每天早晨都會瀏覽國內的網站、報紙,他看到這條新聞後感覺很溫暖。「社會物質了,人的感情也物質了嗎?當然不是。」他表示,事情雖小,但很暖心。
餛飩店老闆:別表揚我們,做好事兒總是對的
「別別,別表揚我們,應該做的。」昨日,餛飩店劉大軍一家這樣對記者表示。劉大軍一家2005年跟著同鄉親戚來到長春,以開麵食店為生。最開始來長春很艱難,有時是在街邊,有時是在工廠附近,幾年間也換了不少地方。雖然來長春的時間不短了,但他們的事業也屬於創業初期。劉大軍表示,與人為善,有一顆善良的心真得很重要。「做生意也是這樣,和氣生財,做好事兒總是對的。」劉大軍說。
對於老人這件事兒,劉大軍表示,老人家人雖然糊塗,但是還很要面兒,反正又吃不了多少,就不要拆穿他了。劉大軍的兒子劉小龍講,老人的特殊情況只是個特例,所以家裡的小店是能夠承受起的,但如果很多人都是這樣,他們小店也支撐不下去。雖然自己家是小本生意,但是人心都是肉長的,他們還會一如既往,能幫上他的就幫他一下。
劉大軍一家的事見報後,很多食客都慕名找了過來專門吃餛飩,為的就是捧捧場。
默默關注:用最貼心方式維護老人尊嚴
劉大軍昨日對記者說:「老人中午來了,拿的錢裡沒有遊戲幣。(見報的事)他應該尚不知情,他這次吃了兩屜包子,之後便離開了。」
為了不驚擾老人的生活, 知道此事的人都心照不宣地不提此事。人們用一種最貼心的方式,讓老人還按照自己的方式去生活。
對於老人而言,默默關注也不失為一種保護方法。維護這個老人的自尊。
您身邊還有這樣讓人溫暖的故事嗎?歡迎您撥打本報新聞熱線:0431-96618或登錄新文化網:www.xwhb.com,講給我們聽。
■相關連結
《一碗陽春麵》梗概及節選
日本著名作家慄良平的《一碗陽春麵》(又名《一碗清湯蕎麥麵》)是一個感人至深的故事。
這篇小說敘寫了逆境中的母子三人咬緊牙關,互相扶持,戰勝困難度過艱難歲月,終於走向成功的動人故事。
《一碗陽春麵》的故事最有力地詮釋了「信念」這兩個字的含義,深深激勵著人們永不放棄。信念,是飄泊苦海,走向成功彼岸的舟楫。
這篇小說體現了親情的美,人性的美:通過母子三人在困難的處境中堅強奮鬥、互相激勵的故事,動人地表現了團結、向上、不屈、奮爭的主題。
小說節選
「案板上早就準備好的,堆成一座座小山似的麵條,一堆是一人份。老闆抓了一堆面,繼而又加了半堆,一起放進鍋裡。老闆娘立刻領悟到,這是丈夫特意多給這母子三人的。」
「喂,孩子他爹,給他們下三碗,好嗎?」老闆娘在老闆耳邊輕聲說道。
「不行,如果這樣的話,他們也許會尷尬的。」老闆說著,抓了一人半份的面下了鍋。
「陽春麵兩碗!」
「好咧,陽春麵兩碗——」老闆應聲答道,把三碗面的份量放進鍋裡。
——在《一碗陽春麵》的故事中,好心的麵店老闆及老闆娘注意到來客的窘境,每一次都不聲不響地為母子三人多加了麵條。
近萬轉載 5000條評論
微博熱議「善心餛飩店」
#新聞#【行乞老人拿遊戲幣買餛飩 店主從不拆穿】餛飩店的老闆說,老人肯定不是故意用遊戲幣來買吃的。像這樣生活得艱難的老人,能幫上他的就幫幫,不想拆穿,怕以後該不來了。老人很要面子,別人看他可憐給他買吃的,他從來不要。他還說過:「誰家沒點事兒,誰願意要錢……」
截至昨日17時,本報該條新聞轉發接近10000次,網友評論近5000條。
博友轉發實錄(部分)
「@我愛壬燃」:要讚一個哦!
「@雪兒的爸爸」:去長春,一定會光顧這家小店,捧個場。
「@estrella28」:中國版的《一碗陽春麵》。
「@白菜葉」:如果他是行乞的老人,那這遊戲幣很可能是某些沒人品的人給的,老人眼神不好可能看不出來。
「@水禺兒」:這年頭,賺錢吃飯討生活,都是不容易的。餛飩店的老闆,是個好人。
「@當秋天來臨時1980」:施恩不圖報,其實只有身邊的這些小人物用他們最平常的心做出了最偉大的事情,這小小的一碗餛飩比大明星們的拍賣、義演顯得更加地讓人感動。
「@黑龍江日報桑小葵」:小時候學過《一碗陽春麵》,如今可以有一碗餛飩的故事流傳了。溫暖我心的還是最真的善良。
「@左耳開始賣萌了」:相比那些鋪天漫地的口號,聲勢浩大的募捐,這樣的點滴更能讓人感到溫暖。
「@無界的博客」:能幫上的就幫幫——這個陰霾天氣裡透出的暖陽。
「@半池月光」:我們在做善事的時候,還要記得給對方尊嚴。
「@蓮花555」:不能責怪老人,是誰把遊戲幣當做人民幣施捨給老人的。
「@被封一次的老鳯」:這個小店,比許多豪華的大飯店賓館,更懂尊嚴。
「@煙臺經濟廣播」:讓人有尊嚴地接受幫助。
「@寂默精舍主人-笑溟羽士」:店家和老人都是固守著做人基本尊嚴的人。
「@品默v」:有時候,揣著明白裝糊塗也是一份善意之舉。
「@小六九呀」:謝謝你!!求餛飩店地址!我也要去吃餛飩幫襯我們可愛的同胞。
「@佑爹」:這家的餛飩一定差不了,有心有情有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