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于晏經典電影,《翻滾吧,阿信》,成長路上都會經歷的故事
當感到迷茫無力的時候會再來看《翻滾吧,阿信》這部電影,這部給人感動,勵志,又充滿愛的電影,讓人找到追尋夢想的勇氣。
電影中的阿信是位體操選手,體操選手的養成不易,每位選手都是從很小的時候開始練起,雖然父母都是愛小孩的,但有時候經濟上是沒有辦法支援的,辛苦的單親母親開著水果攤,還要養兩個小孩,但小孩想要做的事,媽媽也會支持他,但後來媽媽選擇不讓阿信繼續體操這條路,嘴巴上說是無所謂,其實心裡是不願自己的孩子受苦。
從最後她默默的幫阿信做鞋子的地方就知道了,孩子再怎麼不是,都是自己的孩子,很多電影中淡淡的情感,其實才是真正觸動人心的部分,後來認識了"蔡脯" 開始了打打鬧鬧的生活,雖然不殺人,但逞兇鬥狠也是會惹上麻煩的,毒真的是碰不得,除了上癮外,生活上的一切人、事、物全會被拖下水。
為了幫助菜脯兩人逃到臺北去,但一樣是打打殺殺的生活,阿信突覺沒有意義,後來決定回故鄉宜蘭,重新開始一段生活,重拾他體操的夢:很多人選擇離開,既然你們選擇留下,就請你們尊重自己的選擇,也尊重這項運動。荒廢已久的體操對他來說是有點吃力的,為了國際體操大賽,阿信全力以赴,在片中彭于晏幾乎都是自己來完成動作,因為他飾演的是林育信教練,如果是由他本身來做動作,觀眾能更融入整個劇情中,他尊重阿信教練,更尊重了觀眾,光是這點就應該為他鼓掌吧!
「599」一個電信公司的接線生,她把夢想一起加諸在阿信身上,也是阿信另一個支持力量。即使他們從沒見過面。
這部片的男主角是導演的哥哥。這是第一次看到由弟弟執導拍出哥哥故事的電影,重點哥哥還是傳奇人物,真是兩兄弟天生就是不平凡。而且,我後來才知道,2005年的《翻滾吧!男孩》,原來跟男主角林育信有關係,那些得獎的男孩選手的教練就是林育信老師,片中有好多年代舊式商品,像bb機還是很久以前的產品。
香港四大天王郭富城的中分式髪型,和牛仔衣褲都是我小時候的記憶;另外像"菜埔"的頭髮和追夢人機車,都是很久以前的造型啊!好懷念啊!還有以前扒到不行的機車,二旁還有追夢人字。上面圖片是男主角和好友"菜埔"是在臺北混日子的時候。
有趣的是從這片裡,看到那60.70年代在舞廳大家只會隨音樂起動的時代裡,男主角的地板動作,當下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這個動作是臺灣人林育信老師開創的嗎?還是是外國人呢?這點超好奇的。在《翻滾吧!阿信》裡,有一幕提到,阿信的爸爸教他們兄弟要流淚的時候就倒立,這樣淚水就不會掉下來,現實生活裡,那也是林育賢對父親僅有的少數回憶。
《翻滾吧!阿信》當再看完這部電影時,心中很簡單的只有感動!看似簡單的二個字,卻在內心深處"感動"到眼睛,淚水狂飆也是對這國片的尊敬。之前也聽過為拍此片演員導演等也都視為翻身的機會 為什麼想翻身?因為都正遭遇各種狀況的低潮期,所以演出也格外賣力也特別感人。自己也想參考看看他們是怎麼"翻身"的。
一開始的金牌奠定小阿信的自信,最後的金牌讓他確定回到正軌,照劇情,沒拿到金牌就.......) 當然,我們要注意的是阿信抱著必勝的決心去排除艱難"翻滾"出自己的路,雖然這路曾自認被迫放棄(當年沒想出解決辦法)然後自暴自棄差點走上不歸路,但只剩微乎其微的夢想火苗仍讓他找路回來。這戲有六七年級生熟悉的場景和道具也有類似艋舺般的笑料。而加入"吸安"後的慘況頗有警惕作用,例如摔車,一時出賣朋友,失去判斷力等,雖然可能因為我有遇過劇中一些劇情頗能體會,也感到沉重,但最後阿信賣力的模樣和眼神確實讓人感到"熱情" ,而阿信和教練摸跳馬談熱情這段也讓我想起有聽過類似的。
說到彭于晏,我覺得他有的不只是天分,更多的是努力想演好戲的那份心態,看到他為了翻滾吧阿信努力健身,為了這部戲三個月以來將自己訓練成一個體操選手這樣的精神真的令人很敬佩。如果減肥有這樣的精神應該很多人也會成功翻滾吧!從一個國外回來的小孩,變身成為土生土長的宜蘭流氓,真的是讓我看到他對這部戲的用心,一部導演這麼用心演員也用心的片子,怎麼可能不好看呢。
如果我曾經選擇離開,那麼我更確知我為什麼回來。人一生當中會面臨到的苦難太多太多,面臨到的挫折也太多太多,要如何把這些負向的痛苦和悲傷,轉化成正面、讓人奮不顧身往前的力量呢?我想必需遇到一個能夠改變自己的貴人吧,而片中的男主角,也遇到了能夠改變自己一生的貴人,或許不只一個,或許在他身邊的人,都給了他許多的力量,因為擁有愛,所以可以繼續往前,追尋自己的夢想,如果有夢想,那就一定要追如果一生只有一次的機會,那更要用盡全力。
彭于晏經典電影《翻滾吧,阿信》,愛,感恩,勵志,追夢,懷舊
喜歡請關注,持續為大家帶來優質原創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