踮腳、內八、摔跟頭,娃走路時這些情況說明啥?健康出了問題嗎?

2021-01-16 錦鯉媽咪

娃學走路時出現的踮腳、內八等情況,多數都是正常的,家長不要太緊張。

執筆:張大貓

編輯:張大貓

定稿:歐陽比文

隨著孩子學會站立,一直到會走路,這標誌著寶寶的成長來到了一個新的階段。誰都希望自己的娃在走路這件事上能夠學習的又快又好。

但是,幾乎所有的寶寶在學習階段都會遇到各種狀況。比如踮腳、內八字或者有的娃走走路還經常摔跟頭。

這些問題困擾著很多寶媽,生怕孩子可能會出現什麼問題。咱們今天就說道說道寶寶走路那些事。

孩子走路太晚?

對於大多數娃來說,在1歲-15個月就已經可以穩穩的走路了。有些娃甚至已經可以開跑了。不過,每個娃都有自己的成長軌跡,自身的發育情況也會有不同。

家長不要看到別人家的娃可以上躥下跳了就過於著急,反而應該慢慢的引導,從孩子的坐、爬、扶站、扶著走一直到可以撒開手自己走。這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學習走路的過程中建議給娃使用學步車或者學步帶,也不建議家長扶著娃走,這些方法通通屬於「揠苗助長」,對於娃學步來說沒有好處。

家長只要記住並且遵循兩個原則:「不要過分的幹預」並且一定要「給予充分的鼓勵」。

另外,一些這些情況需要注意一下,如果孩子身上存在,基本就是發育滯後的表現了,家長要及時帶娃就醫諮詢。

4個半月不能扶著坐,6個月還不能翻身,8個月還不能獨坐,10個月還不能扶著站;18個月依然不能走路,或即便學會走路,依然不能掌握用腳跟和腳尖走路的方式;2歲半還不能雙腳起跳,3歲爬樓梯依然費力或者經常摔跟頭,也不能單腳站立。

孩子為何會踮腳走路?

在娃的學步期間,孩子踮腳走路是非常正常的生理現象,這時候娃的足跟肌腱發育尚未完全,對於腳後跟的控制能力也不熟練,還不能很好的控制身體平衡。

不過隨著娃走路越來越熟練,這種情況會逐漸消失。

如果孩子已經會走路了,偶爾還踮腳的話,那可能只是因為貪玩,家長不要過度擔心。

★需要注意的重點:在娃學走路的時候,家長千萬別牽著孩子練習,這樣只會讓娃感覺到向上支撐的力量,導致腳尖先著地,這樣娃自然會習慣踮腳走路。

不僅如此,還很容易傷到娃的胳膊,家長也會因此累的腰酸背痛,得不償失。

如果孩子在練習走路時不是單純的踮腳,而是雙腿和雙腳緊繃的如同跳芭蕾一樣,或者孩子在能夠熟練的走路之後依然有這種情況,家長可以帶娃就醫諮詢了,許是肌張力出了問題。

孩子走路內八字?

很多寶寶在學習走路的時候,因為身體靈活程度差,下肢的支撐力遠遠不夠,娃為了保持平衡,會把小腳丫橫過來,於是就出現了內八字,不過這是正常情況,之後會慢慢消失。

★需要注意的重點:如果娃已經能夠熟練的走路數個月,但還是會出現內八字的情況,那麼家長就需要帶娃去醫院檢查了,可能需要矯正一下走路的姿勢。

孩子走路一瘸一拐的?

孩子走路一瘸一拐,也稱為「跛行」,是一種非常常見的情況,導致娃跛行的原因也有很多。有時只是鞋裡進了沙子,或者腳部某處受了傷,比如腳趾磨破了或者肌肉拉傷了等。

家長找到原因處理之後,經過休息短期內都能恢復。

★需要注意的重點:孩子出現跛行之後,家長如果沒找到孩子出現的外傷,那麼建議觀察24小時,情況不見好轉,甚至更嚴重的導致娃都走不了路了,趕緊就醫別耽誤。

孩子走路經常摔跤?

還有些孩子走路的時候經常會摔跤,家長擔心的問題就多了,是缺鈣?還是「軟骨病」?或者是小腦不發達?

小腦不發達的人多數會出現「醉漢步」,日常站立容易掌握不好平衡,如果娃的只是走路偶爾摔跟頭,但走路狀態和站立狀態都正常,基本不用考慮小腦不發達的問題。

人走路的過程中,肌肉是支撐骨骼進行走路、站立的力量來源。因此一般的娃走路愛摔跟頭大多是娃的肌肉力量不夠,和缺不缺鈣也沒啥關係。

孩子只是走路不太穩,而站立沒問題就不是骨骼的問題,而大運動正是鍛鍊娃肌肉的最佳方式。

★需要注意的重點:家長應該注意娃的鍛鍊,從小引導孩子練習趴著玩耍,這對今後學習坐、爬、站、走都有很重要作用。孩子的肌肉鍛鍊的足夠強壯,自然走路也不容易摔跤了。

另外還有一種情況,如果孩子不僅經常摔跤,還會出現蹲下起來很困難,行為動作不協調的情況,並且隨著年齡增長也不見好轉,也要及時就醫,排除先天肌肉方面的問題。

相關焦點

  • 駝背、內八、墊腳……你的孩子不好好走路可能是腳踝出了問題!
    人的一生大約要走20萬公裡相當於繞地球4圈每邁一步腳部承受的壓力相當於自身體重的1倍跑步時能達到體重的3-4倍跳躍時甚至會達到體重的5-6倍我們的腳每天都要承受很大的壓力而腳的變形還可能會引起身體其他部位的疾病
  • 每天踮一踮腳,這些好處會光顧你!5個踮腳動作學起來
    踮腳,算是一種運動嗎,很多人都不知道吧?踮腳確實是一種運動,就好比走路一樣。走路也能鍛鍊到你的雙腿,而踮腳也是鍛鍊到腿部的一項運動。 不要小看踮腳這個動作,每天踮踮腳,可以有效地幫助你緩解腿部肌群緊張,對那些平時沒時間運動的上班族,是很有用的,可以有效地促進血液循環呢!
  • 你的走路姿勢,暗藏健康信號!說明身體出問題了!千萬注意~
    但有很多上了年紀的老人,都喜歡把手背在身後走路;有些人更是喜歡墊著腳尖走路;還有些人則習慣拖著地走…… 其實,走路方式是反應身體健康狀況的一面鏡子。正常步態需要神經系統、關節系統以及肌肉組織都要保持在一個正常的狀態。而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會使得步態發生改變。
  • 踮腳跟的好處有哪些這8個優點有利於身體健康
    一、踮腳尖是個很不錯的有氧運動,它能使人的心率保持在每分鐘150次左右,讓血液可以供給心肌足夠的氧氣,有益人的心臟、心血管健康。二、踮腳尖不受場地限制,只要是站立的狀態隨時隨地都可以做到。基本方法:首先把雙腳併攏著地,用力抬起腳跟,然後放鬆落下,重複20—30次。
  • 走路姿勢,暗藏健康信號!這四個異常步態,說明身體出問題了
    但像很多上了年紀的老人,都喜歡把手背在身後走路;有些人更是喜歡墊著腳尖走路;還有些人則習慣拖著地走……其實,走路方式是反應身體健康狀況的一面鏡子。正常步態需要神經系統、關節系統以及肌肉組織都要保持在一個正常的狀態。而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會使得步態發生改變。
  • 貓咪總是踮腳走路?貓咪的奇怪走路姿勢
    大家印象中都知道貓是來無影去無蹤的,走路時根本不會發出聲音,因為他們一般正常的時候都是踮著腳走路,就像是穿著高跟鞋走路一樣,而除了這樣的姿勢外,貓咪走路還有哪些姿勢呢,又分別代表什麼意思呢?那是一般正常的時候主子是這樣走路的,如果你看到尾巴無力下垂,走路感覺有氣無力、懶懶散散時,代表他身上有不舒服困擾著他,或是說他用腳跟走路而不是踮著腳走,那也是身體出現狀況的警訊,可以想像當你身體已經不舒服時,哪有其他氣力去管外在是否優雅。
  • 你家狗狗走路是內八還是外八?哪種是有問題的?
    走在大街上,看來來往往的人群,總是會看到一些內八或外八的姿勢,這是每個人的行為習慣所造成的。你造嗎?狗狗也會有「內外八」的情況哦!這又是什麼原因呢?跟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1.狗狗習慣問題 這就跟我們人類一樣,長時間以同樣的姿勢行走,久而久之就養成習慣。
  • 每天堅持踮一踮腳,5個踮腳動作學起來,幫你瘦小腿緩解肌肉充血
    不知道有你們有沒有發現,現在的男生走路多個都會有踮腳走路的習慣。曾經身邊的一個朋友,他也很喜歡走路踮腳,當問及他為什麼走路老是踮腳走路的時候,朋友的回答竟然是為了長高。雖然不知道踮腳走路是不是可以促進身體發育長高,也沒有任何的科學依據,但是從個人的感受上來看,確實能夠給人一種自我感覺長高的心理暗示,而且長期堅持踮腳確實能夠對身體有好處,如果你是處在發育階段,那麼不妨堅持多踮腳,說不定就長高了呢?那麼踮腳可以算是一種運動嗎?肯定可以,就好比走路一樣,走路可以鍛鍊到身體,以及作為燃脂運動,那麼長期堅持踮腳對身體肯定也會有幫助的。
  • 每天堅持「踮腳」15分鐘,你會收穫4個好處,這3種方式不妨試試
    推薦一款合您心意的運動方式——踮腳。每天只需在忙完工作時抽空踮腳15分鐘,就會讓你收穫這些好處。1、氣血變得充足氣血不足、精神不振是很多人的常見問題,由於血流不暢,導致皮膚和精神狀態很差。通過一段時間的踮腳運動後,能促進身體的血液循環,血液在身體中暢行無阻,可以將營養傳輸到各個部位,身體營養充足,身體更健康。
  • 【來問】狗狗走路內八和外八的原因有哪些?
    很多鏟屎官會來問小編,家裡狗狗後腿有點外八或者內八,是為什麼?關於狗狗走路內外八的原因很多,下面大致整理了幾點原因供大家參考。1.股骨頭和股骨的角度:後腳會外八的原因是當有髖關節結構不良症的狗,當他的股骨頭和股骨的角度大於正常角度時就會走路外八,當股骨頭和股骨的角度小於正常的角度時就會內八。
  • 沒想到踮腳居然有那麼多好處
    作者:寶寶知道 @懂得愛自己如果你只是以慢跑、騎車、爬山這些才是有氧運動,那你就out啦,其實踮腳尖是一項很好的有氧運動,它能使人的心率保持在每分鐘150次左右,可以達到舒經活絡、調理五臟六腑、減肥降脂的作用,對改善人的微循環、平衡內分泌都非常有好處,最重要的是,踮腳可以隨時隨地不受約束的造起來
  • 寶寶走路為啥會踮腳?有沒有危害?應該怎麼糾正?看這篇就夠了
    寶媽小趙最近發現寶寶總是踮著腳走路,於是不禁有些擔心,這樣踮著腳走路會不會對他身體有什麼影響?其實,2歲以內的寶寶踮腳走路比較常見,因為他們這時候身體的重心還不穩,踮著腳尖走路比較容易保持平衡。但是長時間踮著腳走路,會影響寶寶的骨骼、肌肉正常發育以及他的儀態美觀。
  • 踮腳好處多 補腎氣治便秘
    從中醫角度來說,是由於膀胱氣化不利所造成的,腳跟外側即是膀胱經所循行之處,如果堅持踮腳跟或用腳外側走走路,就可以健運膀胱,使小便通暢起來。 3、改善腦部氣血循環 根據全息定位理論,腳跟與大腦也有很密切的關係。經常踮腳跟,可以有效改善腦部的氣血循環。
  • 娃走路的早晚,暗示了智商的高低?孩子何時學會走路屬正常情況?
    相關數據表明,關於諮詢走路姿態的問題,至少每天有5到10例,絕大多數寶媽表示不能判斷孩子走路的姿態是否正確。孩子與孩子之間還是存在一定差異的,很多孩子出生之後,隨著時間不斷的成長,有的孩子會出現走路比較早的現象;但是有一些孩子就會比較晚,家長們會拿這件事來衡量孩子自身的智商問題。娃走路的早晚,暗示了智商的高低?
  • 娃頭頂的「菱形縫隙」,預示了娃的健康狀態,6種變化寶媽要注意
    它的作用又是啥呢? 昨天群裡聊天,談到孩子的成長發育,露露媽有些鬱悶。 前幾天她剛帶著自己家11個月大的露露去了醫院做保健,測量頭圍的時候發現露露的頭圍有48.8cm,超出正常值0.2cm。露露媽本來沒覺得有啥問題,但醫生的話卻讓她十分緊張。
  • 寶寶走路不穩,胳膊總是抬起來正常嗎?專家:行走訓練這樣做更好
    為什麼寶寶在走路時,總是像小鳥兒張開翅膀一樣抬起胳膊?關於這些疑問,我結合了專家的回覆及相關權威機構的建議,整理出來分享給大家,希望可以幫助到各位家長。01走路時總是抬起胳膊正常嗎?寶寶學步是一個連續遞進的過程。
  • 為什麼寶寶走路老喜歡踮腳?別擔心,用3個小辦法可以慢慢糾正
    文|秘籍君莉莉兒子一歲多,就喜歡不穿鞋走路,暖和的季節還好,可這天氣越來越冷,在家裡還是穿不住鞋子,有時還連襪子也扯掉,這莉莉總擔心孩子會不會凍感冒,不都說冷是從腳上冷的嘛,沒辦法只好在網上淘了地毯鋪在客廳和臥室裡。
  • 走路踮著腳?是腦神經有問題?
    站在大人腿上時會跳躍,但肌張力偏高的寶寶只會直直地站著,腳趾還會使勁的陷進大人肉裡。當然,每個寶寶發育速度不一樣,這些時間點只是大概。通過這些方法,如果懷疑寶寶肌張力異常,就去專業醫院進一步檢查確定。大人再牽引著走,就會變成踮腳走路。
  • 壽命比較長的人,走路時一般會有「共性」,佔得多,說明身體不錯
    從某些程度上來說,一些壽命比較長的人,在走路方面都會具有一定的共性,如果你也具有這些共性說明您的身體不錯,有長壽的潛質。壽命比較長的人在走路的時候有哪些共同的特點?01關節靈活不疼痛在走路的時候膝蓋靈活自如,沒有異常的疼痛,也沒有出現異常的關節迴響,這代表著您的骨骼非常的健康,膝蓋的狀態也是邊較好的,骨骼是人體的基礎,只要骨骼沒有出現較大的問題,身體也不會差到哪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