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嘴,我們來喝點水,聽話,喝過水我做好的給你吃……」12月23日上午,家住宿城區幸福街道隆城丹郡小區10棟501室的徐世俊,拿著針管給躺在床上的陳奎英「餵」開水。令人欽佩的是,年近耄耋的老人,20年來無微不至照顧重病妻子。特別是最近5年多來,妻子癱瘓在床,徐世俊無怨無悔照顧的感人故事。
丈夫在外工作 妻子挑起家庭重擔
1941年出生的徐世俊,老家住宿遷經開區南蔡鄉蘇黃村。1958年從洋河中學應徵入伍,成為東海艦隊一名海軍戰士。1965年復員,被分配到四川鐵路系統,後調到南京鐵路分局電務段,一直在載波室工作。為照顧家庭,1982年調回家鄉,在宿遷郵電局工作,直至2000年退休。「在部隊我從事無線電工種,到地方從事有線電工作,可以說這輩子我都在與信號打交道。」
1968年,回家探親的徐世俊經親友介紹,認識了在宿遷罐頭廠上班的陳奎英,從此他們便結下了一世情緣。「我第一眼看到就深深喜歡上了她。」回憶起當年的場景,徐世俊永生難忘「。那時只是簡單見了一面,便各奔東西,隨後我們通過書信聯繫確定了戀人關係。1969年9月,我們舉行了簡單的婚禮,成為一家人。」
「由於我家在鄉下,為了工作,妻子結婚後一直住在娘家。後來3個子女相繼出生,也一直在娘家生活,多有不便。而我在外地工作,照顧家庭的重擔,全都落在了她一個人肩上。」徐世俊說。
丈夫剛剛退休 妻子不幸患上重病
2000年,徐世俊退休。工作了一輩子,本該享享清福,計劃帶上妻子到全國各地旅遊,飽覽祖國的大好河山,卻不料妻子一病不起,最終癱瘓在床。「那是2000年10月初的一天下午,她在廚房端飯時手發抖,當時沒有引起重視,第二天愈發嚴重,後到大醫院檢查確診是腦梗!」徐世俊介紹,經住院治療,病情雖有所好轉,但整個人再也不能像原來那樣隨意外出走動了。
「剛開始還能短距離走動,有一次不慎跌倒,後來就只能扶著牆走了。」徐世俊告訴記者,妻子出行不便,每天悶在室內很苦惱,他看在心裡記在心頭。除了照顧好妻子的日常生活,沒事時他便推著輪椅,帶她外出到小區以及附近公園散散心。
2010年初,妻子便秘嚴重,剛開始給她喝排便藥水,後來不起效果,徐世俊又從醫生那裡學會灌腸,每隔三四天便實施一次。「操作一次最少需要半個小時,雖然又髒又臭,可看她因無法排便而發脹的肚子,我又怎能忍心讓她受罪呢?我自己苦點累點沒什麼,只要她不痛苦,付出再多我也無所謂。」
丈夫無怨無悔 照顧癱瘓在床妻子
2015年,陳奎英病情嚴重,癱瘓在床再也無法站起,這也給徐世俊的日常照料帶來挑戰。「現在我每天6點起床,給她擦洗身子後便開始準備早餐。每頓飯葷素搭配,葷的有雞肉、豬肉、牛肉丁等,素的則是各種蔬菜,最後泡上煎餅,弄熟後用破碎機打成糊狀,一勺勺餵下去。餵完飯,我再到菜場買菜,回來就又開始準備午餐了。下午大部分時間是給她按摩,晚上則要等到10點多她睡了,我才能休息。」徐世俊告訴記者。
「每天我要給她量血壓,3天測量一次血糖,發現異常及時調理,現今她身體一切正常。」徐世俊指著窗臺上堆放的藥物與醫療器具介紹:「親友了解到我很辛苦,也曾勸我將她送到老年公寓;子女為減輕我負擔也曾要求請個保姆,可都被我拒絕了。倒不是想省幾個錢,主要是我現在還能動,就有義務照顧好她。」
「我始終認為,只要她還在,我們這個家就是完整的。」徐世俊特別提到,他們能有一個完整的家,這其中更要感謝黨和政府。「我和妻子都有退休金,生活無憂。現在看病也能報銷大部分,自己完全承擔得起。即便她身患重病,我們也沒有後顧之憂。能有現在的生活,我很知足!」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徐世俊用自己的實際行動,20年如一日悉心照顧重病妻子,詮釋人間相濡以沫的真諦。(記者 孫軍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