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下午,中國海龜保護聯盟、野生救援(WildAid)、優酷在上海聯合發布保護海洋系列紀錄片《海龜奇援》,來自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和國家林業和草原局上海專員辦的領導,中國海龜保護聯盟主任委員、全國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分會會長李彥亮出席了發布會。
海龜被稱為海洋「活化石」,是海洋生態系統中重要的旗艦物種和指示物種。世界上現存肯氏麗龜、平背龜、綠海龜、玳瑁、蠵龜、太平洋麗龜和稜皮龜等7個海龜物種。但由於人類活動加劇、全球氣候變化、非法貿易和誤捕誤傷等原因,海龜的棲息地受到破壞,野外種群急劇萎縮。目前,海龜所有種均已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附錄Ⅰ和保護遷徙野生動物物種公約(CMS) 附錄Ⅱ,並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紅色名錄評價為受威脅物種。
《海龜奇援》正是一部以海龜保護為主題的系列科普紀錄片,旨在幫助公眾了解海龜,提升海洋保護意識。從劇本設計到最終成片,《海龜奇援》得到了來自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野生動植物保護司、全國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分會等單位的指導。
Alturn Wong/Solent News
據介紹,本片以公益大使彭于晏親身參與實地保護的經歷為主線,途徑哥斯大黎加、厄瓜多、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菲律賓和中國等地,跨越三大洲,總行程超過三萬公裡,全面展示了海龜在各區域的生存現狀、保護的必要性和面臨的主要威脅和挑戰。《海龜奇援》共三集,每集約25分鐘,將於今年年底在優酷獨家播出。
目前,中國已將全部海龜列入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同時加大了對海龜違法犯罪行為的打擊力度。2018年12月,中國農業農村部發布了《海龜保護行動計劃(2019—2033年)》,旨在加強中國海龜保護管理,有效應對海龜保護面臨的新問題、新挑戰,在全國範圍內對海龜保護管理工作進行統一部署。為進一步加強保護宣傳教育,鼓勵公眾參與海龜保護,中國已連續兩年組織開展「世界海龜日主題宣傳活動」,並舉行多次海龜放歸活動,聯合各地將被誤捕、救助康復後的海龜放歸大海。
「我們希望通過既廣泛又有深度的宣傳,引導正確的保護行為,充分發揮公眾在海龜保護方面的積極作用,形成完善的公眾參與和監督機制。下一步中國海龜保護聯盟還將積極推進沿海社區漁民宣傳教育活動,讓更多的人認識海龜,了解海龜,共同保護海龜。」 中國海龜保護聯盟主任委員李彥亮說。
發布會上,彭于晏向觀眾展示了紀錄片中的一些精彩片段,並分享了自己在海龜棲息地的經歷,包括救助被漁網和船槳弄傷的海龜並將它們放歸大海,和巡護員一起尋找新產下的海龜卵、為新出生的小海龜測量身長和體重等等。
「這次旅程讓我有機會了解海龜所面臨的生存挑戰,並把這些呈現給大家。同時我也有幸和在一線從事海龜保護的工作者共事,他們是一群令人敬佩的『海龜勇士』。其實,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成為『海龜勇士』,只要從一些小事做起,比如不購買非法海龜製品、減少使用塑膠袋等等。」 彭于晏說。
光明日報全媒體記者周夢爽
[ 責編:孫宗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