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顯示器的玩家應該知道,現在很多人都會在意顯示器的響應時間,特別是電競顯示器,但是你知道嗎,顯示器響應時間其實有兩種,一種是黑白響應時間,一種是灰階響應時間,他們有何區別呢?來了解一下吧。
顯示器的響應時間以毫秒為單位,指的是顯示器對輸入信號的反應速度。響應時間越短,就不會出現拖影的現象,畫面清晰度就更高。
以前響應時間指的是黑白轉換時間,而現在我們看到的響應時間參數,都是指灰階響應時間。
黑白響應時間就是指屏幕像素點對輸入信號的反應速度,也就是像素由暗轉亮或由亮轉暗所用的時間。但是我們在使用顯示器的時候,屏幕肯定不是黑白的,顏色不僅豐富多彩,而且深淺程度也不同,他們不斷變化,而這些變化稱為灰階轉換。
像素點由黑變白或者由白變黑非常簡單,只要給個大電壓,使得液晶分子發生最大扭轉即可,然和如果涉及到不同明暗的灰度變化,那麼就很困難了。因為我們日常使用顯示器的時候,就是不斷灰階變化的結果,因此,如果只是用黑白響應時間來表達,完全不夠,所以灰階響應時間才取代了黑白響應時間。
一般5毫秒響應時間的顯示器可以在每秒鐘顯示200幀畫面,1毫米就是1000幀,不過這是理論,因為顯示器最高能顯示多少幀,其實還要由刷新率的大小來決定。
簡單點說,響應時間的長短會影響顯示器畫面變化過程的乾淨利落程度,對於遊戲玩家而言,響應時間自然越短越好,可以很明顯的看出沒有拖影的問題,高端的顯示器一般都是在1ms。其實,刷新率和響應時間都可以造成畫面的拖影問題,但他們是有區別的。刷新率造成的拖影是人眼睛視覺上的拖影,而響應時間所造成的拖影則是顯示器面板的拖影。
以上就是關於響應時間的一點點小科普,總之,選擇顯示器的時候,響應時間越短越好,儘量不超過5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