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廷敬的歸隱之心|詩集|詩社_鳳凰讀書

2021-01-20 鳳凰網

□馬鬥全

有清一代,漢族文人做官最成功者莫過於陳廷敬。他二十進士及第,終生在朝做官,任過五部尚書,官至文淵閣大學士,以至老死於閣中。

陳廷敬是一位功力很深的詩人,大概因為仕途太輝煌了,又因編纂史書和辭書而以學問著稱,所以其詩名不大為人所知,故有人讀陳廷敬詩集後題曰:「此身終自屬君王,才富還因修篡忙。已解榮名都是累,故將詩譽讓漁洋。」至於他晚年詩中強烈的致仕還鄉之情,就更不為人知了。

陳廷敬詩集中,最令人愛讀的,或曰最為讀者關注的,應該是他生命最後幾年的《歸去詩集》。《歸去詩集》的「歸去」,即陶淵明《歸去來兮辭》之「歸去」。

詩與日記一樣,最能窺見作者的內心世界。陳廷敬早在五十來歲時,就作有《歸樵圖》,而萌歸去之意。年過七旬後,老詩人數次上書乞歸,希望致仕回陽城山中,安度晚年,與弟兄們團聚,以享天倫之樂。

「若問午亭歸老處,析城山下是陽城。」可憐的老詩人連夢中也想著回陽城老家,甚至曾數次打點好行裝準備歸去,誰想卻總是得不到皇上恩準。「兩字愁聞是富貴」、「乞得蕭閒是幸人」是其心聲。「頗惜剡中風景好,金堂玉室竟何如?」「長條誰挽牆邊柳,只送春歸不送人!」寓著多少愁和感。若非身處其境者,非年至遲暮者,是體會不出老先生這般苦衷的。

他這一時期詩作,已看不到一位朝廷重臣的責任與抱負,只能看到一個思鄉者的欲歸之心和無奈之情。他所以一天也不想在朝中待了,一方面是想歸家過幾天消閒日子,也「遁跡山林」、「把犁東皋」、「雲山放浪」;一方面還有急流勇退、不想再提心弔膽在朝為官的原因,「身退還因晚節難」、「省事遠危機」是其所慮。竟至「夜多噩夢」而「辦歸裝」。所以陳廷敬非常羨慕陸遊晚年得蕭散鏡湖邊,而有詩談之。

康熙皇帝因器重陳廷敬而不放其歸去,但他哪裡知道臣下的苦衷。後之讀者,若不讀陳廷敬的《歸去詩集》,也決不會知道陳廷敬暮年竟是如此心境。他最後病重時所作絕筆詩,還說「認得雲歸處,天涯盡太行」,至死仍想著他的陽城老家,讀來令人多感而生悲憫之情。

所以中鎮詩社有詩人題陳廷敬《歸去詩集》曰:「鄉心一片與誰論,長憶兒時午壁村。得遇恩崇原是害,可憐到老不歸根!」

馬鬥全

相關焦點

  • 清重臣陳廷敬任過五部尚書 有歸隱心但老死閣中
    清重臣陳廷敬任過五部尚書 有歸隱心但老死閣中 2014-06-04 15:56:11來源:羊城晚報作者:責任編輯:唐云云
  • 胡鵬、陳雨星丨南京圖書館藏清刻本《問梅詩社詩鈔》考論
    但該詩社成立時間為道光三年(1832),不可能尚無詩社便有詩集,因知著錄「當有誤」[6]。實際上,考察文本,是能夠推知《詩鈔》的刊刻時間的,說詳下文。南圖藏《問梅詩社詩鈔》四卷,一年之詩分為一卷,每二卷裝為一冊,共二冊。無封面,扉頁題「問梅詩社詩鈔」雙行六字。內頁四周雙邊,單魚尾,黑口,版心標有書名、卷次、頁數。半葉十行,行二十一字,宋體。
  • 【鳳鳴詩刊】浙江三江口詩社桐鄉採風交流專輯
    浙江三江口詩社桐鄉採風聯誼有感(步夢白韻)文/大江東菊鄉秋色聚君家,所慕鳳鳴共煮茶。難得三霄聊代醉,鳳凰水漾結詩花。唱和夢白會長《桐鄉詩聯與三江口詩社交流感懷》文/芝蘭江風送我到詩家,古鎮梧桐喜點茶。玉振聲情滙豐頌,鳳凰湖畔盡飛花。
  • 知見詩社|《酒的記憶(外一首)》——作者:何生,誦讀:鍾宇
    配圖畫家:陳冬至 酒的記憶(外一首) 作者:何生 誦讀:鍾宇 酒的記憶 青春歲月狂野的心
  • 【鳳凰詩社】古韻三社正刊012期||昨夜東風捎喜訊 初添菊苑一枝柔
    鳳凰一社、二社、三社、美洲古韻詩社入駐詩人,古韻三社顧問。作品散見於各級電子平臺 、紙刊和報端。【推評語】 此詩生動反映了公園晨遇一幕,言詞簡短,寫實生動。小烏在籠中活潑亂跳,向碧空發出啾啾叫聲,如同人一樣發出內心呼喚,喝望自由,飛入叢林僅二十字,勾畫了公園晨遇美景。讀後令人遐思,回味無窮,特此推薦。
  • 2019書業盤點|這一年的詩集,這一年的詩
    [美]李立揚《眼睛後面》,葉春譯,人民文學出版社華裔美國詩人李立揚(Li-Young Lee)對於許多中國讀者來說,甚至還比不上阿多尼斯有名,但其實他在中國被已譯介了兩本詩集《帶翼的種子• 懷念》《在我愛你的這座城》,《眼睛後面》是國內譯介李立揚的第三本詩集,收錄於「99讀書人」策劃的「巴別塔詩典」系列。
  • 鳳凰:貧困孩子讀書不再難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陳昊 通訊員 麻正規 吳玉輝 「學費免交,校服免費,吃飯免費,連學習用品都免費,我們讀書不花錢!」5月28日,在鳳凰縣思源實驗學校,七年級學生楊韓霞滿懷欣喜地給記者算起了她的免費讀書帳。
  • 手捧芒種,心有萬千:讀碧雲的詩集《芒種》
    手捧芒種,心有萬千——讀碧雲的詩集《芒種》有感文丨劉瓊 春節將至,屋內烤著大火,火光映照著手中的一本碧雲先生的詩集,為這本淡雅素淨的外殼包裝添了一抹火光,而此書深藏的微光似乎也要破空而出。我反反覆覆從頭至尾翻閱,這本詩集名字很特別,以二十四節氣之一命名,叫《芒種》,而芒種本是指夏季的第三個節氣,代表仲夏時節正式開始,而碧雲先生所著詩集包羅萬象,又豈是芒種一詞所能囊括道盡?
  • 歸隱之處暴露內心
    最為重要的是,他的一生好像都從來沒有被幸運之神眷顧,就連剛開始擁有的那一點美好,最後都失去了。未涉足江湖之前,狄雲是一個傻小子,除了有一點還說得過去的功夫,幾乎和農夫無疑。最大的心願就是等著快點和師妹結婚,生一堆大胖小子。但世事弄人,師傅露出原本的狡詐陰險自私一面,師妹也成為了別人的媳婦,而他只有一身的傷,和回憶。
  • 生命意義需要真我追尋-《死亡詩社》
    死亡詩社《死亡詩社》是30年前美國一部關於教育理念的電影,評分一直處於9.0以上。主要人物和事件概述時隔30年,《死亡詩社》經過了時間的考驗,一直處於最佳風評。就讓我帶大家來仔細琢磨品味《死亡詩社》,我們從兩個方面的線索來說,一個是基汀老師給學生們的課程,另外就是7位死亡詩社成員的故事。本片的主要人物有八個,其他的都可以看做是配角,這樣看待的緣由是根據影片片名為《死亡詩社》,而這八人是都是詩社成員。
  • 五年級第26課《憶讀書》預習筆記,憶讀書之趣,品讀書之樂
    她幼年時代就管飯傑出了中國古典文學名著,著有詩集《繁星》和《春水》,散文集《拾穗小札》等。八、課文內容導讀(一)第一部分「談讀書,感受多」(第1自然段),總寫「我」對讀書的感受。開篇點題。「多」字突出了作者談到讀書時那壓抑不住的情感,可見作者對讀書這件事興趣很濃,體會很深。
  • 讀書筆記︱遠遊的詩思——讀詩集《在地球的那一邊》
    既概括了每個人獲得真知的途徑,也強調了讀書和親身實踐的關係,二者都能使人開闊眼界,增長知識和能力。近日讀周壽偉的詩集《在地球的那一邊》,讓我對「讀萬卷書,行萬裡路」又有了新的理解,那就是讀破萬卷書,方行萬裡路,否則就是走馬觀花、到此一遊;讀了萬卷書,不行萬裡路,就是紙上談兵、閉門造書。
  • 推薦| 少年詩人申雨霏詩集《雨霏時間》,賀敬之題寫書名(附作品)
    7歲開始寫作,8歲起發表作品,9歲加入中國詩歌學會、清遠市作家協會、清遠詩社和廣東省小作家協會,系全國年齡最小的中國詩歌學會會員之一,出版詩集《雨霏時間》。已在《詩刊》《詩歌月刊》《中國青年報》《揚子晚報》《中國青年作家報》《中國少年兒童》等多家報刊發表作品近200篇(首)。
  • 弄玉吹笛、蕭史弄簫,引來五彩鳳凰,鳳翔縣名由此而來
    陝西省西南部有個縣,被稱為成周發祥地,贏秦稱霸之區,嬴政在這裡稱帝,蘇軾第一次做官就在這裡。這裡就是陝西省鳳翔縣。鳳翔夜色鳳凰在我國古代被稱為神鳥,是吉祥的象徵。那麼,鳳翔縣和鳳凰有什麼聯繫呢?相傳春秋五霸之一的秦穆公,有個女兒名叫弄玉。她非常喜愛而且精通音律,一管簫吹得如怨如訴、如泣如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