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極,中、美共同幫了澳大利亞一把

2020-12-26 新民周刊

人類命運共同體,在南極救援上,可見一斑。

文 | 海上客


澳大利亞南極戴維斯站一名隊員因健康原因,急需撤離。這時候,中國南極考察隊「雪鷹301」直升機出手相幫。這是昨天(12月24日),中國第37次南極考察隊發布的消息。

「雪鷹301」直升機完成對澳大利亞南極科考隊員國際協作救援第一站工作

在新冠肺炎成為全球大流行,西方,包括澳大利亞一些人甩鍋中國,導致兩國關係產生微妙的變化,甚至澳大利亞政府對中國企業採取一些歧視性做法的時候,在南極發生的國際協作,彌足珍貴。


01


事情發生在12月20日。當天,「雪鷹301」由中國南極中山站飛行110公裡至澳大利亞戴維斯站,將澳大利亞5名航空地勤人員及558公斤物資從戴維斯站區運送至37公裡外的戴維斯站冰蓋機場。事情的起因是,12月17日,澳大利亞戴維斯站一名隊員因健康原因需要撤離,澳大利亞南極局向中方請求支援——正在南極執行任務的中國第37次南極考察隊於是出手相幫。

澳大利亞隊員緊急轉送路線 圖 | 武漢大學中國南極測繪研究中心

中國考察隊緊急制定包括指揮、通信、導航、飛行、保障、防疫、應急等內容的專門援助方案,利用「雪龍2」號上的船載直升機「雪鷹301」,12月20日,成功協助澳大利亞戴維斯站完成該名隊員撤離。北京時間12月24日上午8點15分,這名澳大利亞隊員乘坐澳大利亞空客A319,於北京時間14點抵達澳大利亞霍巴特機場,之後開始接受治療。

「雪鷹301「再次出動

與此同時,「雪鷹301「再次出動,於12月24日凌晨離開南極中山站,克服了30節大風的影響,將澳大利亞戴維斯站兩名隊員轉送至戴維斯冰蓋機場。他們登上美國派出的固定翼飛機(BT-67)。美國飛機起飛後,「雪鷹301」將戴維斯站冰蓋機場的5名澳大利亞航空地勤人員及物資運送回戴維斯站。

澳大利亞方面準備固定翼飛機機場跑道需要花費數天時間

澳大利亞南極項目負責人金·埃裡斯(Kim Ellis)這麼說:「非常感謝中國和美國的南極考察隊,他們能夠及時調整計劃、提供幫助。」埃利斯還說:「各方的救援能力、傑出的專業知識以及良好的天氣窗口的協同作用使我們能夠在一周內將患者從南極洲帶回澳大利亞。」


02


有評論認為,這次中美共同幫助澳大利亞南極考察隊員,顯示出在充滿敵意和挑戰的現實環境中,各方科研人員間的一種信任與支持。海叔還是感覺,地緣政治關係的變化,應該不會影響人道主義救援。《澳大利亞人報》的評論就稱,「在南極洲設有科考站的國家有相互援助的傳統,尤其是在緊急情況下,澳大利亞最近與中國的外交緊張關係似乎並未影響到這一點。」

汪文斌

在昨天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發言人汪文斌在回答有關提問時也說道,「中方有關部門正與相關方面積極協調對澳大利亞患病人員救助方案。中方願為此提供積極協助。我們祝願澳方患病人員早日康復。」

從中不難看出,中方在尋找未來南極合作的一些常態化方案上,是有所考慮的。而澳大利亞方面呢?海叔注意到,就是這位金·埃裡斯先生,在今年1月還號稱,澳大利亞對其「南極海外領地」上的外國設施有權突擊檢查。當時,埃利斯還曾打了個幌子,不願意透露「中國的科考設施是否在突擊檢查的清單上」。

這當然是笑話——國際社會根本就不承認澳大利亞對南極洲上自稱的「海外領地」的主權。

如今,中美幫助澳大利亞運送病人,從另一個角度也證明——今年1月埃利斯所說的話是胡扯。


03


據稱,澳大利亞突然得病的科考隊員, 並沒有在南極感染新冠病毒。不過,近日已有媒體報導稱,智利的南極貝爾納多·奧伊金斯·裡克爾梅基地出現新冠疫情,有36人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不是開玩笑——已經有人在談論一個現實問題——應對南極的企鵝、海豹等動物進行核酸檢測,看看是否染上新冠病毒,且應對野外環境進行消毒,如使用消毒液,高溫或紫外線消毒,或者焚燒病毒可能汙染的物品。

南極洲生存著350多萬隻企鵝

在海叔看來,南極自然條件與其他大陸不同。這使得人類對南極的科考工作必須在比較艱難的環境中進行,在對付新冠病毒方面,亦是如此。由此,也帶來更多國家間的合作機會——抱團取暖麼。在中國開展南極科考的早期,澳大利亞方面曾經給過中國幫助,中國對此是記在心頭的。如今,中國對澳大利亞的支援,對未來的南極合作有所啟示,對全球抗疫以及此後的經濟復興,都該有所啟示!

人類命運共同體,在南極救援上,就可見一斑。



· 申音 | 萬芾:安靜是一種氣質· 禁賽8年裁決無效!孫楊「鹹魚翻身」?子彈還要再飛會兒……· 又一國民主持人翻車,粉絲「愛的供養」到底肥了誰的腰包?

新民周刊所有平臺稿件, 未經正式授權一律不得轉載、出版、改編,或進行與新民周刊版權相關的其他行為,違者必究!

相關焦點

  • 在南極,中美共同幫了澳大利亞一把
    人類命運共同體,在南極救援上,可見一斑。文 | 海上客澳大利亞南極戴維斯站一名隊員因健康原因,急需撤離。這時候,中國南極考察隊「雪鷹301」直升機出手相幫。這是昨天(12月24日),中國第37次南極考察隊發布的消息。
  • 澳大利亞南極站升起中國國旗後,有些美國人過不去這道坎了
    在題為《中國開始在南極洲謀求主導地位》的文章中,胡珀似乎對《南極條約》的未來感到擔憂。胡珀在文中表示,美國在兩極事務中面臨失敗主義,正一次又一次被外界以及媒體忽視;相反,中國在南極獲得了巨大的媒體關注度,聲量正逐步蓋住了在南極經營多年、實力強大的美國。他甚至因此哀嘆,南極體系正面臨威脅,成為自身成功的「受害者」。
  • 澳大利亞南極站升起中國國旗,有些美國人過不去這道坎了……
    事情的經過想必大家都已經有所了解:12月17日,澳大利亞戴維斯站一名隊員由於健康原因需要緊急撤離,澳大利亞南極局向正在南極執行任務的中國第37次南極考察隊請求幫助。考察隊隨後緊急制定了專門援助方案,決定利用「雪龍2」號船載直升機「雪鷹301」提供救援。
  • 企鵝,冰原,骨架:1911年,澳大利亞南極探險隊拍攝的珍貴老照片
    【圖3】1912年,澳大利亞南極探險隊的成員們拉著雪橇,行進在冰原上,開啟了探險過程中第一站的旅程。在南極洲考察期間,探險隊的雪橇隊覆蓋了大約2600英裡(4180公裡)的從未被探索過的領土。【圖4】1912年,澳大利亞南極探險隊兩名成員懷爾德和華生在旅途的帳篷裡休息。
  • 澳大利亞南極團隊無計可施,中美聯合出手救援
    據環球時報12月23日報導,日前,澳大利亞南極項目團隊一名科研隊員突然患病,需要緊急回到本國展開治療。正所謂「救人如救火」,然而在南極這樣惡劣的環境下,澳大利亞卻束手無策。幸而在此緊急時刻,中國和美國在南極的科考隊緊急合力對澳洲團隊施以援手。
  • 澳大利亞科考隊員在南極突然患病 中美聯手救援
    本文轉自【環球時報新媒體】;據《南華早報》22日報導,一名澳大利亞科考隊員在南極突然患病,目前已排除感染新冠病毒的可能性,中國和美國科考隊正在聯手進行救援,將其送回澳大利亞進行醫治。《南華早報》報導截圖 報導稱,在當下中美澳三國地緣政治關係緊張的情況下,三國的科考隊在南極卻合作起來,救助一名患病的澳洲科考隊員。澳大利亞南極項目的一位負責人金埃利斯周一表示,他們正在修建兩條單獨的冰跑道,作為此次救援行動的一部分,目的是將這名得病的澳洲科考隊員從位於南極的澳大利亞戴維斯科考站運送回澳大利亞。但這次醫療撤離過程要依賴於中國和美國在南極項目的航空支持。
  • 只有南極有企鵝嗎?
    提到企鵝,大家會不約而同地想到企鵝生活在冰天雪地的南極。全世界的企鵝共有18種,大多數分布在南半球。在澳大利亞,生活著世界上最小的企鵝—藍企鵝。它們普遍身高30釐米,和一把尺子差不多高,體重只有兩公斤。小藍企鵝有一身藍色的羽毛,也是唯一一種有藍色羽毛的企鵝,因此被稱作藍企鵝。小藍企鵝出沒於南澳大利亞及紐西蘭、智利的海岸,潛入的海域則非常廣闊,捕食魚類、魷魚及其他小型的水生動物。
  • 最新研究表明,企鵝不是起源於南極,而是來自澳大利亞和紐西蘭
    「當你想到企鵝的時候,浮現在你腦海裡的通常是一種毛茸茸的鳥,它在雪地裡搖搖擺擺地走,或者在寒冷的南極水域裡遊泳。」 但在8月17日,CNN報導稱,根據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研究人員的一項新研究數據表明,企鵝並非像科學家們多年來一直認為的那樣起源於南極洲,它們最初是在澳大利亞和紐西蘭這兩大區域進化而來的。
  • 南極海底發現巨型生物!開始泛濫了
    比如印度的鯰魚,澳大利亞的兔子和美國的小龍蝦和鯉魚,這些生物在當地造成了或多或少的災難。造成這種生物泛濫的原因是,這個地區的生態水平很適合這種生物的生長。但是在一千米深的南極海底上發現了一種生物開始泛濫,也許人類該警惕起來了。
  • 基因組分析:為什麼企鵝會出現在南極?
    根據新的研究,企鵝最早出現在大約2200萬年前,並不像許多科學家所認為的那樣一開始就出現在南極洲,而是出現在澳大利亞和紐西蘭涼爽的沿海地區。一個國際科學家團隊收集了代表18個物種的22隻企鵝的血液和組織樣本,然後對它們的全基因組進行測序和分析,以繪製千年來企鵝的移動和多樣化。
  • 廈工南極詩篇——生命裡的小確幸在南極冰天雪地中傲然綻放
    萬裡之遙,冰海之上,是南極千裡冰封,是企鵝憨態可掬,是五星紅旗迎風飄揚,是中國科考隊員一片丹心,是廈工機械傲然挺立!鬥極寒,歷冰霜,與風雪共舞。我最親密的戰友啊!是你們挺起了中國工程機械的脊梁。企鵝蹣跚走過,那是溫暖生命的小確幸;極光下那一抹絢爛,在靜謐中閃耀。雪花如此瀟灑任性,卻因你的存在而翩然起舞。
  • 「感謝中國」在澳大利亞響起,中美合力救援澳方
    但中方作為負責任的大國,並未由於經貿之間的摩擦而影響中方在危機時刻向澳大利亞伸出援手,"感謝中國"的聲音也隨之而來。 中美合力,援助澳大利亞 根據人民日報海外網所報導,一位在南極參與科研行動的澳籍科研人員突發疾病,情況十分危急。
  • 南極的小企鵝們萌化了!
    你親眼見過南極的冰川嗎?見過小企鵝萌萌的在冰川上溜達嗎?快來看!南極的企鵝要火了!這賣萌的本事是與生俱來的呀!
  • 它被叫做世界的盡頭,是澳大利亞唯一的島州,再往南就是南極
    這個島自然風光讓人驚豔,島上還有各種體驗項目,從這個島往南,就是南極了。它就是塔斯馬尼亞州。它是澳大利亞最小的洲,整個洲島的模樣是一個心形,因此它又被許多情侶標記為浪漫的打卡地。因為這個地方再往南就是南極了,所以它也被稱為是世界的盡頭。布魯尼島(Bruny Island)被稱為「塔斯馬尼亞最美的地方之一」。
  • 南極古老的嗜鹽古細菌或可揭示病毒起源
    英國《自然·微生物學》近日報告,南極一種非常古老獨特的細菌haloarchaea(嗜鹽古細菌),或許能揭示病毒起源的奧秘。嗜鹽古細菌是從南極一個非常鹹的湖泊中分離出來的,其體內蛋白質的新變化能夠使它們同時生活在低溫和高鹽的環境中(因為高鹽條件下,水的冰點可以降到很低)。
  • 澳推「新南極戰略」將投入近2億美元
    新華社電 澳大利亞5月公布的聯邦政府2016~17財年預算中,確認了該國新南極戰略的資金安排,為未來20年在南極研究領域保持領先作出規劃。最重要的南極戰略根據該戰略,澳大利亞聯邦政府將撥款2.55億澳元(約合1.94億美元)用於今後10年澳大利亞對南極的科學研究和後勤保障。
  • 為什麼南極沒有北極熊,北極熊可以在南極生存嗎?
    所以最初非洲、印度、澳大利亞和南美洲這些地區都是沒有真獸的。後來,隨著大陸進一步漂移,南方大陸解體了,非洲和南美洲分別與歐亞和北美大陸連接到了一起,印度次大陸更是拼合成了歐亞大陸的一部分,這些地方就有真獸了。而澳大利亞和南極洲再也沒有和北方的大陸連接過,所以在有人類以前,真獸類是無法登上這兩片土地的。
  • 南極旅行日記,魅力南極(上篇)
    這位老兄工作是很認真的,幫他一起蓋還不讓,一定要親自蓋。在南極旅行中,鵝友在遊輪航行中拍到的座頭鯨起跳的瞬間。還有鵝友們拍下的鯨魚群的照片。第四天,12月2日,上午巡航布朗斷崖(Brown bluff)。這是一座覆蓋著冰帽的平頂死火山,高745米的紅褐色巖石懸崖。在這裡生活著數百隻巴布亞企鵝(金圖企鵝)和2萬隻阿德利企鵝。
  • 玩家| 南極動物來襲,萌炸了!請幫這些可愛的動物上頭條
    在上一次的推送中,遊公子請來了剛從南極回來的玩家孫怡,為我們講述了南極的奇幻之旅。各位是不是沒有看夠,這次是一大波南極動物來襲,萌炸了!請幫這些可愛的動物上頭條!玩家孫怡筆記南極洲,也稱「第七大陸」,是世界上最冷和風暴最多、風力最大的陸地。
  • 竇老師極地之旅(15)【南極】極至之美.企鵝篇
    該企鵝高及人的大腿,個頭在南極圈內僅次於帝企鵝(Emperor Penguin,高及人胸),比另外兩種南極企鵝(Chinstrap「親死她吧」、Adelie「愛得累」)高1-2拳。南極企鵝的生存狀況一度是環保爭論的焦點,此行我就是要親眼看看,南極企鵝的狀況到底怎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