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26 14: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原創 阮光鋒 騰訊醫典
牛奶王子,為何拒絕媽媽的奶?
媽說的沒錯
牛奶鈣含量豐富
每天一杯有助補鈣
但有的人明知道奶好
卻只能望奶興嘆
因為他們一喝奶,肚子就會鬧起義!
大概半數人都會有這樣的尷尬
這是怎麼回事?
可能是乳糖不耐症在搗鬼
牛奶中含有一種天然糖分——「乳糖」
吃進肚子裡,要靠小腸內的「乳糖酶」分解
才能被人體消化吸收
但有些人體內沒有足夠的乳糖酶
就無法正常分解乳糖
乳糖便會滯留在腸道
成為細菌的大餐
細菌將乳糖分解成乳酸、氨氣
讓整個腸子脹鼓鼓的
氣體多了自然要找地方出去
於是就會順著身體後方偏下的位置
……
肚子裡有氣,還會刺激腸蠕動增加
產生腹瀉、腹痛、腹脹的症狀
這,就是乳糖不耐
當乳糖不耐遇上背帶褲
那簡直就是人間慘劇的開始
亞洲人乳糖不耐的比例高達70%以上
歐洲人低一些,也有30%左右[1-3]
乳糖酶缺乏可以大致分為3種
1.先天性乳糖酶缺乏
這種情況非常少見
一般由基因決定
無法治癒
而且往往很嚴重
患兒連母親的乳汁都無法消化
只能選擇無乳糖配方的奶粉
2.繼發性乳糖酶缺乏
別的疾病導致腸功能受損引起的
一般都是暫時性的疾病
比如胃腸道感染、腸道手術
免疫低下、急性胃腸炎等
疾病恢復後
消化乳糖的能力就能恢復
3.原發性乳糖酶缺乏
大部分乳糖不耐的人是這種情況[4-5]
又稱「成人型乳糖酶缺乏」
是人類斷奶後經常出現的現象
小寶寶依賴母乳餵養
幾乎所有嬰兒都能生成乳糖酶
但長大後,一般人都很少喝奶了
隨著奶製品攝入減少
乳糖攝入也會變少
身體就會採取相應的措施
減少乳糖酶的生產
最終演變為幾乎完全不產生乳糖酶
也就無法分解乳糖了
所以,很多人小時候喝奶沒事
但長大了卻乳糖不耐了
這不是身子變矯情了
而是出現了原發性乳糖酶缺乏
可以這麼說
大部分中國人存在乳糖酶缺乏
但並非大部分人都有乳糖不耐症
有個說法很有趣
乳糖不耐是哺乳動物的斷奶機制
乳糖是一種雙糖
由半乳糖、葡萄糖連接構成
半乳糖和葡萄糖都是單糖
在體內可以正常代謝
乳糖酶能把乳糖切成這兩種單糖
乳糖酶很神奇
隨著哺乳動物的幼崽慢慢長大
它也會慢慢減少,直到消失
母乳裡的乳糖消化不了
也就不能幫著長身體了
這就逼著小動物慢慢學會自己覓食
這就是大自然的法則
有利於物種繁殖
原發性乳糖酶缺乏在斷奶時就可以發生
也就是出生後半年到1年左右
也有的20歲左右才開始出現
中國人多發生在7~8歲[6-7]
但有人問了
蒙古人難道是亞洲人裡的異類?
亞非洲的遊牧民族幾乎不喝「新鮮牛奶」
蒙古人在採集新鮮馬奶後
都集中到一個皮袋子裡
不停地攪動
在發酵的過程中
乳糖就被分解利用了
奶,確實是個好東西
喝奶,是一種高效的補鈣方式
我國推薦18-49歲成年人
每日攝入鈣800毫克
50歲以上的人1000毫克[8]
膳食指南推薦我們每天喝300毫升奶
大約能提供每日所需1/3的鈣(300毫克)
但如果乳糖不耐,怎么喝奶呢?
1.少量多次喝奶
可以從每天吃少量乳製品開始
重新訓練腸道來消化乳糖
大多數乳糖不耐都是
「原發性乳糖酶缺乏」
他們體內的乳糖酶雖然斷奶後減少了
但不會完全消失
只要逐漸地少量、多次飲用牛奶
就可以重新喚醒乳糖酶
2.選擇酸奶和奶酪
酸奶、奶酪是經過發酵的
乳糖都被分解了
適合乳糖不耐的人喝
每天300毫升酸奶
也可以提供300毫克的鈣
3.選擇無乳糖產品
現在有些牛奶在加工過程中
就為乳糖不耐人群考慮好了
提前在牛奶中加了乳糖酶
將乳糖分解了,比如舒化奶
即使乳糖不耐,也可以放心飲用
這類無乳糖奶的其他成分
和普通的奶沒有本質區別
對成人而言,食物裡沒有乳糖影響也不大
可以放心飲用
教你一招,可以看看營養成分表
「乳糖」一欄為0,就是無乳糖奶
4.喝豆奶或豆漿
豆奶(豆漿)本身的含鈣量比不上牛奶
但很多產品都進行了鈣的營養強化
購買時可以多留意營養標籤
只要包裝上有「強化」兩個字
就說明是鈣強化產品
總的來說,就算你喝完奶跑肚放屁
也不需要完全拒絕喝奶
完全可以通過上面的方式
重新享受到奶的香醇
彩蛋
我們為一喝奶就難受的你
準備了一張表
裡面有些帶「奶」的食物,其實並不含乳糖
有些不帶「奶」的,可能卻是乳糖大戶哦
歡迎聯繫騰訊醫典小助手投稿/轉載合作
微信:tencent_medipedia
郵箱:txydtougao@tencent.com
參考文獻
[1]何梅. 乳糖酶缺乏和乳糖不耐受[J]. 國外醫學(衛生學分冊), 1999(6):339-342.
[2]餘清, 蔭士安. 有關乳糖不耐受的研究進展[J]. 衛生研究, 2006, 35(003):360-362.
[3]Kretchmer, Norman. Lactose and lactase[J]. entific American, 1972, 227(4):71-78.
[4]Andrew S . Adult lactose digestion status and effects on disease[J]. Can J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16, 29(3):149-156.
[5]宋惠雯,王承黨.乳糖酶缺乏基礎研究進展[J].醫學綜述,2008,14(12):1842-1844. DOI:10.3969/j.issn.1006-2084.2008.12.032.
[6]Scrimshaw N S , Murray E B . The acceptability of milk and milk products in populations with a high prevalence of lactose intolerance.[J].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1988(4):1079-1159.
[7]楊月欣, 何梅, 崔紅梅,等. 中國兒童乳糖不耐受發生率的調查研究[J]. 衛生研究, 1999.
[8]《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中國營養學會.2016年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牛奶,酸奶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