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小心又和古老的物種打了個招呼!」5月26日,在成都居住的黃女士在朋友圈裡「曬」出自己的新發現:5月25日晚,從事自然教育課程的黃女士帶著8個家庭,前往成都東湖公園開展夜觀課,無意中發現了仙女蝦——這種外形優美的生物,其實已經在地球上存在超過兩億年。仙女蝦不是蝦,它們和昆蟲的親緣關係更近。
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館長趙力表示,仙女蝦可以作為一種指標動物,它們出現的地方都是一些比較清潔的水窪。
驚奇:
市民發現「漂亮的朋友」
5月26日,從事自然教育課程的四川人黃女士,和8個家庭20餘人一起前往東湖公園上夜觀課。「通過觀察周圍動物,讓大家創造機會進入自然,認識自然,了解自然,慢慢愛上自然。」黃女士解釋夜觀課的初衷。
在一個淺水窪處,黃女士和小朋友們發現了一個「漂亮的朋友」,遊來遊去,渾身透明,尾部一點橙紅色,淺綠色的身體看起來流暢而優美。
「我們當時也不知道是什麼動物,後來通過查資料、比對,才發現是仙女蝦。」黃女士回憶,得知是仙女蝦後,「大家都很驚喜,覺得是很古老的生物。同時,又覺得它們的樣子確實擔得起名字,它們看起來很漂亮。」
隨後,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將黃女士提供的圖片發給了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館長趙力,趙力確認,是仙女蝦。「仙女蝦學名『枝額蟲』,具體來說是屬於『釵額蟲科』的一種水生動物,其生命周期較短,一般出現在農村水田等季節性水體。」
為了保護仙女蝦,黃女士將仙女蝦放回水窪處。
專家:
仙女蝦的出現代表水體清潔
趙力表示,仙女蝦不是蝦,它們和昆蟲的親緣關係更近,屬於節肢動物門、甲殼綱、無甲目生物,「因為其外形優美,被稱為『仙女蝦』,它色彩斑斕,讓人覺得非常美麗。」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搜索發現,上一次有仙女蝦的公開報導是2015年。趙力透露,目前地球上發現的仙女蝦已經超過500種,還有種類在不停地被發現。「成都每年都有人發現仙女蝦,出現地點都不一樣。我去年在彭州的一處水田看見過,預計今年(那裡)仍然有仙女蝦出現。」
「仙女蝦已存在超過兩億年,是古老的遺孑動物,具有很強的生存能力。在乾涸的湖底,它們的卵可以忍受幾年的高溫烘烤與冰凍土壤考驗,一旦遇到豐富降雨,就可以孵化出殼,獲得新生。」
趙力透露,仙女蝦的生命力很頑強,「仙女蝦卵的抗逆性非常強,有關記載能在幾十年裡不死。曾經有沙漠裡70年前積水的地方,後來下雨又出現了仙女蝦。」趙力推測,「應該是東湖的土壤裡本來就有仙女蝦的卵,或者是運來的綠化植物根部帶來了仙女蝦的卵。」
仙女蝦也是環境的「晴雨表」之一,「目前相關研究價值主要在環境保護的指標動物方面,有它們出現的地方,往往水體清潔。」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記者 顏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