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目和釣目只差一個字,魚獲差出了50斤!

2020-12-05 暴風體育

在湖庫等水底不平的自然水域垂釣,調目很重要,釣目則沒那麼重要。如果教條地和釣目較真,不僅浪費了寶貴的垂釣時間,樂趣和魚獲也將大打折扣。如何做到心中無釣目?本文將告訴你答案。

懸墜釣法傳到大陸後,經過二十多年的使用和改進,釣組配置變得更加科學、合理、有效,時速尾數一次次被打破,釣獲量突飛猛進。懸墜釣法的核心是精確調釣,可以說這是被精養池中的滑魚逼出來的,後來對湖庫休閒野釣也產生了重大影響。

釣魚時,釣友問的最多的問題就是調幾釣幾,競技高手接受採訪時也時常強調調幾釣幾無效後又及時改變調目釣目後才奪得名次。久而久之,精確調釣就成了懸墜釣法的重要環節,容不得半點馬虎。

二十多年的臺釣經驗告訴我,精確調釣在精養池和水底平整的水域確實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過在水底高低不平的自然水域,調目依然重要,釣目卻沒那麼重要。

釣水底平整的水域時,在手竿可釣範圍內,不管釣組拋到哪兒,水都是一樣的深度,這時調目與釣目都很重要,而釣水底高低不平的水域時,因颳風、暗流、水底地形等自然因素,以及拋竿不準、搓拉餌團大小不均等人為因素的影響,釣目均會出現變化。

調目和釣目是在正式垂釣前調好的,很多釣友在家就已經調好了,到水邊後直接組裝。但垂釣湖庫,受自然和人為因素的影響,釣目的精準度很難把握,不是高了就是低了,尤其是使用高靈敏度浮標時,餌料差一丁點,釣目也會出現變化。另外,不管浮標做工多精細,使用多好的防水漆,都會出現一定程度的滲水,使釣目出現變化;拋竿不到位、颳風、水底暗流等因素也會使釣目出現變化。

釣精養池是利用餌料的霧化將魚引誘至霧化區域,所以拋竿落點必須準確才行,有釣友把它形容成籠子裡捉雞。而野外湖庫裡的魚就算是雞,也是「散養」的雞,散養的雞是不會固定在一個地方覓食的。野釣打窩基本都靠用手撒,像天女散花一樣,弄得釣點周圍有餌料可食,導致魚兒不集中,因此垂釣時就不能像釣精養池一樣把鉤餌拋到固定位置,而是不時在窩子周圍拋竿,加上水下地形的影響,釣目的變化就更大了。

經過多年垂釣,筆者認為在湖庫等自然水域或釣點高低不平、水底為斜坡的水域垂釣,切忌跟釣目較真。浮標調整好後,只要浮標不是偏差釣點太多,不管浮標露出多少目,都應視為正常現象,要做到心中無釣目。

心中無釣目並不是無視釣目,而是以事先設定好的釣目為基準,做到心中有數。拿最典型的調4釣2來說,拋竿到位後,只要鉤餌落點偏差不太大,浮標露出水面半目至五六目甚至全目都可視為正常,不要因為浮標沒露出水面2目就去刻意調整,尤其是使用細尾浮標和長竿時,浮標的目數不清晰,眼神不好的釣友很難看清,非要盯住2目不放是沒有好效果的。

我們要學會的是如何觀察浮標的動態特點,識別出真正的魚訊,提高中魚率。觀標時,重點是觀察水面與浮標的交界處,只有這個地方才能反映出準確的魚訊,尤其是寒冬和早春時節魚咬鉤的動作小時。

魚咬鉤時,釣者要根據標尾露出水面的多少決定提前提竿或延後提竿。如調4釣2時,鉤餌到位後,浮標露出水面半目,那麼在浮標出現信號時,就要延後半拍或一拍提竿;如果浮標露出水面四五目,就要提前一拍提竿。

心中無釣目是一種習慣,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我們不妨稱之為「動態觀標法」,這種方法比費心費時調整釣目實惠得多,就算在風浪環境下也有不俗的表現。

筆者習慣使用小號細尾浮標,設定空鉤半水調4釣1.5,拋竿到位後就基本不去注意浮標露出水面的目數,而是注意觀察水面與浮標交界的位置,魚咬鉤時浮標出現下頓、上頂、下滑等小動作都很清晰,尤其是使用細尾浮標釣遠點時,露出水面的標尾是不清晰的,眼神不好的釣友更難以辨別出目數,看到的只是一根帶顏色的細小直棍。

如果學會根據浮標與水面交界處的動態特點來判斷魚咬鉤的信息如果學會根據浮標與水面交界處的動態特點來判斷魚訊,複雜的事情就變得簡單多了。

2014年4月19日,筆者到雲蒙湖北關莊環湖路邊的一個人工半島釣魚,有幾位釣友已經提前就位了。該釣場是坡度較大的斜坡,水底有修建半島時丟棄的大量雜石,當天風雖然不大,但水浪較大,受水下地形和風浪的雙重影響,就出現了釣目極不準確的情況。那幾位釣友不管怎麼調整,始終與設定釣目有差距。

筆者使用3.6米手竿、0.8號主線、0.4號子線、2號袖鉤,配1號小型細尾浮標,設定為空鉤半水調4目釣1.5目,出現的情況和那幾位釣友一樣。不過筆者沒有刻意調整,只是通過浮標與水面交界處的變化決定提前或延後提竿,結果大鯽魚和鰟鮍魚不斷出水。到後來,那幾位釣友不釣了,站在我身邊觀看,其中一個說:「怎麼沒見浮標有動作你就釣上魚來了?」其實並不是浮標沒有動作,而是浮標動作小,被風浪掩蓋住了,看標尾基本看不到,只有浮標與水面的交界處才能反映出來。

他們認為我使用的餌料有玄機,實際我用的就是兩款鯽魚商品餌加南極蝦粉。他們不信,我便把餌料送給他們,收竿時,這幾位釣友沒釣多少魚,我卻釣獲鯽魚、白鰷和大鰟鮍共25斤。

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不是因為釣點無魚,也不是餌料和調釣出了問題,問題只有一個——他們受釣目所困,只想著如何使釣目準確穩定,結果鑽進了死胡同。

垂釣時,魚情是不斷變化的,魚的吃口也是多種多樣,浮標出現的動作也各不相同,這就要求釣者要密切注意浮標的動作,以提高中魚率。野生魚不像精養池中的魚那麼滑,只要天氣正常,適合魚類活動覓食,它們是不會拒食的,釣者做到「精調粗釣」即可。只有做到心中無釣目,不為釣目所累,才能從複雜多變的釣目調整中解脫出來,真正做到輕鬆垂釣。

相關焦點

  • 調幾目釣幾目,雙鉤的狀態是什麼樣子的
    在野釣中最常用的調幾釣幾,這時候雙鉤在水裡面是什麼狀態呢?我們以空鉤調三目釣三目為例,和大家一起分享分享。希望各位釣友指導。接下來我們再調釣目,在魚鉤上掛小鉛皮,士或者是餌料,拋竿入水,浮漂沉入水中。這時候再起竿把浮漂向上推,直到浮漂出水面三目,這時候就是釣三目。釣目已經調好。當空鉤半水調三目時,浮漂到以下的線組鉛墜,8字環,雙鉤重量此時與浮漂的浮力(三目此水面)相平衡。
  • 釣魚調漂很簡單,調幾目釣幾目不再是問題
    在野外垂釣鯽魚時調漂的方法有很多種,至於怎麼調好沒有一個準確的定義,這些都是由魚情和環境決定,只有觀察好這些才能把漂調到理想適合的狀態。釣魚第二種方法,調平水釣一兩目,這個調釣相比調三目釣一兩目要顯得鈍,但是是釣鯽魚是最常用的一種,中魚率很高,在魚密度大且小魚多的情況下使用
  • 調四目釣兩目為什麼兩目沒調掛餌就正好?
    調四目釣二目這種調法是我們臺釣最常用的調法之一,先來看看我一般調四釣二的過程。首先找水深在保證鉛重量大於浮漂浮力的前提下,把浮漂拉到緊挨鉛皮座處。線組拋入水中,這時的浮漂是沉入水中的。定調目下拉浮漂一個子線再加15公分的距離(這個距離不是固定的,主要是為了空鉤無餌時保證雙鉤離底。另外,本人喜歡把定位太空豆下拉一個標準的子線距離,這個定水深的太空豆可以判斷子線雙鉤在水底的狀態的)。修剪鉛皮至浮漂露出來四目為止。
  • 釣魚圈持續多年的調釣爭議:調4釣2與調平水釣2目,究竟誰更好?
    調4釣2的靈敏度優勢在1989年的那場交流比賽中,臺灣釣手使用的是7目軟尾浮漂,單鉤與單餌的重量均能夠將浮漂下壓1目,這樣一來帶雙鉤調4目釣2目,雙餌在水底就呈現出一餌躺底,一餌輕觸底的狀態。雖然在釣底的時候,一餌輕觸底一餌懸浮被認為是最靈點,但是這樣的狀態會出現非常嚴重的空竿以及脫鉤跑魚現象,因此調4釣2一餌躺底一餌輕觸底的狀態,被認為是實用價值最高的靈敏狀態。
  • 常用的調平水釣兩目和調四釣二
    關於調平水釣兩目,和調四釣二 首先調平水在我們拋竿入水找水深以後下移浮漂修剪鉛皮至調目時。這個期間,對今天所應對的對象魚和吃口還有選擇的餌料來做一個全方位的判定才可以去選擇調目。 調目是通過半水修剪鉛皮拋竿入水壓線後來看調目是否到位。
  • 外出釣魚,究竟應該調幾目應該釣幾目,調幾釣幾的詳細分析
    很多新入坑的朋友對於調幾釣幾到底是怎麼一回事不是很清楚。今天我們就聊聊這個問題。我們就以調四釣二為例,調四釣二是最普遍的調釣方法,也是最基本的方法。調漂時空鉤半水調四目,釣時雙鉤掛餌,然後調整浮漂露出兩目。
  • 帶雙餌調平水釣2目,帶雙鉤調4釣2,兩者的區別竟然這麼大
    帶雙餌調漂只適合在釣浮的時候使用,也就是帶雙餌調N目釣N目,調目與釣目一定是保持一致的,例如調3釣3、調4釣4等等。所以帶雙餌調平水釣2目在釣浮的時候是無法實現的,在釣底的時候又缺乏實用性。弊端三:帶雙餌調漂過於靈敏帶雙餌調漂與帶雙鉤調漂相比多出了兩個餌團的重量,假設兩個餌團的重量能夠將浮漂下壓8目,那麼帶雙餌調平水其實就相當於帶雙鉤調8目。如果浮漂的吃鉛量較小或者餌團較重,兩個餌團的重量甚至有可能將浮漂下壓10目以上。很顯然這樣的調目已經超出了正常範圍,屬於極為靈敏的狀態。
  • 自從學會調漂漁獲就差了?只是進入誤區,這幾點留意一樣行!
    除非你找到一個沒有小魚鬧窩、也不走水、目標魚進窩的理想釣況,這種情況可以說調靈是最佳選擇,能大幅提升漁獲和效率。 你只需要記住一個原則:調靈之後老是抓不住口或者上小魚的話就可以調鈍試試。不要一直在那裡頻繁的抽竿,這樣還有可能驚擾水裡面的魚兒。蓑笠哥自己好多次調靈釣不起來魚,後面重鉛躺底收穫鯉魚和草魚。
  • 調平水釣兩目,為何鉛皮到底了?主要關係三種調釣法三個原因
    閱文之前,溫馨提示:快樂出釣,安全第一;文明作釣,愛惜環境;為娛而釣,幼魚放流!釣友問調平水釣兩目為什麼鉛皮到底了?當看到這個問題時,本人在考慮題中的調釣法有幾種,因為問題中沒有明確說明!原因是:不帶鉤調平水時,浮漂的浮力等於鉛墜加「8」字環的重力。當要釣兩目時,鉛皮與「8」字環必須要失去一部分重力,讓浮漂有剩餘兩目的浮力!而這部分失去的重力,只能依靠水底承受。所以要想做到釣兩目,只能是鉛皮或「8」字環到底。
  • 對於野釣,到底是調四釣二好還是調平水釣兩目好?看完你就明白了
    相同的釣點,相同的餌料,就是釣的比別人少。而有些釣友卻還沒覺有什麼。的確,釣魚並不是在於你的魚獲的多少,但是有一點:釣魚,一定要釣明白。調釣,對於釣魚來說永遠都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只有釣明白了,釣技才會增加,才會享受到更大的樂趣。
  • 調平水釣二目或調低釣高不是冬季調漂規範,這樣調漂才是正確思路
    關於冬季調漂,調低釣高是常用的經驗,但不是必然的規則。有釣友專門拍攝調釣的視頻,同樣的釣組、鉤重和餌重,只是調釣不同,分別是調六釣二和調平水釣二目比較。從視頻來看,調六釣二和調平水釣二目,底部狀態差不多,都是下鉤躺底,上鉤餌料斜著觸底,子線是斜著拉直沒有彎曲,唯一的不同只是落底後,兩餌間的距離不同。由此可知,冬季常見的調低釣高並不比平常的調高釣低優越多少。所以冬季調漂不一定就非要調低釣高。而上來就直接調低釣高最大的缺陷,就是非常容易出現過鈍,結合冬季魚口變輕,導致浮漂不出動作,看不到魚口,極大的影響釣獲。
  • 什麼情況要調平水釣一兩目,話空鉤半水調漂,在野釣中摸索
    這個調平水釣一兩目,我運用最成功的例子就是去年五一,我和釣友強哥超哥去孫家灣解毒的時候,那天天氣晴朗,豔陽高照,風平浪靜,那天只要是一頓緊接著黑漂,非鯽即鯉。漂相穩定中魚率高。收穫的大鯉魚,修長的體型。當時的總魚獲!
  • 調高釣底和調低釣高,字相同意不同,搞錯了的後果就是釣不上魚
    漂是釣魚人的眼,漂調的精準,說明眼睛沒問題,不近視,調的不精準,就如同得了近視或者老花眼,雖然勉強能知道,但是具體什麼情況就很模糊了,比如我們實戰時,最常見的四種調釣思路,調高釣低,調低釣高,調高釣高,調低釣底,先有不同的思路,自然就有不同的調法,針對的魚情和特點,就大不相同。
  • 什麼調4釣2、調5釣3,調漂只要明白這6個字,什麼魚情都搞定!
    什麼調4釣2、調5釣3,調漂只要明白這6個字,什麼魚情都搞定!不管是野釣還是黑坑,我們釣魚之前都要調好漂,這是非常重要的一步。調漂能控制浮漂的靈敏度,控制釣多深,屏蔽一些假信號等等,能幫助我們更好的,更準確的釣到魚,因此,釣魚前調漂這一步是必須做好的!
  • 孔雀羽7目軟尾漂的底釣之道,提升漁獲效果不錯!
    大家都知道經典的孔雀羽7目漂和調4釣2就是專門針對底釣的。今天咱們來聊聊底釣用漂技巧,助釣友大提漁獲!首先要說明,其實所有的漂都可以用來釣底,只是效果會有不同。底釣漂要求長身、短尾、短腳,因為只是為守底而設計的,所以一般都不會做很長的尾,7目就足夠了。翻身到釣目,動作簡潔乾脆。魚在底或想把魚壓在底上來釣,就用這類漂,信號穩重,中魚率高。
  • 有釣友問調平水釣一兩目,搓餌換成蚯蚓需要重新調漂嗎?給你答案
    當你上推浮漂釣到一兩目時。你會發現需要上推一個較長的距離浮漂才會由平水多出一目兩目,而此時也就是八字環觸底。這就是因為平水時兩鉤是躺底的,而你上推浮漂只會讓子線彎曲的弧度越來越大。直至子線完全躺底,八字環到底時,才會有一個重量的抵消。所以才會再次有一個目數多出,也就是你釣的一兩目。
  • 調平水釣二目,常用於蚯蚓做釣!新手參考
    冬季釣魚,經常會用到蚯蚓做餌料,但是蚯蚓做釣餌有一個非常明顯的缺點,那就是蚯蚓的重量比較輕,不會像其它釣餌一樣具有比較明顯的重量,這就給我們調漂帶來了一些難度。不過困難總是有方法來解決的,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如果用蚯蚓釣,怎麼調漂才會比較合適,供你參考。
  • 釣上巨型「側眼怪物」大比目,神奇本領讓碰上它的鯊魚都畢恭畢敬
    釣上巨型「側眼怪物」大比目,神奇本領讓碰上它的鯊魚都畢恭畢敬在海釣過程中經常會釣獲一些罕見的魚種,其中不乏那些巨大且神秘的醜陋「怪物」,今天就分享一下在阿拉斯加海域和加利福尼亞海域中常常被釣獲上岸的一種醜陋的大型側眼怪物
  • 你釣過最大的魚有多大?釣友用90斤玉米打窩,釣獲127斤大青魚
    釣友的這句話真虛偽,敢不敢比比誰釣的魚大關注釣之娛,天天有新料!釣魚人不為魚而釣?這句話我覺得特別矛盾,釣魚不就是為了體驗釣上魚來的過程麼?如果一直釣不到魚,娛樂心情就是一個笑話,也許是有些釣魚人釣不到魚,通過這種方式來掩飾自己的尷尬吧!
  • 加粗三目的浮漂能不能調3釣2,記住一個準則,別再瞎用了
    乍聽之下很複雜,但對於我們釣手來說真的不用了解太多,你只需要知道漂尾的特點對我們釣魚有啥影響就行了。加粗目浮漂的優點:漂目的一個主要作用就是顯示,隨著作釣距離變遠,這漂目的觀察性會越來越差,於是出現了加粗目浮漂,用來增加浮漂的可視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