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的腳步是越來越近,在建德市大洋鎮一個漁村裡,隨處可見曬魚場,處處都是一幅壯美的「曬魚圖」。除了魚乾,自家製作凍米糖也忙開了,小山村裡年味兒撲面而來。
大洋鎮延蘭江邊住了很多漁民,雖然已經不再以打漁為生,但每年都要曬魚乾的習慣一直延續到現在。
「我從爺爺就開始了,從爺爺、爸爸就開始抓魚的。我們這裡山好水好,魚不用說了更加好。」漁民錢雪來說
一根根細細的絲線來回穿梭,大大小小的魚收拾乾淨後,被整齊地掛在絲線上。冬日陽光下,各類乾魚經微微吹拂,一股新鮮味道撲面而來。錢雪來告訴記者,他的魚乾乾淨,又不是很鹹,很受歡迎。一般每到春節前一個月,都會曬幾百斤乾魚,一部分出售,一部分自家吃,還有一部分要送給親戚朋友。
「這個魚燒起來都很香的。一般都是每一年我曬個五百,五百條魚的話,基本上都銷銷售光的。」 錢雪來說。
有了鹹的,再來嘗嘗甜的。隨著大洋鎮環境越來越好,不少村民辦起了民宿,雷雪華就是其中之一。這幾天他忙著製作凍米糖,想讓來到他家的遊客都能品嘗到鄉村最地道的年味兒。蒸好的糯米涼幹,下到油鍋裡,整個小屋都彌散著溫暖和香甜。
「因為我們這邊都有傳統的,過年的時候自己家裡做點糖。然後比如說有時候那個親戚朋友沒有的,送點他們的,都是這樣子。」漁民雷雪華說。
浸糯米、蒸熟、晾乾,洗芝麻、晾乾、炒熟,緊接著熬糖、炒米、上架、成型、打條、切片,這一道道工序雷雪華是熟能生巧。農家手工製作的凍米糖不但口味好,而且花樣繁多,把糯米、粳米、小米與芝麻、瓜子、花生等混合,能做出二三十種不同口味的凍米糖。
「以前呢可能平常不大有的吃,一般呢到過年的時候才拿出來吃。過年了正月裡客人來,擺出來有些拿出來招待客人的嘛。」 雷雪華說。
在物質匱乏的歲月裡,魚乾的鮮香和凍米糖的鬆脆,曾經是許多人甜蜜而溫暖的惦念。如今時代進步了,人們生活條件好起來,但過年曬魚乾、吃凍米糖的傳統被大家一直保持下來了。這一口,就是舊時光裡人們新年甜蜜的味道。
【來源:杭州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