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䴉在日本是如何一步步的消失的?

2021-01-08 科學獵奇

朱䴉是最稀有的鳥類之一,目前它是我國一級重點保護動物,也是一種瀕危的鳥類。曾經的朱䴉遍布亞洲的多個國家和地區,甚至在俄羅斯地區都有分布,但是朱䴉在20世紀,從許多國家陸續地消失掉了。其中包括日本、韓國、朝鮮,甚至我國在20世紀50年代也宣布過朱䴉滅絕。那麼是什麼原因造成了朱䴉在大部分的國家滅絕了呢?我們以日本為例簡單的來探討一下。

首先,我們簡單的來了解一下朱䴉

朱䴉之所以是珍稀的鳥類,並不只是因為它的數量較少,還因為它是鸛形目䴉科朱䴉屬下的唯一物種,並且朱䴉沒有任何的亞種分化。一般情況下,一種動物至少有兩個或以上的亞種分化,比如雪豹雖然非常稀有,但依然有兩個亞種(U. u. uncia、U. u. uncioides),而像老虎、花豹這些動物都有5個以上的亞種分化。由此可見,朱䴉的珍稀程度,如果朱䴉滅絕,那麼就意味著䴉科下的5個屬就少了一個。

從外觀上看,朱䴉是一種非常漂亮的鳥,它全身的羽毛幾乎都是粉紅色的,有一個比較尖長的喙,喙的末端呈紅色。朱䴉的羽毛顏色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因為在發情期,朱䴉會用自己的喙不斷地啄取脖子處分泌的黑色粉末狀物質塗滿自己的脖子,甚至是肩部,所以,在繁殖期朱䴉的頭,頸部羽毛都會變成灰色。

朱䴉是一種中型的涉禽,它與其他的涉禽一樣主要活動的地點都集中在水田、河流等有豐富魚蝦的地方。不過,它並不會在河流附近產卵,而是會選擇一處高大的喬木,自己築巢,以保證自己後代的安全。而正是這個習性,讓差點在我國滅絕的朱䴉,重新又煥發了生機。

上面我們說過,朱䴉在上世紀的50年代一度被認為在我國已經滅絕,好在科學家們沒有放棄對朱䴉的尋找,終於在1981年的5月,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鳥類專家劉蔭增在陝西省八裡關鄉大店村姚家溝的山林中的大樹上發現了兩個朱䴉的巢穴,而且最讓人興奮的是,這兩個朱䴉巢中有一共有大小7隻朱䴉。經過科學家們的不懈努力,這7隻朱䴉,最終變成了現在的2000隻。而我國也成為了世界上擁有朱䴉最多的國家。

朱䴉是如何從日本消失的?

在開始我們就說過,曾經的朱䴉分布地區很廣,擁有較大的種群數量,尤其是在20世紀以前,日本的朱䴉也是一種非常常見的鳥。但是,許多國家的朱䴉在20世紀紛紛滅絕掉了,到目前為止,只有我國和俄羅斯還有真正的野生種群的分布。那麼,分布在日本的朱䴉到底發生了什麼呢?

相比較而言,日本對朱䴉的保護是比較早的,據記載,早在18世紀,日本就將朱䴉定為保護鳥類。但是,朱䴉被保護,並不意味著它安全。在江戶時代,朱䴉就被日本的農民當成了一種害鳥,他們認為朱䴉會吃莊稼,也破壞莊稼,因此,在這一時期有許多農民向政府提交過滅殺朱䴉的申請。雖然這些申請都沒有被採納,但是在當時,朱䴉已經被貼上了「害鳥」的標籤,不需多說,私自獵殺活動肯定是沒有停止過。

隨著時間的推移,民治維新結束了江戶時代,朝代的更替讓原本的一些立法失去了公信力,尤其是關於一些野生動物的保護的立法,逐漸失效。於是,人們再也不用偷偷摸摸的捕殺「害鳥」朱䴉了。於是同時,人口的不斷增加,讓原本就不大的日本的土地越來越緊張,人的活動範圍擴大,就造成了野生動物的環境被壓縮,也影響了朱䴉的生存。

終於在人為的獵殺以及對野生動物生存空間的壓縮下,到了1981年,日本全境內僅僅捕獲到了5隻野生朱䴉。日本將朱䴉僅剩的「火種」保護了起來,而且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想讓朱䴉重新恢復往日的神採。

但是,事與願違,由於朱䴉的繁殖非常依賴野生環境,而且當時捕獲的5隻朱䴉均為已經高度適應野生環境的成年個體。所以,即使在悉心的照料下,這5隻朱䴉也相繼死掉了3隻。

不過,好在剩下的2隻朱䴉是一雌一雄,還有希望。為了讓這兩隻朱䴉繁殖,1985年,日本向我國租借了一隻名為「歡歡」的雄性朱䴉,想增加雌性的繁殖機率。但是,經過數次嘗試後,日本的這隻雌性朱䴉始終沒有產下一兒半女。最終在1990年,日本將那隻雄性的朱䴉送到了我國,希望可以留下後代,而這隻雄性朱䴉表面上看沒負眾望,它積極的與雌性朱䴉交配,但是,結果是雌性朱䴉產下的卵均為未受精的卵。

最終在2003年,日本本土的朱䴉全部滅絕,並且沒有留下任何的後代。看到這裡,有些小夥伴會問:現在日本境內不是有朱䴉嗎?確實是有,不過,並不是日本本土朱䴉的後代,而這些朱䴉都是我國於1998年和2000年兩次送給日本的三隻朱䴉繁殖的後代。

總結

日本原本是擁有朱䴉數量最多的國家之一,但是由於19世紀,人們的錯誤認知,導致大量的朱䴉被人為地獵殺。之後,人口的增加對環境的破壞,更加加劇了朱䴉的滅絕速度。雖然日本當年採取過許多拯救措施,但是為時已晚。

相關焦點

  • 被日本奉為聖鳥的朱䴉,是什麼原因造成了朱䴉在日本的滅絕?
    被日本奉為聖鳥的朱䴉,是什麼原因造成了朱䴉在日本的滅絕?朱䴉的拉丁文學名是Nipponia nippon,翻譯成中文是「日本·日本」。這種鳥曾經廣泛分布於日本、中國、朝鮮半島和俄羅斯的西伯利亞東部。但如今,原產自日本的朱䴉已經全部滅絕,目前日本國內的朱䴉都是從中國大陸引入並繁殖的。其實朱䴉的滅絕是在遠東地區同步發生的,不僅僅是日本,原本分布有朱䴉的俄羅斯、朝鮮半島的朱䴉種群也絕跡了。就是在咱們中國,在80年代發現秦嶺裡那個7隻的小種群之前,我們也以為中國的朱䴉早在60年代就滅絕了。以日本朱䴉種群滅絕的個例來看的話,主要就是自然棲息地的破壞,和人類的捕殺。
  • 日本的朱䴉是如何滅絕的?又是如何「重生」的?
    朱䴉,這種被國內網絡謠傳為「日本國鳥」的鳥類,在日本江戶時代曾被當作「害鳥」捕殺,日本農民用下網子、撒毒藥、驅趕等方式來消滅朱䴉。但這不是朱䴉滅絕的主因,日本19世紀下半葉的工業化使朱䴉數量急劇減少,20世紀的森林開發、環境汙染和大量使用農藥將朱䴉逼上了絕路。
  • 日本人眼中的「朱䴉文化展」 「我想到中國的朱䴉故鄉去看看」
    「我上小學的時候看到過一本動物圖冊,那是我第一次見到朱䴉,如果有機會,我很想到中國的朱䴉故鄉去看看。」一名日本大學生在參觀朱䴉文化展時如是說。這名大學生表示,他的母親日前路過大阪市政府的時候,收到了展覽的宣傳冊,他本人特別喜歡朱䴉,所以昨日專程來觀看展覽。
  • 朱䴉——日本山林間的中國吉祥鳥
    然而,如果不是因為來自中國的朱䴉,日本早在1981年就徹底告別了野生朱䴉。佐渡島曾是日本朱䴉的棲息地。島上的山林河川、村落稻田為朱䴉提供了良好的棲息環境。它們在村落附近的山林中築巢,在水田和溼地中捕食。明治維新後,日本開始現代化進程,朱䴉生存環境日益惡化。戰後,日本現代農業將「農藥和化肥萬能」奉為圭臬,導致朱䴉的食物銳減,曾遍布日本各地的日本朱䴉數量逐年減少,走向滅絕。
  • 日本民族為何崇拜朱䴉
    1998年江澤民出訪日本,代表中國政府向日本人民贈送兩隻朱䴉「友友」和「洋洋」。  2000年朱鎔基訪日,應日方要求又提供了另一隻朱䴉「美美」(給友友和洋洋當時惟一的兒子「優優」配對)。  2007年溫家寶總理出訪日本,決定代表中國政府再向日本贈送一對朱䴉。於是,作為友好使者的「華陽」和「溢水」於2007年11月18日抵達日本。
  • 中國提供的一對朱䴉抵達日本佐渡朱䴉保護中心
    新華社東京10月17日電(記者姜俏梅)一對來自中國陝西的朱䴉17日下午乘飛機抵達日本千葉縣成田國際機場,隨後運至新潟縣佐渡機場,並於當晚送達佐渡朱䴉保護中心。這是中國自2007年以來時隔11年再度向日本提供朱䴉。
  • 秦始皇的聖禽,百年時間,為何日本沒保護好朱䴉?
    然而在海的那邊,日本的朱䴉家族卻備受關注。日本最古老的史書《日本書紀》裡就提到過朱䴉,並稱其是日本的象徵。值得注意的是,幾乎與《日本書紀》面世同時,日本天皇已經開始使用「日之丸」旗做為象徵,這也就是後來的日本國旗。朱䴉雪羽紅臉的造型與這面旗子真是相當搭配。不過在16-17世紀,日本老百姓是討厭朱䴉的,無他,數量太多,又不怕人,經常到稻田裡破壞莊稼。
  • 日本血統朱䴉全部滅絕 中國先後向日贈送5隻朱䴉
    日本人希望定為國鳥  作為一個愛鳥的民族,朱䴉是日本文化中不可或缺的聖鳥,這個歷史可以追溯到一千多年前的奈良時代。在皇室某些重要儀式裡,朱䴉羽毛是必不可少的供奉。時至今日,朱䴉色仍然是日本人民十分喜愛的顏色,甚至作為皇宮的主色調,也經常用在皇妃的和服上。日本傳統歌曲中,更是不乏對朱䴉的讚頌。
  • 在《朱䴉》的美之外
    拿來用以形容《朱䴉》舞美、服化以及演員的演出都恰如其分。必須承認,《朱䴉》在形式感的美上,做到了無可挑剔。朱䴉作為一種頻臨滅絕的珍稀鳥類,曾經廣泛分布於中國東部、俄羅斯、日本和朝鮮等地,由於環境惡化等因素導致種群數量急劇下降,至20世紀80年代僅我國陝西省南部的漢中市洋縣秦嶺南麓尚有7隻野生種群,後經人工繁殖,種群數量開始慢慢恢復。
  • 日本下調朱䴉的瀕危物種級別
    新華社東京1月25日電(記者姜俏梅 王可佳)日本環境省日前宣布,由於人工繁殖朱䴉及其野生放飛取得成功,日本下調朱䴉在該國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的級別,從「野生滅絕」下調一個級別至「瀕臨滅絕1A類」。
  • 中國時隔11年再送朱䴉,日本人究竟有多愛朱䴉?
    朱䴉的拉丁學名叫做「Nipponia nippon」,直譯就是「日本的日本」,以國名命名鳥名,足以看出它與日本的淵源。在19世紀,依靠發現地命名是當時的國際慣例,而作為東方的鳥類,朱䴉從日本走進了西方人的視野,才有了拉丁學名。朱䴉是與傳說中的仙鶴最相像的鳥,在中國也有「吉祥之鳥」的稱號。在日本,仙鶴是皇室的一大象徵,神似仙鶴的朱䴉,經常出現在各種有關皇室的記載中。
  • 中國給日本送去大熊貓、朱䴉,日本送了中國什麼?
    在日本,仙鶴是皇室的一大象徵,神似仙鶴的朱䴉,經常出現在有關皇室的記載中。在皇室某些重要儀式裡,朱䴉羽毛是必不可少的供奉。日本的傳統歌曲中,也常見對朱䴉的讚頌。日本曾經是朱䴉分布最廣泛、數量最多的國家之一,但明治維新(1868年)之後,日本禁獵的規定曾一度得到放寬,這導致日本朱䴉的數量在1868—1900年間急劇減少。
  • 朱䴉是如何從全球只剩7隻繁衍到如今的4000多隻的
    1953年和1959年鳥類學家曾在中國甘肅武都、康縣採到過朱䴉標本,然而從1964年到1981年這十幾年間中國再也沒人見過野生朱䴉的蹤跡。當中國的野生朱䴉失去蹤跡時日本、朝鮮半島、俄羅斯等地的人們也發現朱䴉的身影正在逐漸消失。那時中國一度以為野生朱䴉已在中國絕跡,朝鮮半島和俄羅斯也認為自己境內的野生朱䴉已絕跡。
  • 時隔11年,中國再次給日本提供朱䴉,朱䴉在中日之間扮演什麼角色
    目前中國和日本的交往中間的紐帶就是一種珍稀動物——朱䴉。說到這種動物就不得不提一下它在日本人心中的地位。朱䴉對於日本人來說它的意義是非常特殊的,因為它的拉丁文名字直接翻譯過來的話就是「日本的日本」。這種鳥它長得十分像仙鶴,而對於日本人來說仙鶴就是日本皇室的最重要的象徵。
  • 全城熱益:只有中國才有的野生的朱䴉,居然被稱為「日本鳥」
    朱䴉的學名是Nipponia nippon,在科學名稱裡面,它是用拉丁文書寫的,字面意思是&34;,朱䴉的學名也就是&34;。這樣命名,並沒有所謂的民族色彩在裡面。西方的博物學家最早在日本採集到這個標本,根據它的採集地,命名者願意這麼提,就起了這個名字。
  • 「東方紅寶石」朱䴉
    甚至在更早的春秋著作《禽經》中就有過這麼一段對於朱䴉顏色的描述,「赤玉雕成彪炳毛,紅綃剪出玲瓏翅」。可見這抹紅是多麼的深入人心。險些消失的朱䴉關於朱䴉復育的故事相信大家應該都有所耳聞。如今數量稀少的朱䴉,曾經廣泛分布於東亞地區,除了中國以外,日本、朝鮮、韓國、俄羅斯都曾有關於朱䴉的記錄。
  • 從遍布全境的國鳥,到徹底的滅絕,日本朱䴉經歷了什麼?
    據新京報報導,經過近40年的保護,從當初在陝西洋縣發現的世界上僅存的7隻朱䴉,到2018年已達到3000多隻。中國的朱䴉保護被國際公認為瀕危動物保護的典範之一。在中國的幫助下,朱䴉還走出國門,在日本和韓國相繼重新建立起人工種群。
  • 最後一隻朱䴉和你有什麼關係?
    世紀70年代末,日本視為國鳥的最後一隻朱䴉辭世,在國葬後變成了博物館的標本。3年後,中國科學家在陝西發現了7隻野生朱䴉。朱䴉酷愛潔淨的生活環境,一般認為,它的逐漸減少與環境惡劣有關。這是舞劇《朱䴉》(上海歌舞團原創,編導佟睿睿,領銜主演朱潔靜、王佳俊)的其中一個創作背景。
  • 從命名到保護:與朱䴉有關的一切
    「䴉䴉」主要講述了朱䴉這一物種在日本消失的全過程。日本民間人士與學者為保護朱䴉而付出的努力,感人至深。尤其是看到民間人士為了保護朱䴉而捕捉它心有不舍、為了朱䴉終將滅絕的命運而痛心疾首,真的叫人忍不住流淚!點擊購買不過,作為一本獲得很高讚譽的紀實類作品,「䴉䴉」可謂人文關懷與科學知識兼備。如果事先了解相關的背景知識,閱讀時一定能更加深入,產生更加深刻的思考。
  • 從僅剩7隻增至千餘只,朱䴉的「重生」之路
    曾幾何時,朱䴉家族也興盛一時,但因為環境變化、資源缺乏以及人類的狩獵,朱䴉也曾一度面臨滅絕的危險。有著「鳥類大熊貓」之稱的朱䴉到底經歷了什麼,又是如何存活下來的呢?羽毛如翦色如染朱䴉古稱朱鷺,是一種中等體型的涉禽,渾身白色,背和兩翅及尾綴有粉紅色,後枕有一條柳葉形羽冠,額到面頰部是鮮紅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