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澳大利亞野兔、丹麥生蠔、美國鯉魚等泛濫成災之後,加拿大魁北克省烏塔韋區的農民們都快被野生火雞們折騰哭了……好歹野兔生蠔鯉魚還算是外來入侵物種,這種本國野生動物多到影響人類生活的還真是不太多見。
我們知道在西方國家,聖誕節、感恩節的時候,餐桌上都會有一道非常著名的大餐,名字叫「烤火雞」。火雞這種生物是在墨西哥被馴化的,野生火雞遍布北美。澳大利亞、紐西蘭等國家後來有引進,但是不多,基本上都是預備著過節的時候吃的。
按照中國標準的話,像這種過節必吃的動物就算一年只吃兩次,美國加拿大那麼多人怎麼著也得把它們吃到人工養殖才對……但是並不是啊。因為本身火雞肉就不好吃,再加上大洋對面那些人的烹飪水平太差,好生生的火雞烤熟了端上桌其實並沒有幾個人會認真吃它。一頓吃不完後面頓頓都得吃,老外們也是有陰影的。
(現在明白傳統月餅為什麼很少有人愛吃了吧!)
沒有人類做天敵的動物通常數量增長都會特別快……其實每年的4月底到5月中旬,都會有一個狩獵季,允許獵人們出外捕獵,並且允許每位獵人可以獵殺兩隻雄性火雞。但目前看上來這個數量明顯不夠。
火雞數量的增長影響到作物生長。就連當地農業生產者聯盟的的副總裁Stephane Alary也站出來抱怨,據說他的20英畝土地前幾年大約被火雞們吃掉了近2噸小麥,基本上是總產出的10%左右。甚至魁北克西部的農民們已經有很多不再種糧食了,而是改種一些火雞不吃的作物,起碼不會影響自家收入。
還有人說自家每天都有20-25隻野生火雞在院子裡晃悠,一出門就能看見一地的糞便。市中心現在也有不少人見到火雞在路上晃,它們還突襲了一個退休之家,嚇得那裡住著的老頭老太太們到處躲……總之,很多人都被這些野生火雞搞得很糟心……
不過這些野生火雞騷擾人類也是有原因的,今年魁北克省的降雪和凍雨把火雞們平時的食物掩埋了大半,火雞們也是餓急眼了,加上春季繁殖期食物需求比較大,迫不得已從樹林裡跑到了人類生活的範圍裡找吃的。而人類活動對火雞們的棲息地的侵入也是造成火雞們反攻人間的一大因素。
也許在即將到來的狩獵季裡,當地會適當放寬政策,在不消滅它們的情況下適當控制它們的數量,這大概是他們唯一的辦法。不過當地根本沒人提過像當初丹麥生蠔泛濫時那樣,邀請中國吃貨們去幫忙吃雞。可能老外們自己也不相信那麼難吃的火雞會吸引到中國吃貨們……
不過事實如此,火雞在國內餐桌上基本上看不到,除非有人想要嘗個新鮮。因為中國人也不愛吃那玩意……
實際上火雞肉雖然肉質偏硬,又柴,沒啥脂肪,倒是健身的人可以多吃,因為蛋白含量真的高。只不過烹飪手法比較繁瑣,關於「如何把火雞肉烹飪得香噴噴」這個問題比較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有個在國外生活的中國小夥伴說自己每年感恩節都會被一群大媽們拉扯,只為讓他去幫忙烹飪火雞。小編看了一下他的做法:需要用各種調料將整隻火雞醃製12小時,然後還要恆溫小火燉上5個小時,最後放入鯢式壁爐照燒15分鐘……出來之後就是這個樣子:
好麻煩,為了吃只雞要花近一天的時間,有這功夫做頓佛跳牆不好嗎?
(圖片來源:CBC、知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