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䴉是最稀有的鳥類之一,目前它是我國一級重點保護動物,也是一種瀕危的鳥類。曾經的朱䴉遍布亞洲的多個國家和地區,甚至在俄羅斯地區都有分布,但是朱䴉在20世紀,從許多國家陸續地消失掉了。其中包括日本、韓國、朝鮮,甚至我國在20世紀50年代也宣布過朱䴉滅絕。那麼是什麼原因造成了朱䴉在大部分的國家滅絕了呢?我們以日本為例簡單的來探討一下。
首先,我們簡單的來了解一下朱䴉
朱䴉之所以是珍稀的鳥類,並不只是因為它的數量較少,還因為它是鸛形目䴉科朱䴉屬下的唯一物種,並且朱䴉沒有任何的亞種分化。一般情況下,一種動物至少有兩個或以上的亞種分化,比如雪豹雖然非常稀有,但依然有兩個亞種(U. u. uncia、U. u. uncioides),而像老虎、花豹這些動物都有5個以上的亞種分化。由此可見,朱䴉的珍稀程度,如果朱䴉滅絕,那麼就意味著䴉科下的5個屬就少了一個。
從外觀上看,朱䴉是一種非常漂亮的鳥,它全身的羽毛幾乎都是粉紅色的,有一個比較尖長的喙,喙的末端呈紅色。朱䴉的羽毛顏色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因為在發情期,朱䴉會用自己的喙不斷地啄取脖子處分泌的黑色粉末狀物質塗滿自己的脖子,甚至是肩部,所以,在繁殖期朱䴉的頭,頸部羽毛都會變成灰色。
朱䴉是一種中型的涉禽,它與其他的涉禽一樣主要活動的地點都集中在水田、河流等有豐富魚蝦的地方。不過,它並不會在河流附近產卵,而是會選擇一處高大的喬木,自己築巢,以保證自己後代的安全。而正是這個習性,讓差點在我國滅絕的朱䴉,重新又煥發了生機。
上面我們說過,朱䴉在上世紀的50年代一度被認為在我國已經滅絕,好在科學家們沒有放棄對朱䴉的尋找,終於在1981年的5月,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鳥類專家劉蔭增在陝西省八裡關鄉大店村姚家溝的山林中的大樹上發現了兩個朱䴉的巢穴,而且最讓人興奮的是,這兩個朱䴉巢中有一共有大小7隻朱䴉。經過科學家們的不懈努力,這7隻朱䴉,最終變成了現在的2000隻。而我國也成為了世界上擁有朱䴉最多的國家。
朱䴉是如何從日本消失的?
在開始我們就說過,曾經的朱䴉分布地區很廣,擁有較大的種群數量,尤其是在20世紀以前,日本的朱䴉也是一種非常常見的鳥。但是,許多國家的朱䴉在20世紀紛紛滅絕掉了,到目前為止,只有我國和俄羅斯還有真正的野生種群的分布。那麼,分布在日本的朱䴉到底發生了什麼呢?
相比較而言,日本對朱䴉的保護是比較早的,據記載,早在18世紀,日本就將朱䴉定為保護鳥類。但是,朱䴉被保護,並不意味著它安全。在江戶時代,朱䴉就被日本的農民當成了一種害鳥,他們認為朱䴉會吃莊稼,也破壞莊稼,因此,在這一時期有許多農民向政府提交過滅殺朱䴉的申請。雖然這些申請都沒有被採納,但是在當時,朱䴉已經被貼上了「害鳥」的標籤,不需多說,私自獵殺活動肯定是沒有停止過。
隨著時間的推移,民治維新結束了江戶時代,朝代的更替讓原本的一些立法失去了公信力,尤其是關於一些野生動物的保護的立法,逐漸失效。於是,人們再也不用偷偷摸摸的捕殺「害鳥」朱䴉了。於是同時,人口的不斷增加,讓原本就不大的日本的土地越來越緊張,人的活動範圍擴大,就造成了野生動物的環境被壓縮,也影響了朱䴉的生存。
終於在人為的獵殺以及對野生動物生存空間的壓縮下,到了1981年,日本全境內僅僅捕獲到了5隻野生朱䴉。日本將朱䴉僅剩的「火種」保護了起來,而且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想讓朱䴉重新恢復往日的神採。
但是,事與願違,由於朱䴉的繁殖非常依賴野生環境,而且當時捕獲的5隻朱䴉均為已經高度適應野生環境的成年個體。所以,即使在悉心的照料下,這5隻朱䴉也相繼死掉了3隻。
不過,好在剩下的2隻朱䴉是一雌一雄,還有希望。為了讓這兩隻朱䴉繁殖,1985年,日本向我國租借了一隻名為「歡歡」的雄性朱䴉,想增加雌性的繁殖機率。但是,經過數次嘗試後,日本的這隻雌性朱䴉始終沒有產下一兒半女。最終在1990年,日本將那隻雄性的朱䴉送到了我國,希望可以留下後代,而這隻雄性朱䴉表面上看沒負眾望,它積極的與雌性朱䴉交配,但是,結果是雌性朱䴉產下的卵均為未受精的卵。
最終在2003年,日本本土的朱䴉全部滅絕,並且沒有留下任何的後代。看到這裡,有些小夥伴會問:現在日本境內不是有朱䴉嗎?確實是有,不過,並不是日本本土朱䴉的後代,而這些朱䴉都是我國於1998年和2000年兩次送給日本的三隻朱䴉繁殖的後代。
總結
日本原本是擁有朱䴉數量最多的國家之一,但是由於19世紀,人們的錯誤認知,導致大量的朱䴉被人為地獵殺。之後,人口的增加對環境的破壞,更加加劇了朱䴉的滅絕速度。雖然日本當年採取過許多拯救措施,但是為時已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