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大家好我我是大牛貓,今天和大家聊聊我最喜歡的歌手之二~胡夏同學
提到胡夏,大家的第一反應應該就是那句「那些年錯過的大雨,那些年錯過的愛情」了,的確,《那些年》在當年刷爆了大江南北,很多人也是因此記住了胡夏。也許是因為《那些年》的光環太過耀眼,以至於讓胡夏一直沉浸在它的餘暉中,看不清前路。
我第一次接觸到胡夏是在大巴車的車載電視上,那時我正在讀初三,也正值暑假,我和幾個小夥伴一起乘大巴車去北京旅遊,大巴車的車載電視會播放一些新聞和廣告,但也會夾雜著放一些歌曲的MV。我一直適應不了乘大巴車,所以只能靠看窗戶外面分散注意力,電視上播什麼對我就好像靜音了一樣,但就在一瞬間,一句歌詞就進到了我的耳朵裡,把我一下從精神遊離中抽了回來,我至今都印象深刻,那句歌詞是:「會不會有一天四季全變成夏天,是不是這樣你才會相信有永遠。」我就扭過頭去,是《愛夏》的MV,一個白色襯衫,皮膚白皙,帶著黑框眼鏡的男生站在瓜田裡,深情的和旁邊的女生對視著,兩個人看起來那麼幸福,甜蜜,這瞬間,我第一次有了對美好愛情的遐想,即使現在回想起來,我仍能感受到當時那心跳加速和臉頰發燙的感覺。這也是我和胡夏初識的那個夏天。
首先來聊聊胡夏的顏值吧,對於我來說,胡夏的外形滿足了我對于帥哥所有的遐想,白皙的皮膚,乾淨整潔的白襯衫,黑框眼鏡壓在一張五官精緻小巧的臉上,可能我比較感冒這種文藝Feel的男生。段子常說如果一個男生如果長得不帥就會說自己萌,可是對於我來說,胡夏的萌反而讓我覺得很帥。如果有人讓我用一種動物來形容胡夏,我會毫不猶豫地答道:「松鼠」,也因此每當有人和我聊起文藝的話題,胡夏這隻呆萌的松鼠總會第一個蹦到我的腦海裡,然後舉起手裡的松子答道:「是我是我」。
胡夏6歲開始學鋼琴,初中就讀西大附中,高中就讀南寧一中,高一下半學期,胡夏報名參加學校「校園十大歌手」比賽,得了第一名,後轉學廣西華僑學校,原準備高中後再考專業音樂學院,卻因為發掘自己對流行歌曲的熱情,在父母支持下,高中休學孤身到臺灣參加選秀節目《超級星光大道》最終以總冠軍出道
胡夏無疑是幸運的,作為一個四無青年的他(非科班,無學歷,無人脈,出身於娛樂圈荒漠廣西)放棄學業孤注一擲前往臺灣參賽,也正好趕上了臺灣音樂工業衰落的末班車,臺灣自2010年胡夏出道以來再沒捧紅耳熟能詳的歌手,胡夏的出道的時期也是恰到好處,當時正值兩岸關係的回暖高峰,國內由於限娛令導致沒有像樣的娛樂選秀節目,好聲音等平臺尚未出現,國內被QQ音樂三巨頭所統治,胡夏正好起到了國民娛樂傾向轉變過渡者的角色,況且趕上11年臺系青春電影《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爆紅,直接將胡夏推上了娛樂圈的風口之巔。
但結果大家已經都知道了,胡夏雖然戴上了這頂皇冠,但對他來說這並沒有實際的價值,胡夏的性格就如他給人的感覺一樣,乖巧,溫柔,為人處世不爭不搶,聽從公司安排。出道以來沒有任何緋聞,不搞事,很少拍戲,只想做一個純粹的歌手。這些讓他一步一步腳踏實地走到臺前的優點也成為了束縛他的枷鎖,隨著網際網路的不斷轉型,娛樂行業也在飛速發展著,在網紅雲集,流量為王的當下娛樂圈,人們甚至削尖了腦袋要去上熱搜或是蹭熱度,這對於把一切交給公司的胡夏來說無疑是致命的
雖然胡夏後來也在不斷嘗試,參加了跑男,出席了我是歌手但可見胡夏並不適應綜藝的氛圍。涉及演藝圈,出演電影《傷心童話》,主演青春劇《會痛的17歲》但都反響不大,後其公司又想延續之前套路,讓胡夏繼續為青春類型劇獻聲,以及之後出現的商演烏龍事件都透露出其經紀公司的業務能力可見一斑,也因公司沒有為胡夏規劃正確的發展路線導致胡夏的專輯質量越來越差。
對了,按照慣例還沒有聊胡夏的唱功。我個人認為胡夏的唱功在90後的歌手裡還是相當能打的,胡夏的音域跨度非常大,加上他的聲音純淨細膩,非常有辨識度,並且現場的控制能力也是離譜的穩,就拿一次參加綜藝現場清唱的《沉澱》來說,這首歌橫跨16度音域,而胡夏在現場的演唱中卻氣息平穩,高音絲毫不抖。再比如大家耳熟能詳的《那些年》,這首歌就算現在也可以說是KTV必備,然而令人尷尬的問題是,大多數人都不能完整地唱下來這首歌,因為這首歌就很好地詮釋了胡夏的唱功,如果是按原KEY唱,這首歌在開口起就已經處在男生的換聲區了,也就是需要捏著嗓子唱,到了高潮部分的點點滴滴都是你的「你」字和記得我們沒有忘記的「記」字都已經達到了highc,普通人根本駕馭不了,而我們胡夏同學卻唱的一臉輕鬆,遊刃有餘,可見胡夏唱功高深莫測。
最後祝願胡夏在2020年能夠勇於突破自己,至少讓我這隻偽老蝦(我不太關注胡夏的動態哈哈)在被人問到喜歡的藝人時可以毫不猶豫地說出你的名字而不用考慮這些小崽子們知不知道這是誰,但即使結果如何,我們都會一如既往的愛著你,就像你唱的那樣,愛上你第一個夏天,我們就想給你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