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中國銀行業協會保理專業委員會換屆大會暨2019年年會在北京成功召開。
第四屆保理委員會常委單位、中國農業銀行投資總監姜瑞斌表示,今年是保理專業委員會成立的第十年,十年來,在中國銀行業協會的統籌引領下,在各成員單位的團結協作下,銀行保理業務取得了長足的發展。據統計,2018年保理專業委員會成員單位業務總量已接近2萬億元。保理業務為實體經濟的發展注入強勁動力。在致辭中他提出三個觀點:一是通過供應鏈金融服務小微企業,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題;二是降低企業跨境應收款風險,助力企業走出去;三是與金融科技加速融合,激發科技創新活力。他指出,召開此次大會是中國銀行業協會保理專業委員會為銀行同業相互學習、交流研討、建言獻策提供的非常好的交流平臺。希望隨著我國企業應收帳款融資規模的不斷擴大,保理業務能夠迎來快速發展的新機遇。
中國銀行業協會副秘書長白瑞明從全球保理市場和我國保理市場進行分析得出我國保理業務面臨較好的市場前景。加之,監管政策的出臺、立法舉措的推出、金融科技的發展、產品體系的創新都有效促進了我國保理業務的發展。然而,國內外經濟形勢複雜多變,不確定性因素和風險隱患交匯,我國保理行業所面臨的環境仍是機遇和挑戰並存。他指出,當前經濟形勢,美國發起的貿易戰對我國金融風險防控、金融數據安全、金融行業發展都產生持續的影響。開發及應用具有中國智慧財產權的、獨立自主可控的跨行信息交互平臺迫在眉睫。中國銀行業協會立足行業發展需求,以新一代信息技術驅動,統籌建設了「中國貿易金融跨行交易區塊鏈平臺」,積極與國稅總局、海關總署、中國鐵路等第三方單位開展溝通與合作,力求有效降低貿易融資的真實性審核成本,助力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促使金融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發展。
國際保理商聯合會執行委員會副主席孫劍波在講話中簡要介紹了國際保理商聯合會(簡稱「FCI」)。目前,FCI擁有近400家會員,遍布全球90多個國家。FCI的會員構成了整個全球主流的保理業務體系。她指出,2018年全球保理市場穩中有進,但機遇與挑戰並存。商業銀行應該去尋求新的增長點,儘快找到保理業務的「第二發展曲線」。她認為可以從幾個方面進行改變:一是基於FCI的核心價值,運用好FCI教育認證課程,堅持深化國際慣例的應用;二是發揮金融科技支持應收帳款業務的作用;三是深化銀行之間和銀行與商業保理公司間的合作。FCI也將不斷拓展保理的內涵和外延,不僅在傳統的雙保理領域,而且還將擴展到應收帳款管理和融資範疇。她相信,中國保理行業也將迎來更加光明的未來,在國際上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
會議審議通過了《中國銀行業協會保理專業委員會第四屆工作報告》,並對第四屆保理委員會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及個人進行了表彰。根據換屆大會票選結果,會議選舉產生了第五屆保理委員會常務委員會。中國工商銀行當選常委會主任單位,上海浦東發展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招商銀行、中國光大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民生銀行等7家成員單位當選副主任單位,國家開發銀行、中信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平安銀行、北京銀行、滙豐銀行(中國)等7家成員單位當選常委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