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商網消息:7月5日,2019多點Dmall誠盟峰會——「誠盟有你」在北京舉行。多點Dmall董事長張文中、總裁張峰出席會議,此外還有眾多零售商、品牌商代表,以及IDG、德勤、騰訊等知名企業人士,共計500餘人。
張文中在會上表示,多點以Dmall OS提供零售數位化的作業系統,真正在數位化時代,解決零售業的問題。擁抱多點,就是擁抱未來。多點是一個聯盟,第一是技術聯盟,第二是會員聯盟,第三是商品、供應鏈的聯盟,第四是標準的聯盟,通過共同努力,多點聯盟會讓每一個聯盟成員都有更輝煌的未來。
此外,會議期間,張文中接受了媒體採訪,對業界關心的零售數位化、5G技術、人工智慧等方面的問題進行了解答,表達了自己的看法。
以下為訪談實錄(經聯商網編輯,部分有刪減):
記者:現在數位化已經是零售行業的共識了,很多零售企業都在進行數位化的嘗試,在您看來零售企業進軍數位化的時候有沒有什麼需要重視的方面?
張文中:數位化在今天已經成為越來越多零售企業的共識,這與7年之前已經完全不同,現在大的方向已經明確了,接下來要重視的是這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戰略思考,怎樣真正的解決面臨的挑戰和問題,而不僅僅是形式上的追求,這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成功的一個基礎。
其實我經常會講兩點,堅定不移的擁抱網際網路,徹底的迎接商業數位化。數位化必須要幫商業企業解決問題,提高效率,真正的把商品管控好,把用戶了解好,讓它能夠在新的時代裡更有效、準確的去觸達用戶。在新的時代讓商品能夠更科學的進行選擇、提升,包括整個供應鏈也是,這些都是基礎的革命。所以有這麼一個正確的認識,最根本的是永遠不要忘了你的初心是什麼,初心就是為了真正的讓我們的企業更有效率,讓我們的消費者更好的體驗。
記者:不久前中國零售業有一個爭論,中國零售業和國際零售業相比還是有一些差距的,您怎麼看這個問題?中國零售業在國際上來講哪些是我們做得好的,哪些是我們需要學習的?
張文中:其實從零售業的發展來看,我們很長一段時間是學習國外的經驗,追趕國外的成功,今天國外企業依然有一些先進的地方值得我們學習。現在中國零售企業規模依然是比較小的,在發達國家銷售額在一百億美元以上的企業、一千億美元以上的企業很多,中國真正銷售額在一千億美元以上的零售企業屈指可數。
中國企業和國外企業相比更創新和領先的地方,恰恰就是如何面對新的挑戰,做到線上線下一體化。作為傳統的零售企業,怎麼樣去擁抱網際網路?怎麼才能夠通過和網際網路的一種化學反應,真正更好的提高企業的效率?比如像多點為代表的這種模式,較早就注意到線上線下一體化,而且是全面的一體化,當然這個一體化是在數位化的基礎上。多點提出會員的一體化、供應鏈的一體化、促銷和價格的一體化、運營的一體化,這些其實都是非常關鍵的。這裡面有一個重要的方面,消費者在今天和未來,既希望得到線上的服務,就是我們所說的到家,同時也需要到店。他們會希望被做為一個統一行為的消費者來看待,而不是一會兒被看成是線上消費者,一會兒被看成是線下的消費者。這些非常重要的特徵多點早期已經注意到,所以多點一直在沿著這個方向走。
多點歷來強調網際網路、電子商務和零售企業是可以共融的,甚至提出來多點提供包容性發展的模式,這種包容性發展模式要把原有的商業資源加以利用,而不是替代。原有商業資源包括大量的商業網點,已經建立的商業基礎設施,如供應鏈等,這些設施通過多點的催化,它的整體效益不但得到了提高,而且得到了復用,復用的前提是無論消費者到店的服務還是到家的需求,都通過這個供應鏈得到了滿足,得到了實現。
多點恰恰提供了一種讓線上線下的需求能夠一體化實現的模式,這種實現的背後是供應鏈的管控,商品的管控,互聯的管控,以數位化作為基礎,推進這樣一種全面的變革,實現包容與發展,初步見到了非常大的效果。
記者:在3G、4G的迭代過程中很多產業發生了改變,現在的5G時代您覺得技術的迭代對零售的發展會有什麼影響?多點線上線下一體化之後如何應對技術的迭代帶來的機會?
張文中:5G會帶來更大的變化,而且這樣一個變化今天難以想像。由於5G本身作為一個技術平臺,發生革命性的變革。今天我們其實還是用一種老的思維來看5G的變化,當然這若干的變化又會在應用的過程中非常充分的顯現出來。
零售業在5G時代,包括今天移動網際網路+人工智慧這樣一個大時代,已經發生很大的變化,但是更大的變化還在發生。我們現在能說的是消費者既到店又到家,是一種綜合性的服務,不希望銷售者永遠待在家裡。但是要強調的是這個店跟過去的店肯定是不一樣的,是發生很大變化的,而且要求持續的用網際網路思維進行改造和創新。
記者:現在整個大賣場的業態發展形式不是很好,又有很多創新業態,大賣場當前最迫切的是做業態的調整還是擁抱全面數位化可以找到出路?您覺得哪個更迫切一些?
張文中:其實首先這個業態的變化,在網際網路時代之前也發生過,但是迭代沒有這麼快。那麼今天從發展來看,大家更清楚的看到大賣場迭代的確面臨著挑戰,但我覺得這個挑戰並不意味著消費者放棄進這種大的商業設施的需求。在很多地方,特別是一些三四線城市,現在商業綜合體還發展得很快,然而一些一線城市就出現了過剩。這也說明這些大的商業投入設施是被需要的,大賣場需要變革,那麼變革就要讓消費者感覺更方便,讓消費者得到更綜合的服務。而且消費者在這裡得到的服務是在其他地方,比如在線上是不能得到滿足的。
前置倉和店鋪放在一起,我覺得這肯定是更有效的。大家可以想一下,比如一個商品,消費者希望1-2小時送達,在這種情況下只有就地前置倉才能得到保證,生鮮和冷凍更是這樣。前置倉是有存在價值的,前置倉和物流中心之間需要有一個供應鏈來連接,只要是有供應鏈就有效益,就是說前置倉有充分大的量,如果前置倉和店鋪放在一起,就意味著這條供應鏈得到應用,應用的話它的價值就會更大。
記者:除了騰訊阿里以外,您覺得多點+超市這種模型是不是傳統零售業的第三級?
張文中:多點+超市這種模式的確是很重要的探索,而且現在已經取得了比較好的成績。超市在網際網路時代面臨的挑戰和問題,我一直在強調,多點是要讓超市活得更好,多點完全是為了超市的存在而生的。在2014年下半年,討論這樣一個商業計劃的時候,我們就非常清楚的意識到必須有一個創新的辦法,真正的能夠為超市在數位化時代徹底擁抱網際網路、人工智慧,提供發展的空間和機會。那麼現在通過這個試驗,應該說已經初步證明了這一點。
記者:多點在人工智慧方面進行了哪些探索?
張文中:人工智慧對於零售業能產生巨大的影響,人工智慧之所以能夠迅速發展是有幾個條件的,除了算力、算法,更重要的是數據。商業的全面數位化,本身就是為人工智慧應用打基礎,過去我們的數字是不精確、不完整的,也是缺乏深刻挖掘的。比如零售企業以前,下很大的功夫做會員制,讓顧客填表,要去審核,要去錄入,會員數據確實存在很多的不準確性。但是在今天的網際網路時代做法就不一樣了,這些數字就變得非常準確,而且也都能夠讓你進行更深度的分析。
人工智慧要有數據的支持,當然我現在講到會員的數據,同時還有大量商品的數據,都可以去挖掘。這些數據被分析之後,就有了得出一系列結論的基礎。所謂人工智慧,更重要的是在數據的基礎上進行算法的優化,一方面基礎算法有了很大的優化,另一方面結合商業需要的人工智慧算法也在不斷的發展。
像多點現在做的蓋亞系統,還有潘多拉系統,其實都應用了很多人工智慧的最新成果。多點現在推的一個智能防損系統,對於自助收銀中間出現的可疑事情,比如這個人是要順點東西走還是在不自覺的情況下沒有掃碼成功,通過計算機視覺系統對監測畫面的分析,判斷的準確率很高。但是如果用人眼去看這個事兒就是根本不可能的。
記者:傳統行業對於新零售門店是什麼態度?今年下半年的趨勢是什麼?
張文中:在網際網路新的時代,零售業必然要變化,怎麼變?的確是需要大家付出很多心血的。原來傳統的零售業要擁抱網際網路,做一些新的嘗試,這都是對的。而且我認為現在做的不太好就要把店關掉,因為你只要是進入了開店的領域,總有開得好開不好的,當然有些企業很認真,相對來說成功率高一點,所以我覺得這個不用過度解讀。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就是老百姓既需要到店,又需要到家,那麼要到的店必然是數位化時代重新改造的,怎麼能夠把到店鋪和到家服務真正整合在一起,同時對供應鏈進行數位化的優化,讓它效益最高,成本最低,體驗最好,我覺得這是我們最需要去尊重的。
隨著零售企業不斷的實踐,不斷的試各種各樣的模式,各種各樣的創新,對於未來的方向可能會看得越來越明白。但是挑戰肯定會不斷增加,因為這是一個太大的變化,今天的創新以一種前所未有的方式在進行,過去創新大家都是比較小心的,小步試錯,現在可以大踏步的試,而且現在資本市場在主動大踏步嘗試。我相信未來會更好。
(來源:聯商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