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翠區旱廁土坑變衝水馬桶 廁所革命村民更方便

2021-01-11 閃電新聞

有人說,城鄉最大的差距也許就是廁所的差距,情況真是如此嗎?

今年77歲的紀永芬一直在農村生活,以前村裡家家戶戶的廁所都是旱廁,去年廁所改造,旱廁土坑變成了抽水馬桶,戶外如廁變成了室內「方便」,這讓紀永芬感慨萬千。紀永芬與:「以前從院子裡出去再上廁所,夏天又是蒼蠅又是蚊子,冬天還冷。現在講衛生講得好,使用馬桶,一方便完了一按水就衝走了。」

每年冬天,張開勇都會把住在汪疃的嶽父接到自己家裡來過冬,嶽父總說上廁所不方便,不願意來。自從他家的廁所改造後,老人沒有了顧慮,今年一入冬,就主動提出要到女兒家。

張開勇的嶽父王天和說:「以前下雪天鐵鍁都得拿回家,挖條路出去上廁所,沒有這邊方便,這邊乾淨又講衛生。」

張開勇自豪地說:「城裡也是暖氣也是坐便器,咱現在農村都改造成這樣,衛生跟城裡比一點不差。」

2016年,威海市出臺了《關於進一步加強農村無害化廁所改造和生活汙水處理工作的意見》,提出到2018年,對全市農戶實施無害化衛生廁所改造,基本實現全覆蓋。環翠區全面啟動了無害化廁所改造工程,羊亭鎮南小城村是最早一批進行廁所改造的村莊,現在家家戶戶都安上了抽水馬桶,村裡還鋪設了汙水管道,不僅村民家裡的廁所乾淨明亮、整潔衛生,而且整個村的面貌也煥然一新。截至目前,環翠區達到全省農村無害化衛生廁所全覆蓋認定標準,並通過省級第三方的考核驗收。旱廁土坑變抽水馬桶,一個細節的改變,大大提高了農村群眾的幸福指數。

相關焦點

  • 陸良馬街鎮:「廁所革命」讓「方便」更方便
    掌上曲靖訊近年來,陸良縣馬街鎮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省、市、縣關於「廁所革命」的決策部署,明確實施範圍、工作重點,確定牽頭單位、責任單位及完成時限,讓「廁所革命」在馬街落地落實見成效。
  • 村莊「廁所革命」:旱廁換成抽水馬桶 進村就像進城
    幾個月前,我聽親戚說,在老家河北省興隆縣,有個名叫「塔前」的村子小有名氣:進村就像進城,甚至比城裡的小區還整潔;去年一年,全村完成「廁所革命」,所有旱廁改成了水衝廁所……因為旱廁改造,我萌生了對塔前村的好奇。春節返鄉的第三天,穿越大片大片楊樹林,我到了塔前村。村主任王長發在村口等我,他帶我在村子裡繞了一圈。」
  • 農村廁所改造「量體裁衣」「堆肥式淺埋旱廁」後續「0」費用
    14日,在農安縣開安鎮萬來村李家屯的「廁所革命」新產品、新技術展示使用區,農安縣農業農村局能源環保站站長王俊山告訴記者,今年農安縣農村廁所改造將在沿河的14個鄉鎮實施,預計改造廁所22734個,「主打」「堆肥式淺埋旱廁」模式。每家每戶院裡嶄新的小鋼房,是幹什麼用的?還安裝了排風口和小窗戶,後方還有像煙囪一樣的排味管道,難道這就是新安裝的「堆肥式淺埋旱廁」。
  • 告別簡陋旱廁 用上水衝廁所 村民「方便」真正方便了
    自我市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專項行動開展以來,督導組將城中村、城郊農村的旱廁改水衝廁所作為重點督導內容之一。時至今日,水衝廁所在農村得到廣泛應用,更受到了村民的一致好評。西源村的水衝廁所旱廁成了環境整治重點對象說起旱廁,雙樹村村民班先生有很多話要說。30多年前,村裡建的旱廁就在他家屋前,雖然隔著一條馬路,但每到夏天即使不開窗也能聞到味兒。
  • 廁所再革命
    廁所簡史廁所是一個古老的話題。有歷史學家認為,人類文明並非從發明文字開始,而是從第一個廁所建立開始。據考古發現,我國最早的廁所出現在5000年前西安半坡村氏族部落的遺址,當時的廁所只是一個設於房舍外的土坑。在商丘市芒碭出土的漢景帝之弟梁孝王后陵墓中,還發現了中國最早的坐便冥器。
  • 不用水衝的廁所,確定不是旱廁嗎
    都說小廁所大民生,廁所革命之後我國的景區廁所、城市公共廁所都是有影響的,由於對環境的要求現在都在強調環保,所以對於廁所的要求也越來越嚴格,那些公共廁所裡面大部分使用的還是衝水馬桶,既浪費水有時候還存在衝不乾淨的問題,很多城市都存在這種問題,何況農村那種老舊的廁所,但是現在農村廁所改革出現了一種改造過後的馬桶,真的是不用水衝,還零排放,沒有汙染。
  • 無水零排放智能生物馬桶實現新的「廁所革命」
    1775年,倫敦鐘錶匠亞歷山大·卡明思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個抽水馬桶。這項發明引發了公共衛生領域第一次「廁所革命」,它有效減少了霍亂、腹瀉等致命性疾病對人類的侵害,挽救了億萬生命。  衝水式廁所依賴於巨大的水資源,並需建立昂貴的排水和汙水處理系統。
  • 甘肅張掖蘭標公司:研發生態無水馬桶助力西部鄉村「廁所革命」
    據介紹,僅水洛鎮周邊山區就有近300家使用該產品。「我家在一個月前就安裝了這個生物處理的馬桶,大小便液體分離,廢物通過與微生物轉化為固體,放在家裡沒有異味。」當地崖王村村民羅雄子說。如今,這款來自甘肅河西走廊的高科技產品正從城市走向鄉村。「今年前半年蘭州市西果園鎮已經安裝了1300臺。」文洋喜認為,這是在為「廁所革命」做貢獻,多一戶人家安裝,就多為大自然增添綠色養分。
  • 新廁所為啥成擺設:廁所改造 衝水式廁所卻用不了
    央視網消息:近年來我國很多農村地區大力開展廁所改造,拆掉了使用多年的旱廁,換成了更加乾淨衛生的衝水式廁所,受到村民歡迎。然而最近有些地方的村民反映,他們那兒花大力氣改造的衝水式廁所卻用不了。這裡是甘肅武威市涼州區,2018年6月份,當地專門發出通知,要加快農村旱廁改造工作,用三年時間,基本完成農村戶用廁所無害化改造。家住涼州區和平鎮大眾村的老胡覺得這是好事,花了十幾天時間,拆掉了原來的旱廁,建起了新型的衝水式廁所,不過如今新廁所卻成了這個樣子。
  • 普洱:「廁所革命」讓農村舊貌換新顏
    指著改造一新的廁所,家住曼亨村十三組的巖川高興地和記者說。走近他家,旱廁改造早已完工,改造後的廁所裡,防滑瓷磚鋪地,乳膠漆刷牆,進門洗手臺、洗浴噴頭一應俱全,整個廁所乾淨整潔。巖川是曼亨村土生土長的農民,現在他最關心的事就是廁所改建進程,但在最初宣傳廁所改建時他是有些抗拒的,「主要擔心廁所改建不光花錢還不一定好用,後來政府不斷鼓勵我們改建廁所,每家每戶補貼850元,還帶我們去鄰村參觀改建後的廁所,不僅漂亮還很乾淨方便,參觀回來後我就趕緊向村委會申請廁所改建了,現在我家的廁所可好用了,水一衝,乾乾淨淨的。」
  • 越西縣普雄鎮呷古村95%的村民用上衝水式廁所
    原標題:「家裡乾淨衛生,心情都變好了」「今天中午我們準備吃紅燒豆腐。」8月6日10時45分,當記者來到涼山州越西縣普雄鎮呷古村一組貧困戶曲木五日木家時,曲木五日木的小女兒阿加秀花,正在院子裡和嫂子一起做午飯。
  • 將「廁所革命」進行到底 西藏廁所變了樣
    曲宗說:「以前八廓街這一帶沒幾座公廁,廁所大都在居民大院裡,又髒又臭。現在新建了很多公廁,越來越乾淨。印象最深的是5年前,公廁全部變成水衝廁所,乾淨又衛生。」2004年,拉薩市政府對八廓街歷史文化街區的保護與整治行動中就包括公廁改建。到2012年,整個八廓街上的旱廁全部改為水衝廁所,並設專人管理。
  • 北方農村旱廁改造化糞池廁所要這樣規劃
    更多關於農村旱廁改造化糞池廁所選購請點擊文章頂部小編名字諮詢。我國北方地區氣候寒冷,在進行旱廁改造時要考慮冬季使用的問題,當廁所室內溫度在零度以下時,便器內滯留的糞尿和衝水水體就會結冰,甚至會使衝水水箱、水管、便器進糞口凍結。
  • 我縣推進「廁所革命」 讓群眾「方便」更方便
    廁所雖是小事,卻至關重要,建好小廁所,能體現大文明。第二批主題教育開展以來,信豐縣圍繞群眾如廁難,特別是偏遠鄉村和旅遊景區公廁少的問題,全力推進「廁所革命」,讓群眾和遊客「方便」更方便。 新田鎮坪地山村是國家3A級旅遊景區,每逢節假日,遊客劇增,原有5座公廁已滿足不了群眾需求,出現,「供不應求」的情況。坪地山村村委會結合實際,在坪地山村新建2座公共廁所,供來往遊客「方便」。
  • 在第八個世界廁所日,來聊聊廁所進化史,馬桶中蘊含著人類大智慧
    中國的廁所進化史我國最早的廁所能追溯到5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那是在西安半坡氏族部落遺址中發現的一個極其簡陋的土坑。從西周至春秋,這種土坑狀況也沒有得到很好的改善。公元前581年6月,晉景公準備品嘗新麥時,突然覺得肚子發脹,去廁所時木板斷裂,不慎掉進糞坑而死。
  • 廁所衝水箱衝水沒壓力 馬桶常見的故障及維修方法
    現在的廁所是我們家裡離不開的一個地方,廁所的主要功能是用來方便的,所以說廁所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使用頻率非常的高,因此時間久了也很容易出現一些故障,例如經常出現的故障有廁所衝水箱衝水沒有壓力,那麼,廁所衝水箱衝水沒壓力怎麼辦?馬桶常見的故障及維修方法有哪些?
  • 大理彌渡在各個自然村修建水衝式廁所!村民:乾淨衛生又方便
    岔河村委會阿恩郎村村民郭美蘭家剛好建設完水衝式廁所,乾淨衛生的廁所讓郭美蘭高興不已:「以前上廁所還要走很遠的路,而且夜深的時候,一個人起來上廁所有點害怕,現在,廁所就在自家院子裡,簡直太方便啦!」回想起以前上廁所的日子,郭美蘭感慨到:「自己家沒有水衝式廁所的時候,我們一家人都去其他家上廁所,很不方便,衛生條件不好,汙水橫流,蒼蠅到處亂飛,臭氣燻天,下雨天去上的話,腳都放不下去。現在生活條件改善了,上廁所也方便,又乾淨又衛生!不僅如此,現在整個村子都衛生啦!」
  • 不用水衝的環保廁所真方便
    用上新廁所後家裡一點臭味兒都沒有,更不用擔心夏天蚊蠅、冬天挨凍了……」近日,張家口市萬全區下西灣村村民王桂蘭樂呵呵地給記者介紹家裡安裝的「高科技廁所」。王桂蘭口中的「高科技廁所」,叫作ECO環保方便器,不用上下水,只靠一種菌就能將糞便分解掉。去年8月,為推進農村「廁所革命」,經過多次考察調研,萬全區將下西灣村作為試點,對ECO環保方便器進行推廣試用。
  • 廁所革命!這座讓人驚豔的「生態旱廁」,太贊了~
    你知道人每天要上幾次廁所嗎?答案是6-8次。你更想不到的是——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人的一生約有3年的時間是在廁所裡度過的。(可能還會更久,如果上廁所玩手機的話……)廁所在我們的生活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
  • 運河區新華區今年改造完成旱廁225座,採用新式馬桶,增加除臭系統
    記者近日從運河區、新華區廁改辦獲悉,今年以來,兩區共改造完成旱廁225座,已有115座投入使用。近日,在市二幼北側的一個公共廁所門前,居民韓女士說:「以前那個廁所又髒又臭,還四處透風。改造完後,環境整潔了,還添了洗手池、鏡子等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