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不僅僅是一種貴金屬,也是一種強大的精神力量。
當一個國家擁有龐大的黃金儲備,好像在無形中就給自己的貨幣增添了信用的保障。
在搬運黃金回國的背後,是德國巨大的隱憂,是德國開始為自己布局後路亦或是美國信用的破產。
不祥之兆!德國超速運回黃金儲備
8月24日編譯自CNNMoney網站報導,德國央行周三宣布,該行已經完成了一項計劃,將此前存放在紐約和巴黎兩地的儲備點的金條轉移回了德國國內。
自2013年以來,德國一直都在將儲備在這兩座城市的黃金轉移回法蘭克福。德國央行表示,最後100噸黃金已在今年早些時候從巴黎轉移回國。
整體而言,德國根據這項計劃總共將743噸黃金轉移回了本國,該計劃的完成時間較此前計劃提前了三年。
而德國央行如此心急火燎地往國內運回黃金。
這或是一個不祥之兆!
疑問1:德國的黃金為什麼會存放在美國和英法?
德國是一個很有錢的國家,這個地球人都知道。但估計又很多人不知道,德國還是一個「多金」的國家,擁有世界上第二大的黃金儲備。現在,德國擁有3378噸、價值1278億美元黃金儲備。
不過,這些黃金,大部分放在國外,而其中很大一部分,又放在了法國央行和紐約聯儲金庫。在西德東德統一之前,德國有98%黃金存放在外國。
放在國外的原因有兩個:一是上世紀50至60年代西德經濟騰飛,美國一直是德國商品的出口大國,為了省去運輸以及建造金庫的麻煩,美元兌換的很大一部分黃金就直接存在紐約。二是冷戰時期,法蘭克福離東歐很近,蘇聯軍隊兩天就可打過來,出於安全考慮,德國不想將太多的黃金儲備放在央行所在地。
從德國的歷史來看,除非預感到有大事即將發生,否則,德國不會如此急切地搬運黃金回家。
疑問2:德國為什麼要快速運回黃金呢?
究竟德國為什麼突然對「黃金回家」表現出如此強烈的緊迫感與危機感?這背後隱藏著什麼?
美國加州大學聖克魯茲分校的兩位經濟學家,曾經做過一項研究,凡是曾經成為超級大國的國家,往往都非常看重黃金。換句話說,歷史上的大帝國,同時也都是黃金儲備大國。像人口只有1100萬的葡萄牙帝國,人口只有1700萬的荷蘭,都曾擁有令人羨慕的黃金儲備。當今的超級大國美國,黃金儲備也是世界第一。
黃金不僅僅是一種貴金屬,也是一種強大的精神力量。當一個國家擁有龐大的黃金儲備,好像在無形中就給自己的貨幣增添了信用的保障。雖然,布雷頓森林體系廢除了黃金與美元的關係,但美國一直嚴守著龐大的黃金儲備,誰能說,這跟維持美元的霸主地位沒有絲毫內在聯繫呢?當黃金的影子投射到美元上,美元就多了一層金色,無形中變成了「美金」。因此,所謂「信心比黃金重要」是典型的胡扯,黃金永遠比信心重要,有了黃金就能滋生出信心,而信心滋生不出黃金。
而且,黃金是危機時候最後的屏障,是最傳統的避險工具。理解了這一點,我們就不難理解德國的行為原因了。
設想一下要是哪一天歐盟解體了呢?德國將重新恢復使用馬克,有龐大的黃金儲備作為靠山,有強大的製造業作為基礎,德國馬克仍然可以成為有資格比肩美元的強勢貨幣。分析人士認為,德國對歐元區的不滿和擔心,是其執意增加在岸黃金儲備的原因。
固然隨著法國大選馬克龍總統的產生,歐元區風險慢慢的開始降低,而今年迄今歐元/美元已經反彈12%,與歐元區經濟增長改善,且在利好的荷蘭、法國大選結果之後政治風險緩解都有關係,然而這並非表示歐盟就沒解體的風險。
德國火速運黃金回家,正是向我們發出了一個強有力的信號:歐洲大動蕩時代或加速到來,看是堅如磐石的歐盟,或將呼喇喇似大廈傾!
試想一下,英國脫歐當天黃金就能漲到110美元了,對比之下一旦歐盟解體,對黃金市場的影響可想而知了,可以說到時候就是一場極大的風暴將襲擊黃金市場了。
一個更加嚴重的問題:德國運回黃金是因為美國信用已破產
當然從德國運回黃金中,我們還看到了另外的一點,一個關於美國信用破產的問題。
在紐約聯儲銀行主辦公建築底下80英尺的地方有一個金庫,那裡存儲的是世界上最大的黃金儲備。當然這些黃金哪怕一盎司都不屬於美聯儲,幾乎所有的黃金都屬於外國政府和央行。
把黃金存儲在紐約很安全。故而在之前美國一直被認為是一個富裕且值得信賴的盟友。然而如今變了...變得不那麼相信美國了。
就拿德國來說,在歐元區債務危機爆發後,許多德國人要求把更多的黃金存儲在本國,有人甚至質疑離岸黃金是否還真實存在,因為有傳聞稱大多數離岸持有的黃金可能已經被再抵押,也可能已被融化、租賃或出售。
在川普當選美國總統後,人們對美國的「信用」更加持有懷疑的態度,這位推特總統更是三天兩頭的製造各種話題,製造各種麻煩,引起金融市場各種動蕩。猶如二話不說就向敘利亞丟了60發飛彈,覺得美國吃虧了就立馬退出巴黎氣候協議。昨天更是講出即便美國政府關門也要修建美墨邊境的任性話。
所以如此「陰晴不定」的總統,美國信用還能讓人相信麼?與過去比起來,當前的美國的行為更難以預測了。
現如今美國可以說是處於一種比較尷尬的位置,美國政府甚至於一邊正在深陷債務泥潭,另一邊卻還明目張胆的去監視自己的盟友。
正如我們把錢存在銀行是同樣的道理。存在銀行的錢不再是你的錢,而是銀行的。反過來,銀行會使用你的儲蓄來發放貸款和購買債券,從而把你的儲蓄託付到了另外一群人身上。
想像一下你把錢存到了X那。X把錢投資到了Y處。Y又把錢存到了Z那裡。那麼如果Z出現了問題,你就完蛋了。
2008年金融危機的時候我們就看到了這種後果的影響。一家銀行淪落了,把其它很多家銀行也拖了下去。
減少交易對手風險一個簡單的辦法在於減少交易對手數量。德國曾經給予了美國政府和美國央行太多的信任來存儲其黃金。但是現在已經有明顯的跡象表明美國已經不再像以前那樣是一個可靠,值得信賴的交易對手了。
美國這個交易對手顯然已經破產了,德國也邁出了主要的一步,減少了對美國這個交易對手的依賴,從而降低了風險。
重衝擊波:川普政府瀕臨絕境
當地時間8月22日晚,剛剛因為發表美國對阿富汗與南亞新戰略而獲得輿論好評的川普總統在亞利桑那州鳳凰城「火力再開」,憤怒聲討美國媒體、建制派精英和場外的抗議者。這種變臉比翻書還快的轉變著實讓美國媒體難以承受,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評論員高聲呼籲川普提前下臺,給總統職位「留一點尊嚴」。難道川普真的已經到了山窮水盡、四面楚歌的地步了嗎?
整體上來看,川普目前遭遇的挑戰主要有四個方面,即「通俄門」調查帶來的執政合法性挑戰、白宮官員連續更迭導致的人事挑戰、應對夏洛茨維爾事件凸顯的川普道德缺失,以及就任半年來政績乏善可陳凸顯的施政困境。
首先,「通俄門」事件持續發酵引發對川普當選合法性的質疑。目前,「通俄門」調查已經成為美國政治分裂、民主黨和共和黨明爭暗鬥的焦點。從根本上講,事件不斷發酵顯示美國建制派精英無法接受「政治素人」川普戰勝希拉蕊、成功入主白宮的結果。因此,才會出現主流自由派媒體一邊倒地唱衰他的執政,以及白宮內外防不勝防、無休止的「洩密」行為,破壞川普的決策和施政。可以說,由於「通俄門」調查一直如烏雲壓頂,他的執政環境和一直沒有改善。
其次,白宮西翼如走馬燈般的人事調整,是川普遭遇人事挑戰,而其根源是他的治理無方。
再次,川普在應對夏洛茨維爾事件中言辭的反覆,體現出他的政治投機心態與道德缺失。事實上,去年大選期間川普就因拒絕與3K黨「劃清界限」而招致批評。而他在本次事件中做出的貌似公允的表態,其實是在為種族主義者和新納粹分子爭取「公平正義」。如同《金融時報》評論所言,通過為新納粹分子提供掩護,川普正在為歷史上最致命的意識形態提供幫助,從而破壞美國的共和體制。如果說之前民眾可以諒解他個人私德上的瑕疵,但現在為白人至上主義者,3K黨乃至新納粹張目,則已經跨越美國社會所能接受的底線。當川普總統失去道德的光環,他的政策感召力與領導力的弱化將指日可待。
最後,執政半年的川普政績乏善可陳,內外交困明顯。從國內政策看,雖然眾議長瑞安宣稱半年立法成果超過柯林頓與歐巴馬政府同期水平,但重大立法寥寥無幾。比較惹眼的僅是通過行政命令就能完成的幾項,如退出TPP和巴黎氣候變化協定等。他在選前承諾的廢除和取代「歐巴馬醫改法」迄今無法兌現,而最大的障礙竟然來自共和黨。此外,「禁穆令」引發巨大爭議,美墨邊境牆未列入聯邦預算,其他如稅制改革、移民改革等仍遙遙無期。外交方面,就在美朝雙方隔空對罵不斷升級的時候,川普威脅或將對委內瑞拉動武。這種輕重不分與思路混亂的做法,是川普治下美國外交與國家安全體系人員匱乏和正常決策程序得不到履行的直接後果。
此文為中金在線黃金眼公眾號整理,轉載請註明來源。一秒查「黃金」「白銀」「金飾」即時報價,金價後市怎麼走?一切盡在微信公眾號:中金在線黃金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