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雞的產蛋率直接影響到農村養殖戶的養殖效益,那麼怎樣才能讓母雞多下蛋呢?對母雞產蛋影響很大的一種疾病是輸卵管炎,如果能做好輸卵管炎的防治,你的土雞下蛋不會少。產蛋雞的輸卵管炎相當常見,但它並不是簡單的生殖系統的炎症而已,在臨床上發病的因素其實是很多的。比如:
一、應激因素
如環境條件突然改變,雞群未能適應(如受熱、受風寒、驚嚇、轉群、換料等),養殖戶抓雞和使用疫苗的應激反應,天氣變化(溫溼度、光線等)和圈舍人工光照的變化等都可能使免疫力較差的產蛋雞引發輸卵管炎症。
防治措施:主要是改善環境和加強飼養管理,儘可能降低應激反應,可以在日糧中適量的添加多維降低應激。
二、飼料和飲水不夠衛生
飼料的黴菌和其他致病菌,飲水中的致病菌,都會直接導致雞群產蛋期的輸卵管炎和其他疾病。
防治措施:必須先替換飼料和水源,及時控制黴菌和治療黴菌感染所出現的其他繼發症,並且可以在適當的時候在飲水中添加葡萄糖和維生素C(不可與其他藥物混用)。
三、疾病因素
很多細菌和病毒性疾病在產蛋母雞感染較嚴重的階段,都很容易繼發或並發輸卵管炎症。如禽流感、新城疫、傳支(特別是生殖道型)、大腸桿菌、沙門氏菌、厭氧菌、滴蟲感染等。
防治措施:必須準確的鑑別和診斷,及時治療原發病,同時配合治療繼發感染。若是有明顯發熱跡象的傳染性疾病,在治療時還得注意對症解表,去解決雞群發燒的問題(儘量選擇中藥製劑清熱解毒,中醫藥的修復和調理機體作用西藥是難以替代的),避免最後雞活下來了可生殖系統被「燒壞」了,僅顧前,不顧後。
四、營養和生理性的因素
初產和高產階段最容易發生,某些營養元素缺乏或產蛋過大,都容易出現的脫肛,進而導致輸卵管出現炎症問題。
防治措施:及時隔離觀察時常出現脫肛的雞,防止出現啄肛,加強管理,豐富日糧營養。
目前國家對產蛋期的藥物使用方面有諸多要求,基本上很多抗生素和化學藥品都是產蛋期禁用的。即便是使用到了一些安全低毒低殘留的藥物,最好能掌握好休藥期。總之,農村養殖戶不要盲目的採用抗生素進行治療,分清發病因素,對症對根,才能簡單有效的解決問題,才能保障散養土雞蛋的安全放心!
總之,養土雞的話技術現行,如果你是養殖新手想入行養雞,聽句勸: 生態土雞養殖項目不是人人都可以做的」小菜「,不是自己肯摸索就能搞的項目,養雞沒那麼簡單,不然不會有那麼多的人黯然離場! 雞養不好或行業的脈把不準,燃燒的可是自己的真金白銀!盲目的自信和堅持,有可能只會讓你越陷越深。符合條件可以來農家營養雞訓練營,系統的學習土雞養殖技術。
聲明:本文為農家營原創並擁有全部版權,其他自媒體人或者網路平臺如無本人授權發布該文章,均屬抄襲,將追究侵權責任。數據僅供參考,圖片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