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電直擊·戰疫一線丨患者阿姨在我的胸前畫了顆心

2020-12-05 齊魯網

齊魯網2月18日訊疫情當前,你我同在。面對疫情,醫護人員成為最美的逆行者。截至2月17日,山東已累計派出11批醫療隊援助湖北,開展醫療救治工作。他們救命,更拼命,他們執著堅守,傳遞力量。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一線,他們把經歷和感受寫成了一篇篇感人的「戰疫日記」,記錄著他們的戰「疫」故事。

作者:山東省第三批援湖北醫療隊隊員、山東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管護師榮淑華

援助醫院: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

時間:2020年02月17日

1. 看著他把飯和藥都吃下去,我心裡像吃了糖一樣甜

來到武漢上班半月餘,竟一點兒不覺得累與苦,每天都會有太多的感動和溫暖。

李敏敏護士長安排我為小組的組長,我不僅要管好本組護理工作質量,還要做好貴重物品和儀器的交接、病房內患者與危重患者的交接。今天,我們組接的是後組,後組全是重症患者。

真心替36床的大爺高興,他已經從無創呼吸機改為面罩吸氧了。在做治療的時候,看見他的午飯還未吃,我用微波爐熱透之後,一口一口去餵他,他用方言給我說著什麼,旁邊的35床大爺給我翻譯:「謝謝你,姑娘,我今天吃得好多。」我說「沒什麼,應該的,一定要把飯吃完,這樣才有抵抗力,身體恢復才快。」吃完飯後我,又把中午的藥都一一送服到口,臨走時大爺連著說了好多聲謝謝,看到他把飯和藥都吃下去,我心裡就像吃了糖一樣甜。

「榮老師,」這時候我同組的吳凱凱喊我,「大夫下醫囑40床要去做CT」,「好的。」我充好氧氣袋,把輪椅推到床前,把阿姨身上的監護管道摘掉,幫阿姨更換尿不溼,穿好衣服,這時候阿姨的各種擔心來了。因為阿姨也是剛從呼吸機過度到面罩吸氧,她說自己好久沒下床了,怕身體撐不住。CT室不能推床去,檢查也不能不做,於是我和凱凱鼓勵她,先讓她坐在床邊適應一下,慢慢過度到輪椅上,更換上氧氣袋。我們把阿姨推到電梯口,教給CT室的老師。關電梯時,阿姨給我們打了一個OK的手勢。

約20分鐘後,阿姨回來了。她滿面笑容,回到床上她給她的老公打電話,說:「老公,我能坐著輪椅去做檢查了,真是太感謝這些小護士們了。」看到這些景象,聽到這些話語,我內心充滿了喜悅和自豪。

2. 患者阿姨在我的胸前畫了顆心

抬頭望了望鐘錶,已經下午4點了,該做治療了。輸液、對口服藥、幫患者藥服到口、呼吸機加水、測血氧飽和度、檢測備用儀器、危重患者記錄……各項工作我們各有分工,又通力協作,我們來自不同的醫院,但我們親如兄妹。

在病房做治療時,一位阿姨喊我:「榮護士,過來,我能在你胸前畫顆心嗎?」聽後,本來就模糊的視線變得更朦朧了。病毒無情,人間有情,我為他們傾盡我所能做到的,他們為我畫上感恩的心!

忙忙碌碌的一天過去了, 脫下防護服,看著鏡子中臉部被勒出的傷痕,默默地為自己鼓勁,只要疫情能早點散去,這點傷痛算什麼,加油,小榮榮!

回酒店的路上,我看到路旁的枝條抽出了點點嫩芽,天空湛藍,春天已悄悄來到,祖國大地將遍地開花。

每天晚上,我們小組都開語音會議,聊聊當天上班的情況,存在哪些問題,不懂的儀器大家在群裡探討學習。王大夫,閆老師,李老師就是我們的大哥哥、大姐姐,什麼事情都想的事無巨細。開會中,閆老師得知我的鼻子被壓傷了,把她的蘆薈修復膏給我用,這些點點滴滴看似很普通的事情,卻時時刻刻都在感動著我。

我堅信,萬眾一心沒有翻不過去的山,心心相連沒有過不去的坎兒,堅定信心,不辱使命,共抗疫情,平安歸來!

相關焦點

  • 抗疫一線傳真|與患者交流,我們是有法寶的……
    病區門口的桌子上,放著一張張寫著醫囑信息和鼓勵話語的紙條,字裡行間蘊藏的滿是關心與溫情,這是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醫護人員與患者溝通的特殊法寶之一。在戰疫一線工作一個多月了,從剛開始身著防護服的舉步維艱,到戴著滿是霧氣的護目鏡也能熟練進行各種操作,隊員們想盡辦法克服各種困難,而這其中有一個難題,幾乎人人都會碰到,那就是語言不通。
  • 戰疫故事「繪」|奮戰一線的90後護士:我們長大了,為你們撐起一片天
    光明網《戰疫故事「繪」》系列節目,通過生動的繪本繪製感人的抗疫故事,展現動人的抗疫瞬間,為抗擊疫情注入暖流,傳遞戰勝疫情的堅定信心,堅決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  常超所在的重症病區,大約有50個病患,其中病重和病危患者佔較多數,對醫療隊來說任務很重。
  • 「網紅護士」小畫「佳」:我把畫給一位阿姨送過去時,她感動得哭了
    32歲的她沒有想到,一個多月的時間,因為在防護服上畫了100多幅畫,自己成了一名網紅。從最初想讓病房多一點色彩,調節患者沉鬱的心情,到後來畫功「爐火純青」,為抗疫注入了更多的力量與希望。她說,自己在武漢一線雖然很忙,但還是樂於扛起這個「兼職」,這是一場最值得的奔赴。
  • 微視頻丨2020暖心之作《心有陽光》,獻給最美逆行者的情歌
    齊魯網·閃電新聞2月19日訊 在阻擊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時期,我們無法忘記那些逆行而上奮戰在抗擊疫情一線的醫護工作者,但也同樣無法忽略這些背影身後的家人不舍與期盼的目光。就像送別時刻的那句「平安回來,我包一年的家務!」,沒有豪言壯語,卻把擔當、不舍、牽掛、希望都揉在心裡、彼此交織。
  • 我想給天使阿姨畫一幅畫
    「阿姨,看哦,這是我給你畫的畫哦」。潔白的畫紙上,一個穿白大褂的護士和一個小男孩在陽光下大手拉著小手。看到這幅畫,王春菊瞬間淚目,回想起三年前小嘉傑的模樣。時間是萬物的尺度,三年來,小嘉傑的健康時刻牽動著家庭籤約服務醫生的心。同為赤南鎮家庭籤約醫生的何早琴至今還記得,去隨訪小嘉傑的一個夏日,由於鄉村路況太差,還沒到小嘉傑家,車就陷到泥坑動彈不得,那天太陽火辣,曬得何早琴差點中暑。
  • 畫滿卡通貓!戰疫見證物火熱徵集中,華西醫生捐出「限量版」防護服
    手繪防護服王小瑾 封面新聞記者 曾潔一封一線護士的火線入黨的申請書,一件畫滿卡通貓的「限量版」防護服,還有戰疫一線工作人員的日記……這些戰疫見證物,背後都有一個動人的故事,值得人民銘記手繪防護服5月12日是第102個國際護士節,主辦方也在這天徵集到了來自一線醫護工作人員的戰疫見證物。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後,白衣天使逆行出徵,英勇無畏衝向疫情防控第一線,他們用血肉之軀,擋在病人面前,直面病毒和死神。
  • 大學生手繪河北戰疫丨感謝 ,堅守!
    大學生手繪河北戰疫丨感謝 ,堅守! 關鍵詞 >> 大學生手繪河北戰疫丨感謝
  • 多圖直擊!阜陽二院隔離區患者真實生活!
    患者們生活是什麼樣?今天,讓我們跟隨鏡頭直擊隔離病區患者的真實狀況↓↓↓這些是來自阜陽市第二人民醫院感染一病區的視頻和圖片這個病區住著38位已經確診的新冠肺炎患者在治療的間隙患者們自發地組織起來跳跳舞看看書為了讓病患對治療充滿信心
  • 直擊戰疫熱點丨2020年語文寫作最新素材積累及範文詳解|話題十一
    每個專題圍繞一個話題展開,按照「作文題目——話題素材——提煉主題——範文導寫——拓展積累」的思路,分為直擊素材、範文導寫、拓展積累三部分。「直擊素材」分為【作文題目】【直擊素材】【話題評析】三個欄目。「範文導寫」分為【主題界定】【閱讀範文】【導讀評析】三個欄目。
  • ​【一線直擊】換「馬甲」也照樣認識你,別想逃!!
    ​【一線直擊】換「馬甲」也照樣認識你,別想逃!!包置前身要將包或物品放置在身前自己視線範圍內,單肩包、雙肩背包都應放置在胸前。結伴出行的時候要相互提醒。貼身放置在公共場所,貴重物品儘量貼身放置,千萬不要離開自己的視線。一句話,多一份警惕,才能多一份安全!
  • 他們在防護服上畫上簡筆畫,機器貓阿姨、火箭叔叔,謝謝你們
    小患兒和「Kitty貓阿姨」「哆啦A夢阿姨」「奧特曼叔叔」和「火箭叔叔」相處起來更放鬆了 武漢兒童醫院呼吸內科供圖機器貓阿姨、火箭叔叔,謝謝你們!武漢兒童醫院的醫生和護士們在防護服背後畫起了「小豬佩奇」「Kitty貓」「奧特曼」。武漢兒童醫院新冠患兒隔離病房,專門收治患新冠肺炎的患兒。看到孩子們怯生生的眼神,護士王佳靈機一動,想到在防護服上畫上孩子們熟悉的卡通畫,讓他們通過畫來認識醫務人員,減輕恐懼感。
  • 我是小畫家,要為英雄畫張畫!——獻給「六一」兒童節
    【編者按】我是小畫家,但人小力量大,畫個大英雄,我們從小學習他。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今年的「六一」國際兒童節與以往不同,許許多多的少年兒童與我們一起並肩走過困難、經歷了成長——我是小畫家,畫筆是工具,畫出長城千萬裡,祝福祖國、祝福你!
  • 畫下最美的臉龐,記錄最動人的故事
    截至4月29日,已徵集到來自各行各業抗疫一線英雄們的珍貴照片300餘張。 這些照片,不僅是全民戰疫的珍貴記錄,更是一顆顆火熱的心,一個個感人的故事。他們在疫情中全力付出,勇敢擔當,展現出湖湘兒女在疫情中的無私與無畏。 我們將把入選照片製作成精美紀念品送給「戰疫英雄」,並邀請藝術家、手繪達人對入選照片進行「再創作」,共同選出100幅作品開展線下影展。
  • 時代讀本:逆行武漢的「戰疫」故事
    我們要為這段戰疫的歷史留下些什麼?這是這段時間以來,每個人都在思考的一個問題。作為出版人,我們願意以這本《2020 我在武漢》,作為這個思考的一個答案。作為成都時代出版社最新策劃完成的讀本,《2020 我在武漢》集合了中國目前最優秀的新聞工作者及醫護人員在「戰疫」前線寫下的十個有溫度的故事。
  • 黨徽在防疫標兵胸前閃耀
    當天一幕幕暖心的感人場景,連綴成一幅幅眾志成城、聯防聯控的美麗畫卷,驅散了寒冷、融化了雪花,也溫暖著所有在這場疫情阻擊戰背後付出的「戰疫人」。旌旗獵獵鬥志堅戰疫「保衛戰」打響後,寧縣義警舍小家、顧大家,不計得失、不顧安危,第一時間駐守在農村疫情防控第一線,默默守衛著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和安全防線。
  • 我們是病人的專屬天使——來自戰疫一線護士的口述實錄
    近日,一位湖北籍新冠肺炎患者從浙大一院出院的視頻被刷屏,年輕的患者在視頻裡說:「說星星很亮的人,是因為沒有看過護士的眼睛!」護士,是離患者最近、相處時間最長、工作強度最大的一群人。每天打針輸液、抽血、吸痰、導管護理等,在新冠肺炎兇猛來襲之時,這些高危操作都存在著極大的感染風險。
  • 凡人「疫」舉丨瞞著家人支援方艙醫院,疫情結束後他們想安安全全地...
    當晚,方艙醫院開始接收患者。完成了前期建設的賀智恆與隊友們繼續留在方艙醫院做安防布控和後勤保障工作。在此之前,二人在社區幫忙排查發熱患者,聽聞單位承接了方艙醫院建設工作後,主動報名前往一線。「我在武漢求學、工作10年,可以說與武漢血脈相連了。武漢有難,那麼多人都來支援,這個時候我肯定要站出來。」賀智恆說。
  • 探訪特殊的戰疫英雄:30秒配好一副中藥顆粒 多次馳援救災一線
    探訪特殊的戰疫英雄:30秒配好一副中藥顆粒 多次馳援救災一線封面新聞記者 周家夷一輛看似普通的「救護車」搭載近400味中藥,診療後30秒就能拿到一副中藥顆粒,用開水衝服方便快捷……「流動應急智能中藥房」在此次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治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 「畫」淺情深:一線護士手繪戰「疫」點滴
    這是王楠畫在衛生紙上的簡筆畫。新華社發(錦州市中心醫院供圖)新華社瀋陽2月25日電(記者李錚、包昱涵)24日,一組畫就地取材的簡筆畫走紅網絡。認真查看患者CT片的醫生、仔細記錄患者病情變化的護士、負重20多斤的病區消殺工作人員……寥寥幾筆,生動勾勒出了一線醫務人員的戰「疫」點滴。簡筆畫的作者王楠是遼寧錦州市中心醫院神經外科重症監護病房的一名護士。2月10日,她被緊急調往遼寧新冠肺炎集中救治錦州中心參與救治工作,目前已在遼寧省抗擊新冠肺炎第一線奮戰了兩周的時間。這是王楠畫在衛生紙上的簡筆畫。
  • 戰疫先鋒故事||警隊「標杆」 李雪豹
    戰疫先鋒故事||警隊「標杆」 李雪豹 2020-03-30 17: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