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能養我一輩子,為何從小如此嬌慣我」,望每位家長深思

2021-01-10 澎湃新聞

以下文章來源於育才家園 ,作者惜朝

育才家園

育才家園專注於4~18歲兒童及青少年的科學教育,是老師、父母、學生的好夥伴!

作者:惜朝

來源:育才家園(ID:edu683)

不知道父母有沒有發現這樣的規律。

小時候,父母偏愛我們,恨不得替我們抵擋一切風雨。

可長大後,我們責怪父母,把我們養成溫室裡的花。

溫室裡的幼苗,無法長成參天樹,庭院裡的幼馬,無法練成千裡馬。

直到等我們成為父母后,才明白嬌慣孩子,就是在毀掉孩子。

1

每個孩子都是母親十月懷胎孕育而出,也都寄託著父親此生最大的期望。

父母將孩子視作寶貝,捧在手裡怕摔了,含在嘴裡怕化了。

所以,我們常常會做這樣的事情:

孩子摔倒碰到了,父母首先怪地、怪桌子、怪各種物品。

「寶寶不哭,都怪這個臺階太突出,絆倒了我們,我們狠狠踩它兩下!」

孩子犯錯了,父母第一時間給他想理由、找藉口。

「老師布置的作業太多了,孩子昨晚沒寫完,睡晚了今天才起不來,不是孩子的錯。」

如果不是孩子的錯,那麼就是父母的錯了。

父母給孩子的生命,不是生下來不教不養就是對的,也不是小心翼翼把他抱在懷裡就是對的。

而是要讓孩子認識這個世界,學習各種本領,讓他擁有能夠獨立生存和發展能力。

你不讓孩子摔一摔,他就不知道什麼是疼痛,更不知道摔倒後要自己爬起來。

以至於多年以後,他深受現實打擊,從此一蹶不振,回家繼續啃老。

你不讓孩子承認錯誤,改正錯誤,他會一錯再錯,甚至造成無可挽回的大錯。

別等他以後犯罪了,坐牢了,你才後悔莫及,怪自己當初沒有好好教養。

教育孩子,溺愛是一大禁忌。

人生的許多路只能孩子一個人走,父母過分的溺愛會讓孩子失去學習和提升的最好機會。

2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在於,教育孩子,讓他更好地過好自己的人生。

很多家庭有好幾個孩子,前幾個都是女兒,最後一個終於盼到了兒子。

父母有時候過於的把這個兒子寵上天。

稍微吃點苦,比如多寫幾道題,多背幾篇課文,多寫幾篇習作,他就大喊「受不了」,父母也心疼不已。

「太辛苦了吧」、「他還小做不了這麼多啊」、「他還是個孩子啊」......

你不讓孩子吃苦,這個世界會讓他很苦。

我有一個同學,其實很多年沒聯繫了,突然找我借錢。

印象中他爺爺奶奶很寵他,那時候他父母在外面工作,爺爺奶奶就天天接送,書包由奶奶背,而他就趴在爺爺背上不願走路。

家裡的兩個姐姐也很護著他,每次他鬧出事都靠姐姐向別人道歉求情。

聽他說,他現在沒有正經的工作,每個月靠姐姐接濟,缺錢了就向別人借,也不多,才一千塊。

為什麼會有「二世祖」、「敗家子」這樣的稱呼?想必一定有父母過度溺愛,不捨得讓孩子吃苦,才釀造了悲劇的原因吧。

溺愛只會害了孩子。

不吃苦的教育都是有害的。

所謂「吃苦」,不是故意折騰孩子,而是喚醒孩子內心的需要和動力,鍛鍊他與世界抗衡的能力與意志。

3

前幾天看了一部叫做《辛巴奇遇記》的紀錄片,記錄了一個父親帶著兒子辛巴登上地球第三極——青藏高原的經歷。

在拍攝過程中,辛巴要爬雪山,要渡過激流,其中不乏危險和挑戰,但辛巴都很樂於嘗試。

有一次登雪山,爬到海拔四五千米的時候,坡很陡,天很冷,下雨又大霧,辛巴一邊哭一邊走,甚至說想放棄,但他還是堅持爬到了頂峰。

這麼勇敢的孩子,離不開父親對他從小的教育。

辛巴父親曾帶著兒子去過南北極,遊歷過30餘國,領略過無數風光。

在這種童年經歷下,辛巴的體育能力很強,生命力也很強,對於每一次困難與挑戰,其實他都做好了準備。

一個孩子的生命力,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後天不斷訓練和培養出來的。

總是被寵愛和嬌慣的孩子,他的身體得不到鍛鍊,他的意志在一天天鬆懈。久而久之,他就有可能頹廢下去。

父母不能讓孩子從小就過得很舒服,前半生偷的懶,後半生拼命還,這個道理誰都懂。

有時候,讓孩子吃點苦受點罪,才是真正的愛護與負責。

就像日本著名桌球運動員福原愛,她4歲開始練球,母親每天風雨不改地陪伴。

後來為了讓女兒接受更專業更系統的訓練,福原愛媽媽狠心將女兒送來中國,讓她在異國他鄉中快速成長。

可以說,沒有福原愛媽媽當初的狠心,就沒有福原愛今天的成就。

越是疼愛孩子,就越要好好地鍛鍊磨礪孩子,吃點苦受點罪沒什麼,這是成長必須付出的代價。

4

所有父母都要記住一點:孩子是你的孩子,但又不是你的孩子。

他是獨立的個體,他有自己的人生。總有一天,他要離開我們的保護,獨自外出闖蕩。

我們能護得了他一時,但護不了他一生。好好教育,勝過一切寵溺、嬌慣和放縱。

中國有一句老話:小虧不吃吃大虧,小苦不吃吃大苦。

在孩子還小的時候,能夠多經歷一點事情,多吃一些苦痛,多遭遇一些挫折,是好事。

讓孩子感受到人間的疾苦,他會更勇敢地面對著未知的「危機重重」的人生。

所謂「危」,是風險,所謂「機」,是機遇。

只有那些自小獨立、不怕吃苦、自信勇敢的孩子,才能化「危」為「機」,逆襲人生。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個學校。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我們會遇到一個又一個問題,不要把問題當作阻礙,而是當成和孩子一起成長的機會。

父母和孩子最好的關係,是彼此成就。

沒有萬無一失的人生,只有雙方永不放棄的自我成長。

THE END

作者:惜朝,來源:育才家園(ID: edu683),專注於4~18歲兒童及青少年的科學教育,是老師、父母、學生的好夥伴。

本文屬於政務公益宣傳,對於文字或者圖片有異議的,請聯繫刪除!




原標題:《「你不能養我一輩子,為何從小如此嬌慣我」,望每位家長深思》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看完《後來的我們》,我在深思,為何他們相愛最後還是沒在一起
    看完《後來的我們》,我在深思,為何他們相愛最後還是沒在一起剛看完《後來的我們》 ,我理解方小曉林見清剛開始在一起的時候,對彼此的認定,林見清全身心為方小曉的付出,這是真的很愛很愛一個人的表現,很單純的在一起,朝著目標,再苦再窮也不在乎,都會有一個未來的夢支撐前進,我明白方小曉為什麼跟林見清分手
  • 「我這麼優秀,你笨死了!」這4類媽媽,累死也養不出優秀的娃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這是大部分家長的普遍心理,然而到底能不能夠讓孩子未來有好的發展,並不是投資多少就能決定的。像有些家長雖然說付出了很多的時間和精力,但是卻依舊養不出優秀的孩子,這可能就是教育方式不正確了。案例我們家隔壁就有一起這樣的例子,鄰居家的兒子從小非常的聰明,能說會道的,當時我們村裡很多人都猜測,這孩子以後肯定有出息。
  • 好習慣從小養,越大越不容改,不想孩子被人詆毀立即執行
    其實,小夏自己面對孩子也有同樣的孩子,帶孩子的過程太糟糕了,孩子身體不好,總生病,所以自己對孩子也嬌慣點,可嬌慣久了,孩子又衍生出了更多的壞習慣。 一、孩子的延遲滿足能力 從小就要讓孩子知道,延遲滿足自己的欲望,你可能會收穫得更多,最好的訓練方式就是讓孩子控制住自己的食慾或者喜好。
  • 小學生作文《我家裡有礦》爆火,炫富竟如此真誠!網友:三觀很正
    用他的話說:「我爸說要支持國產,中國的才是最棒的!」並且,學生還自豪地說,考試名次要是前進5名,就給他買雙星的鞋。你看看,雖然說學生家裡有礦,可他的日常行為依舊節儉,當然這和良好的家庭教育分不開!不知道,你是如何看待家裡有礦的呢?
  • 所以我願意做你一輩子的「好朋友」
    一個在女兒面前,表現得如此卑微的媽媽,真是讓人「哀其不幸,怒其不爭」。蘇聯教育家馬卡連柯曾經說過:作為母親,作為父親,一切都給孩子做,為他們犧牲一切,甚至自己的幸福,這是父母給孩子最可怕的禮物。父母再愛孩子,也不能讓「愛」失了分寸,沒了底線。
  • 「我就是養條狗,都不養爸媽!」不孝女一番話,卻得到網友的稱讚
    社會的倫理法則歷來都是「我養你小,你養我老」,畢竟父母辛苦操持一輩子養大孩子不容易,等到他們晚年沒有生計來源,這時孩子就應承擔起自己的責任和義務,照顧父母安安穩穩的過完一生。一、「我就是養條狗,都不養爸媽!」
  • 如果你很怕狗,那就從小養一隻
    拉鏈:你見過那種很怕狗的人嗎?肥皂:當然了,見到狗就好像夜裡見到鬼一樣拉鏈:但是你知道他們為何這麼害怕狗麼?肥皂:我還真不知道......時,你只會說「就是怕它咬我」,快來看下面的故事吧!>如果說童年的陰影讓我體會到了什麼叫恐懼,那麼這次遭遇,真的改變了我對狗的看法我有個表弟,很遠方的那種,他從小酷愛養狗,在我大學畢業尋找工作的空檔期,我常去找他玩,因為他是唯一一個和我有共同語言的親戚,雖然他家中養了一隻杜賓犬
  • 「你不是說好養我的嗎?」「你不去掙錢我拿什麼養你」
    柳飄飄傷心欲絕,奮力反抗,質問男友「你不是說會養我嗎?」男友惡狠狠地說:「是啊,我是說了會養你,可是你不出去掙錢我拿什麼養你?」在男友的暴力下,柳飄飄只得妥協,開始淪為風塵女子。當星爺說「不去上班行不行啊?」
  • 不孝順的孩子,從小就喜歡說這「3句話」,家長避免養出白眼狼
    父母辛辛苦苦付出,就是為了將孩子養大成人,可不是每一個孩子都懂得感恩。有些孩子明明被家人寵著、關心著,卻變得囂張跋扈、目無尊長,對父母沒有絲毫的尊重和感恩。牛牛是家裡的獨苗苗,享受著全家人的疼愛,尤其是爺爺奶奶,對孩子可以說是溺愛得不得了。對此,父母也覺得不太好,但每次想勸說,都被二老以"孩子還小,寵著點沒事"為由推回來了。
  • 有一種真愛,不能左右陪伴,我卻會在心裡想你一輩子,念你一輩子
    一個個日出日沒,一季季花開花謝,遇見你之後,光陰已經輾轉了很多年,這歲歲年年的時光告訴我,關於你的一切,早已成了我時光中的銘刻。 你的好,是我心中無可代替的溫暖;你的名字,是我傾盡一生光陰想要珍惜的值得。
  • 貓咪從小和老虎一起長大,一年後為何走路如此霸氣?網友:成精了
    貓咪從小和老虎一起長大,一年後為何走路如此霸氣?網友:成精了現在人們越來越多的人願意養寵物,他們覺得和寵物在一起很舒服,它們也很懂事。如果要一個人選擇養一隻寵物,他更願意養小貓或者是小狗這類的。尤其是對於小貓這類寵物,它雖然看起來有點高冷,但是外表萌萌的,小小的,是當之無愧的最受歡迎的寵物之一,我只要看到它的眼睛就有想要抱著它的衝動。而和小貓一個科類的動物就是老虎,只要提起老虎來,很多人都會驚心膽顫的,但是這麼兇悍的動物和萌寵的小貓居然是一類,的確是讓很多人感到難以相信。那麼如果把讓貓咪和老虎一起長大,可愛的貓咪會變成什麼樣子呢?
  • 從小就受教育要愛護動物,為何長大了就高喊「禁止養狗」了?
    你希望貓狗在的孩子的心目中,是怎樣的存在?從小受到的接觸感知,以及受到的教育非常重要。在臺灣新北市有不少「校犬」、「校貓」,大概的數量總計有66隻左右,這也體現了在當地對貓狗的友善,近日更有一些小學舉辦了校園犬的繪畫比賽。
  • 男人,你知道嗎?你是我心裡永遠的痛,我不能以同情、憐憫來愛你
    我從不乞求有什麼驚天動地的感情,只期望能和愛我的人實實在在的活著,但是上蒼就是如此不公,非要在我的生命中安排一個你,只因為了愛才成為最終的恨嗎不,我從來也不相信這句話,可此刻,一切的一切猶如冥冥之中的安排一般,從牽著風箏的線到斷了線的風箏,飄飄渺渺,生活竟會如此,在我生命最頹廢的時候,你出現了,可當我生命最精彩時,你又悄然不知蹤跡。
  • 「爸爸只要您放下手機,我願用生命換」,小學生滿分作文讓人深思
    古人常說:養不教父之過,在家庭教育中,父親承擔著重要的角色,如果父親在家庭教育中缺位,對孩子的成長漠不關心,會造成很多不良影響,孩子就如同一顆小樹苗一樣,家長們如果不關心孩子,他們難以長成參天大樹。三年級學生的滿分作文讓人深思洛陽有位三年級學生,此前寫了一篇作文獲得了滿分,作文的題目是《爸爸,我想對你說》,這樣的作文題目很常見,但是寫好這篇作文並不容易,老師出這個題目主要是想拉近學生與家長的距離,讓學生藉此機會和爸爸媽媽說說心裡話。
  • 《抖音》你是我這一輩子都不想失聯的愛歌曲分享
    最近有一首歌在抖音裡面非常的火,這一首歌裡面有提一句歌詞是:「你是我這一輩子都不想失聯的愛」。聽到這一句歌詞之後,大家是不是就知道小編要說的是那一首歌了呢?接下來,小編就給各位玩家小夥伴帶來了《抖音》你是我這一輩子都不想失聯的愛歌曲分享,有不清楚的玩家可以一起來看一看。
  • 貓咪從小養到大是種什麼體驗!網友:我沒養貓,我養的是豬
    有人問我:「貓咪從小養到大,是一種什麼感覺。」回答:「有時會懷疑自己養了一頭豬。」這不!某位網友表示:「偶然看到以前的照片,雖然同樣都是我的手,但貓卻已經大變樣了。」酒喵表示不服:「貓咪是出生70天後被我帶回家的,當時!它還是一隻弱小無助的小貓。」但是!現在它卻成為了一隻豬,行動緩慢,看啥都想吃的豬。再看看另外一位網友的貓:幼貓時期可以在它身上放三個紙杯。長大後!我發現可以用紙杯蓋一座雷峰塔。
  • 貓咪不會用貓砂,後腿還站不起來,寵主也不嫌棄:我會養你一輩子
    現在,養寵物的人是越來越多了,對於自己的寵物,大部分的人都是很寵愛的,會負責它們的一生,就算是寵物生病了,也會不離不棄。養寵物是一輩子的事情,既然養了,就要對它們的一生負責,不要因為一些事情就把它們拋棄。
  • 你養我小,我養你老,你陪我長大,我陪伴你變老
    故鄉的三月,是個煙雨江南的魚米之鄉,群山懷抱,土地肥沃,民風淳樸,生於四十年代的父母親,受過太多苦,吃過草根,啃過樹皮,經歷過生產隊,記過工分,終於等來了分田到戶,交上公糧,過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歸的生活,一輩子把青春都奉獻在這遍肥沃的土地上。
  • 家長教育孩子走紅,兒子地上撒潑打滾,家長:我就站在這裡看著你
    有人就總結了這樣一句話,小孩從小就不能慣著。我的孩子可是我的心頭肉,捨不得打他啊。現在社會大多數家庭是一個孩子,從小嬌生慣養,一些家長十分寵溺孩子,在家裡無法無天,出門後犯點錯誤都是孩子有理。生怕管教孩子讓他受了委屈,看到孩子稍有不順心就找對方的麻煩。這樣下去的結果是孩子從小沒有約束,即使犯錯了馬上覺得是對方的問題,最重要的孩子從小認為有父母兜著,犯錯都不會有什麼大事。
  • 阿富汗犬如此優雅,為何國內不讓養?看完你就明白了!
    阿富汗犬如此優雅,為何國內不讓養?看完你就明白了!世界這麼大,我想去看看,狗作為人類最忠實的朋友,不僅能夠看家護院而且還忠心護主,所以很多人都喜歡將狗狗作為寵物,而狗狗的種類也非常豐富,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歡的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