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鳥類中喙最大的鵜鶘,能在空中飛行超過一天,飛行數百公裡

2021-01-13 騰訊網

澳大利亞的鳥類種類繁多,最吸引人的鳥類之一是大型水鳥——澳大利亞鵜鶘。澳大利亞鵜鶘分布在澳大利亞和紐幾內亞的許多內陸和沿海水域,但它們會避開,主要位於大陸中心非常乾燥的沙漠地區。鵜鶘也棲息在印度尼西亞,有時在紐西蘭和一些靠近澳大利亞的太平洋島嶼上。澳大利亞鵜鶘是世界上發現的8種鵜鶘中最大的一種。

澳大利亞鵜鶘是一種體型較大的濱鳥,身長1.6 - 1.9米,體重4 - 6.8公斤,有些體型較大的鵜鶘體重高達8.2公斤。澳大利亞鵜鶘的翼展非常大,能達到2.5 - 3.4米。雌性比雄性略小。它們的羽毛是白色的,大部分的翅膀羽毛是黑色的,尾巴上有黑色的斑點。澳大利亞鵜鶘的臉是白色的,後腦勺和部分頸部是灰色的。眼睛是棕色和黃色的。它們的腿和腳是藍灰色的,有4個有蹼的腳趾。

澳大利亞鵜鶘的嘴很大,呈淺粉色。它們巨大的喙是世界上鳥類中最大的,長49釐米,能容納9 - 13升的水。巨型喙的頂端有一個小鉤子,裡面有鋸齒狀的鉤子用來抓滑溜溜的魚。下頜骨由兩根細而弱的關節骨組成,關節骨上掛著小袋。很難想像像鵜鶘這麼大的鳥會飛行,但它們可以很容易地飛行,因為它們的骨架非常輕,只佔總體重的10%。澳大利亞鵜鶘是一種浮力很強的鳥類,不會沉到水裡。然而,鵜鶘的羽毛上沒有多少防水油,因此會變得又溼又冷。

澳大利亞鵜鶘喜歡淡水和鹽湖、河流、沼澤、瀉湖、海岸線和其它沒有太多水生植被的溼地生物。水是鵜鶘最重要的棲息地,只要有充足的魚類資源,它們可以生活在許多不同的環境中,比如草原、森林、私人海灘。澳大利亞鵜鶘的主要食物是魚。然而,它們也會吃小海龜,蝌蚪,蝦和其它甲殼類動物。鵜鶘通過它們巨大的喙收集雨水來飲水。澳大利亞鵜鶘是群居生活的動物,它們會長途跋涉尋找合適的水源和繁殖地。澳大利亞鵜鶘在一起合作捕魚時,會把獵物趕到淺水區,在那裡它們可以用它們巨大的喙來吃晚餐。鵜鶘的喙和代在餵養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這有助於在渾水中,準確的找到獵物的位置。

鵜鶘群非常大,有些數量超過1000隻。鵜鶘群回把魚趕到中心位置,然後把它們巨大的喙插入水中,把魚困在它們的口袋裡。當鵜鶘把喙頂在胸部時,水就被排乾了,剩下的就只有魚了。然後魚被控制住,這樣它們快速震動喉嚨與頭部,然後就可以很容易地吞下獵物,鵜鶘的袋子還可以當作網,用來捕捉人類投擲的食物。當鵜鶘起飛飛行時,它們掠過水麵,拍打著巨大的翅膀,飛向空中。鵜鶘不能持續地飛行,但能飛非常高的高度和非常遠的距離,漂浮在它們所依賴的空氣熱量上。它們可以在空中飛行超過24小時,飛行數百公裡。鵜鶘可以非常小的力量進行長距離飛行,飛行速度可達每小時56公裡。當著鵜鶘陸時,它們從天空降落到水上的跑道上,在巨大的翅膀的幫助下滑翔停了下來。澳大利亞鵜鶘能在3000米的高空翱翔。和許多涉水鳥類一樣,鵜鶘在成群飛行時會形成「V」字形。

澳大利亞鵜鶘的叫聲是一種劇烈的隆隆聲或低沉的咆哮聲。鵜鶘的繁殖季節因季節而異。它們主要在澳大利亞南部的晚春和冬季的熱帶地區繁殖。環境條件對繁殖很重要,尤其是降雨。鵜鶘在聚集地繁殖,它們成群結隊地生活在一起,有些聚集地多達4萬隻鵜鶘,它們棲息在島上或與世隔絕的沙灘上。為了吸引雌性,雄性鵜鶘會進行複雜的舞蹈等求愛儀式。雄魚也會撿起小物件,比如棍子或乾魚,然後扔到空中,再抓一次,重複幾次。雄性和雌性都在表演「吹眼袋」,即一秒鐘拍幾下自己的嘴,讓眼袋像旗幟一樣在強風中飄動。鵜鶘的喙和眼袋在求愛過程中會發生明顯的顏色變化。袋的前半部變成明亮的橙紅色,而袋的皮膚在喉區變成金黃色。喙的頂部和底部的部分變成了藍色,從底部到頂端出現一條黑色的對角線。這種顏色的變化不會持續很長時間,通常會在孵化開始時消退。隨著數次的求愛,雄性會一個一個地撤退。最後,在陸地、水中或空中的追求之後,只剩下一隻雄性鵜鶘了。雌性鵜鶘會把雄性鵜鶘引到築巢地點。巢是淺窪地,裡面鋪有草、樹枝和羽毛。

雌鵜鶘會產下1 - 3個白色的蛋,大小為93 x 57毫米,在父母腳上孵育時,蛋會被弄髒和刮傷。雄性和雌性輪流孵蛋。在32 - 37天後,蛋孵化出來,鵜鶘幼鳥生下來時是赤裸和睜不開眼睛的。第一個孵化的幼仔總是比較大,由父母餵養的食物最多。較小的幼仔可能因此而餓死,甚至可能被較大的兄弟姐妹攻擊。鵜鶘幼鳥在最初的兩周內會被餵食回流液體,這些液體是通過將喙插入父母的食道獲得的,然後在接下來的兩個月裡,它們會被餵食小魚,比如金魚、鯉魚和無脊椎動物。幼鳥在28天後離開巢穴,加入多達100隻幼鳥的聚集地,在那裡接受照顧,直到它們學會進食、飛翔和獨立。澳大利亞鵜鶘在2 - 3歲時繁殖。它們在野外的壽命在10到25年之間。澳大利亞鵜鶘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列為瀕危物種。鵜鶘的主要問題之一是人類的魚鉤會撕破鵜鶘的袋子。釣魚線也是一個問題,因為鵜鶘可能會被廢棄的魚線纏住。

相關焦點

  • 世界上翼展最大的5種能飛的鳥
    說起鳥類,你可能會說出很多品種,但要是問你世界上最大的鳥類有哪些,相信有很多人都答不出來。當然了,最大的鳥有幾種概念,譬如體型最大、體重最大或者翼展最大,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最後這種,世界上翼展最大的、並且能飛行的5種鳥類!
  • 世界上翼展最大的5種能飛的鳥!
    說起鳥類,你可能會說出很多品種,但要是問你世界上最大的鳥類有哪些,相信有很多人都答不出來。當然了,最大的鳥有幾種概念,譬如體型最大、體重最大或者翼展最大,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最後這種,世界上翼展最大的、並且能飛行的5種鳥類!
  • 這種以嘴大聞名的鳥,一次性飛行裡程竟超過900公裡
    有一種鳥,以嘴大聞名,它就是鵜鶘,說起鵜鶘的外形,不得不用「霸氣側漏」來形容。但是,你別看人家體型和外貌略顯豐腴、一張「深淵巨口」又十分引人注意,人家可不是花架子,談起鳥類的看家本領——「飛行」來也是毫不含糊。鵜鶘是何方神聖?
  • 世界上飛行速度最快的10種鳥類排行,第一名能超越高鐵
    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世界上飛行速度最快的10種鳥類:10.灰頭信天翁(127公裡每小時)灰頭信天翁是世界上遷徙速度最快的鳥類之一,它能佔據第十的位置,是一種主要生活在南大洋的海鳥。而且,從名字上看,這種鳥的頭的確是灰色的。它的翼展有2.2米長,可以以每小時127公裡的速度長途飛行。
  • 在地球上出現過的飛行動物中,有沒有能讓人騎著飛行的?
    地球上現有動物中,沒有這麼高負重能力的飛行動物,但是遠古時期,地球上曾出現過巨大的飛行動物,比如風神翼龍或許有這個負重能力。在電影《阿凡達》中,一種名叫獅鷹翼獸的動物,能讓人騎在上面飛行,尤為壯觀,在現實生活中當然不存在這樣的動物,地球上現有的鳥類體型往小型化方向演變,而最大的鳥類——鴕鳥,已經完全失去了飛行能力。現有的大型飛行動物灰頸鷺鴇這是世界上現存最重的飛行動物,最大體重可達18公斤,吃飽後超過20公斤,身高超過1米,翼展2.5~3米。
  • 在地球上出現過的飛行動物中,有沒有能讓人騎著飛行的?
    地球上現有動物中,沒有這麼高負重能力的飛行動物,但是遠古時期,地球上曾出現過巨大的飛行動物,比如風神翼龍或許有這個負重能力。在電影《阿凡達》中,一種名叫獅鷹翼獸的動物,能讓人騎在上面飛行,尤為壯觀,在現實生活中當然不存在這樣的動物,地球上現有的鳥類體型往小型化方向演變,而最大的鳥類——鴕鳥,已經完全失去了飛行能力。
  • 世界上飛行速度前十名的鳥,最快速度,比一般火車快多了
    在捕捉過程中,它在半空中捕獲獵物或從地面收集獵物。這種鳥在野外有20年的壽命。金鷹-321公裡/小時這隻雄偉的鳥是北美最大的猛禽,是世界上最快的鳥類之一。就像遊隼一樣,它在捕捉獵物時,在潛水時達到了最高的速度。這是一隻強壯的大鳥,重約7公斤,翼展2至3米。由於其發達的飛行肌肉,它可以在空中翱翔很長一段時間,搜尋周圍的獵物。
  • 現代最大的飛行動物,世界上體型最大的猛禽你都知道哪些
    海洋中最大的動物是藍鯨,陸地上最大的動物是非洲象,那你知道在眾多飛行鳥類中最大的動物是什麼嗎?作為飛行動物的鳥類,相對於陸地和海洋,大家對它的關注似乎更少,要知道世界上速度最快的動物都屬於鳥類,它們是高空霸主更是飛行專家,下面就帶你看看現今生存在地球上的眾多大型鳥類。
  • 御風飛行:南美神鷹5小時飛行170公裡,期間無需拍動翅膀
    、最大的猛禽安第斯神鷲可以在持續5個多小時不拍動翅膀的情況下飛行170公裡(105英裡),而且在其飛行過程中只有1%左右的時間拍動翅膀。安第斯神鷲也是西半球最大的飛行鳥類,其體長在1.1米左右,翼展2.7-3.3米,平均體重為10公斤,最重可達15公斤。  一直以來,科學家對於現代大型飛禽日常覓食飛行所需的能量幾乎一無所知,所以有相當一部分專家學者對於人類已知最大的飛禽阿根廷巨鷹能不能飛得起來表示懷疑。
  • 御風飛行:南美神鷹5小時飛行170公裡,期間無需拍動翅膀!
    發表於《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的一項研究表明,世界上最重、最大的猛禽安第斯神鷲可以在持續5個多小時不拍動翅膀的情況下飛行170公裡(105英裡),而且在其飛行過程中只有1%左右的時間拍動翅膀。正所謂「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裡。」飛行不用拍翅膀,全靠風呀!
  • 有哪些常見的看起來不會飛,實際上飛行技巧卓越的鳥?鳥類飛行篇
    世界上有9000餘種鳥類,僅有40種鳥不會飛目前根據2018年最新版西班牙《國家地理》的記錄,目前世界上記錄在冊的鳥類接近1萬種(隨時在變化,沒有明確數字),僅有40種鳥類不會飛。我們最常見的不會飛的鳥,無非就是雞鴨鵝等家禽。或者說它們的飛行高度只有幾米而已,沒有持續飛行能力。這一點也很好理解:作為家禽,如果會飛的話,那養肥了自己飛了,那不就白養了嘛?!
  • 飛行速度最快的十種鳥
    事實上,就連上了金氏世界紀錄最快的鳥這一項也是沒有經過認證的。這事發生在上世紀50年代,當時吉尼斯啤酒廠的總經理休·比弗爵士和朋友們就歐洲最快的獵鳥發生了爭論。沒有人能在參考書中找到答案,所以比弗決定創造一個答案。你沒有看錯,吉尼斯記錄真的是由一家啤酒廠認證的。而吉尼斯紀錄也就是因為這一次「哪種鳥是飛得最快?」
  • 飛行速度最快的十種鳥
    沒有人能在參考書中找到答案,所以比弗決定創造一個答案。你沒有看錯,吉尼斯記錄真的是由一家啤酒廠認證的。而吉尼斯紀錄也就是因為這一次「哪種鳥是飛得最快?」而開始著書、評比世界上各種稀奇古怪的事,而吉尼斯早期的各項記錄純粹就是喝醉酒的酒鬼的胡吹海侃,當然現在的各項吉尼斯記錄更是毫無意義可言了。
  • 有沒有能讓人騎著飛行動物的?
    地球上現有動物中,沒有這麼高負重能力的飛行動物,但是遠古時期,地球上曾出現過巨大的飛行動物,比如風神翼龍或許有這個負重能力。
  • 世界上最小的鳥類,能向前後左右飛行,還能停在半空,就像直升機
    在我們所生活的世界中,除了人類之外,還有非常多的物種,僅是全世界已發現的鳥類就有超過一萬種,在所有的鳥類中有一種身長在5釐米左右,大小跟蜜蜂差不多的鳥類,名字叫做吸蜜蜂鳥,同時也被稱為是世界上最小的鳥,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詳細介紹一下。
  • 這些「鳥類之最」你可知道?
    它們的體形差異也很大,最大的巨蜂鳥體長達21.5釐米,當然不能說它是世界上最小的鳥了。而產於古巴的吸蜜蜂鳥的體長只有5.6釐米,其中喙和尾部約佔一半,體重僅2克左右,其大小和蜜蜂差不多,它是世界上體形最小的鳥類,它的鳥蛋也是世界上最小的鳥蛋。
  • 目前已知最大的飛行鳥類,桑氏偽齒鳥挑戰了飛鳥體型的極限
    這種鳥滑翔效率極高,即便身材巨大,它們狹長羽翼也能夠幫助它們在空中持續飛行。 根據發現的化石推算,桑氏偽齒鳥的翼展在6.1至7.4米,遠超過了今天最大的鳥類——漂泊信天翁(最大個體翼展3.63米),也超過曾經最大的會飛鳥類阿根廷巨鷹(翼展7米)。
  • 到現在才知道,世界上現生的鳥類共有9000餘種
    而產於古巴的吸蜜蜂鳥的體長只有5.6釐米,其中喙和尾部約佔一半,體重僅2克左右,其大小和蜜蜂差不多,這樣的蜂鳥才是世界上體形最小的鳥類,它的卵也是世界上最小的鳥卵,比一個句號大不了多少。蜂鳥的羽毛大多十分鮮豔,並且閃耀著金屬的光澤。它們的飛行本領高超,可以倒退飛行,垂直起落,翅膀振動的頻率很快,每秒鐘可達50~70次,所以有"神鳥"、"彗星"、"森林女神"和"花冠"等稱呼。
  • 一次飛行1.22萬公裡,橫跨太平洋,一隻飛鳥打破肉身耐力的極限
    相信不少人做過同樣的夢,夢見自己長出一雙翅膀,能自由飛行在高空中,望著下方的房屋和樹木,令人無比興奮,就怕夢醒之後發現這只是一個美夢,在現實世界裡,即便人類進化成全球最智慧物種,但卻沒有進化出可飛行翅膀,然而很多物種卻成功進化出了翅膀,能在藍天上自由翱翔,令我們羨慕不已。
  • 一隻斑尾塍鷸連續飛行1.2萬公裡,創下最遠飛行紀錄
    全世界的鳥類多達9000多種,大部分都會飛行,有些鳥類的飛行技能十分高超,比如飛行速度最快的鳥是雨燕,它的飛行速度可達每秒48米,100米的距離它只需要兩秒多一點。飛得最高的鳥是黑白兀鷲,它曾在11,300米的高度撞上飛機而被記錄在案。那麼飛行距離最遠的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