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的拍攝者沈超
沈超的其他攝影作品
近日,不少關注天文的網友紛紛轉發一張被大家稱為「錦鯉」的圖片(見封面大圖),圖中一條粉紫色的閃光蜿蜒出現在夜空中,好像一條瑰麗的彩帶形成了一個夢幻景象。這條「彩帶」是不少天文愛好者追逐卻不得的「精靈閃電」中最難得一見的一種。這種名為巨大噴流的閃電,由於不可預見,速度極快,很難被拍攝下來。
紹興攝影師沈超在拍攝星空時,偶然拍下這個極為罕見閃電的身影,也是國內第二次有人記錄到這種閃電。由於難得一見,這張圖片也有了天文「錦鯉」的外號。
紫牛新聞記者 劉瀏
天文界的「錦鯉」照片
讓氣象局直呼「人品炸天」
拍到這張珍貴照片的沈超供職於當地一家影視公司,拍攝紀錄片是日常工作,但是將鏡頭對準星空卻是他自己多年來的愛好。2016年他開始星野攝影,足跡走遍了西藏、新疆等多個省區,外出旅遊他多會選擇氣象條件好、光汙染少的地區「星光遊」,專程拍攝一些星空大片。
他告訴紫牛新聞記者,眼下天文攝影愛好者越來越多,除了一部分專業拍攝深空天體的,大多數會瞄準星野攝影以及一些特殊的天象。今年北京天文館舉辦的天文攝影大賽中,沈超有兩幅攝影作品獲獎。
紫牛新聞記者注意到,除了被一些天文愛好者轉發,這張照片也成為時下流行的「錦鯉」圖,被網友大量轉發。「被網友稱作錦鯉,可能是因為這張照片特別美,另外特別需要運氣。」沈超表示,由於這種天象完全無法預測,所以能拍攝下來,得到一張清晰、曝光正常的影像,除了長時間的拍攝,運氣也太重要了。「昨天我的微博已經登不上去了,留言評論刷爆了,根本就來不及看。」沈超說道。
8月26日中國氣象局官博也轉發照片:「這人品簡直炸天了!這是國內第二次清晰記錄!轉發求個好運!」
原來這叫「精靈閃電」
攝影師:拍到它是個意外
沈超告訴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這張照片拍攝於8月25日晚8點8分,當時由於颱風「白鷺」過境,紹興的天氣非常好。「我看那天能見度很好,就在家裡架起相機想拍攝點星空的照片。」他設定好參數,按下快門,在拍攝到第三張的時候,餘光裡看到一道粉紅色的光閃過,「因為是架著拍攝的,長時間曝光大約15秒左右,所以視線並不會盯著相機,一道光閃過去我並不能確定是什麼,但是在查看相片的時候我才發現,一道粉紅色的閃電出現在雲層上方。」有著多年星野拍攝經驗和天文學知識的沈超意識到,他可能拍攝到了極為罕見的天文現象「精靈閃電」。
精靈閃電
這種閃電和一般閃電不同,速度更快,大約只有二十至三十分之一秒的時間。沈超介紹,一般的閃電我們可以看見清晰的形狀和脈絡,但是這種在肉眼裡只是一道非常快的光,甚至沒法判斷出現在哪裡,如果不是相機記錄,很難辨別。
感覺到了這張照片的珍貴价值,他立刻將照片發在了天文研究者的群裡,大家都很確定這就是「精靈閃電」。「類似的現象有很多名字,不過現在專家認為這次拍到的是精靈閃電中更為稀少的『巨大噴流』,它的高度更高,最為罕見。」
拍這種照片有多難?
國內至今僅有兩張
一個全貌一個特寫
「在大多數科普讀物中,精靈閃電一直都被認為是最神秘的自然現象,而『巨大噴流』則是其中更為稀少的一種。」博物科普專家計雲告訴紫牛新聞記者,精靈閃電無法預測,很難被肉眼可見,這是其神秘所在。
「雖然難以觀測,但是從上世紀末開始,很多天文臺包括太空探測器都開始記錄這一現象。雖然相機拍攝到的紅色精靈也不是很多,但是在天文監控中,在拍攝流星的過程中會監測到許多的『紅色精靈』。美國的探空設備一年中可以探測到上百萬次,但是獲得的影像記錄全世界也只有幾十次。其中最為耀眼,跨越距離最長的『巨大噴流』在全世界範圍內的影像則是鳳毛麟角的。」
計雲表示,照片第一時間在天文群裡引爆了,這張照片無論是科普的角度,還是藝術審美的角度都是非常珍貴的。
沈超的其他攝影作品
計雲告訴紫牛新聞記者,很多美妙的天象都有不少追逐者,「精靈閃電」也一樣,但也許經歷了多年的追尋都不一定能追求到。「我國臺灣有專門研究閃電的學者,他們也並沒有通過相機拍攝到『精靈閃電』,大陸則很少有專家專門研究,不過很多『天文大神』都曾經對它感興趣,付諸行動去追逐過。」他介紹,甚至有人在雷暴夜晚,在山頂上守望,拍下上萬張照片,但遺憾的是拍不到哪怕一個「精靈閃電」。
專門拍攝閃電的攝影師群體挺多,但是追逐這種閃電的人很少,主要還是難度大。紫牛新聞記者了解到,國內曾有攝影愛好者潘女士在2016年8月13日偶然拍到突然出現的巨大噴流,引起國內外關注,這也是國內第一例拍攝到的類似現象。計雲表示,這兩次拍攝到的照片正好湊成一全貌一特寫,相輔相成為一對世界絕頂記錄。
國外拍到的精靈閃電
「精靈閃電」全解析
高度不同的閃電顏色也不同
紫牛新聞記者了解到,幾十年前科學家們就發現在距離地面48到80公裡的大氣層中存在向上閃電現象,並將之稱為「精靈閃電」。這種特殊的大氣放電發生的位置在高空,因為缺少和對流層閃電的共同性,又被稱為「瞬態發光現象」。
計雲告訴紫牛新聞記者,「精靈閃電」的成因還尚存爭議。「目前有限的研究中,普遍認為『精靈閃電』和雷暴中的閃電有一定關係,呈負機制出現。如果普通閃電對地放電,它是負電子,那麼精靈閃電可能是作為一個正電子,向反方向太空中去放電。」
「精靈閃電」根據顏色、形狀及高度的不同,被分類大約有六七種,有紅色精靈、藍色噴流等名字,最罕見的「巨大噴流」可長達80公裡高,也最為明亮。「閃電呈現的不同顏色和高度有關係,類似極光。最高的極光是紫色的,最低的是綠色的,例如在我國能看到的極光一定是紫色的,因為能觀察到的都在極北高空中。我們看到圖中的這個『精靈閃電』底部是藍色的,越往上就越紅紫,在高層大氣中,被激發的元素是不同的,這些元素發生躍遷後回落的顏色也是不同。」
精靈閃電的幾種形態
國際空間站
曾拍到「精靈閃電」
紫牛新聞記者了解到,國際空間站太空人卡倫尼伯格從將近400公裡高度的軌道上拍攝到地球上的景色,顯示暴風雨天氣中出現的耀眼閃電,正是一個「精靈閃電」。太空人拍攝的閃電則是「上行」閃電,從雲層往太空方向釋放能量,酷似雲層中發生的「爆炸」。位於加州洛杉磯和聖地牙哥市的暴風雨中出現強大的閃電,通過美國宇航局公布的圖像,可以清楚地看到白色脈衝能量釋放過程。
國際空間站上拍攝到的精靈閃電
尼伯格從國際空間站上試圖對西非、亞洲的風暴雲進行觀測,試圖捕捉神秘的「精靈閃電」,其形成於大規模發電現象發生在風暴雲上端,因此從國際空間站上對風暴雲進行觀測是一個很好的機會。神秘的「精靈閃電」可發生在50英裡的高度上,紅色「火焰」有時可突破更高的高度,觀測中太空人發現在馬來西亞的雷暴雲上空出現了紅色精靈閃電,大約為6英裡寬。
圖片來源 受訪者提供 網絡
-END-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轉載拒絕任何形式刪改
否則保留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