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愛「吸手指」的孩子,將來很難擺脫3種結局,家長別不當回事

2021-01-08 西紅柿媽媽

文|西紅柿媽媽

有的小孩子很喜歡吸舔手指,或是咬手指,甚至就連部分成年人,也有這種壞習慣,還怎麼戒都戒不掉。

愛看籃球的爸媽可能都知道,詹姆斯身為明星,他也有吸咬手指的習慣,甚至就連科比,也有一階段存在這樣的怪癖。

可見,小孩子一旦養成了吸咬手指這個習慣,將來長大後還真不容易戒掉了。

有這麼一部影片《吸拇指的人》,男主人公就很喜歡吸吮拇指,但他爸媽和其他人都認為,這是一個壞習慣,甚至是非常可恥的事。

可惜,雖然很多人都在嘗試著幫這位小孩子戒除,但在影片的最後,男主人公依然含著大拇指出現。由此更加驗證了咱們的觀點,一旦養成了這種習慣,的確很難戒。

另外,在現實生活中,從小就愛舔咬手指的小孩子,很可能在長大後也習以為常,在任何場合下都有可能會忽然咬起拇指來,而多數大眾卻接受不了這種「怪癖」,這導致這些小孩子的結局都不會太棒。

這類總愛吸咬手指的小孩子,長大後很難擺脫3種結局,家長要重視。

1、被人嘲笑

一般人眼裡,只有處於嬰兒期的小孩子,才會有舔咬手指的習慣。因為,嬰兒出生後第一年,被稱為「口腔期」,這是人格發展的基礎階段。

小孩子需要安全感,吸吮需求強烈,在孩子吸吮手指時,能促進大腦和手眼的配合,提高協調能力。因此,幾乎沒人會嘲笑這個年齡段的小孩子。

但是,當大家看見大一點的小孩子,有這樣的習慣時,就會本能的想制止,或是在心底裡嘲笑。畢竟,這是無禮貌的行為,屬於「低齡兒」的特徵。

而對於陌生人家的孩子,或是上了小學以上的小孩,再做出這樣的舉動時,很可能會受到更嚴重的嘲諷。

尤其是在學校裡,這類小孩會被其他同伴捉到把柄,把這事當笑料來說鬧。

2、誘發口腔問題

愛舔手指、咬手指的小孩子,可能不太注意個人衛生,他們會隨時隨地只顧自己的需要,直接把手指塞到嘴巴裡面。

這樣的做法無疑很糟糕,容易把病菌帶到口腔裡,誘發小孩的口腔問題,導致小孩肚子疼,生蛆蟲等。

同時,小孩子長期吸手指,還極容易誘發指甲類病症,影響孩子的形象和美觀度。

3、孩子會有心理壓力

小孩子自己控制不住吸舔手指、咬手指,孩子會遭受到旁人的嘲笑,次數多了,孩子就會有一定的心理壓力。再者,這件事很難控制,孩子自己心裡清楚,不該這樣做。如果小孩很糾結,長大後都沒改掉。

那麼,這就極容易導致孩子心理壓力過大,內疚感很強,會使孩子性格過於敏感、內向,甚至是孤僻。

既然危害這麼嚴重,會影響到孩子的個人形象氣質,關乎著孩子的口腔問題,甚至是孩子個性發展。

那麼,家長該如何引導小孩子,趁早戒掉這種壞習慣呢?

(1)趁早糾正壞習慣

打鐵趁熱,戒癮趁早。孩子吸咬手指的壞習慣,只要家長發現了,就要儘早糾正。糾正的越早,孩子徹底戒掉的可能性越大。

當然,嬰兒時期除外。

(2)不斥責,減輕其心理壓力

有些小孩子之所以養成這樣的習慣,純粹是心理壓力過大,為了釋放壓力,緩解不良情緒,安撫自我,小孩子才逐漸養成了這樣的壞習慣。

家長發現孩子吸咬手指時,不要簡單粗暴的制止,更不要斥責,只需要用行動阻止孩子,幫孩子把手指,靜靜地離開孩子的嘴巴即可。

然後,家長可以陪著孩子做點別的有趣事情,分散孩子的注意力,讓孩子快樂起來。

(3)監督陪伴孩子

戒掉吸咬手指的不良習慣,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事情,需要家長跟孩子一起長期的努力。當家長發現自家孩子,有事沒事愛吸咬手指時,要用心監督孩子,多抽時間陪伴孩子,跟孩子一起度過頻繁吸咬手指的時間段,積極制止孩子的不好行為。

如此,孩子才能更快的戒掉這個怪癖,避免長大後被人嘲諷。

另外,身為家長,要避免讓孩子過度關注這件事情,也就是說,不要反覆的去告訴孩子「不要咬手指」。不然,有可能會強化孩子的不良習慣,讓孩子越戒越厲害。

當然,還有最重要的一點,要避免孩子的焦慮情緒,理解孩子安全感的需求,鼓勵孩子表達情感,把心裡話講出來。只有這樣,孩子的壞習慣才會慢慢改善,得到徹底地糾正和戒除。

(圖片來自網絡,侵權請聯繫)

相關焦點

  • 經常「挖鼻孔」的孩子,將來可能會有這3種結局,家長別不當回事
    有時候孩子不經意間的行為,是非常沒禮貌的,比如抖腿、挖鼻孔、隨地吐口水等等,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強,可能看一遍就學會了,而且很樂忠於模仿。在孩子還沒有養成這些不好的習慣之前,家長應該及時制止,不然養成習慣將來很長時間都難改正過來。
  • 寶寶愛「吸手指」將來可能會被嘲笑,甚至影響其形象氣質與性格
    此外,在生活中,那些從小愛舔咬手指的寶寶,有很大的可能會隨著時間的流逝,當寶寶長大了也會習以為常,不管在什麼場合都可能會下意識的吸咬起來,這種「怪癖」是很多人無法接受的,這也就導致這些寶寶長大後會因此受到阻礙。愛吸咬手指的孩子,長大成人後難以擺脫的3種結局1、遭受無盡的嘲笑吸舔手指的習慣,在一般人認識中,只有那被稱為「口腔期」的寶寶才會有。
  • 喜歡「挖鼻孔」的孩子,長大後難逃這3種結局,家長別大意了
    文|好孕姐3歲的丫丫非常喜歡挖鼻孔,一閒下來,就把手指伸進鼻孔裡,來回地折騰一番。偶爾丫丫挖到比較大的鼻屎,她還會跟家長炫耀一下。對於丫丫的這種行為,丫丫的媽媽嚴厲禁止,覺得很不衛生,還顯得很沒素質。但是丫丫的爸爸卻認為,這是孩子天真可愛的地方,不必過於較真,可以由著孩子,再說有幾個人不挖鼻孔?為此,丫丫媽媽和爸爸沒少吵架...... 確實,人在鼻子癢了的時候,會下意識伸出一根手指掏一下鼻孔,這很正常,雖然這個動作看起來不雅,但是大家也不是公眾人物,好像也沒什麼大不了的。
  • 如果孩子習慣了以下睡姿,以後會又醜又笨,家長可別不當回事
    文|文兒家有孩子,父母自然對孩子的健康和成長最上心,當然對孩子的顏值也比較在意。像有些家長,甚至在孕期就開始琢磨吃什麼可以讓孩子皮膚白、眼睛大、頭髮濃密等,可見家長對孩子的成長,哪怕是小事都是非常上心的。
  • 小寶寶愛揉眼睛?家長別不當回事,排除這些原因才放心
    一位媽媽找到我說,自家幾個月大的寶寶總是愛揉眼睛,家裡人都說沒事,揉眼睛很正常,但自己總是擔心,不知道寶寶為什麼揉。我問她,寶寶揉眼睛的時候可有不舒服的感覺,或者總是哭鬧?她想了想說,哭鬧倒是沒有,但是挺煩躁。我跟她去家裡看了一下,發現寶寶身上溼疹還挺多,眼角處也長著幾粒。
  • 別把小朋友撿5角錢交給民警不當回事
    (10月30日《人民日報》)  不論孩子是牙牙學語,還是蹣跚學步,其猶如一張潔白無暇的白紙,這張白紙究竟能繪就怎樣多彩的圖畫來,那就看家風、家規和家訓如何傳承了。不難想像,孩子在路邊撿到5角錢,執意要把5角錢交到警察手裡,這即使家長言傳身教的結果,同時也是家風、家規和家訓的必然要求。  如果沒有家庭環境影響,孩子撿到5角錢,也想不到交給警察。
  • 「愛頂嘴」和「不頂嘴」的孩子,將來性格差異大,父母別不當回事
    「愛頂嘴」和「不頂嘴」的孩子,將來性格差異大根據哈佛心理學專家研究發現,愛「頂嘴」的孩子往往更有主見,遇到事情也喜歡主動思考,而且並不會輕易聽信人言,有自己的判斷,同時也有著勇敢、堅強、自信、樂觀等好性格、好品格,雖然這種孩子有的時候表現得比較固執,脾氣還很大,總是優點要大於缺點,在加上父母的正確引導,一定會有所出息。
  • 孩子如出現這些異常別不當回事 很可能是過敏體質!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孩子如出現這些異常別不當回事 很可能是過敏體質! 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會聽到過敏體質一詞。如果寶寶是過敏體質,父母在護理時更要多花點功夫。這種體質的寶寶稍不留神就會出現過敏反應,出現各種不適。
  • 孩子總發脾氣怎麼辦?別再說這是「天性」了,家長循循善誘是關鍵
    問題的原因究竟出在哪裡,孩子總發脾氣的背後,意味著什麼?愛孩子並不意味著一定理解孩子,要和孩子成為朋友,教育才能發揮作用。這句話說的是:真正意義上的教育,一定是摒棄了父母、孩子的階層觀念,家長因時制宜跟孩子平等相處,了解孩子行為舉止背後的原因,才是最好的方法。1、 其實,隨著孩子的逐漸長大,性格獨立和自我意識的逐漸增強。
  • 女人一旦對你動真心,臉上可能有這3種表情,男人別不當回事
    女人一旦對你動真心,臉上可能有這3種表情,男人別不當回事。為什麼說從臉上就能觀察出對方對你的心思?原因很簡單,表情是人們內心情感的流露,一個人在每一天都有很多表情,不同表情表達著不同的心裡想法,例如在煩躁時候,人們往往會不自覺的眉毛緊皺,在難過時候,即使掩飾表情,也很容易從眼睛中發現悲傷。
  • 爸媽們注意了,孩子總愛吸手指,不僅會導致齙牙,還影響頜骨發育!
    作者:寶寶知道 河馬牙醫-寶寶知道河馬牙醫今天來聊聊吸手指的問題。吮吸是兒童的一種自然反應,吮吸手指,安撫奶嘴,或者其他對象可以使嬰兒感到安全和快樂,幫助他們了解世界。年幼的孩子也可能用吮吸來安撫自己,並幫助他們進入睡眠。
  • 這種孩子看起來「鬼靈精」,實則將來很難有出息,家長別高興太早
    文|西紅柿媽媽自從孩子出生後,便是全家的希望,為人父母都想自己的孩子將來能有一番大作為,這樣不僅孩子前途無量,自己也能揚眉吐氣。現在大多父母評判孩子能否有出息,就是看孩子小時候機不機靈,能不能比別的小孩腦子轉得快,能不能得到別人更多的讚揚。
  • 一個人沒有人愛,久了,會有這3種表現,別不當回事
    所以當人在沒有人愛的時候,就要學會好好的愛自己,按時吃飯,按時睡覺,按時開心。很多人明明自己已經在缺愛了,但他卻感覺不到。其實一個人沒人愛了,久了就會有以下這三種表現,如果你有,就要引起重視,別不當回事。
  • 1-3歲寶寶有這3種行為屬於兒童心理問題,家長們一定要重視
    好多媽媽都會遇到比較頭疼的問題,寶寶愛發怒,打人,大了愛吮吸手指,啃指甲等,這些是寶寶先天性格還是引導不當所致。好多都屬於兒童心理問題,家長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1.寶寶愛衝動發脾氣,愛打人寶寶易怒,稍有不順心就發脾氣打人,不要以為這是性格問題,更多的是心理障礙。
  • 孩子「吸手指」怎麼戒?聰明父母這樣做,孩子自然戒除輕鬆又益智
    等到2個月的時候,孩子的手能夠張開,大腦皮質發育得更好,就開始練習吸吮手指,達到用嘴巴和舌頭探索世界、認識自己身體的目的。這個階段在心理學上叫做「口欲期」。孩子早期吸吮手指,也常常表示餓了。到了2-3歲,孩子的手能進行更多的活動,表達飢餓的方式也升級為語言,吸吮手指的現象就會逐漸消失,進而轉入「肛欲期」。如果孩子吸吮手指還非常頻繁,往往是一些環境因素引起的。
  • 孩子3歲前戒掉「3樣」,容易長期積食不發育,別不當回事
    父母平時帶孩子的不良習慣容易導致孩子積食,家長要注意。一、孩子3歲前戒掉「3樣」,容易長期積食不發育,別不當回事1.戒掉懶惰父母不應該讓孩子養成懶惰的習慣。這就要求父母平時不要過分溺愛孩子,培養孩子做好自己的事情的好習慣。讓孩子得到鍛鍊的同時,對身體也有好處。2.戒掉貪吃孩子對「吃」沒有「飽」的概念。
  • 孩子為何會喜歡吸手指?能夠預防嗎?
    因此,為了滿足吸吮的需求,小嬰兒在三個月以前,就會出現吸手指的情形,三個月以後,這種行為會慢慢變成習慣。如果在六個月以前,孩子沒有滿足吸吮的欲望,日後吸手指的情形會較多。一般說來,在三歲到六歲這段期間,吸手指的習慣,是會自然消失的。六歲以後,如果還沒有消失,可能表示孩子在適應上有問題,父母就要特別留心了。
  • 孩子頂嘴、愛抬槓?家長別著急,多說這3句話,娃將來更優秀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家長養育一個孩子,懷有最大的希望就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這中間需要家長的細心引導,耐心教育。但是又有很多家長以「我都是為了你好」為藉口對孩子有許多要求,從而導致了與孩子之間的摩擦不斷,孩子愛頂嘴,愛抬槓成了家常便飯的事情。
  • 家裡這4樣日用品,3種食物,可能攜帶甲醛,勸你別不當回事
    家裡這4樣日用品,3種食物,可能攜帶甲醛,勸你別不當回事 一說到甲醛可能很多人會不自覺地聯想到剛裝修的房子,因為一些裝修材料當中攜帶甲醛成分,所以剛裝修的房子里甲醛含量超標是不能直接入住的。
  • 孩子總愛「咬指甲」,很可能是他心理出現了問題,家長別不重視
    文|西紅柿媽媽孩子們的成長過程中難免會有一些壞習慣,有些壞習慣他們會一直複製下去,很難改掉。這就是孩子們的成癮行為。「咬指甲」就是其中的一種,這是一種讓家長們非常焦慮的成癮行為。前幾天給小宇剪指甲的時候,發現孩子的大拇指都脫皮了,而且白白的,她忙問孩子這是怎麼回事?小宇有些緊張地說,「咬指甲咬的。」「你怎麼又開始咬指甲了?」朋友忙追問道。孩子上幼兒園的時候,曾有一段時間染上了咬指甲的壞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