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政治立場堅定,思想覺悟高
作為中共黨員,擔任農學院玉米支部書記,積極履行黨支部書記和學科帶頭人的雙帶頭人作用。認真貫徹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圍繞學院黨委和支部的中心工作,精心組織黨員活動,齊心協力,發揮師生黨員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骨幹作用。積極組織支部政治學習、黨日活動,認真踐行廣大教師的「四有」要求,注重團隊思想和學風建設工作;具備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對黨的教育事業忠誠,品德修養端正,專業知識紮實,業務素質突出,對事業懷有強烈的理想信念,竭力完成各類教學科研工作,秉承立德樹人的教育理念,注重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和歷史使命感;2015年和2017年獲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農學院「優秀黨員」稱號。
2、師德師風穩踐行,良師益友共成長
作為研究生導師,注重學生學術道德和人格魅力的培養,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學術交流。秉持像愛護「自己孩子」一樣做為學生的良師益友,關心學生的學習、生活和身心健康。2015年獲「我心目中的好導師」稱號。作為團隊負責人,注重團隊建設和青年骨幹的培養,引進青年千人楊琴教授。2015年獲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我心目中的好導師」稱號。
3、科技創新意識強、科研業績突出
(1)在國內率先走出一條玉米種質協同創新的育種模式
玉米育種難在選系,關鍵在種質。抓住了玉米種質,在一定意義上就是抓住了玉米育種的綱。制約種業發展在於種質創新能力不強,育種材料交換渠道不暢。我們團隊以理論創新、技術創新為基礎,借鑑國際、國內玉米育種的新理論,構建陝A群、陝B群2個雜種優勢育種群體,實行五統(統一技術方案、統一構建群體、統一選擇標準、統一多點鑑定、統一交流信息)、兩分(分別管理、分別選系測配)的實施方案,以協議免費發放,實行開放育種,開展大聯合、大協作,與8個地市農科院所和10個優勢企業,進行12輪多點聯合改良,在國內率先走出一條玉米種質協同創新的育種新模式,形成理論、技術、材料和信息相互融合種質協同創新的育種模式。提升了我們團隊研究水平,促進了陝西玉米育種實質性協同創新。
(2)選育的陝單系列玉米新品種,促進了陝西玉米品種更新換代
育成陝單8806、陝單609、陝單619、陝單620、陝單636和陝單650等玉米新品種18個,陝單609連續3年在同一地塊實現畝產超過並穩定在1400公斤以上的高產紀錄,實現陝西玉米育種新突破,已成為陝西玉米生產的主栽品種。陝單636是陝西省第一個審定的適宜機械化籽粒收穫玉米品種,2017年入選陝西省重大科技成果盤點。陝單650具有籽粒水分含量低、田間倒伏率低和籽粒破損率低的「三低一長」特點,創造了夏玉米畝產超過800公斤、旱作春玉米畝產超過900公斤和灌溉春玉米畝產超過1100公斤的紀錄。已通過陝西夏玉米普通組,春、夏玉米機收組和國家黃淮海夏玉米機收組品種審定,在東北和西北春玉米區表現突出,有望成為繼陝單609之後的突破性玉米品種。
(3)促進了西北玉米生產從高產潛力挖掘 — 高產高效栽培 — 玉米全程機械化生產逐步推動,為我國玉米生產發展樹立了「陝西樣板」
以提高玉米生產潛力為目標,增強玉米「三度」(密度、整齊度和成熟度)為重點,進行玉米高產高效栽培技術創新與集成,與陝西省及有關農技、種子部門合作,連續多年在榆林、渭南、鹹陽和寶雞等地創建了多項全國玉米高產紀錄,促進了陝西省玉米生產從高產潛力挖掘— 高產高效栽培 — 玉米全程機械化生產的逐步推動, 提升了陝西及西北地區玉米區域優勢和生產水平,同時為我國玉米生產發展樹立了「陝西樣板」。推進了西北旱地玉米成為全國最適宜種植玉米四大區域之一。主流媒體進行了多次報導。擴大陝西玉米科技和玉米生產的影響力。
主持「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七大農作物育種」專項「西北耐密高產抗旱玉米新品種培育項目」,農業農村部條件建設項目「西北旱區玉米生物學與遺傳育種重點實驗室」,陝西省重點研發計劃、陝西省科技攻關計劃等項目。在《Frontiers in Genetics》、《Molecular Breeding》、《作物學報》等刊物上發表論文80多篇,其中SCI 20餘篇,出版專著4本,獲國家植物新品種保護權10項,選育玉米品種20餘個,國審品種3個(陝單609,陝單650和陝單620)。獲得省部級以上科技成果獎勵15項,其中國家獎2等獎1項(第三完成人),省部級1等獎3項(第一完成人1項,第二完成人2項),省部級2等獎3項(均為第一完成人)。
4、教書育人助三農,桃李芳香滿天下
擔任研究生導師18年來,共計培養研究生59名。其中博士畢業生1名,碩士畢業生40名,專業學位碩士生4名,在讀博士生6名、在讀碩士生12名。
研究指導過程中堅持以身作則,勤奮工作,鼓勵研究生多參加學術交流會、田間觀摩會和年度田間試驗相關工作,每周安排課題組例行組會,通過多渠道提升研究生的業務水平。注重研究生學術誠信與道德培養,強調自主性、原創性成果的產出,鼓勵研究生及時匯總數據,形成科技論文,並在相關學術會議中進行成果展示。指導的研究生政治覺悟高,業務能力強。近五年指導的4名研究生獲國家獎學金,6名研究生獲校級優秀研究生稱號。畢業研究生政治覺悟高,業務能力強,就業於農省地農科院所、農業局和種業企業等單位,職場發展良好,得到用人單位的一致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