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的一次次改版,給無數新媒體從業者帶來了如同坐雲霄飛車式的「刺激感」,有人覺得新版好,有人覺得老款板式更好,但無論哪種,都影響不了真正「質量好」的公眾號,如果你要我問最羨慕誰家的公眾號做的號,我的回答不會是「丁香醫生」,也不會是「薑茶茶」,更不會是「咪蒙」,而是那個總在一本正經胡說八道的「支付寶」。
一直以「沙雕」畫風出現在公眾號平臺的支付寶公眾號,總是寥寥數字就能獲得10萬+的閱讀量,讓不少為數據禿頭的新媒體小夥伴們羨慕不已,不過他們不光會說,還會「畫」!
其實,以前我們長屏的故事型文章看到已經屢見不鮮,但是支付寶卻總是能給我們意外之喜,居然深度的挖掘了中國文化的資源庫,以古代神獸作為創作元素,並將這些神獸形象,落實到最低的產品上面,用一個充滿童真的故事將其連結起來,馬上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到底是怎樣的故事吧↓↓
粗略的數了數,這張支付寶《山海瑞獸圖》裡面匯集了10種,中國古代中出現過的神獸,這些神獸有的會讓你一眼就認出,有的會讓不自覺的去「百度一下」,居然古代還有這樣的神獸,讓我們對中國古代的傳統神獸又有了一番新的認識。
就像抖音上很火的那首《生僻字》一樣,支付寶估計是擔心像籤刻君這樣文化程度不高的人,不認識其中如「獬豸」「騶虞」這樣的生僻字,特意為我們這樣的學渣貼心的標註了讀音。
這些從古代文獻中提取出來的,然後再找插畫師用工筆畫風將他們進行了神還原(悄悄告訴你,其實我家設計師小姐姐也會喔!),支付寶的狗子不改往日風採,依舊起了一個非常廢柴的標題《我們家設計師一年就幹了這一個活兒》……
PS:支付寶的狗子,你每天不也就寫那幾個字麼,有啥臉起個標題diss人家設計師???
其實,好的作品不光是對歷史的還原,更要命的是它居然還能和自己家產品強行產生關聯,但是又沒什麼違和感,仔細看的話,你會發現支付寶可真skr小機靈鬼呢~
每一個神獸,在他們身上都對應了一款支付寶的產品,比如最先登場的「青獅」,它象徵的就是支付寶的刷碼乘車功能。
據悉,根據史料記載,獅子的形象最早出現於《後漢書·西域傳》當中出現,因為古代的中國境內,沒有記錄有野生獅子生存的跡象,直到東漢時期,獅子經由安息國(今伊朗北方,帕提亞帝國)進貢送到了洛陽,引起了全城轟動。
後來隨著時間的演進,獅子慢慢地開始出現在住宅門前,石橋之上,也常常被人們用戶來護駕鎮地之用,支付寶在這裡把它和出行時刷碼乘車的功能相關聯,寓意即盡忠職守,也寓意通行護航。
青獅盡責職守門禁,一鍵刷碼便通行
—青獅·支付寶刷碼乘車
第二個出現的是「九尾狐」,它則是對應著支付寶裡的證件照自拍功能,在先秦《山海經》中,有著最早對九尾狐的記載,九尾狐雖有食人的兇性,但它的出現也常常作為一種祥瑞之兆。
後來常寓意和平昌盛,萬物有序,以及婚姻愛情,美好圓滿之象徵,被那時人們所敬仰,供奉。
提到「九尾狐」人們便會想到其自帶的美豔和仙氣,與支付寶的證件拍照功能相關聯,即可傳達外在美多變,也傳達了只要自信就能很美的潛臺詞。
白狐變化多美麗
這樣拍照最自信
——九尾狐 · 支付寶自拍證件照
同樣,後面出場的這些神獸,也無一不關聯起來了支付寶上面的一些功能,讓你無不感覺到支付寶的強大。
貔貅聚財報數勤,商家忙碌也安心
——貔貅 · 支付寶盒
神犼英勇護主人,電子犬證情義深
——金毛犼 · 支付寶電子犬證
大鵬能辨真毒物,兒童用藥別倉促
——金翅大鵬 · 支付寶疫苗查詢
騶虞迅捷走四方,彈指轉帳到異鄉
——騶虞 · 區塊鏈跨境匯款
玄龜長壽行動緩,關懷老人不能晚
——玄龜 · 支付寶刷臉領社保
獬豸神判憑正直,應對風險當如是
——獬豸 · 支付寶延時到帳
四海龍王心一體,守望相助對風雨
——龍王 · 相互寶
麒麟仁獸達善意,愛心傳遞世間情
—— 麒麟 · 支付寶器官捐獻登記
其實,這張圖還隱藏了不少小彩蛋,這張《山海瑞獸圖》如果你仔細觀察的話,你還會發現它的細節之處可怕的驚人,居然在這幅長圖中可以找到了一年四季的變幻,你可以在裡面看到春桃、夏荷、秋菊、冬梅這四種花。
支付寶用一種,具有童真感又兼具禪意的故事,在故事中結合四季的變化,讓整個故事看起來更加飽滿具有情感,裡面寶兒出於對爺爺的愛,踏上了尋寶之路,為了幫爺爺找到那一株神仙草,使爺爺健康長壽。
在經歷了一系列探尋之後,寶兒遇到了麒麟,麒麟告訴它:其實愛就是神仙草,你已經擁有了。
這個故事裡的輪迴感,讓人不僅感悟至深,還讓人聯想到了圖中每一次對話的關鍵詞「自信的態度」「誠信之道」「責任」「智慧」「體諒之心」「正直」「互助的精神」「仁愛」……
每一隻神獸跟寶兒指路的時候,所指向的品格和精神,都值得人們深思,這是不是也是自己應該具備的品質呢?
這是繼「中國錦鯉」之後的又一次結合傳統文化的創新營銷,再一次解鎖了中國文化和現代營銷結合的玩法,比之前有些「可惡」的「中集五福」更具內涵,拉近了與用戶的溝通距離,找到了與用戶同頻的情感入口。
洞悉了社會化營銷的本質就是「人」,建立底層訴求的情感連結,在中國傳統文化以及成為超級情感連結符合的今天,它更多的體現了我們對傳統文化的自信。
那些曾經不為人知的「中國神獸」也重新走進了大眾的視野,也為這些傳統文化中的神獸,再做一次科普並連結自己的產品。
繼「錦鯉」「瑞獸」「集五福」這類的中國傳統文化越來越備受重視,也成就了一個個經典的IP和活動,而這些中華傳統的瑰寶在被人們記憶的同時,也適應了現代傳播環境下的各種可能性,為其又了新的定義,重新煥發生機,讓更多年輕人重新認識了傳統文化的魅力。
同時,我們期望有更多的關於中國傳統文化的好作品,在這些策劃人和手繪師的共同努力下呈現給當代人,讓我們在做好營銷的同時,不忘卻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與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