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遷老人20年如一日悉心照顧重病妻子 且以深情共白頭

2021-01-09 中國江蘇網

「張嘴,我們來喝點水,聽話,喝過水我做好的給你吃……」12月23日上午,家住宿城區幸福街道隆城丹郡小區10棟501室的徐世俊,拿著針管給躺在床上的陳奎英「餵」開水。令人欽佩的是,年近耄耋的老人,20年來無微不至照顧重病妻子。特別是最近5年多來,妻子癱瘓在床,徐世俊無怨無悔照顧的感人故事。

丈夫在外工作 妻子挑起家庭重擔

1941年出生的徐世俊,老家住宿遷經開區南蔡鄉蘇黃村。1958年從洋河中學應徵入伍,成為東海艦隊一名海軍戰士。1965年復員,被分配到四川鐵路系統,後調到南京鐵路分局電務段,一直在載波室工作。為照顧家庭,1982年調回家鄉,在宿遷郵電局工作,直至2000年退休。「在部隊我從事無線電工種,到地方從事有線電工作,可以說這輩子我都在與信號打交道。」

1968年,回家探親的徐世俊經親友介紹,認識了在宿遷罐頭廠上班的陳奎英,從此他們便結下了一世情緣。「我第一眼看到就深深喜歡上了她。」回憶起當年的場景,徐世俊永生難忘「。那時只是簡單見了一面,便各奔東西,隨後我們通過書信聯繫確定了戀人關係。1969年9月,我們舉行了簡單的婚禮,成為一家人。」

「由於我家在鄉下,為了工作,妻子結婚後一直住在娘家。後來3個子女相繼出生,也一直在娘家生活,多有不便。而我在外地工作,照顧家庭的重擔,全都落在了她一個人肩上。」徐世俊說。

丈夫剛剛退休 妻子不幸患上重病

2000年,徐世俊退休。工作了一輩子,本該享享清福,計劃帶上妻子到全國各地旅遊,飽覽祖國的大好河山,卻不料妻子一病不起,最終癱瘓在床。「那是2000年10月初的一天下午,她在廚房端飯時手發抖,當時沒有引起重視,第二天愈發嚴重,後到大醫院檢查確診是腦梗!」徐世俊介紹,經住院治療,病情雖有所好轉,但整個人再也不能像原來那樣隨意外出走動了。

「剛開始還能短距離走動,有一次不慎跌倒,後來就只能扶著牆走了。」徐世俊告訴記者,妻子出行不便,每天悶在室內很苦惱,他看在心裡記在心頭。除了照顧好妻子的日常生活,沒事時他便推著輪椅,帶她外出到小區以及附近公園散散心。

2010年初,妻子便秘嚴重,剛開始給她喝排便藥水,後來不起效果,徐世俊又從醫生那裡學會灌腸,每隔三四天便實施一次。「操作一次最少需要半個小時,雖然又髒又臭,可看她因無法排便而發脹的肚子,我又怎能忍心讓她受罪呢?我自己苦點累點沒什麼,只要她不痛苦,付出再多我也無所謂。」

丈夫無怨無悔 照顧癱瘓在床妻子

2015年,陳奎英病情嚴重,癱瘓在床再也無法站起,這也給徐世俊的日常照料帶來挑戰。「現在我每天6點起床,給她擦洗身子後便開始準備早餐。每頓飯葷素搭配,葷的有雞肉、豬肉、牛肉丁等,素的則是各種蔬菜,最後泡上煎餅,弄熟後用破碎機打成糊狀,一勺勺餵下去。餵完飯,我再到菜場買菜,回來就又開始準備午餐了。下午大部分時間是給她按摩,晚上則要等到10點多她睡了,我才能休息。」徐世俊告訴記者。

「每天我要給她量血壓,3天測量一次血糖,發現異常及時調理,現今她身體一切正常。」徐世俊指著窗臺上堆放的藥物與醫療器具介紹:「親友了解到我很辛苦,也曾勸我將她送到老年公寓;子女為減輕我負擔也曾要求請個保姆,可都被我拒絕了。倒不是想省幾個錢,主要是我現在還能動,就有義務照顧好她。」

「我始終認為,只要她還在,我們這個家就是完整的。」徐世俊特別提到,他們能有一個完整的家,這其中更要感謝黨和政府。「我和妻子都有退休金,生活無憂。現在看病也能報銷大部分,自己完全承擔得起。即便她身患重病,我們也沒有後顧之憂。能有現在的生活,我很知足!」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徐世俊用自己的實際行動,20年如一日悉心照顧重病妻子,詮釋人間相濡以沫的真諦。(記者 孫軍賢)

相關焦點

  • 且以深情共白頭!耄耋老人20年如一日悉心照顧重病妻子
    令人欽佩的是,這位耄耋老人,20年來無微不至照顧重病妻子。特別是最近5年多來,妻子癱瘓在床,徐世俊更是無怨無悔地照顧她。丈夫在外工作 妻子挑起家庭重擔1941年出生的徐世俊,老家住宿遷經開區南蔡鄉蘇黃村。1958年從洋河中學應徵入伍,成為東海艦隊一名海軍戰士。1965年復員,被分配到四川鐵路系統,後調到南京鐵路分局電務段,一直在載波室工作。
  • 我的幸福記③ | 黃有根、陸珍珍:幸有歲月可回首 且以深情共白頭
    我的幸福記③ | 黃有根、陸珍珍:幸有歲月可回首 且以深情共白頭 2020-12-09 18: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今日大雪丨願有歲月可回首 且以深情共白頭
    今日大雪丨願有歲月可回首 且以深情共白頭 2020-12-07 11: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且以深情共白頭》:結婚後不可缺少的是平常心和熱情
    在校園樹蔭底下,看了一本書《且以深情共白頭》,內心有很多觸動。書中有一段話挺有道理。太多失落的婚姻,太多糾結的戀愛,都是顛倒惹的禍。談戀愛,要求戀人像老公一樣,要有安全感,可以讓你依靠,最好可以依靠一輩子,永遠不離不棄。
  • 16年如一日悉心照料病妻,他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不離不棄」!
    2004年,他的妻子賴意芳因病不幸癱瘓,他便開始16年如一日精心照料著病妻。16年來,李通對妻子不離不棄,全心照顧,用深情和愛意託起妻子坍塌的生命天空,以實際行動證明了「患難見真情」的真諦,譜寫了一曲相濡以沫、不離不棄的愛情讚歌。
  • 83歲老人悉心照料癱瘓妻子8年
    原標題 「你病未好,我不敢老」——83歲成都老人悉心照料癱瘓妻子8年  新華社成都8月9日新媒體專電 題:「你病未好,我不敢老」——83歲成都老人悉心照料癱瘓妻子8年  新華社「中國網事」記者董小紅  8年前,妻子因為意外摔倒癱瘓在床,當時75歲的劉多成承擔起照顧妻子的責任,從零開始學習洗衣做飯
  • 願有歲月可回首,且以深情共白頭……
    ;孤身在外的你記得多穿些衣物保暖莫讓遠方的家人牽掛「小雪」已至願你能和心裡的那個人一起靜候初雪的美好願有歲月可回首且以深情共白頭
  • 獨家:克羅埃西亞老人照顧受傷白鸛20年傳佳話(組圖)
    在克羅埃西亞首都薩格勒布以東200公裡的布魯德斯卡村,退休鍋爐工史蒂夫·沃克奇視一隻受傷白鸛「馬雷娜」為妻,悉心照顧20年,在當地傳為佳話。圖為沃克奇在準備「馬雷娜」的午餐。在克羅埃西亞首都薩格勒布以東200公裡的布魯德斯卡村,退休鍋爐工史蒂夫·沃克奇視一隻受傷白鸛「馬雷娜」為妻,悉心照顧20年,在當地傳為佳話。圖為「馬雷娜」伴侶「魯噠」在沃克奇院子裡吃魚。
  • 最深愛的你,此生遇見你足夠,願有歲月可回首,且以深情共白頭
    縱然這輩子無緣相守到白頭,你也依舊是我生命中最美的溫柔。其實,這輩子,能遇見你已經足夠,不敢奢求天長地久的相守,只希望能在心裡如此默默地眷戀你一生,守護你一生。02謝謝你來過我的世界,這輩子,能在靈魂中與你守一世眷眷深情,已經足夠你給了我人間最美的感動,讓我懂得了何謂朝思暮想的深情,雖然,你只在我的紅塵中逗留了短短一程,可是,你的好,卻足夠我在心間回味一生。
  • 22年如一日照顧重病婆婆 鄰水好媳婦熊餘竹
    22年來,她拖著自己的殘疾之軀,任勞任怨地照料重病的婆婆,受到村民的交口稱讚。「我這個兒媳婦真是好啊!沒有她我哪能活到今天……」6月22日下午,記者來到熊餘竹家,還沒等記者開口,82歲的姜竹英就不斷地說起兒媳婦的種種好。熟悉姜竹英的村民都知道,這位老人22年前因腦血管硬化突然暈倒,被送到醫院治療。
  • 泰城4對金婚老人講述自己的愛情故事 願有歲月可回首 且以深情共白頭
    回想起第一次見面時的情景,如今已經 83 歲的劉守梓依然掩飾不住對妻子邱華平的喜歡與欣賞,"那個時候大家都比較矜持,我們經常偷偷地互通書信,進行『地下活動』"。1958 年,劉守梓離鄉參軍,兩人天各一方、鴻雁傳信;1962 年,他們正式完婚,婚後的日子也是聚少離多。結婚後的第五年,劉守梓被選派到越南參戰。"出發前,我回家與她告別。
  • 雖無緣分共白頭,幸有深情可回首
    朱生豪與妻子宋清如,一個是沉默寡言的青年才俊,一個是曾持不婚主義的進步女性。看似不般配的兩人,卻在歷經十年異地戀後,走到了一起。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看朱生豪與宋清如的故事。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如果沒遇見朱生豪,宋清如的人生,可能是另一番光景。舊照片裡,年輕的她梳短髮,穿旗袍,面容清秀。
  • 輾轉一生,繁華落盡,願有歲月可回首,且以深情共白頭
    本章為《忘羨之交心》第三篇,陳情未絕,忘機尤響,點擊關注,解鎖更多精彩,共浮生大夢一場。魏無羨終於承認,在他刻意忽視的內心深處,他想要堂堂正正、正大光明的執君之手,不管人前人後,這個人都完完全全屬於他。藍湛,願有歲月可回首,且以深情共白頭。「魏嬰,我很高興。」藍忘機看著眼前委屈不已,眼眶已泛紅的人兒說道。「嗯?
  • 悉心照顧癱瘓養母 好兒子被「點讚」
    在江蘇省射陽縣海通鎮通興居委會,有這樣一戶人家,雖是收養的兒子,卻幾十年如一日照顧生病的養母,在他身上,傳遞著傳統美德的溫暖力量。周漢龍從小就被周伯禹夫婦收養,每當回憶起小時候,他總是充滿感激:「不論親生的還是非親生,在我眼裡,他們就是我的親生父母。」
  • 丈夫悉心照料植物人妻子13年 柔情喚回妻子說話
    丈夫悉心照料植物人妻子13年 柔情喚回妻子說話   吳胖國告訴記者,他24歲時和妻子結婚,婚後兩人從未紅過臉。吳胖國長期在外打工,妻子米晴溫獨自將家中的事情打理得井井有條。2000年10月24日,意外突然降臨。米晴溫的父母身體不適,便回娘家照顧父母。沒想到,三個人竟同時中了煤氣。第二天被發現時,兩位老人已經去世,妻子僥倖撿了一條命回來。經過搶救,醫生告訴吳胖國,雖然他的妻子脫離了生命危險,但大腦嚴重受損,成為「植物人」。
  • 為愛堅守20載,她精心照料年邁婆婆和重病叔嫂
    作為妻子,她是丈夫的賢內助;作為兒媳,她是婆婆的小棉襖;作為弟媳,她是哥嫂的手和腳。婚後二十年如一日,鄧長英悉心照料年邁婆婆、重度癱瘓的嫂子和患有老年痴呆的大哥,她用平凡的善舉感動了全村老老少少。  鄧長英照顧婆婆  含辛茹苦 她二十年如一日照料老人
  • 何景娣悉心照顧臥床四年的婆婆 久病床前有孝媳
    她吃苦孝道,盡心盡力做好一名妻子、媳婦和母親的責任,用20多個春秋詮釋「孝」和「愛」的傳統美德,是遠近聞名的好妻子、好媳婦、好母親。古語有云「久病床前無孝子」,然而,化州市東山街道塘尾村委會陳村村的何景娣,卻以女性特有的溫柔善良細膩耐心,無怨無悔地悉心照顧臥床四年之久的婆婆,譜寫了一曲「久病床前有孝媳」的現代文明之歌,以實實際際的行動踐行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 且以深情共白頭
  • 河東區翠蔭裡居民李崇新32年如一日悉心照顧殘疾小姑子:善良好嫂子...
    32年前,自從結婚後,李崇新便主動承擔起照顧自幼殘疾的小姑子王媛娜生活起居的重任。6年前,王媛娜因患脊椎炎癱瘓在床,失去生活自理能力。在李崇新精心照顧下,王媛娜如今已經可以獨自行走。李崇新照顧患病小姑子的事在社區廣為流傳,10月份,李崇新入選「天津好人」榜。天津北方網訊:在河東區翠蔭裡社區,有一位「好嫂子」李崇新。
  • 秦國棟:好鄰居10年如一日照顧孤寡老人
    事跡簡介:秦國棟的鄰居秦秀朋是一位80多歲的孤寡老人,老人無兒無女,生活過得很拮据。秦國棟十年來,幫助老人日常生活料理,使老人享受到了沒有親人、勝似親人般的照顧。雖然老人身體還算硬朗,但畢竟年齡大了,小病不管很容易就出大問題。秦國棟就負責照顧著他的飲食起居,平常沒事的時候,他們就在一起聊聊天,扶著老人在院子裡轉悠、曬太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