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員請就位》這檔綜藝最近觸及到了一個比較敏感的話題——代孕。
節目中,名導陳凱歌的作品《寶貝兒》講述了一個代孕的故事,廣大網友覺得故事情節有美化代孕的嫌疑,對這個片子極其不買帳。
而《人民法院報》更是在微博上直接點名,「別以身試法!實施代孕技術或可構成犯罪。」
不得不說,這屆網友的三觀和官微一樣,超正!
其實代孕這事除了踩到了法律的紅線,還涉及到懷孕對女性身心的傷害。現在人們討論懷孕生孩子更多是關注社會、政策、經濟這些層面。
搜尋引擎搜索「懷孕、傷害」,連翻好幾頁,出來的全是懷孕期間,不能做什麼,否則對胎兒傷害很大,之類的內容。
好像大家都覺得懷孕生孩子是一件很簡單日常的事情,很少會談及,這對女性身心會造成什麼樣的傷害。
最新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孕產婦死亡率下降至歷史最低17.8/10萬,也就是說,每 5000 個孕婦,就有一個因孕產而死亡。但我國每年孕產婦死亡人數遠高於發達國家,相當於全球發達國家孕產婦死亡總數的3.5倍。
有人說,母親跟孩子其實是生死之交,10月懷胎和生產時的臨門一腳都伴隨著一堆對母體的傷害。傷害具體有哪些,你知道嗎?
懷孕期間:像貴妃一樣被伺候也無濟於事
1、長妊娠紋
還記得兩年前大熱劇《如懿傳》裡嬪妃海藍在產後跟皇帝同房,因為她肚子上留下了難看的妊娠紋,馬上被皇帝嫌棄,遣走。
有90%的孕婦都會長妊娠紋,而妊娠紋是一種疤痕,跟肥胖紋一樣,長出來就不能恢復了,只能變淡。
2、長黃褐斑
因為激素變化產生的黃褐斑對孕婦的顏值影響比較大,對心理也有影響,特別是愛美、注重顏值的媽媽們。值得慶幸的是,有一些寶媽的黃褐斑是可以在孕期結束後退掉的。
3、恥骨分離
女性會在孕期分泌鬆弛素,這種激素會讓骶髂關節和恥骨聯合的纖維軟骨和子宮周圍的韌帶變得鬆弛,也就是靠近會陰部那兩塊骨頭間隙變寬了。
到了孕晚期,這個縫隙會更寬,有些孕婦甚至會出現牽拉疼痛,恥骨錯縫,走路、上下樓都會引起疼痛。
4、妊娠齦瘤
也叫做孕瘤,長在牙齦上,通常發生在懷孕的第三個月,長得快,顏色鮮紅,質地鬆軟,容易出血。有些孕婦會因為瘤子太大而沒辦法吃東西。
孕瘤不是腫瘤,發生率大概是1.8%~5%,大部分會自己縮小,但必須除去局部刺激物病變才會完全消失。
5、痔瘡
民間常說,十孕九痔,說明孕期發生痔瘡的概率很高。長痔瘡,主要是因為懷孕後靜脈壓力升高,血管彈性降低,同時日漸增大的子宮壓迫盆腔的血管,導致下半身血液流通不暢,這就導致了直腸內部的靜脈腫脹,形成痔瘡。痔瘡的腫脹疼痛,會讓人坐立不安,普通人都會覺得難受,何況孕婦。
6、尿頻尿失禁
有數據顯示,我國有30%的孕婦會發生漏尿,出現尿頻、夜尿增多的更是高達70%。出現這些情況,有三個原因,子宮壓迫,盆底肌承託力降低,激素水平改變導致盆底結締組織鬆弛,兜不住尿。
也許會有人說,這算啥傷害,也不疼不痛的。呵呵!
臺灣某藝人曾在社交網站上披露,自己產後有長達三年的尿失禁困擾,最後接受了手術治療才得到改善。動不動就當眾尿褲子,身為一個成年人會不感到屈辱?這是心理的傷害!
如果覺得以上只是小意思,下面可就關乎一屍兩命了。
生產過程:去鬼門關走一遭
1、難產
男性體驗生孩子十二級疼痛的視頻看過嗎?一個個壯小夥,在分娩體驗儀上,鬼哭狼嚎,不停求饒。難產的痛,是正常生產的加持,疼痛級別更高,疼痛持續得更久。儘管如此,旁人依然無法共通陝西榆林那個跳樓身亡的難產孕婦的痛。
生產大出血這種經常在電視劇裡見到的橋段,來源於真實的生活。
2、羊水栓塞
羊水栓塞是產科公認的死神,在分娩的時候,羊水通過子宮創口進入了母體的血液裡,引發很嚴重的併發症,全身大出血、全身大面積急性感染,這些都有極大可能引發死亡。
更可怕的是,目前還沒有提前查出羊水栓塞先兆的方法,所以也暫時沒有足夠的預防措施,這導致羊水栓塞的產婦病死率高達 80% 以上。唯一欣慰的,羊水栓塞還比較罕見。
好了,生的時候逃過一劫,後面還有好幾難等著。
生產後:長徵還沒結束
1、身材走樣
最明顯的就是身體走樣。哺乳期過後,乳房不可避免的耷拉下垂,像極了老奶奶的胸。還有腹直肌分離,無論身體其他地方多纖細,腰總像一個水桶一樣,肥肉滿滿。
產後脫髮的困擾也不小,年輕女性逃過了熬夜加班禿頂的魔咒,依然要跨產後脫髮這盆火。
2、產後抑鬱,難過的關卡
大約在產後2周發病,症狀和普通抑鬱症的症狀會很像,具體表現為:精力減退,容易疲倦勞累,對什麼都沒有興趣,情緒消極,常常很自責等。
如果以上症狀在產後4周~6周明顯加重,持續3個月~6個月,甚至超過6個月,就不是簡單的產後抑鬱了,有可能已經發展成重性抑鬱症了,有些甚至會產生自殺、自殘、殺嬰等可怕念頭。
9月份,國家衛健委剛把孕產期抑鬱症篩查納入了常規孕檢,寶媽不用再獨自面對抑鬱症這座大山了。
從懷孕到生孩子這個過程要面對的挑戰不少,但絕大部分寶媽也都順利度過了這個難關,這跟心態有很重要的關係。
如果,是因為別人才生的孩子,那無論是懷孕時期的生理變化,還是生產時候的生理痛苦都會被放大,最後造成身心雙重傷害。
但是,如果生孩子是自己堅定的意願,那麼就什麼都不怕了,短暫的困難之後收穫的就是為人母的喜悅。
另外,作為親朋好友,也請大家多關注孕產婦的身心健康,在照顧寶寶的同時更加注意對孕婦的照顧。
策劃:方瑞蘭
編輯:陳鬱
排版:李阜蓉
審校:劉衡
家庭醫生在線專稿,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參考資料:1. 《降低中國可避免的孕產婦死亡》 劉興會/陳錳. 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誌.2020-0 1-152. 《產後恥骨分離能自己恢復嗎?》 陳慶華大夫. 11月3日3. 《羊水栓塞是什麼關》 張田勘.南方周末 2014-10-084. 《趙麗穎產後抑鬱?這比你想像的更可怕!》第十一診室. 2019-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