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13 18: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金廷標是乾隆年間著名的宮廷畫家,仕女和花卉是他擅長的題材。這幅《仕女簪花圖》便體現著他的畫技。畫中家具精緻,陳設華麗,證明它表現的是宮廷女子的生活。古代貴婦每日定會在梳妝打扮上花費時間,不會對妝容衣飾有絲毫怠慢。圖中的這位仕女便是清代審美的一種體現,身段婀娜又透著幾分秀氣。挑簪子試戴比劃的樣子倒是和如今姑娘們挑揀衣服的架勢沒什麼兩樣。到底哪一件好看呢?
觀復貓版《仕女簪花圖》
胭脂釉膽瓶胭脂釉創燒於清代康熙晚期,是從西洋傳入的低溫彩釉。顏色宛如舊時女子妝容的胭脂色,所以名為胭脂釉。其中顏色淺一些的稱作「胭脂水」,濃鬱點的叫「胭脂紫」。這種粉紫色系的瓷器十分豔麗,是陶瓷釉色裡非常特別的一種。
不僅顏色特別,燒制時的呈色劑也很特殊。不同於常見的銅、鐵、鈷等金屬,胭脂釉是以釉料中的黃金在低溫燒造下呈色的。這種從燒造時就自帶『有錢人』氣場的胭脂釉,盛行於雍正、乾隆兩朝,以小件器物為主。
德化窯刻花雙獸耳筒瓶「象牙白」、「豬油白」、「中國白」、「鵝絨白」……別慌,這四個「綽號」所指的白色都是德化窯。德化窯是福建省的著名民窯,宋元時期燒制青白瓷,明清主要燒制白瓷。
黃花梨七屏風式嵌理石羅漢床羅漢床的基本形制是三面圍子,一面留作上下。雖然叫做「床」,但它的實際作用卻更像現在家裡的沙發。可以用以待客,或者小睡一下。可關於羅漢床名稱的由來,各路說法就不如作用這樣有統一的認知了。
鑲嵌理石的三面圍子如屏風一般,由中間向兩邊高度遞減,同時利用石頭的天然紋理增加了這件羅漢床的觀賞性。足部的設計採用了明清家具的一種腿足裝飾——「內翻馬蹄」。理石上的線條配上黃花梨天然的木紋,把自然的美感充分發揮出來。
扯不斷人物圍欄扯不斷也叫一根藤,指的是在窗格上藤條圖案的任意一點開始沿著它行進,一定可以回到原點。這種紋飾往往象徵著子孫、財富、幸福的延綿不絕。
圍欄上方的類似繩結編織的紋飾叫做「八吉」,是由「八結」演化來的。八吉是一條線的彎曲盤旋連結,無頭無尾也沒有終止,所以也叫「盤腸」。在佛教裡,八吉是僧侶起到供奉的八法物之一,有著「迴環貫徹,一切通明」的寓意。
出境演員:觀復貓謝鴛鴦
插畫:觀復檀仁
觀復文物攝影:觀復胡胡
觀復貓攝影:觀復二白
文案編輯:觀復阿若
觀復博物館(北京館)參觀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大山子張萬墳金南路18號
上海觀復博物館參觀地址:上海市浦東新區陸家嘴銀城中路501號上海中心大廈37層
更多觀復博物館的故事請關注微信公眾號:觀復博物館
關鍵詞 >> 觀復博物館,藝術,仕女畫,清朝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