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限挑戰》結束了。
其實漸漸長大之後才發現,有些別離無可避免。
比起RM,《無限挑戰》是半熟更晚才認識到的節目。不過本來RM因為老往海外跑,所以身處韓國之外的我們先知道RM也是正常。大概是哥狂粉特輯的時候知道無挑的(記不清楚了,一路追過來也有三四年了吧),慢慢也看了一些有笑有淚的特輯,有時候甚至覺得,一個綜藝做成這樣,真的已經超越綜藝的範疇了。
這麼些年頂著「國民」綜藝的名頭走過來,連成員更替都會受到輿論幹擾,無挑承受著這份重量。以至於後面他們決定加入曹世鎬的時候,半熟都會為製作組的決定而鼓掌。
儘管不舍,但是懷著感激與祝福。
對於觀眾來說,最為直觀的自然就是節目中的無挑成員,連他們自己都說,無挑是他們生命中重要的一部分,反過來,其實他們在無挑裡也經歷了成長,特別是作為藝能人的成長。
當《無挑》落下帷幕,這些藝能人將要面臨的無限的挑戰才剛剛開始。
(本文所涉及的形象都是綜藝形象)
劉在石
這些年他在三大社都有固定的王牌節目,SBS《RM》在2017年初遇到成員交替疑雲,好在是穩定下來了,半熟在2017年底的時候看了好幾集,雖然遊戲規則變得有些複雜了,但是趣味程度還是有所回升。RM因為是競技性的節目,很多時候成員們的地位是一樣的,所以在人員平衡方面還覺得不會太不好。
而KBS《Happy Together》在前些年多次改版,半熟甚至覺得應該要停掉了,但是節目也依舊堅挺,並且依舊改版。無論是在前面的訪談板塊還是後部分的《朝嘴社團》,在石都是扛鼎般的存在。在前面的訪談板塊,在石右手邊是大賞全賢武,左手邊是永遠的二把手樸明秀,似乎都沒有太多發揮的空間。
之前半熟還很陰謀論地覺得,在一定程度上,KBS會留著《Happy Together》,因為這是在石在KBS的節目,如果廢除了,那麼KBS就沒有在石了,和MBC/SBS的情況就不一樣了。
當然不能忘記JTBC的兩季《小糖人》。他和柳熙烈的合作,很是新鮮(當然這個組合也是來源於無挑歌謠祭),因為柳熙烈的大眾身份更多的時候是音樂人,所以大家不會把藝能人和音樂人在分量上做太多比較。
感覺在石對於脫口秀這類節目一直都很感興趣,無論是他之前領銜的《我是男人》,還是在無挑裡他背著小桌椅到街頭做隨機採訪。無論是他在六六歌二裡對於水晶男孩李宰鎮的挖掘還是在倒數第二期裡他和金濟東媽媽的訪談,在石很善於觀察以及找到其中的藝能點,所以如果他有機會做脫口秀的話,半熟還是覺得挺好的。
當然還有一個很現實的問題是,RM和無挑其實都是很花時間和精力的綜藝,而前一陣子在石妻子羅恩靜才傳出二胎的消息,在石可能也會以此為機會,多花一些時間和家人在一起吧。
後面傳出在石參與Netflix的綜藝《犯人就是你~》,每周兩集,共五周播出。
樸明秀
在一定程度上,明秀比Haha更有著「劉在石二把手」的稱號,至少是在名義上,雖然在實質上,或許還見仁見智。
目前明秀有一檔《Single Wife》,丈夫在演播室觀察妻子獨自出遊的節目。明秀算是坐在主MC的位置上,但是之前半熟看了一點,覺得這類節目本來就以評論為主,即使是主MC也不會有很多的分量,然後在題材上,也並不是很能讓明秀放得開的節目形式。
在運氣上,好像也差了一點,沒有遇到較為長久播出的節目。比如MBC的《世界上所有的放送》,概念雖好但是卻沒有長久地播放。之前tvN《共助7》,儘管有李京奎、樸明秀、金九拉這樣在藝能界都有重量的卡司,同樣沒有走太遠。在他所參與的《我的小電視》,以DJ的形象出現,遭遇慘敗,甚至在《無挑》裡還舉行了他的笑聲葬禮。
還想提一個不太成功的案例,2015年KBS《勇敢的家族》。樸明秀在內的一群明星以家族的形式在東南亞進行生活體驗。節目的水位根本比不上野生的炳萬族,明星們之間也不熟。
很多節目的短暫消逝,一方面可能是概念的先天不足,其次是在於沒有在早期播出後進行合適的調整以適應市場。明秀也是如此,他所展現的人物形象極為強烈但是有些單一(作為藝能人的身份而不是本人),且離開了無挑成員之後獨自表現並沒有太好,所以很遺憾。
好的節目概念加上合適形象的藝能人才會有好的節目,至少現在覺得明秀目前還沒有遇到。
Haha
和明秀比起來,Haha的人物形象更為豐富,小不點、(結婚前)花花公子、瘋子……相對來說在綜藝表現力上面都更強一些。
之前跟柳熙烈合作過JTBC的路邊演講節目《言之命至》,這類節目其實也不太需要主導,主要是傾聽的角色,但是節目整體風格來說還是太淡,並不是什麼太需要展現藝能感的節目。
Haha在音樂上也有自己的風格雷鬼(明秀則是EDM),能夠在音樂和藝能中間平衡得很好的,半熟之前最佩服劉世允,後來覺得尹鍾信和鄭型敦也是很不錯的。
總體看來,Haha的綜藝也並不是很多,作為採訪的發問者或者是發揮藝能感的真人秀也兼有之,早期還有情景劇,在實力上其實還是比較多面的。但是他所展現的風格或者說受眾相對比較窄,不全然大眾化。
因為接下來要講俊河,所以把Haha和俊河的《高等rapper》第一季的採訪拿出來一起說。他們做MC的契機,當然是在《無挑》裡的MC敏智形象,再加上他們兩人在低年齡層還是有比較多的受眾。整季節目下來,在主持上還是比較遺憾的,首先兩個人都不是嘻哈界的人,在契合度上有些不匹配(可以理解為節目組對於嘻哈受青少年層喜愛程度的預判有點點失誤,不過作為初創節目能涉外他們兩人也算是最佳方案了)。其次是主持的過程中,拿國民級別的標尺去評價,又覺得沒太達到。雖然Mnet的嘻哈系節目裡也沒有找真正的主持人來做MC的情況,但是至少他們在《高等Rapper》裡的表現還是不太令人滿意吧。
鄭俊河
俊河在演技和音樂劇方面都有不錯的成績,他的食神形象和鄭執事形象(呆萌外表下反轉的腦性魅力)比起Haha的形象,輻射面(不是人氣,而是不同層次的觀眾對於形象的接受度)更廣;比起明秀的形象(嫌這嫌那,不夠善良),又更為正面。
但是,食神形象,是不少藝能人想要攻略的形象,競爭頗為激烈,雖然美食類節目也多。除了以吃量為驚嘆的食神形象以外,現在「知食」形象的食神也更為有市場了,知道哪些店好吃、知道如何烹飪,比單純的「吃」更有魅力了。
俊河和權相佑的《四十春期》,算是俊河在真實生活記錄類的一次嘗試,不過半熟覺得有些遺憾的是,在強設定的舞臺上久了之後,突然要展現起很真實的自己的時候,反而手足無措。這點同樣發生在明秀身上,《Single Wife》攝製組到他家裡拍攝的時候,他完全沒法展現很自然很私人的一面。
梁世亨
半熟有點不記得世亨是什麼時候進來的了,比起以第六人考核選拔進來的光熙,世亨在表現上更加的gagman範,真正做到了新血液的身份。他敢嘚瑟,所以才打破了原有的局面製造了新的平衡。比如世亨帶成員們去網吧玩遊戲,如果沒有他的話,無挑成員是絕對不會去的,因為他們和網吧完全是不一樣的世界,更別說去嘗試。
半熟的朋友看了面試特輯,給出的印象是:世亨很聰明。他在節目裡展現的積極與機靈鬼形象都十分引人注目,這也不奇怪他在這幾年受到不同綜藝的邀約,說是上升勢也不為過。
曹世鎬
他為無挑帶來的,是和世亨不同的新鮮感,世亨是機靈鬼,那世鎬就是懵懵懂懂。在石叫他「親愛的」,新CP就這樣形成了。他成為固定的那期無挑聽證會,最後一個鏡頭,椅子上只有他的行囊包袱,竟讓半熟有些淚目。
世鎬意外地上過不少真人秀,《Roommate》兩季還有《我結》。主持的節目也有不少,半熟對世鎬還不是特別了解。不過無挑之後,他能夠收到別的節目邀請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結語
他們和《無挑》的相遇,創造了「韓國國民綜藝」;或許有重新以無挑成員身份回來的那天。
但是正如在最終回約定的那樣,會以更好的面貌回歸——希望無挑成員們能在藝能的叢林裡成長為更好的自己。
感謝所有在無挑裡為我們獻上歡笑的無挑成員們和工作人員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