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陽春麵 網友評論 小店 信念 一碗清湯蕎麥麵-社會新聞-東方網

2021-01-12 東方網

店主劉大軍對待每一位顧客都很貼心 本組圖片 本報記者 白石 攝

店主劉大軍一邊刷碗,一邊靦腆地說:「這是我應該做的!」

  讀者白女士:這個新聞讓我溫暖了一整天。

  美國越洋電話:「社會物質了,人的感情也物質了嗎?當然不是。」

  微博網友「半池月光」:我們在做善事的時候,還要記得給對方尊嚴。

  新聞回放:

  在長春市新疆街市場,有一家賣餛飩的小店,一位行乞的老人經常光臨這裡,常錯把遊戲幣當成硬幣來買吃的,這家店從未拆穿老人,照樣給老人付貨。

  「我覺得非常感動,我支持餛飩店老闆的做法。」昨天,報導見報後,讀者的熱線反饋十分熱烈。網絡、微博上,老人用遊戲幣買餛飩的新聞也被多次轉發,被網友稱為中國版的《一碗陽春麵》,微博網友紛紛發表感想。

  美國來電:人的感情物質了嗎?當然不是

  讀者白女士特意打來電話說,這個新聞讓她溫暖了一整天。白女士說,小店老闆雖然沒什麼豪言壯語,但小小的包容足以讓所有人都感到溫馨,我想代表老年人,也替那位老人謝謝餛飩店一家。

  讀者宋先生也對店家的做法表示贊同,他表示,如果有機會,也想幫幫老人。

  「我在美國,我是在網上看到這篇新聞被多家媒體轉發,感到很欣慰,便打來電話。」身在美國的張先生說,雖然人在國外,但他都有個習慣,每天早晨都會瀏覽國內的網站、報紙,他看到這條新聞後感覺很溫暖。「社會物質了,人的感情也物質了嗎?當然不是。」他表示,事情雖小,但很暖心。

  餛飩店老闆:別表揚我們,做好事兒總是對的

  「別別,別表揚我們,應該做的。」昨日,餛飩店劉大軍一家這樣對記者表示。劉大軍一家2005年跟著同鄉親戚來到長春,以開麵食店為生。最開始來長春很艱難,有時是在街邊,有時是在工廠附近,幾年間也換了不少地方。雖然來長春的時間不短了,但他們的事業也屬於創業初期。劉大軍表示,與人為善,有一顆善良的心真得很重要。「做生意也是這樣,和氣生財,做好事兒總是對的。」劉大軍說。

  對於老人這件事兒,劉大軍表示,老人家人雖然糊塗,但是還很要面兒,反正又吃不了多少,就不要拆穿他了。劉大軍的兒子劉小龍講,老人的特殊情況只是個特例,所以家裡的小店是能夠承受起的,但如果很多人都是這樣,他們小店也支撐不下去。雖然自己家是小本生意,但是人心都是肉長的,他們還會一如既往,能幫上他的就幫他一下。

  劉大軍一家的事見報後,很多食客都慕名找了過來專門吃餛飩,為的就是捧捧場。

  默默關注:用最貼心方式維護老人尊嚴

  劉大軍昨日對記者說:「老人中午來了,拿的錢裡沒有遊戲幣。(見報的事)他應該尚不知情,他這次吃了兩屜包子,之後便離開了。」

  為了不驚擾老人的生活, 知道此事的人都心照不宣地不提此事。人們用一種最貼心的方式,讓老人還按照自己的方式去生活。

  對於老人而言,默默關注也不失為一種保護方法。維護這個老人的自尊。

  您身邊還有這樣讓人溫暖的故事嗎?歡迎您撥打本報新聞熱線:0431-96618或登錄新文化網:www.xwhb.com,講給我們聽。

  ■相關連結

  《一碗陽春麵》梗概及節選

  日本著名作家慄良平的《一碗陽春麵》(又名《一碗清湯蕎麥麵》)是一個感人至深的故事。

  這篇小說敘寫了逆境中的母子三人咬緊牙關,互相扶持,戰勝困難度過艱難歲月,終於走向成功的動人故事。

  《一碗陽春麵》的故事最有力地詮釋了「信念」這兩個字的含義,深深激勵著人們永不放棄。信念,是飄泊苦海,走向成功彼岸的舟楫。

  這篇小說體現了親情的美,人性的美:通過母子三人在困難的處境中堅強奮鬥、互相激勵的故事,動人地表現了團結、向上、不屈、奮爭的主題。

  小說節選

  「案板上早就準備好的,堆成一座座小山似的麵條,一堆是一人份。老闆抓了一堆面,繼而又加了半堆,一起放進鍋裡。老闆娘立刻領悟到,這是丈夫特意多給這母子三人的。」

  「喂,孩子他爹,給他們下三碗,好嗎?」老闆娘在老闆耳邊輕聲說道。

  「不行,如果這樣的話,他們也許會尷尬的。」老闆說著,抓了一人半份的面下了鍋。

  「陽春麵兩碗!」

  「好咧,陽春麵兩碗——」老闆應聲答道,把三碗面的份量放進鍋裡。

  ——在《一碗陽春麵》的故事中,好心的麵店老闆及老闆娘注意到來客的窘境,每一次都不聲不響地為母子三人多加了麵條。

  近萬轉載 5000條評論

  微博熱議「善心餛飩店」

  #新聞#【行乞老人拿遊戲幣買餛飩 店主從不拆穿】餛飩店的老闆說,老人肯定不是故意用遊戲幣來買吃的。像這樣生活得艱難的老人,能幫上他的就幫幫,不想拆穿,怕以後該不來了。老人很要面子,別人看他可憐給他買吃的,他從來不要。他還說過:「誰家沒點事兒,誰願意要錢……」

  截至昨日17時,本報該條新聞轉發接近10000次,網友評論近5000條。

  博友轉發實錄(部分)

  「@我愛壬燃」:要讚一個哦!

  「@雪兒的爸爸」:去長春,一定會光顧這家小店,捧個場。

  「@estrella28」:中國版的《一碗陽春麵》。

  「@白菜葉」:如果他是行乞的老人,那這遊戲幣很可能是某些沒人品的人給的,老人眼神不好可能看不出來。

  「@水禺兒」:這年頭,賺錢吃飯討生活,都是不容易的。餛飩店的老闆,是個好人。

  「@當秋天來臨時1980」:施恩不圖報,其實只有身邊的這些小人物用他們最平常的心做出了最偉大的事情,這小小的一碗餛飩比大明星們的拍賣、義演顯得更加地讓人感動。

  「@黑龍江日報桑小葵」:小時候學過《一碗陽春麵》,如今可以有一碗餛飩的故事流傳了。溫暖我心的還是最真的善良。

  「@左耳開始賣萌了」:相比那些鋪天漫地的口號,聲勢浩大的募捐,這樣的點滴更能讓人感到溫暖。

  「@無界的博客」:能幫上的就幫幫——這個陰霾天氣裡透出的暖陽。

  「@半池月光」:我們在做善事的時候,還要記得給對方尊嚴。

  「@蓮花555」:不能責怪老人,是誰把遊戲幣當做人民幣施捨給老人的。

  「@被封一次的老鳯」:這個小店,比許多豪華的大飯店賓館,更懂尊嚴。

  「@煙臺經濟廣播」:讓人有尊嚴地接受幫助。

  「@寂默精舍主人-笑溟羽士」:店家和老人都是固守著做人基本尊嚴的人。

  「@品默v」:有時候,揣著明白裝糊塗也是一份善意之舉。

  「@小六九呀」:謝謝你!!求餛飩店地址!我也要去吃餛飩幫襯我們可愛的同胞。

  「@佑爹」:這家的餛飩一定差不了,有心有情有套路。

相關焦點

  • 不如讀書吧:每日一本好書推薦《一碗清湯蕎麥麵》
    書名:《一碗清湯蕎麥麵》又名:《一碗陽春麵》作者簡介:慄良平是日本作家,本名伊藤貢,昭和二十九年(1954年)出生,北海道砂州市人。在綜合醫院任職十年,高中時代曾翻譯安徒生童話而引起對口述童話的創作興趣。
  • 一碗陽春麵——那些年的課文
    陽春麵一碗——」案板上早就準備好的,堆成一座座小山似的麵條,一堆是一人份,老闆抓起一堆面,繼而又加了半堆,一起放到鍋裡。老闆娘立刻領悟到,這是丈夫特意多給這母子三人的。熱騰騰香噴噴的陽春麵放到桌上,母子三人立即圍著這碗面,頭碰頭地吃了起來 。
  • 溫暖小說:一碗陽春麵
    「啊……清湯蕎麥麵……一碗……可以嗎?」女人怯生生地問。 那兩個小男孩躲在媽媽的身後,也怯生生地望著老闆娘。 「行啊,請,請這邊坐。」老闆娘說著,領他們母子三人坐到靠近暖氣的二號桌,一邊向櫃檯裡面喊著,「清湯蕎麥麵一碗!」 聽到喊聲的老闆,抬頭瞥了他們三人一眼,應聲回答道:「好咧!
  • 電影《一碗陽春麵》故事,保留勵志主線,原創劇情像《茶館》
    一、名字的問題《一碗陽春麵》是短篇小說,作者叫慄良平,寫作於1987年,雖然是小說,也是作者從民間搜集的故事改編而成的。這篇文章最早出現在我國是在1989年的《讀者文摘》上,當時的名字叫《一碗清湯蕎麥麵》,後來才被選入我國中學的課本,然後影響了至少一代人。
  • 5分鐘就能搞定的早餐,何必出去買,一碗不一樣的陽春麵,吃不膩
    5分鐘就能搞定的早餐,何必出去買著吃,一碗吃不膩的陽春麵,新手也能一次成功。說起陽春麵,印象非常深刻,我們上學的時候,有一篇課文就是《一碗陽春麵》,陽春麵是上海、江蘇一帶的美食,當然咯!今天這個做法以快為主,不是最正宗的做法,正宗的陽春麵,要用熬好的蔥油或者豬油來調製,我家孩子更喜歡香油的味道,不僅香而且快手,香油似乎更有營養呢!陽春麵可以用自己喜歡的任何麵條來製作,正好家裡有蕎麥麵,所以煮了一碗黑漆漆的陽春蕎麥麵,其實蕎麥比白面更加有營養呢!只是顏色看起來並不是很美觀,大家都可以嘗試一下。
  • 在日本吃蕎麥麵吃的是什麼
    日式蕎麥麵葉舒婧(自由撰稿人)相比拉麵和烏冬,蕎麥麵是最具古典意味的一種,也是氣質上最接近京都的。樸素到簡直要叫人驚呼,這東西不就是澆了醬油的陽春麵麼?日本的確有部老電影叫《一碗陽春麵》,日文字面上來說就是「一碗清湯蕎麥麵」。加了淡口醬油的高湯做底,沒有油花,清澈見底,撒幾根蔥絲,便是唯一的作料。這樣「寂」的清湯蕎麥麵是需要知音的,像高冷的冰美人,不易接近,一旦愛上便會成癮。
  • 日本的三大主要麵食,烏龍麵,蕎麥麵,還有奇特的綠茶麵!
    其實說起烏龍麵,相信在座的各位都不陌生吧,當然,也包括小編我,說實話,小編我也是萬萬沒有想到我平時經常所吃的烏龍麵居然是日本的三大麵食之一,令我驚訝的同時,又不忍錯過一碗烏龍麵。它的麵條怎麼說呢,白色的麵條較粗,四五毫米左右吧,如果想試一碗大神級別的烏龍麵的話,肯定是少不了牛肉的啦,以及高湯,僅此而已就成就了一碗麵條粗壯又滑軟,加上高湯配製的「牛肉烏龍麵」啦。
  • 「人間煙火」從一碗鍋邊開始
    「人間煙火」從一碗鍋邊開始 2020-08-25 17: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南寧不起眼小店,一碗老友粉9塊5,天天飯點排長隊多數是老顧客
    早上來一碗老友粉,身體別喚醒,這一天的精力都很充沛。南寧經營老友粉的店有很多家,而這家不起眼的小店,一碗老友粉只賣9塊5,天天飯點排長隊來吃的大多是老顧客。這家米粉店就是丹吳老友粉店,這家店在網上的好評率很高,網友吃過之後也一直安利給大家,對這家店的評價很高,現在排隊的人就更多了。
  • 288元一碗,揚州「天價」麵條引熱議
    乾拌麵、陽春麵、煨面、蓋澆面……揚州人對麵條非常喜愛,老揚州每天早上雷打不動吃一碗乾拌麵當早餐。1月12日,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揚州竟然出現了標價288元/碗的麵條,一碗麵的價格足夠一個老揚州吃上近兩個月的乾拌麵。在揚州老城區東圈門附近,現代快報記者找到了這家麵館。
  • 溫州這家不起眼的小店,一碗豬髒粉10塊錢,一天賣出500碗
    溫州大街小巷不缺美食,但是很多人卻被一碗豬髒粉所傾倒,溫州到海外的遊子很多,他們心心念念的家鄉美食,就是這一碗普普通通的豬髒粉,溫州街頭巷尾有很多家做豬髒粉的店,而這家很不起眼的街邊小店沒有太大的名氣卻有很好的味道,它就是雪苗豬髒粉。這家豬髒粉店開了16年了,曾經搬過幾次家,雖然搬家會對生意有影響,但是這家店不光沒有影響,反而又圈了一波粉。
  • 去日本東京,一定要吃這6家當地人最愛的蕎麥麵!
    那麼你玩累了玩餓了之後最不能錯過的不就是一碗爽口筋道的蕎麥麵嗎?jin醬今天介紹的就是位於新宿的6家蕎麥麵名店,隨便挑一家你就能品嘗到正宗日式蕎麥麵的味道!平日裡24小時營業,什麼時候去什麼時候就有,真的很便利。
  • 這個寶藏小縣城,藏了無數神仙美食,光是一碗牛清湯就讓人「吹爆」!
    深山老林裡沒有過多的商業化改造,老人們依舊堅守著生活陣地; 她暖胃,秋冬季憑一碗牛清湯就徵服了無數遊人的味蕾這是一種用牛骨、牛肉及秘制調料加慢火熬煮出來的清湯,飽含牛肉的清香,吃的時候還可以加一些牛血、辣椒或是用牛清湯配以勁道的麵條,再鋪上一層厚厚的牛肉片,鮮辣的滋味十足撩人。
  • 回憶如瓢飲,一碗胡辣湯
    但這個現如今迅速躥紅的美味,哪個地方沒幾個賣胡辣湯的小店?我沒去過河南,也就沒喝過正宗的胡辣湯到底是什麼滋味。但記憶裡總有一碗胡辣湯,縈繞不去,以至於每到一個小店,喝一碗胡辣湯,心中總在暗暗嘆息,不是那一碗啊。也是,那一碗早擱淺於記憶,那滋味,也就只能從回憶裡舀。我一直喜歡叫玉門為小鎮,其實它並不小,所轄鄉鎮12,名副其實的縣城。
  • 天津吃一碗12元的特色爆魚面,半斤魚加面,好吃秘訣全在湯底!
    天津吃一碗12元的特色爆魚面,半斤魚加面,好吃秘訣全在湯底每一個地方都有屬於每一個地方的特色美食,食物之所以能夠好吃,很大原因也是因為有人們特別仔細的製作。現在街邊美食又如此的多,如果不把美食做出特色來,那還真是能以有征服人胃口的資本的。
  • 開封一家小店賣小吃30年,雞腰雞血和雞腸一碗5元!400碗都不夠賣
    開封一家小店賣小吃30年,雞腰雞血和雞腸一碗5元!400碗都不夠賣好吃的美食總是能夠帶來不錯的體驗,比如我們嘗到美食之後會產生的過癮感和滿足感,甚至還會產生愉悅感。說到好吃的美食,小吳還吃過蠻多的,到現在小吳自己都數不清了。特別是在中國,能吃到的美食就更加的多!
  • 臺灣人的鄉愁,都在一碗滷肉飯裡
    ▲ 「小王清湯瓜仔肉」的滷肉飯,圖源@臺北畫刊滷肉飯是臺灣平民小吃之王蔡瀾說:「到臺灣,絕對不能去高級餐廳吃東西」,只有談到「庶民小吃」,潮州出身的蔡瀾才會口水流個不止。臺灣社會、經濟在三十年前發展變緩,所以即使到現在,小吃攤也沒有多大變化。如今,滷肉飯成了臺灣人的鄉愁。一碗熱氣騰騰的白米飯,鋪上一層琥珀色、顫巍巍抖動的五花肉丁……沒有什麼比主食+油脂的組合更能撫慰人心、勾起洶湧的鄉愁了。▲ 臺灣滷肉飯,最基礎款的搭配最經典,什麼滷蛋、青菜都是畫蛇添足。
  • 【洛寧宣傳】一碗飯辦一場大事
    【洛寧宣傳】一碗飯辦一場大事 2021-01-15 15: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杭州是有名的一碗麵條,故事感人,食物精緻
    可以說,每個景點都充滿了濃鬱的歷史氣息,你要一碗小面給你看,雖然只是一碗麵條,但他有一個大頭,這和斷橋和雪峰塔和蘇相同,背後有故事,更重要的是,這碗麵條價格便宜,食材精緻,同時,還列出了中國的十大麵條,這碗麵條是杭州偏二川。據說,奎元關成立時,偏二川面還是小麵館的家常面,清朝時,許多學者來到杭州為了吸引這些學者的生意,店主用雪菜、竹筍和豬肉片做了大眾化面,專門供應給外地的窮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