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1月8日,北京首鋼籃球俱樂部發布訃告:北京男籃冠軍成員韓崇凱因病逝世,享年僅30周歲。據悉,韓崇凱曾經因患心臟主動脈夾層動脈瘤而離開他心愛的籃球場,時隔9年,因患腹主動脈瘤去世。
北京安貞醫院心外科副主任醫師喬志鈺介紹,一般來講,腹主動脈的直徑大於四公分,或者腹主動脈的直徑是正常主動脈直徑的1.5倍定義為腹主動脈瘤。腹主動脈瘤一般根據其位置分為腎上型、腎下型和腎周型。這樣分型的好處是根據腹主動脈瘤的部位不同,採取的治療方法也不一樣。
「腹主動脈瘤發病的原因在我國基本是以動脈硬化為主。」喬志鈺表示,該病在老年人中比較多見,病因以動脈粥樣硬化為主。在年輕人中發病則是由於遺傳性疾病,如馬凡症候群,或者是曾發生過主動脈夾層動脈瘤。此外,還有一些其他的原因,如動脈炎症、創傷、遺傳、先天性等因素都有可能形成腹主動脈瘤。「常年吸菸也是危險因素,因為吸菸對血管損傷很大。」
腹主動脈瘤症狀有時比較隱匿。喬志鈺表示,有好多人都是沒有症狀,在體檢時偶然發現。對於常年吸菸、有高血壓、有動脈粥樣硬化的人群,或者年齡超過40歲的中老年人常規體檢建議要增加腹主動脈的B超。「如果出現腹痛症狀,在腹部可以摸到搏動性腫塊,這也是一個提示,一定要警惕有可能是腹主動脈瘤。」喬志鈺補充說道。
腹主動脈瘤突發破裂的死亡率可達到60%,一旦發生破裂幾秒鐘就可能會危及生命。喬志鈺介紹,腹主動脈瘤在發生破裂之前的治癒成功率很高,手術風險也不是很大。一旦發展到直徑很大,或者患者出現急性腹痛等要破裂的徵兆時再做治療,死亡率則非常高。
不是所有腹主動脈瘤都需要幹預,要根據部位、形態、病因來決定是不是該治療。喬志鈺舉例說,直徑四公分以下、比較平穩的可以先行觀察;如果是偏心性或者不規則的,這種容易發生破裂的,不達到四公分也需要治療幹預。
預防腹主動脈瘤首先要從生活方式上改變。喬志鈺建議,戒菸、戒酒、積極控制好血壓,常規體檢時可增加腹主動脈的B超。做過主動脈夾層手術、有過其他部位動脈瘤、有過主動脈手術史的患者,要定期複查、體檢。「有高危因素,如高血壓,或者老年人有動脈粥樣硬化合併有糖尿病的,除常規的檢查,也要看一看腹主動脈有沒有問題。老年患者有腹痛的也應警惕,一般都會去查肝膽胰脾,往往會忽略是不是腹主動脈瘤帶來的腹痛。另外,如果發現腹部有搏動性包塊的,也要高度警惕腹主動脈瘤。」
新京報記者 劉旭
校對 趙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