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河豚影視檔案」(ID:htysda),作者/吳曉亞 製圖/茶茶 編輯/謝維平,36氪經授權發布。
是總結過去一年的時候了,娛樂資本論已經陸續推出盤點2019系列,以下是電視臺篇,接下來還有營銷篇……
去年初河豚影視檔案復盤了五大衛視(湖南衛視、浙江衛視、東方衛視、江蘇衛視及北京衛視)2018年的劇綜收視率,從這個角度來解讀衛視實力的升降,同時看到電視臺的影響力在進一步減弱。
今年,河豚君同樣整理了五大衛視電視劇和綜藝方面的收視率,繼續解讀2019年衛視成績。
依然是幾個簡明的要點:
1.電視劇整體收視有所上升。要說明的是,2018年衛視曾經歷過收視率打假的低谷,整體收視比較低迷。面對今年這種收視率一片向好的「反彈」我們不發表意見。
如果按照今年的電視劇收視率,單湖南衛視2019年平均收視率破1%的電視劇數量已經等於去年五大衛視的總和,為14部。浙江衛視、東方衛視、江蘇衛視破1%的電視劇數量均為9部,北京衛視則為8部。這意味著,去年平均收視破1%的電視劇數量高達49部!
2.衛視綜藝的收視率雖然尚可,但個別衛視的大型綜藝製作能力堪憂,很難滿足周末黃金檔的供給。
集中表現在,2019年平均收視破1 的綜藝有14檔,且這些節目絕大多數是綜N代。新綜藝的產出數量屈指可數,質量也差強人意,平均收視低於0.5%的節目比比皆是。很多節目幾乎無宣發無熱度地默默結束。此外,一些在網絡上火熱的綜藝節目收視率卻十分一般,這也符合受眾向視頻平臺遷移的趨勢。
3.一線衛視黃金檔淪為「重災區」。有一線衛視在黃金時段跟播了視頻網站的劇綜,更有甚者時隔幾個月後跟播了其他衛視早已完結的電視劇。比如今年東方衛視在周末黃金檔播出了騰訊視頻的《幸福三重奏》和芒果tv的《我最愛的女人們》,北京衛視則二輪播出了愛奇藝自製大劇《破冰行動》和湖南衛視獨播劇《少年派》,填補空缺。更可怕的是,一些視頻平臺內容的收視率卻高於衛視採購和自製內容。這一方面來源去年政策的波動,另一方面恐怕要歸咎於電視臺的整體運營能力。
2019年對整體文娛行業來說是急轉直下的一年。河豚君也曾報導過,去年各一線衛視招商金額慘遭腰斬。(點擊複習)政策波動、資本退潮,讓原本已岌岌可危的電視臺雪上加霜。這篇文章大概可以解讀一下頭部衛視究竟如何「過冬」,以及誰在這股「寒潮」下過得最體面。
(註:本文涵蓋的電視劇為黃金檔和周播劇集,綜藝為周五-周日黃金檔節目。數據為CSM55/59城收視率,來源於各節目百度百科及微博帳號「衛視小露電」,統計時間截至2019年12月31日)
電視劇:收視率齊飆升?2019年湖南衛視的電視劇收視率一鳴驚人。平均收視過1的電視劇佔該平臺全年黃金檔、周播劇場電視劇總量的70%。其中正在播出的《大明風華》平均收視率高達1.872%,周播劇《鱷魚與牙籤鳥》位列第二,平均收視也有1.4%以上。同樣是周播劇的《招搖》收視率卻只有0.676%,在湖南衛視大劇排行榜中墊底。
口碑上,2019年湖南衛視豆瓣平均過7的優質劇集為四部,越過及格線的劇集為10部,佔比為50%。其中《大宋少年志》以8.2分值拔得頭籌,播放期間遭遇腰斬的《封神演義》則只有3.3分。
類型上,2019年整體電視劇市場以現代劇為主,但湖南衛視的類型分配上還是給了古裝劇很大空間。古裝劇的佔比為25%,年代戲為10%,現代劇為65%。而在現代劇中,除各家都在專注的都市情感劇,湖南衛視的偶像劇份額較多,佔比為31%,現實主義題材佔比則為23%。
浙江衛視的電視劇收視率也很樂觀,平均收視率破1的劇集佔比為50%。其中,《奔騰年代》以1.398%的成績成為浙江衛視年度劇王。年度爆款劇集《都挺好》的收視率則為1.182%。浙江衛視去年的周播劇場表現一般,《九州縹緲錄》《我的機器人男友》《小女花不棄》《重耳傳奇》的收視率都在1%以下。
同時,周播劇的口碑表現也平平。《重耳傳奇》僅為2.6分,創下2019黃金檔劇集新低。浙江衛視的劇集口碑由現實主義題材承包,《小歡喜》《都挺好》《奔騰年代》豆瓣評分均超過7分。
現實主義和都市情感是2019年浙江衛視劇集的頂梁柱。從大類上看,去年浙江衛視現代劇佔比達到72%,其中又以都市情感和現實主義為重中之重,兩者的佔比均為41.6%。相對來說,佔比17%的年代劇和11%的古裝劇其實在浙江衛視的收視中貢獻一般。
東方衛視的整體情況與浙江衛視相似。其平均收視率破1的電視劇數量達到9部,佔比為56%。整體來看,東方衛視破1電視劇的平均收視比較平穩,年末播出的《第二次也很美》與正在播出的《精英律師》扛起收視大旗。
在購劇層面上,2019年東方衛視播出的劇集中現代題材佔比高達82%,古裝劇只有1部《如懿傳》,年代戲也較少。現代劇中,又以都市情感為重。對東方衛視來說,高大上的都市情感與現實主義一直較受觀眾青睞。另外,東方衛視因常年有北方受眾基礎,因此今年也與北京衛視聯播了不少內容。
從劇集口碑來看,東方衛視2019年雖有《小歡喜》和《如懿傳》《奔騰年代》等口碑劇,但豆瓣評分6分以下的劇集佔比高達62.5%。且這些劇集的收視率也普遍一般,如《幕後之王》《七日生》《青春鬥》等,對東方衛視來說並不是一筆好生意。
江蘇衛視2019年平均收視破1%的劇集同樣為9部,收視率最高者為《空降利刃》,《光榮時代》《歸鴻》緊隨其後。平均收視低於1%劇集為8部,其中周播劇《如懿傳》收視墊底,僅為0.217%。《親·愛的味道》也只有0.338%,在豆瓣尚未開分。
這種豆瓣未開分的劇集在江蘇衛視有4部,比其他平臺多出2部。即便是平均收視1.331的《歸鴻》也未開分。江蘇衛視2019年的劇集口碑呈現兩極化。8部評分在6分以上,4部在4分以下,四部未開分。從某種方面來說,江蘇衛視的劇集離網絡受眾更遠。
在類型上,江蘇衛視的現代劇和年代劇佔據絕對優勢。現代劇中又以都市情感為主。但與其他平臺不同的是,江蘇衛視的都市情感劇以獨播為主且自成一派。《喬安你好》《山月不知心底事》《哥哥姐姐的花樣年華》等並未同時期在其他平臺播出。
北京衛視平均收視破1的劇集你為8部,佔比為50%。其中收視率過1.3%的為5部,其獨播的《老酒館》《河山》《外交風雲》、聯播的《精英律師》《芝麻胡同》收視都十分可觀。而二輪播出的《少年派》則只有0.491%。
可以看到,在北京衛視收視較高的劇集依然帶有濃濃本土氣息的項目,一些更具偶像氣息、摩登氛圍的劇集,比如《幕後之王》《時間都知道》在北京衛視的收視都十分一般。老北京的氣質要求北京衛視在年代劇上持續發力,因此2019年北京衛視的現代劇佔比高達37.5%,是五大衛視之最。剩下則全部為現代劇,古裝劇則全部消失。而在現代劇中,北京衛視其實貢獻了更多題材,如刑偵、律政等現實主義題材。
綜藝:供給成問題?相對電視劇來說,綜藝市場的數據或許更能真實反映去年的衛視境況。
2019年湖南衛視平均收視破1%的綜藝只有《嚮往的生活3》一檔。剩下11檔節目的平均收視率都不足1%。不管是貢獻了年度金句「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的《中餐廳3》還是口碑爆棚的《舞蹈風暴》,收視率都十分一般。《親愛的客棧3》目前平均收視不足0.5%。
另一方面,湖南衛視今年的綜藝項目口碑也一般,評分過6的節目有7檔,過7分的僅3檔,不少品質節目遭遇滑鐵盧。其中,《聲入人心2》只有6分,《聲臨其境2》只有4.9,《親愛的客棧3》更是只有3.6分。但應該看到,這些節目的網播量和話題度都不錯。也許對湖南衛視來說,網絡才是這些綜藝的真正戰場。
在類型分配上,湖南衛視以《歌手》等音樂節目為主,主打經營和體驗的幾檔N代慢綜藝也是發力點。同時,開拓了市場大熱的觀察類節目。相對來說,湖南衛視今年也在大力做創新,但新開拓的達人秀節目《巔峰之夜》、舞蹈節目《舞蹈風暴》都不算成功嘗試。
和湖南衛視相比,這幾年持續布局綜藝項目的浙江衛視算是收穫頗豐。2019年浙江衛視周末播出的季播節目為15檔,數量居五大衛視之最。且平均收視破1%的節目6檔,其中王牌節目《奔跑吧3》失去鄧超和鹿晗依然斬獲1.992%的收視率,不再火爆的《中國好聲音2019》同樣有1.707%的平均收視。
類型上,浙江衛視更為分散,多個領域均有涉獵。其中,戶外旅行、明星遊戲類節目是浙江衛視強項,這兩類節目的收視率也較高。同時,2019年浙江衛視在科技綜藝上加碼,但兩檔節目收視率並不理想。除此之外,浙江衛視在美食、表演、音樂、運動、觀察、文化類節目上均有嘗試。雖然我們苛責衛視創新能力,但不可否認綜N代依然是收視率保障。浙江衛視收視前六節目中,過四季的綜N代4檔。只是,極端的地方在於,《鐵甲雄心2》平均收視只有0.238%、《同一堂課》也只有0.256%。
口碑方面,浙江衛視綜藝也交出不錯的答卷。豆瓣評分及格的節目有8檔,7分以上6檔,8分以上也有3檔。總體來看,2019年浙江衛視綜藝項目的成績頗豐。
東方衛視2019年的整體綜藝表現差強人意,跟播了視頻網站的三檔節目,包括愛奇藝的觀察類節目《做家務的男人》、騰訊視頻的《幸福三重奏》以及芒果TV的《我最愛的女人們》。更值得注意的是,三檔節目中有兩檔的收視率超過東方衛視自製綜藝。
整體收視上,13檔節目中只有4檔節目的平均收視率超過1%。其中肖戰加入的音樂節目《我們的歌》收視率最高,達到1.7%以上,王牌節目《極限挑戰5》緊隨其後。而職場節目《老總來了》《花樣新世界》等幾檔自製節目收視較差。不少收視差的節目同樣在豆瓣的存在感薄弱。反而是三檔採購自視頻網站的節目在東方衛視2019年的綜藝盤子中口碑較高。
類型上,因為引入的網綜以情感類節目為主,所以大大拉高了這類節目在整體布局中的比重。除情感類節目外,喜劇類節目依然受東方衛視青睞。但此類節目的影響力和IP價值在減弱。除《歡樂喜劇人5》的收視尚可,其衍生節目《尋找喜劇人》的收視率只有0.7%,老牌節目《笑傲江湖》的收視也不足1%。這類曾經為東方衛視引來關注度的節目早已不復往日風光。
江蘇衛視2019年的綜藝成績同樣呈現兩極化態勢,平均收視破1%的項目三檔,其中《蒙面唱將4》1.144%。與此同時,平均收視率在0.4及以下的節目有五檔,減肥勵志節目《重量級改變》和見證向佐郭碧婷愛情之路的《最美的時光》收視僅高於0.2%。在江蘇衛視的所有綜藝節目中,豆瓣未開分的節目亦有五檔。
相親類的情感節目及音樂節目依然是江蘇衛視的王牌,這兩類節目的佔比均為16.7%。同時,訪談節目的比重也達到16.7%。這一點與其他衛視有所不同。周末往往是話題輕鬆類綜藝的市場,但江蘇衛視用《致敬中國英雄》等嚴肅的訪談節目填充時間自然難以在激烈的競爭中取勝。除此之外,江蘇衛視也在運動、達人秀、觀察、經營類節目上試水,但這些項目均未在市場激起水花。
另一個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江蘇衛視或許基於孟非、郭德綱的影響力跟播了西瓜視頻的自製綜藝《大叔小館》,《新相親大會》一年之內製作了兩季。可以看到,在大型綜藝節目的研發、製作、排播上,江蘇衛視明顯力不從心。
當然,這方面表現最明顯的是北京衛視。2019年北京衛視的黃金時段多被嚴肅的周播節目佔據,因此真正稱得上季播綜藝的大項目並不多,且成績一般。
2018年北京衛視藉助國潮概念製作了《上線了故宮》,一炮而紅。2019年雖然延續了這個策略,但收效有限。《上新了故宮2》作為北京衛視平均收視最高的綜藝,也只有0.805%。雖然另一檔國潮節目《遇見天壇》邀請了蔡徐坤、迪麗熱巴等當紅明星,但該節目的平均收視率只有0.5%。王牌節目《跨界歌王4》和《跨界喜劇王4》緊隨其後。
新綜的表現也差強人意。北京衛視延續《跨界歌王》的音樂節目策略,製作了《中歌會》和《聲音的抉擇》,但兩檔節目收視率僅在0.3%和0.2%以上。
不管是內容上對綜N代的生命力延續和新綜的開發,還是從排播策略上對重要的黃金檔進行規劃,北京衛視的2019都不如人意。
結語黃金檔劇集和綜藝的成績是彰顯一家衛視實力的重要元素。雖然僅依靠收視率和類型兩個維度來分析,忽略了網播量等元素,難免有些偏差。但我們依然能從中看到一些共性和趨勢。
1、視頻網站反向輸出的現象越來越嚴重。
曾幾何時視頻網站是衛視內容的最有力採購者,現在境況卻恰恰相反。事實上臺網同播或先網後臺並不是2019年的新產物,但以往這類劇多在周播檔播出,或臺網播出時間相差無幾,比如《破冰行動》在愛奇藝與央視的播出。但2019年網絡內容進駐黃金檔,衛視不斷跟播網劇、網綜。更值得注意的是,網絡內容的表現甚至優於採購與自製內容。長此以往,衛視是否會全盤淪為視頻網站的追隨者?
2、衛視整體排播出現問題,內容供給不足。
如上文所提到的,2019年幾大衛視的內容供應出現問題。北京衛視《半生緣》撤檔,只能由《破冰行動》臨時替補,湖南衛視《封神演義》遭遇腰斬,《大宋少年志》緊急接檔。浙江衛視與東方衛視聯播的《帶著爸爸去留學》也在開播前替換成《我的真朋友》。諸如此類的政策問題導致原本的待播劇無法如期播出,一定程度上打亂了衛視的播出節奏。同時,有些平臺的購劇和綜藝製作出現問題,產生內容與平臺固定受眾審美的錯位。
另一方面,不少衛視暴露出自制能力欠缺的短板,這一點在綜藝上體現得比較明顯。綜N代式微,但開發新節目的能力不足,導致維持正常運營成為問題。
3、行業下行之時,衛視要打的是持久戰。
一切的內容缺失背後歸根結底在於整體行業下行。河豚君曾報導過,2019年湖南衛視整體招商金額約為60億,連續三年下跌。其他衛視自然不會比湖南衛視情況好。雖然高價未必能買到好內容,但好內容多半都是高價的。因此反映到內容製作和採購上,衛視很難再攬下眾多大劇熱綜。事實上開機率下降、市場收縮也意味著好內容本就更少。根據數據統計,2019年備案劇和上新劇均有所減少。
這種情況下,衛視的整體編排能力和運營能力成為重中之重。綜合2019年的劇綜播出情況和收視情況,湖南衛視和浙江衛視的整體運營能力顯然更勝一籌。劇集方面,兩臺都抓住了最核心的人群,在採購上有所側重。綜藝方面,兩臺也在過去幾年培養了穩定的製作團隊,保證優質內容的產出,得以在變化的衛視之爭中保持綜合實力。
復盤了一整年的成績,有的衛視喜有的衛視憂。但對所有身處其中的衛視來說,一年難似一年是註定的。而在這種消耗中,拼得是內功和多年的積累。如何讓這種下行減緩一些,似乎是衛視唯一能做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