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哪吒之魔童降世》一戰成名,我們愛上了那個「我命由我不由天」的中二少年。《姜子牙》製作近4年,動員了超過1600人,算得上是「大製作」,自從預告片放出後大家都在期待著與它的見面,但因為疫情,直接從春節延期到了國慶,這部電影絕對突破你的想像,是值得等待的。
我們從小看過不同版的關於《封神榜》故事的影視作品,對姜子牙這個形象可以說是非常的熟悉,大部分影視作品塑造的姜子牙都是一個沒有缺陷,完美而遙遠的接近神的形象,而《姜子牙》電影裡的他則充滿了新穎的想像力,開始的他是眾神之長,是一個受人敬仰的「偶像」,後來的他有點兒固執、強迫症,是個遭遇中年危機的大叔,此時的他更像一個人,最後他成為自己認為的「神」的樣子。
實際上看過《姜子牙》的觀眾對它的評價有好有壞,就目前的票房情況來看結果不盡人意。大多數人是基於《哪吒之魔童降世》來期待它,看過之後覺得與期待的樣子相差太遠,覺得平淡無奇、索然無味、表達不清晰等等,但實際上《姜子牙》講述的是一個全新的故事和同為封神宇宙的《哪吒之魔童降世》一點關係也沒有。相較於《哪吒之魔童降世》《姜子牙》的立意摻雜著了更為複雜的主題表達,更黑暗、更深刻、更加適合成人看。
我們熟知的那個封神榜的故事是:商紂王在女媧廟寫了一首淫詩,女媧便派狐妖附身蘇妲己去迷惑紂王,擾亂朝綱,做出了非常多慘無人道的事情。西周順應天命名正言順地出兵伐紂,在姜子牙等一眾「天兵天將」的幫助下推翻了商紂建立了新王朝。最後狐妖等壞人受到了懲罰,其他人封神榜上留名登天,享人間煙火供奉。小時候看覺得這是一個正義戰勝邪惡,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故事;長大以後看開始質疑,覺得這是一出完全被神仙操縱的局,大家都是棋盤上的棋子而已。
電影《姜子牙》講的就是封神大戰之後的故事,圍繞著「不救一人,怎救蒼生?」展開質疑,涉及到個人與蒼生,人和神的關係,宿命等相關的探討。
故事的開始是新一代眾神之長(偶像)姜子牙的封神(出道)大典,他受師尊的指令斬殺封神大戰的罪魁禍首狐妖,在行刑的時候發現狐妖體內的凡人小九的存在,對自己所做之事產生懷疑,後來被發配至流放之地北海進行反省。在北海的日子姜子牙就是一個陷入自我懷疑,身邊有個嗷嗷待哺的拖油瓶萌寵四不相,生活全靠「小迷弟」申公豹操持,實打實的一個遭遇失業、沉鬱挫敗、生活困難的頹廢青年。事情的轉折是他在酒館遇到小九,他要證實自己看到的,追尋真相,後面就進入故事主線,徐徐展開。
電影《姜子牙》裡塑造的人物栩栩如生,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特點。《哪吒之魔童降世》裡的申公豹是一個不得師父寵愛而嫉妒、有點兒傲嬌、有些結巴讓人感覺有意思,有些喜歡的反派形象。而《姜子牙》裡的申公豹是一個崇拜英雄、追著偶像跑、有點憨憨的小迷弟,最後他做了自己的英雄。
部分觀眾覺得申公豹的犧牲太過牽強,情感鋪墊不夠。不是這樣的,我們可能受其他「申公豹」的影響,認為他該是一個有點兒小聰,目的明確的人。這部電影《姜子牙》裡的申公豹本來就是一個不那麼聰明,只看到事情的表面,深信偶像的人。
申公豹在後面慢慢接觸事情的真相時,他也明白了師尊並不是他一直以來認為的樣子,了解到真相做出了自己的判斷。他很清楚自己不聰明,糾結自己的判斷,困惑所做之事怎樣是對怎樣是錯,最後他選擇了相信他認為比他聰明、能幹的英雄姜子牙。生命是一個人最寶貴的,他將生命交付於自己信仰的英雄,這就是他的道。
電影《姜子牙》的另一個角色小九,她執拗、勇敢,在廢墟中醒來失去記憶,被追殺,想要找到自己的過去,找到想像中那個疼愛自己的阿父,但實際上她的阿父並不是自己想像中疼愛自己的存在,自己只是被命運鎖住,被利用的工具而已,她想要解脫,掙脫宿命,輪迴重生。
與小九命運鎖鎖在一起的狐妖也是個可憐人,她被利用,被塑造成封神大戰的罪魁禍首,成為棄子。她不甘心,竭盡全力地掙扎,但實際上最終還是淪為了陰謀的犧牲品。
電影《姜子牙》讓人印象深刻的是姜子牙與師尊的幾場對話。師尊說「崑崙是為拯救蒼生而立」、「為師命你斬的不是惡,是善」。姜子牙的回答是「一個人是露珠,天下蒼生是海洋,但沒有露珠,哪來的滄海,不救一人,何以救天下蒼生?」師尊與姜子牙的矛盾衝突主要是「救一人」和「救蒼生」對立的考驗,其中還夾雜著師尊作為上位者操控眾生的企圖。
電影《姜子牙》的高潮部分是在歸墟中姜子牙在與師尊的對抗中。師尊摘下一片花瓣降下巨斧將狐妖斬殺,而姜子牙掙脫怨魂,斬斷鎖鏈(這裡有個細節值得細品:獲得解救變成白色的魂靈狀態說道「鎖,解開了,爹、娘可以回家了」;而黑色的怨魂還在祈求、呼救道「救救我」。),姜子牙抓住小九的手,但小九還是隨狐妖化作了灰燼,這裡也沒有明確交代小九是否得救。
緊接著的畫面是姜子牙登天梯,隨著姜子牙一步步邁上天梯,他看到了四不相的幻影還與逝去的申公豹、狐妖、小九對話,他們的對話值得細品。
申公豹說:「去吧,救下每一個眼前之人。」
狐妖說:「只要宿命鎖還在,你誰也救不了,世間,還會有下一個狐族。」
小九說:「來世,我真的會有一個疼我的阿父嗎?」
對於以上的問題,姜子牙是這樣回答的:「是神、是妖、是人,不可欺,不可操縱,不可不救。」他繼續向前,在與那個曾經年輕、信奉著「弟子姜子牙願追隨師尊,放棄一切,成為一個拯救蒼生的神」的自己擦肩而過時,他對曾經的自己說:「用你自己的方式,去成為一個真正的神」。他完成了自我成長,肯定了現在的自己,走上了自己的成神之路,他的三願振聾發聵「願世間再無流離失所,願眾生再無謊言愚弄,願天下再無不公」,這是他的「理想國」,也是電影真正想要表達的主題。
電影《姜子牙》的最後:姜子牙存在在人們流傳的故事裡,他打碎了天梯,師尊也受到了上天的懲罰,玄鳥降世,引渡怨魂,這世間的一切,又重獲了和平與希望。四不相成為了一隻可愛的小狗,小九有了一個疼愛她的阿父。這該是大家期待的故事結局,但引發人深思的是電影結束時楊戩、雷震子、黃天化到渡劫城(專門關神的監獄)對著姜子牙說道:「師祖派我等前來赴命」。奇怪的是畫面裡並沒有出現姜子牙的身影,這就不得不引人懷疑姜子牙是在監獄裡看管犯人還是他自己也是被關押的對象。
大家真的看懂電影《姜子牙》了嗎?部分觀眾認為電影在「救一人」與「救蒼生」中沒有做出明確的選擇,電影只是做到了畫面精美、特效絢麗,但沒有講好故事,辜負了期待。其實關於「救一人」與「救蒼生」這個問題電影給出了解答,就是救蒼生,從身邊能救的人開始。
關於善惡、人性、戰爭與死亡很多時候都難以做出選擇,一人是滴水,蒼生是江海,可誰又能說清楚一滴水與一片海誰更重要呢?就像著名的電車理論,舍一人而救十人,誰能站出來決定那一人的生死?誰能?
電影《姜子牙》沒有給出明確的答案,而是安排了如此懸疑的結局,留給觀眾自己想像。玄鳥是從一個比靜虛宮還要高的地方而來,享九天之尊的師祖高高在上沒有現身,人們口口相傳的故事結局就是事情的真相嗎?
電影《姜子牙》的主題曲《請篤信一個夢》唱道「最後微笑著回身遙遙朝那人望一眼,終於開始學會眷戀這人間。」我們應該由自己去經歷去判斷,追求目標的過程中可能會迷茫或困惑,但終將會走出自己的道,最後可以對曾經的自己說:「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