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漢華丨隋唐大運河文化展示中心設計

2021-01-10 推設計

隋唐大運河文化展示中心

十口田創意

在一滴水中關照大海;在運河的興廢中感悟歷史的滄桑與個人的命運;在濃縮柳孜等淮北運河小鎮風情後關照整個隋唐運河乃至全國世界的運河畔的市鎮文化發展。——喬漢華

隋唐大運河文化展示中心

隋唐大運河雖然貫通於隋末,唐及宋是主要的受益者,也是市民文化逐漸獨立於精英士人文化而自成面貌的時代。因此,在設計之初,喬漢華認為無論是色彩還是軟硬裝修風格上,都應將隋唐風格一以貫之,再融入個別後現代元素以增加趣味性。

展示中心遵循隋唐的建築風格,建築規模宏大,氣勢磅礴,形體俊美,莊重大方,整齊而不呆板,華美而不纖巧,舒展而不張揚,古樸卻富有活力,完美體現當時的時代精神;並結合隋唐時期的裝飾材質、家具藝術、飾品字畫等元素進行氛圍營造;因「絹、木、石、瓷等自然材質」傳達出的天然的、自信的、天人合一的精神意蘊,能夠支撐細部的精神內力。

展示中心分為上下兩層,一層分區

船木沙盤:古鎮規劃整體沙盤,有實時多媒體查詢功能,便於參觀者在第一時間把握古鎮的各個細節及功能,先聲奪人,把握全局。

詩雨牆·歇艎支江船模型:靈活運用多媒體將以隋煬帝為主的隋唐宋三代大家吟詠運河的詩詞化作漫天細雨,從淡藍色的古鎮背景下隨風潛入夜,與前景歇艎支江船模型(考古中代表性民用船)暖色調互為襯映,營造出一種虛實結合、情景交融的家國鄉愁氛圍,遊客還可用多媒體查詢相關詩詞甚至聆聽配樂朗誦。

老故事影廳:全國第一家老故事影廳,具有開創性的意義。彰顯古鎮作為新影影視基地的特色地位,除放映老膠片等內容,仍具有未來在此拍攝的電影首映展映、舉辦臨時展覽、微電影評獎頒獎、講座等複合型功能,同時也為接待中心聚攏人氣。

古鎮走廊:用壁畫、照片、多媒體(叫賣聲、地方戲)古鎮生活氛圍營造的綜合性區域。

二層分區

運通天下之世界運河:世界運河與中國運河名城共同組成了商情、世情、國情的全景圖。以「臨運河商業文化」為核心,以「河、城、人」為闡釋點全景化展現運河的時空斷面。運用交互式立查詢,名稱的風俗民情、運河前世今生、運河保護應用動態一一展現。地面的運河一脈運用「陸地行舟」的科技展項,讓觀者有深度沉浸式休閒體驗,饒有趣味。

虛擬沙盤體驗區:以隋唐運河為時空紅線,一個個古鎮就像一顆顆珍珠,在中華大地上穿成璀璨的故事項鍊,有樓臺煙雨倚門待歸、有京口明月萬裡思鄉,古今同調,華夏一理。運用投影交互查詢等科技是手段,藝術化表現運河沿線代表性古鎮,在長卷上手指一點,就開啟那扇鄉愁的門,鄉音鄉情,故鄉的味道、故鄉的歌詠就生動的展現在眼前。喚起觀者那歸屬感和保護提升運河的認同感。

貴賓休息區:講述完世界運河商脈和名城、中國運河代表性名城(主要是商業和市民文化)後,順理成章地轉入休息洽談區,本區採用隋唐民居風格坐具及飾品,營造出一種歷史的安詳感的和代入感。便於引入情景,進行進一步商業洽談甚至成交。

關於 項目信息

項目名稱:隋唐大運河文化展示中心

設計單位:十口田(北京)創意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設計人員:喬漢華

項目地點:安徽淮北

完成時間:2015年6月

建築材料:原木、仿古地磚、肌理漆、木飾面、紗幕

總建築面積:3000平米

喬漢華 Joe

十口田品牌創始人,創意總監

十口田品牌創始人、高級室內建築師、國家二級註冊照明設計師、青年裝置藝術家、2012至今擔任十口田文化集團創意總監

從事創意設計多年,以「體驗獨特美,做有味道的設計」為設計理念,獨特的創意設計重新定義有限空間的無限可能,重點突出文化特色,打造文化創意精品,將藝術與設計完美結合,創造與眾不同的「新空間」。經歷多年設計建造博物館和企業文化展館項目,建立了以「踐行企業博物館」為企業特色服務,為升華客戶企業文化價值,利用「博物館」宏觀概念,一方面可以更好的展現企業文化底蘊,另一方面也有利於企業文化與產品的積澱與流傳。

主要案例有:上海世博會吉林館,上海世博會重慶館;義大利視覺印象-建築與設計展,國家博物館禮品展,國家博物館-蠟像主題館,長江文化體驗館,濱州城市規劃展覽館,洪澤城市規劃展示館,膠南市城市館,盱眙城市館,無棣古城展示館、秦皇島數字展示館、輕武器裝備博物館,海軍裝備陳列館,某空軍所史館、中國人民解放軍5713工廠廠史館、空軍軍史館、歐美同學會陳列館、孫子文化博物館、度小滿展廳等項目。

相關焦點

  • 食尚秀洲·四季有味丨秀洲區2020大運河文化旅遊美食節亮點紛呈!
    >   大運河沿線烹飪能手群英薈萃,同臺獻技中祭出絕活一展風採;長三角各地餐飲專家濟濟一堂,熱烈探討運河餐飲文化及秀洲美食發展趨勢……今天下午,秀洲區舉行「食尚秀洲·四季有味」2020大運河文化旅遊美食節暨長三角美食文化峰會論壇
  • 80歲馮亦同:大運河是大寫的「人」,一撇到隋唐,一捺通京杭
    作為大運河人,我要講好大運河的故事!」1961年發表於《新華日報》上的《宇宙的大街上》彩排現場,馮亦同早早地來了,他一個人坐在觀眾席上,靜靜地聽著臺上的演出。「大運河,一撇到隋唐,一捺通京杭,一個大寫的『人』字昂首闊步世界的東方……」聽著自己年初在大運河沿線城市採風路上,靈感迸發記在手機裡的句子被深情地演唱出來,歷史和地理的交織,被那麼多的聲部和樂器共鳴,馮亦同很激動。
  • 為美好而來,大運河智慧中心浪在都市圈 產業促城生活興城
    一、規劃理念  結合香河在京津冀、新北京區域的定位,以及智慧產業和傳統產業催生的百萬級客流量的旅居需求、十萬級員工的居住需求,結合城市商圈所需的商業需求,孔雀城經過與澳大利亞CDG 國際設計機構、國內頂級的北京源數景觀規劃設計事務所經過20 多輪的論證,將44 萬平的商務綜合體進行了科學的產品定位和配比在大運河智慧中心內部形成生態閉環
  • 2020大運河文化旅遊美食節美味綻放
    而他們準備的菜品卻有同一個主題「大運河」!這裡正在舉行的是「食尚秀洲·四季有味」秀洲區2020大運河文化旅遊美食節暨長三角美食文化峰會論壇活動。來自江蘇吳江的林躍濤幹廚師這行已有23年,此前也參加了不少美食創意比賽,這次他帶來了油浸生態鱉、核桃桂魚卷兩道拿手菜參賽,希望把吳江當地的特色展示給大家。
  • 健身中心、圖書館、影院……宜賓這裡將建綜合文化中心
    體育館、劇院、圖書館、電影院,還有綠地、公園……岷江新區將有自己的文化中心了近日岷江新區綜合文化中心設計方案出爐了正在徵求大眾意見進一步完善規劃鳥瞰效果圖岷江新區綜合文化中心項目位於岷江新區南端的核心區
  • 為美好而來,大運河智慧中心,歸屬感與尊崇感的源泉
    規劃設計從功能出發,以人為本,為小區居民使用提供方便與舒適的空間,居住區內的建築與環境融為一體,戶外景觀與建築融為一體,使得景觀與建築相呼應。大運河智慧中心認為,每個建築都是容納業主幸福的載體,因此,在我們看來,房子已經不再單純是一棟建築,更是代表孔雀城文化和精神的偉大作品。一切高標準的材質用料,一切人性化的居住細節,是客戶理念的體現,更是匠心精神的體現。
  • 平湖市歷史文化展示中心(博物館新館)陳列布展工程初步設計方案...
    12月25日下午,平湖市歷史文化展示中心(博物館新館)(以下簡稱:博物館新館)領導小組副組長、副市長方曉烈就博物館新館陳列布展工程初步設計方案及下一步的施工模式組織召開領導小組專題會議。各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分管領導及相關單位參與了本次會議。會議由平湖市文旅局局長吳東偉主持。
  • 華裔青少年揚州體驗大運河文化:難忘親情 期待未來
    圖為8月3日,2019海外華裔菁英青少年大運河文化體驗活動揚州營結束。 崔佳明 攝中國僑網揚州8月3日電 (記者 崔佳明)3日,揚州舉行「2019海外華裔菁英青少年大運河文化體驗活動」閉營儀式,江蘇省僑辦副主任杜偉,揚州市委副書記、市委統戰部部長孔令俊等出席閉營儀式,揚州市委統戰部常務副部長宗金林向11位優秀營員頒發證書。
  • 千問千尋大運河 | 江蘇的「水下龐貝城」在哪?這座沉入水底的古城...
    帶著疑問,記者走近中國大運河沿線唯一一座消失並定格在歷史長河中的州城。    「古人擇址改造環境的能力相對較弱,而泗州城當時所處的位置雖然常有水患,卻是四方經濟往來的交匯地,處於南北大運河和淮河的交叉口,是一座重要的都市。」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所長林留根說。  隋唐大運河主要由通濟渠、邗溝、永濟渠和江南河四條運河組成,連接黃河、長江、淮河、海河和錢塘江五大水系。
  • 今年恭喜哈尼梯田 明年看安徽大運河
    」攻擊手此外,我省鳳陽明中都皇城城牆、壽縣城牆上榜  6月22日,紅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觀成為中國第45項世界遺產。其中,大運河最終被名列「二號」攻擊手。此外,我省鳳陽明中都皇城城牆、壽縣城牆上榜。  45處安徽佔2處:大運河安徽段有望坐上「第三把交椅」  截至目前,中國已有45處世界遺產。我省目前有2處,1990年,我省黃山申報世界自然與文化雙遺產,2000年西遞宏村申報世界文化遺產。
  • 華裔青少年大運河文化體驗活動閉營
    中國江蘇網訊 「2019海外華裔菁英青少年大運河文化體驗活動」閉營儀式3日在揚州中學舉行,揚州市委統戰部常務副部長宗金林向11位優秀營員頒發證書。本次活動7月28日開營,共有來自美國、加拿大、匈牙利、愛爾蘭、西班牙5個國家的57名海外華裔青少年在揚州開啟為期8天的大運河文化尋根之旅。
  • 隋朝留給後世的兩個奇蹟:大運河與趙州橋
    本篇系精讀中國史連載192,《隋唐史話》連載02(點擊藍字可查看上篇),歡迎收看。 但是,隋朝的政治中心在北方。而北方城市和邊防軍所需要的糧食,有很大部分要依靠江淮地區供應。依靠馬車和人力車運輸,不僅運量小,速度慢,而且費用很大,無法滿足北方各地的迫切需要。 利用水路運輸,是當時最切實可行的辦法。由此可見,開鑿大運河,是當時社會經濟發展的要求,即使沒有隋煬帝,這一時期必定也要開南北運河的。
  • 沿著大運河,看雜耍、練武術、……體驗傳承千年的運河文化慢生活
    政策解讀/產業分析/精彩路線/攝影風光/旅途故事△ 滄州大運河大運河沿線,是體驗感很強的一條旅遊線路。你可以去館陶抓一把各色的豆類做一幅糧畫,還可以去武術之鄉跟老師學學拳腳功夫,或者到吳橋雜技大世界裡的中心廣場上親見「奇蹟」……在今天為大家介紹的運河風情經典旅遊線上,你能探尋到古運河的獨特魅力,也能感受到運河人家的風俗習慣。
  • 古老運河,如何一展文化新姿
    以廣博豐厚的大運河文化資源為支撐的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是講述中國故事、傳承優秀文化的生動課堂,要讓人們聽到、聽懂大運河的文化之聲,堅定文化自信,並向世界展示中國閃亮的文化形象。&nbsp&nbsp&nbsp&nbsp劉士林:截至2017年年末,我國城市公園已有1.6萬個,但多數僅著眼於城市景觀、市民休憩等功能,缺乏優秀傳統文化的展示、教育功能;有一些在規劃設計上盲目模仿西方,媚洋、貪大、求怪,成為我國城市空間的治理對象。
  • 浪在都市圈,大運河孔雀城 京東的新鮮生態
    大運河孔雀城,在智慧城市基礎上注重自然之美的營造,讓建築在公園中生長,把自然美景還給每日的生活。大運河孔雀城,景觀設計立足於年輕人的愛好、習慣,從香河運河文化、荷文化出發,結合現代智慧元素,提取運河的折線語言,作為整體空間的設計風格,荷花的水滴形狀進行藝術雕塑裝飾,簡約輕快地的折線景觀設計形式,既能與建築相融合,又符合對項目現代風格的定位。
  • 2018滄州旅發大會:全面展現運河文化雜技文化武術文化的獨特魅力
    讓大運河作為滄州地域文化的標誌更加鮮亮。2018年滄州市旅遊產業發展大會在運河沿岸的吳橋縣、東光縣、南皮縣、泊頭市設立了四個分會場,讓大運河猶如一條絲帶,由南向北串起沿岸一座座各具底蘊特色的小城,並結合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狀況與旅遊資源分布,打造異彩紛呈的觀摩項目和活動,全方位展示滄州的運河文化、雜技文化、武術文化,挖掘滄州文化內涵,推進大運河文化帶建設。
  • 器樂劇《帆影弦歌萬千重》首演,展示了運河與非遺音樂文化
    運河沿岸飄蕩著高亢的勞動號子,運河之上傳來悠悠箜篌音……近日,非遺跨界器樂劇《帆影弦歌萬千重》在北京隆福劇場首演,在現代科技呈現的視覺畫面下,展示了運河與非遺音樂文化。大運河 資料圖,李彥華 攝《帆影弦歌萬千重》獲2019年北京文化藝術基金跨界融合項目資助,是2020北京大運河文化節非遺原創劇目作品之一,講述了蘇州昆班沿大運河北上進京演出的故事。劇目將多種非物質文化遺產與現代科技融合。
  • 滄州市旅發大會在吳橋雜技文化藝術中心隆重開幕
    萬眾矚目的2018年滄州市旅遊產業發展大會26日晚在吳橋雜技文化藝術中心隆重開幕。《大運滄州——千年雜技夢·百裏運河圖》文化旅遊主題演出為廣大賓朋帶來一場震撼心靈的視聽盛宴。《大運滄州——千年雜技夢·百裏運河圖》主題演出以滄州雜技、武術等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展示為核心,通過藝術化的處理和現代舞美包裝,將滄州歷史文化,特別是吳橋、東光、南皮、泊頭的運河文化、雜技文化、武術文化等地方藝術充分發掘、有機整合,成為全方位展示滄州旅遊發展的演藝精品,從而樹立吸引廣大遊客進得來留得住不想走的金字招牌。
  • 你與故鄉只隔著一餐飯的距離 大運河美食嘉年華活動來啦!
    本次大運河美食嘉年華活動作為首屆大運河文化旅遊博覽會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目的是為了進一步提升大運河美食文化影響力,充分展示大運河全域美食,滿足百姓消費新需求,推動江蘇文化旅遊融合發展、高質量發展。因此,本次的美食嘉年華活動可謂是一場匯聚饕餮美味的繽紛節日盛宴。
  • 大運河的生長「原點」,文化帶建設搞得怎麼樣
    作為大運河的生長「原點」,也是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示範重點。近年來,江蘇以頂層設計引領保護傳承利用,全力打造高品位的文化長廊、高顏值的生態長廊、高水平的旅遊長廊,昔日溝通南北的交通動脈,化作「爭當表率、爭做示範、走在前列」新江蘇的精彩實踐。 (小標題)水運:因「運」而生,因「運」而盛「吳城邗,溝通江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