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思路、大手筆、大項目,2.6萬平方公裡土地響徹奮進的時代主旋律。
新氣象,新擔當,新作為,200萬鶴鄉兒女共奏高質量發展的進行曲。
2018年全市開復工5000萬元以上項目203個,產業項目佔比70%以上,創歷史新高。
謀劃包裝億元以上項目114個。成功舉辦白城—嘉興對口合作商協會、燕麥產業發展合作對接會,九新30萬噸燃料乙醇、魯能15萬千瓦風電開發、弘泰煤焦油輕質化二期等項目籤約落地……
一批批精品工程,就像一枚枚徽章,鐫刻在城市發展的脈絡裡,見證著鶴鄉人科學發展、進位趕超、振興崛起的雄心和鬥志。
東北地區唯一的50萬千瓦光伏應用領跑基地,實現全容量併網發電,創造了優選評審、開工建設、併網發電等「七個全國第一」。
投資100億元的梅花集團300萬噸玉米深加工項目,一期工程完成投資60億元,實現當年開工、當年投產,不僅體現了負責任大企業超常的建設速度和一流的管理水平,更展現了白城幹部服務大項目的高標高效和責任擔當……
一個個重點項目,就像一首首歡快跳躍的凱歌,奏響著項目建設的精彩華章,也詮釋著白城人描繪幸福大美鶴鄉的夢想和期盼。
白城迎來了新一輪城市大發展、大建設、大開放的歷史性時刻,面對新常態、新要求,在生態經濟建設的戰場上,今日之鶴鄉用項目激活發展,用項目點燃全局,繪出了「路線圖」,下達了「動員令」,按下了「快進鍵」。
闢蹊徑謀全局 留下一串堅實足印
項目是第一推動力,沒有大項目就沒有大發展,沒有大發展就難以華麗轉身,抓好項目建設,加快發展才有支撐,增強後勁才有基礎,後發趕超才有希望,白城始終把項目建設作為抓發展的「牛鼻子」,發揮投資對穩增長、調結構、補短板的關鍵性作用,堅持項目招商、擴能改造「雙輪驅動」,引進增量、擴大存量「雙量並舉」,牢牢把握建設吉林西部生態經濟區這條主線,始終將項目建設作為拉動白城經濟增長的「原動力」,改善民生的「支撐點」,優化發展環境的「主抓手」和加速城市化進程的「助推器」,堅持用「產業樹」理念深度謀劃項目。
——重點做大農產品加工、能源和裝備製造「三大支柱產業」。立足農畜產品規模優勢、品質優勢,推動玉米、水稻、辣椒、雜糧雜豆等特色農產品轉化增值,確保農產品加工業產值三年突破200億元,打造全鏈條、高附加值的百億級產業;
發揮清潔能源資源優勢,抓住我市「雙高」基地建設規劃,納入全省「一主六雙」戰略布局的契機,加快推進「雙谷雙基地」建設,爭取能源產業產值三年達到150億元,打造高技術、高載能的百億級產業;
發揮汽配企業集聚優勢,積極引進整車製造項目,推動裝備製造業提檔升級,力爭三年產值邁上100億元臺階,打造專業化、智能化的百億級產業。
——大力發展醫藥健康、大數據和生態旅遊「三大優勢產業」。推進中醫藥產業園、燕麥產業園等重點項目,發展大健康產業;加快國家數據災備中心、華為大數據中心建設,打造輻射東北區域的大數據產業;
實施「旅遊+」產品開發工程,建設軍事體驗基地、影視基地、仿古一條街、冰雪旅遊等項目,發展大旅遊產業。
——加快培育氫能開發利用「一個新興產業」。發揮電力富裕、電價窪地優勢,加快引進位氫、儲氫、輸氫、氫燃料電池、氫能汽車等生產研發企業,大力推動東方電氣、中廣核投資項目,打造氫能開發利用全產業鏈條,建設千億級產業園區。
驀然回首,春意盎然。在項目建設的徵程上,白城以穩健的步伐,在這片山水交融的土地上,留下了一路或深、或淺探索、奮進的印記。
抓關鍵破瓶頸 交一份滿意答卷
項目建設是推進發展的前提,沒有項目,發展就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而招商引資則是一個地方產業轉型升級的主要抓手,更是推動區域經濟發展的「動力源泉」,是一個永不褪色的主旋律。
把招商引資項目從紙面落到地面、從共識落到行動、從研判落到效益,就能夠抓住更多的發展機遇。
落實「三抓」部署,實施重點項目三年計劃,開展好「項目建設年」活動,做好「產業樹」招商規劃,舉辦氫能經濟、燕麥產業等專題招商。實施「鶴商回巢」行動,結合開展「全國媒體進白城」「白城名人回家鄉看白城」活動,加大招商引資、項目推介力度。深耕在談企業,跟蹤推動79個在談項目儘早落地……白城全方位、多層次地抓好精準招商、以商招商、專題招商工作。如今,白城獨具特色的招商環境得以顯現,經濟發展的「磁場」效應逐漸彰顯,招商引資工作已成為推動全市經濟轉型發展、提質升級的強大引擎——成功舉辦燕麥產業發展論壇。營商環境不斷優化,榮獲全國營商環境「十佳城市」。開放通道更加完善,雙嫩高速加快推進,「點對點」直達北京的列車、航班順利開通,白城全面進入大通聯、大開放的「快時代」……栽好梧桐引鳳凰,借得東風行萬裡。白城招商引資這艘「大船」正在加速前行,且越行越遠,鶴鄉大地呈現出「大項目頂天立地、小項目鋪天蓋地」的發展態勢。
風起潮湧、機遇疊加,先行者興、善弈者謀、實幹者成。抓好項目建設,謀劃是基礎,爭取是關鍵,推進落實才是核心所在。白城始終堅持「穩中求進」主基調不動搖。克服經濟下行壓力,堅持項目招商和企業擴能「兩個輪子」一起轉,總投資100億元的梅花集團項目,一期工程完成投資60億元,實現當年建設、當年投產;投資35億元的光伏領跑者基地,實現當年開工、當年併網;投資40億元的大北農、投資56億元的雛鷹生豬、投資65億元的吉運肉牛等三產融合項目快速推進,實現項目建設歷史性突破。中一精鍛、四季盛寶、敖東藥業等擴能改造項目順利推進,支撐力和貢獻率明顯提高……項目建,百業興。抓住項目建設這個經濟發展的「關鍵點」,衝破傳統發展模式「天花板」,將項目的潛力充分激發出來,使之真正成為加快白城發展的助推器。為此白城在項目建設上突出「快」字、在項目質量上突出「優」字、在環境建設上突出「實」字,讓思路布局由數字變為現實。為推動白城高質量發展、全方位振興砥礪前行,為讓全市人民過上更加美好的日子交上一份滿意答卷。
起好步開好局 繪一幅嶄新藍圖
當歷史的車輪轟然駛入2019年,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關鍵之年,站在新時代的歷史起點,白城市委、市政府提前思考,超前謀劃,乘勢而上,繪就大項目建設藍圖。緊抓項目建設不鬆手,實行「謀劃儲備—洽談推動—籤約合作—落地建設—投產運行」鏈條式管理,力爭在項目建設數量、規模和效益上實現新突破,確保所有項目都能按時間節點順利完成,實現率先突破、順勢崛起的戰略目標。
「全市項目籤約額要達到370億元以上,各地至少引進超10億元的工業項目2個;實施超億元項目100個以上,工業投資佔60%以上。」面對新的機遇與挑戰,新的目標與任務,市委、市政府著眼全局,把握大勢,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緊迫感,以克難奮進的勇氣、以志在必得的決心,更新觀念、後發趕超的新舉措,以重大項目建設為牽引,立足白城產業和資源優勢,結合扶貧攻堅、東北振興、老工業基地改造、清潔能源消納、生態文明先行示範等政策,圍繞生態保護、現代農業、能源開發、基礎設施、鄉村環境整治,提前謀劃了2019年工作,加快儲備、包裝一批項目,全力抓前期、抓進度、抓竣工,強化調度、服務、考核,確保今年各項工作起好步、開好局。
同時,提升招商引資理念,以大的開放思維、大的市場觀念,充分發揮白城特有生產要素,加速與發達地區產業融合,突出環渤海、長三角、珠三角等區域,瞄準行業領軍企業,抓好精準對接、補鏈招商。實施「一把手」工程,開展好「鶴商回巢」行動,提高招商引資成功率。實施重點項目三年計劃,抓好大安牧原、洮南雛鷹、鎮賚飛鶴、通榆吉運、洮北燃料乙醇等項目,加快生成一批效益好、貢獻大的工業企業。
2019年,全市力爭實施超億元項目100個以上。重點抓好梅花集團300萬噸玉米深加工二期、益海嘉裡34萬噸稻米深加工、九新30萬噸燃料乙醇、俄羅斯天然氣「松白烏」管道等項目的開工建設,推動白城工業園區「雙創」中心、百琦中藥配方顆粒、飛鶴乳品加工、洮南香酒業搬遷改造、吉運15萬頭肉牛、牧原200萬頭生豬等項目竣工投產……數字、目標的背後是跨越趕超、提檔進位的鬥志與決心,彰顯的是速度與激情。
瀚海迎春春來早,在這個生機勃發的季節,一波接一波的項目建設熱潮,在鶴鄉這塊充滿希望的土地上湧動,200萬鶴鄉兒女揚帆新春,鏖戰歲首,在瀚海大地播種下了春的希冀。
(來源:白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