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前,我生了大寶,婆婆從老家趕來,幫忙看孩子。對我和老公來說,婆婆的到來幫了我們大忙,要不兩個普通的上班族,有了孩子沒人看,肯定要有一個人辭職在家看孩子做家務,會對本來不寬裕的經濟造成很大壓力和困擾。
所以婆婆的到來,解決了大問題,特別感謝。
與此同時,因為生活習慣不同,生活中開始出現很多新問題。很多有了孩子的家庭,一大半是老人幫忙看孩子,要麼奶奶、要麼姥姥,與老人溝通和磨合的過程,尤其需要耐心對待。
不管生活中發生什麼,都要把日子過成你想要的樣子,如果這中間有差距,那就去努力解決產生差距的問題。
婆婆很多老習慣讓媳婦抓狂。
這個話題舉例子,好多媳婦三天三夜都說不完吧,我說常見的可能會發生的幾點:
1. 婆婆用84洗嬰兒尿布和衣服,說這樣消毒好
當初我坐月子期間,有一天聞到一股濃濃的84消毒水味,好奇為什麼,就戴上帽子出來一探究竟。原來婆婆在孩子的尿布和衣服,都放在一個大盆裡,濃濃的84消毒水味道就是從這裡傳出來的。
我說84消毒水不能用來洗尿布和衣服,婆婆說人家都這麼洗的,沒關係。
於是我上網搜索了專家對84消毒水的權威解讀和建議用法,字號設置成四號字體,用印表機列印出來,溫和地交給婆婆。
從那之後,她再也不用84消毒水洗尿布和衣服了。
有時候因為生活環境、固有習慣不同,還因為老人的認識受限,可能會出現與媳婦完全不同的生活常識儲備,有一部分還是錯誤的。
這時候硬碰硬不合適,可以嘗試側面說服一下婆婆,行不通(太頑固)就利用「權威和專家」的話,來告訴或列印出來,讓婆婆了解事情的真偽。
強調一下戒掉84(或其他不良習慣)對孩子好,防止孩子稚嫩皮膚受到傷害之類的,用老人容易接受的話來說服。
2. 婆婆不捨得用流動的水衝洗奶瓶玩具,導致洗不乾淨,存在隱患
婆婆或媽媽一般習慣了節約,用水也是如此。
大多數,不捨得用流動的水清洗奶瓶和玩具。我上班後第一天下班回家,發現婆婆用沒刷乾淨的奶瓶給寶寶倒奶。我說:「媽媽,稍等一下,我用熱水再洗一下,之後再倒奶。」
寶寶只有幾個月,若是奶瓶或玩具洗不乾淨就接觸和使用,很容易導致孩子感染細菌,從而生病。
為了寶寶的健康,我是這樣做的:
(1)每天晚上,把玩了一天的玩具清洗乾淨,擦乾,晾在乾淨的餐具託盤上。寶寶爬行墊,吸塵器吸塵並擦洗2遍。
(2)每天晚上,把用了一天的奶瓶奶嘴刷乾淨,放進蒸汽消毒鍋消毒。不準備買消毒鍋,用家用鍋蒸也可以,原理相同,但是需要提前把家用鍋刷的特別乾淨,因為還沒添加輔食的小嬰兒,怕過敏
(3)你可能會說,奶瓶奶嘴白天用完了怎麼辦?我會和婆婆說好,用清水衝一下,統一放在我準備好的專用盆裡,待我晚上統一消毒。
(4)奶瓶奶嘴,買夠一天的用量,這樣避免白天婆婆用完了就開始用髒的。
(5)老人的生活習慣很難改變,為了寶寶健康,唯有咱們這個親媽,去把一切準備工作做好啦。
我一開始覺得很累很麻煩,尤其是坐月子期間,關於奶瓶消毒,其實就開始這麼做了,洗完奶瓶全身汗溼透了。現在孩子一歲多,已經習慣成自然。
為了孩子入口的物件乾淨衛生,辛苦點也值得。
3. 婆婆不捨得浪費奶瓶裡的奶,放在冰箱裡留著後邊給孩子繼續喝
有一天,婆婆讓我把冰箱裡的奶瓶拿出來,說要熱一熱給孩子喝。我心中一驚,表面強裝平靜,細細問了原因。
原來,最近婆婆經常這麼做,看來又要行動起來。
像當初她用84尿布一樣,我列印了有關專家關於奶粉衝好後的食用有效期,附上育兒專家介紹,婆婆看完還微笑著對我說:「以前真不知道奶粉倒了還有保質期呢。」
從那天之後,我再沒看過她從冰箱裡拿出奶瓶這個動作。
奶粉衝泡後,有效食用時間是兩小時內,新生媽媽切記。另外,買基本育兒書,喝老人意見相左的時候,就拿書中權威的話來說服老人好了。
4. 婆婆把大人、小孩衣服泡在一起,一切都是為了省水
老生常談:節約用水。
有一天,我看到婆婆把她和公公的外套、內衣褲、孩子的衣服混合起來,泡在一個大盆裡,說是半小時後再洗。
我建議婆婆用洗衣機,並且孩子的衣服要和大人的分開洗清比較好。
她說內衣褲都洗乾淨了,才和孩子衣服放在一起的。
我知道這個對話再說下去,無休止的,所以打住,轉換話題。
後來我買了一個小洗衣機,專門用來洗衣服。列印了內衣褲清洗方法和為什麼不能和外衣放在一起清洗,還包括內衣褲要手洗不要仍在大洗衣機裡等,這些相關知識。
無論哪一點,我都附了專家的話或證明,從而讓老人信服(表面看起來是這樣)。
就這樣,洗衣服的抓狂時刻,再也沒有出現過。
婆媳問題,會因為有了孩子變得微妙一些,終於從兩個女人爭奪一個男人的戰爭,轉變成兩個毫不相干的女人共同愛一個小嬰兒,而這個孩子的身體裡,流著你們的血,這就微妙了,也許這是婆媳關係更親密的好開端。
也可能成為另一種爭端的開始。
走哪一步,全看你的思想和行動。
遇到問題解決問題,而不是遇到問題產生衝突。
去積極解決問題,好過無意義的爭吵。
——感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