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宋佳用「掏耳勺」做菜?《好好吃飯吧》要搞事情

2021-01-08 千龍網

6月11日,國內首檔明星跨屏式互動美食秀,由京東智能冰箱獨家冠名的《好好吃飯吧》第二期節目在樂視視頻全網獨播。在這一期節目中,「小花老師」宋佳做客暖心廚房,完成超短時間內製作三道高難度菜餚的挑戰。小宋佳的爽朗直率,讓這場「影后」與「廚房」的較量引得主持人Selina和劉一帆都哭笑不得。

難度升級

時間短,食材難,還要用巨型「掏耳勺」炒菜

這期節目中,飛行嘉賓做菜時間縮短為半小時,但菜量卻沒有減少,也就是說,宋佳要在30分鐘內完成3道菜餚。原以為可以做自己拿手的糖醋排骨,卻被告知要製作節目組指定菜品——避風塘炒螃蟹、咖喱榴槤雞、焦糖布丁。小宋佳面臨的任務難度升級,連Selina都不禁感嘆:「節目組真的在搞你。」

除了時間、菜品要求嚴苛外,節目組還為宋佳準備了特殊的炒菜工具——巨型「掏耳勺」。拿到炒菜工具的宋佳一秒變身「功夫高手」,把這個巨型「掏耳勺」當做「金箍棒」轉個不停。

見招拆招

什麼臭吃什麼,為贏時間宋佳太拼了

節目組規定宋佳要在30分鐘內完成三道指定菜餚,為了贏得兩倍做菜時間,宋佳必須成功贏得三個挑戰,首先便是與榴槤比「臭」。除了臭豆腐、糖蒜被吃掉,連節目導演都嫌棄無比的莧菜根都被宋佳毅然含在了嘴裡「醞釀臭味」。最後宋佳本人也終於忍不住吐槽:「這個題目真是夠噁心的。」

面對做法陌生的三道指定菜品,宋佳不僅沒有退卻,而是越發興致勃勃,甚至拒絕了大廚的指導,Steven只能在一旁時不時地感嘆,「辣椒不切啊?」、「螃蟹就這樣下了啊?」、「我的天啊!」。最終,宋佳以糖醋排骨做法為模板,完成了三道從未做過的菜餚,另類做法引得Selina和Steven都哭笑不得。

暖心滿分

小宋佳親自送餐,陪影迷好好吃飯

在談到節目感受時,宋佳透露,她特別喜歡節目的名字,就像媽媽會和自己說的話,樸實但溫暖。因此,在為粉絲送去的餐盒中,宋佳在卡片上寫給粉絲:好好吃飯,好好和家人吃好飯。

節目的最後,宋佳親自送餐給粉絲,當看到節目組給的粉絲微博截圖時,宋佳驚喜地大叫:「啊,這個是我的影迷,我在微博上看過她的留言!」

這個叫王丹的「北漂」女孩除了是宋佳的忠實影迷,還一直有一個夢想要自己開一家甜品店,宋佳聽後還表示以後要去為她專門做一份甜品,名字就叫小花焦糖布丁。為了鼓勵王丹,宋佳還和她分享了自己當初「北漂」的經歷,短短的幾十分鐘卻飽含了滿滿的溫情和感動。

暖胃更暖心,這是《好好吃飯吧》想要傳遞的溫暖,偶像的力量不僅是精神上的鼓勵,更是生活中的支持。更多溫暖感動,敬請期待本周日早8:00,由樂視視頻、德豐影業、樂禧文化聯合出品,京東智能冰箱獨家冠名的《好好吃飯吧》!樂視影視會員每周三獨享超長版,通過粉絲獨家視角感受節目更多未播花絮。

相關焦點

  • 當掏耳勺智能化後會怎樣?福耳康可視耳勺體驗
    下面就讓小編來給大家深度體驗一下這款產品吧!另外這樣的設計雖然比傳統掏耳勺大了一些,但是鋼筆般的大小,我個人感覺反而更好掏耳朵了。耳勺頂端的內部是一顆30萬像素的醫療微距鏡頭,解析度為640×480,大家不要認為30萬像素的攝像頭會很差,這裡要區分下醫用和我們普通的攝像頭有所區別,大部分包括醫院內所使用的醫療微距鏡頭也才區區10萬,可想而知福耳康可視耳勺的30萬像素輕鬆勝過大部分醫療微距鏡頭了!另外在鏡頭兩旁的是環形LED燈,而清不清晰,亮不亮我們還得看後面的評測。
  • 不要用棉籤掏耳朵!嚴重了會受傷!蜂鳥掏耳勺給你新的安全
    在沒有掏耳勺的時候,我們會用自己的手或者棉籤掏起來,這一辦法並不可取。棉籤掏耳朵雖然方便,但是它的頭部又大又圓,沒有辦法將耳朵裡面的汙垢掏乾淨還會引起堵塞等其他不良反應。所以害怕上述情況的發生,醫生強烈建議拒絕使用棉籤一類的東西來掏耳朵,以免給耳部造成破壞,加重耳朵的負擔。
  • 「長了眼睛」的掏耳勺,一邊看一邊掏,全家搶著用
    朋友最近又在攛掇人一起去成都,就為了採耳,也就是掏耳朵。 用他的話說:「誒都沒法兒說,酥酥麻麻的,太舒爽了!」
  • 拒絕棉籤掏耳朵,輕了堵塞重了進醫院,高科技掏耳勺給你新的治癒
    還有每天給自己的寶寶掏耳朵,掏到了醫院。美國的一項研究發現,每個月有1000個孩子因為掏耳朵導致耳部受傷,被送進了急診科,實在是可悲!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一款超級好用的bebird蜂鳥智能可視採耳棒,機身滿是金屬,小巧外形和記號筆差不多大小,握感好,易操控。
  • 女子網購掏耳勺,耳朵裡「長」綠毛!
    △圖片源自網絡女子網購奇葩掏耳勺幾個月後耳朵裡「長」綠毛呂慧洋醫師說,「用什麼奇怪的東西挖過耳朵?」彭女士打開淘寶,找到幾個月前的訂單,原來當初網購了一款花哨的採耳工具,一頭帶挖勺,一頭帶著長長的彩色毛,這樣掏耳朵是過癮了,可這些毛掉進耳朵時卻全然不知。
  • 《好好吃飯吧》花樣「尬」廚藝 偶像零距離
    「努力生活,好好吃飯」。由樂視視頻、德豐影業、樂禧文化聯合出品的國內首檔明星跨屏式互動美食秀《好好吃飯吧》6月4日起在樂視超級電視播出,樂視視頻全網獨播。非會員每周日08:00更新,會員每周六20:00搶先看(會員獨享超長版)。
  • 中國牛人歷時三年,發明智能可視掏耳勺,效果不輸成都專業採耳
    耳朵癢是我們每個人都遇到過的事情,這時候找一個「挖耳勺」伸進狹長的外耳道。最直觀的感受,就是一個字「爽」!挖耳勺在中國是個常見的物件。據考證這種掏耳的工具,起源於中國商代,距今已經有3000年的歷史了!古代的挖耳勺和子、挑牙組合在一起被稱為「三金」。
  • 為什麼不能用挖耳勺掏耳屎?有哪些危害?再喜歡,也要忍住
    在生活中,耳朵癢的時候,大家會迅速的把鑰匙鏈上掏耳勺拿出來,伸進耳朵裡,不把耳屎掏出來不罷手,要是沒有掏耳勺,甚至用手指進行掏耳屎。並且還有:掏耳朵一時爽,一直掏耳朵一直爽的感受。有些時候,自己沒有這樣的掏耳勺,向別人借,拿過來後直接掏耳朵,相比小手指掏耳朵,鐵質的掏耳勺更加方便,畢竟其符合人們的習慣,使用也更加方便。但是,對於這樣的鐵質掏耳勺真的不建議大家多用,如果你很任性的經常用來掏耳朵,危害還是巨大的。那麼有哪些影響?危害呢?引起耳道出血。
  • 顛覆人們使用了三千年的掏耳勺,國產發明可視採耳,耳內高潮來了
    耳朵癢是我們每個人都遇到過的事情,這時候找一個「挖耳勺」伸進狹長的外耳道。最直觀的感受,就是一個字「爽」!這是由於挖耳勺一般都是用金銀材質打造,並且做工精巧,且攜帶更方便。小米生態鏈品牌蜂鳥聯合成都採耳非物質文化遺傳人,耗時近3年打造一款極具顛覆性的可視化耳勺——bebird 蜂鳥採智能可視採耳棒,讓你在邊看邊掏,在家隨時都能體驗一把專業的採耳。
  • 樂視視頻《好好吃飯吧》開錄在即 鹿晗Selina陪你好好吃飯
    這就是樂視視頻即將開錄的最新綜藝《好好吃飯吧》的核心看點。   樂視視頻繼《單身戰爭》之後再度攜手樂禧文化(由《爸爸回來了》《奔跑吧兄弟》的前製片人兼總導演岑俊義創立的製作公司),還聯合山火文化共同製作的國內首檔明星跨屏式互動美食秀——《好好吃飯吧》即將於4月30日開錄,5月21日在樂視視頻正式上線。
  • 5歲女孩耳朵嗡嗡響,媽媽拿起耳勺就要掏,爸爸連忙阻止
    過了一會兒,秀玉跑到媽媽面前跟媽媽說耳朵疼,這時媽媽就有點急了,她連忙拿出耳勺準備給孩子清理一下耳朵。這時,秀玉的爸爸連忙阻止她媽媽的做法說:"你千萬不要用耳勺掏,她的耳朵可能進蟲子了,你這樣會越掏越深的。"說完,秀玉的爸爸就一邊安慰她,並一邊帶她去醫院,交給醫生處理。
  • 樂視視頻《好好吃飯吧》直擊社會痛點,綜藝節目要娛樂更要正能量
    身為歌手的Selina非常能理解偶像給粉絲帶來的力量,而樂視視頻《好好吃飯吧》就是這樣一檔能夠讓粉絲感受到愛和支持的暖心節目。愛和支持的力量在觀眾明星中相互傳遞,這是《好好吃飯吧》希望傳播給受眾的正能量。直播點播雙平臺聯動,金牌團隊助力樂視理念傳播  生活節奏的日益加快讓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為了工作奔忙而忽視了「好好吃飯」的重要性,甚至不惜以犧牲健康為代價去適應社會競爭。
  • 中國牛人發明500萬像素掏耳勺,讓你清清楚楚挖耳屎,還能防手抖
    中國牛人發明500萬像素掏耳勺,讓你清清楚楚挖耳屎,還能防手抖。採耳(掏耳),最直觀的感受,就是一個「爽」字!當細長的挖耳勺進入狹長的外耳道,那種閃電般,蜜汁酸爽的幸福感,讓人慾罷不能。這種爽不是一個人能控制的,也是沒有一個人能抵賴的。它叫:「顱內高潮」。
  • 用棉籤掏耳朵,看似衛生或許最傷身,正確掏耳屎的方法了解一下
    這讓我想起之前在家時,鄰居用我們經常用的掏耳器給她的孩子掏耳朵,小孩子趴在她腿上,側著一隻耳朵給她媽媽,媽媽也是小心翼翼地把挖耳器伸進耳朵裡,來來回回好幾次都沒有成功,因為小孩子說疼疼疼,最後媽媽不得已放棄,不幫小孩掏耳朵了。這時就會想如果小朋友長期沒有掏耳朵會面臨什麼問題,這時就想到一旦耳屎堆積太多,不僅不衛生,而且還會影響聽力。
  • 耳勺中的黑科技 自帶攝像頭 這樣掏耳安全又舒服
    但掏耳朵其實是比較考驗自己距離感的事情,把握不好距離就有可能自己捅傷自己。 這支可視耳勺配備了防誤傷耳塞,可以防止耳勺過度深入耳道。
  • 陳年耳屎到底是掏還是不掏?想爽又怕受傷,那就試試這款掏耳神器
    問一下小夥伴們,你們喜歡掏耳朵嗎?前段時間很多自媒體平臺上挖耳朵的視頻在網上爆紅,讓觀者大呼過癮,仿佛被掏耳朵的人是自己一樣。這是因為掏耳朵,實在是太舒服了。掏耳朵在古代又名採耳,主要在發達地區上流行,一般只有達官貴人才能享受。
  • 這樣掏耳朵,才是正確的? - 手機百度
    掏耳朵對於中國人來說就像吃飯一樣平常,掏耳勺也就如筷子般家家戶戶都有。據考證,從商代古墓裡就已經出土了兩枚玉質掏耳勺,由此可見中國人掏耳朵的歷史是多麼的悠長,對於掏耳朵是多麼的熱衷,上自皇親貴族,下自平民百姓都好這一口。然而你知道嗎?
  • 孩子暑假回老家耳朵癢,老人不以為意用耳勺掏,直接被嚇蒙了
    男孩子都比較皮,再說兩位老人帶著她也放心,但這幾天兒子晚上在跟自己視頻的時候,手總是不自覺地往耳朵掏,還跟自己抱怨耳朵癢。劉女士不以為意覺得孩子應該耳屎太多,也就簡單吩咐下老人家給孩子清理下耳屎,兩位老人也就順手掏出耳勺準備給孩子清理。
  • 女子網購掏耳勺,耳朵裡「長」綠毛!耳朵裡居然掏出這麼多奇葩東西
    呂慧洋醫師說,「用什麼奇怪的東西挖過耳朵?」彭女士打開淘寶,找到幾個月前的訂單,原來當初網購了一款花哨的採耳工具,一頭帶挖勺,一頭帶著長長的彩色毛,這樣掏耳朵是過癮了,可這些毛掉進耳朵時卻全然不知。說起掏耳朵工具,平常用的最多的是掏耳勺和棉籤。呂慧洋曾碰到過這樣的患者,使用掏耳勺時被人撞了一下,導致鼓膜穿孔、聽力下降。還有一次,她從患者的耳朵裡取出了變硬的棕褐色塊狀異物,仔細撥開一看:一個棉籤頭。去洗頭店、洗腳店是很多人的休閒選擇,不過呂慧洋提醒,這些店裡掏耳朵的項目一定要謹慎選擇。
  • 耳屎到底要不要掏?原來這麼多年都錯了……
    第一門戶網站 本地值得信賴的公眾號生活中很多人都喜歡沒事就掏耳朵,而且掏耳朵的花樣也是相當多。左掏掏,右掏掏…棉籤掏掏,耳勺撓撓…總之是怎麼爽怎麼掏。總之,正常來說耳屎的排出其實沒我們什麼事,一般情況就不要掏耳朵了。自行掏耳朵,害處真不小但是很多人都會習慣於自己瞎摳耳朵,有用長指甲的,有用棉籤、挖耳勺等等工具的。其實自己掏耳朵,風險可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