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耶魯、斯坦福推薦:讓自己變幸福的6件小事!

2020-11-25 騰訊網

我們無法避免日常工作、生活中的不順之事,但我們可以控制自己如何對待它們。

本文中,美國著名心理學教授凱薩琳A.桑德森介紹了來自哈佛、耶魯、斯坦福等世界頂尖大學在心理學、神經科學和醫學領域的前沿研究,給予我們改變消極思維的6個方法,幫助我們從日常的小事中享受幸福。

作者:凱薩琳A.桑德森

來源:管理的常識(ID:Guanlidechangshi)

01

接受負面情緒,然後繼續前進

有消極想法不可怕,可怕的是因為自己的消極感到自責,有研究人員調查發現,那些會為自己消極情緒而自責的人,抑鬱和焦慮程度更高,相應的,幸福感和生活滿意度更低。這仿佛就像進入了一個惡性循環,讓我們不斷沉溺在負面感受中。

所以,如果平時你經常會有這些想法,就要注意了:

1.我會告訴自己我不應該有某種感受

2.我會判斷自己的想法是好是壞

3.我會告訴自己我不應該有某種想法

4.我認為我的一些情緒是不好或不恰當的,我不應該有這些情緒

5.當我有不合邏輯的想法時,我會否定自己

下次如果發現自己在反覆地斟酌與朋友的爭執、工作中的困難,或者有「我好孤單」或者「我的工作進展不順利」的想法時,我們不妨試著承認自己真實的感受,接受它,然後繼續前進。

02

跟快樂的人做朋友

快樂就像流感一樣,是可以互相傳染的。你可能也經歷過這樣的事情:和消極的人在一起會讓你的心情變得更糟。

有研究表明,被許多快樂的人包圍的人,幸福感會隨時間增加。舉例來說:

如果一個人在家附近1英裡以內有一個快樂的朋友,他的幸福感會增加25%。即使家不住在附近1英裡,擁有一個快樂的朋友會為你增加15%的快樂,而當一個朋友的朋友是一個快樂的人時(即使你的朋友並不快樂)也能為你增加近10%的快樂。

雖然我們不能把消極的人完全從生活中剔除,尤其當這些人是至親、鄰居或同事時,但是我們可以有選擇的多花時間與那些讓自己心情好的人在一起。這個方法對於那些不是天生就積極正面的人(比如我)來說尤其重要。

03

避免比較

與別人攀比或許是人類的天性,但是必須不斷達到別人設置的標準會給我們帶來壓力,讓我們對自己的生活更不滿。

尤其是現在社交媒體這麼發達,我們每天都習慣於把自己最優秀的一面「曬出來」,也被別人的精緻生活、功名成就所困擾,不知不覺就鑽進了與別人比較的死胡同,忘了從自己身上尋找快樂。

西方經典中有一句名言:「誰是富者?滿足於自己的命運的人。」我們可以通過實踐來學習把重點放在讓我們心情更好而不是更糟的比較上。

比如我們常說的「予人為樂,與己而樂」,義工們更健康、幸福的原因之一是他們的志願活動經歷改變了他們所進行的比較的本質。

04

表達感激

有研究指出,處於「感激條件」下的人感到比以前快樂了25%,他們對未來更加樂觀,對生活更加滿意,甚至睡得更好,疾病症狀也更少。所以,我們可以試著制定一個計劃來增加生活中的感激之情:

首先,列出此刻你在生活中要感激的事情,而不是在退休後、中獎後或買了新房子後你會感激的事情。

然後,制定一個能讓自己定期表達感謝的計劃。比如每天睡覺前或起床後寫一篇感謝日記,開啟一個每天晚上跟家人輪流說一件感謝事項的家庭傳統,或者每月給某個人發一封表達感謝的電子郵件等等。

05

找到你的意義

沒有證據表明那些上過名牌大學或從事高收入行業的人會有更大的幸福感。那麼,什麼能預測幸福呢?

答案是,在你的工作、社區、家庭中做你認為有意義的事情。

有實證數據也證明了參與有意義的活動來獲得幸福的重要性。例如,最近的一項研究表明,雖然公共服務律師與傳統律師事務所的律師相比,相同工作時長下收入反而更低,但公共服務律師日常積極情緒和幸福感會更高。為什麼?

導致巨大差異的原因,最有可能是那些從事公共服務事業的人從工作中獲得了幫助他人的機會、個人意義和樂趣。

我們社會中不斷的比較給人一種錯誤的印象,讓我們以為幸福在於追求外在的目標,包括物質、地位和威望。但真正的幸福其實在於追求內在目標,即注重個人成長並以有意義的方式與他人聯結。

06

關注日常生活中的小樂趣

能注意到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樂趣,會給我們帶來非常不一樣的體驗。不要把精力全部放在困境上,而是通過類似以下的活動來轉移注意力:

出去走走,欣賞大自然的美:新鮮的草的氣味、花朵的顏色、鳥兒的歌唱聲。

與一位好朋友聯繫:給他寫封信,打個電話,一起喝杯咖啡,聊聊近況。

分散自己的注意力:讀一本小說,看電視或電影,清理衣櫃。

用你感覺舒適的方式鍛鍊:上瑜伽課、慢跑、深呼吸、伸展肌肉。

無論你在經歷什麼,每天都要設法找到一些好事情。這種思維模式的轉變能增加幸福感。

關於作者:凱薩琳A.桑德森,阿默斯特學院的曼威爾家庭生命科學教授,研究考察人格和社會變量如何影響健康相關行為、如何發展說服性信息和進行幹預措施來防止不健康行為,以及關係滿意度的預測因素。曾被被《普林斯頓評論》評為美國前300名教授之一。

本文為「管理的常識」(ID:Guanlidechangshi)首發,摘編自《反消極:積極思維成就蓬勃人生 》,機械工業出版社出版。轉載請與我們聯繫取得授權。

END

∞文章來源:管理的常識∞

∞圖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告知立刪∞

∞執行主編:張俊 出品:冬日陽光∞

相關焦點

  • 讓自己變幸福的20件小事
    幸福是什麼?關於這個問題,或許每個人心中的答案都不同。我們的生活經歷不同,對於幸福的詮釋,也就各有不同。但無論哪一種幸福的複述,都是源自一個人內心最溫情的認知,和最豐裕的感受。幸福不是臉上的虛榮,而是內在的需要;幸福不在別人眼中,而在自己心間。
  • 比哈佛還難進,如何「搞定」傲嬌的史丹福大學?
    紐約時報專欄作家Frank Bruni曾在專欄中寫道:史丹福大學常年霸佔低錄取率排行榜第一名。毫無疑問,想拿到斯坦福的錄取通知書,需要申請者具備出色的研究能力、優秀的綜合素質以及認真的學術態度。那麼,面對如此難以攀登的一座高山,如何提高自己被錄取的機率呢?
  • 世界名校宣傳片:哈佛辛普森出鏡 耶魯歌曲串燒
    世界名校宣傳片:哈佛辛普森出鏡 耶魯歌曲串燒 2015-06-01 09:18:18  名校宣傳片  我們歷史悠久,我們改變世界  哈佛大學  辛普森  友情出演   2011 年,哈佛大學迎來375周年校慶,學校發布的官方視頻《成為哈佛曆史的一部分》(Be a Part of Harvard History
  • 哈佛大學和史丹福大學:它們的名字來源於兩位英年早逝的富二代
    先說哈佛大學,哈佛大學的名字是為了紀念約翰·哈佛。這位約翰·哈佛先生生於1607年的英格蘭,畢業於劍橋大學,他繼承了父親的遺產,可以說是一個擁有可觀財富的富二代了。1637年,約翰·哈佛來到了北美殖民地麻薩諸塞州,他的夢想是在這裡的教堂做牧師。可惜運氣不好,第二年也就是1638年,還不滿31歲的約翰·哈佛得了當時的絕症肺結核。在病逝前,他把自己全部的320冊藏書和一半財產(約780英鎊),都捐給了麻薩諸塞查爾斯河畔的一所學校。
  • 美國華裔富商150萬美元行賄教練讓孩子上哈佛
    律師比爾·韋恩雷布在一份聲明中說:「趙傑的孩子是高中時的學術明星,也是國際上有競爭力的擊劍運動員,他們憑自己的成績獲得哈佛大學的錄取。」「趙先生堅決否認這些指控,並將在法庭上激烈爭辯。」在美國,共謀指控可能會導致最高5年的監禁。
  • 一位溫柔的韓國媽媽,如何養成六個哈佛耶魯博士
    推薦這篇文章是因為,覺得這位韓國媽媽所做的絕不是嚴厲的「虎媽」,點滴的建議都很親切,也不是那種為了孩子而犧牲自己一切的家長,更強調的是自我發展和與孩子的一同成長,一切都那麼水到渠成。全惠星是一位在美國和韓國都享有盛譽的母親:她的六名子女皆畢業於哈佛大學和耶魯大學,其中兩個兒子在歐巴馬政府中擔任副部長級職務,被《華爾街日報》譽為「震撼華盛頓特區的第二代韓裔權力精英兄弟」;他們還是美國教育部選擇的「亞裔美國人家庭教育研究對象」。
  • 福布斯公布2018美國最有價值大學排名:哈佛僅第六 6所女子學院上榜
    福布斯公布2018美國最有價值大學排名:哈佛僅第六 6所女子學院上榜  Evelyn Zhang • 2018-05-13 14:45:51 來源:前瞻網 E1876G0
  • 哈佛教授:教學的意義並不是學一大堆知識,只是學好這類邏輯思維
    曾任耶魯大學校長20年之久的理察·萊文曾說過:「真正意義上的教學不傳授其他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卻能最讓人勝任其他課程和職業類型,這才算是真正意義上的教學。」哈佛女校長:走向世界了解整個世界是小朋友們的必修課程。
  • 哲思|耶魯校長:一個受過教育的人應該是怎樣的
    ▲理察·萊文:「大學有義務幫助社會,讓這個社會像大學一樣,成為一個每個人都有機會充分實現自己潛力的地方」。曾任耶魯大學校長20年之久的理察·萊文曾說過:如果一個學生從耶魯大學畢業時,居然擁有了某種很專業的知識和技能,這是耶魯教育最大的失敗。
  • ...史丹福大學|北京師範大學|達特茅斯學院|康奈爾大學|波士頓大學
    點擊播放 GIF 0.0M今天(北京時間12月13日),繼斯坦福放榜後,除了耶魯、麻省理工、賓大和芝大四所學校之外,美國頂尖綜合大學和文理學院早申錄取都放榜了!>點擊播放 GIF 0.0M北師大實驗國際部史丹福大學
  • 享受國家幫助,卻轉身狂捐美國哈佛6億元,對國內一毛不拔
    北大著名的錢理群教授說過:「我們的一些大學,包括北京大學,正在培養一些'精緻的利己主義者',他們高智商,世俗,老道,善於表演,懂得配合,更善於利用體制達到自己的目的。這種人一旦掌握權力,比一般的貪官汙吏危害更大。」
  • 2020哈佛、耶魯、賓大等留學生申請數猛增!美國留學還這麼火爆!
    先來看哈佛大學,數據顯示:哈佛大學去年申請總人數是6424人,哈佛錄取了895人,而今年EA申請者有10086名,卻只錄取了747人,較去年減少了148人;  耶魯大學宣布早申請批次共錄取837名學生,申請人數為7939,錄取率大約為10.5%。打破2008年以來的最低記錄。
  • 孔雀城一千件小事三周年 「小事」背後的堅守
    旨在通過生活中力所能及的一些小事來幫助身邊的人,拒絕冷漠、傳遞溫暖。截至2020年11月,固安孔雀城率先完成了1000件小事,全國累計完成3600餘件。「送人玫瑰,手有餘香」。做一件小事幫助他人不難,難得是「打卡」1000件小事,並在社區內形成氛圍,影響範圍不斷擴大。
  • 國外名牌大學吉祥物一覽:哈佛最特別 鬥牛犬、貓頭鷹均入圍
    吉祥物作為學校的標誌之一,承載了一所大學的文化、歷史,世界一流大學大都具有屬於自己的吉祥物。吉祥物的選擇最早來自帶入體育場或競技場的動物,後來漸漸成為一個大學的象徵之一,在學校各類活動中都會出現。而吉祥物在中國大學是很少有的,國內僅有少數幾所大學確定了自己的吉祥物。現在,我們一起看看國外大學的吉祥物吧,也為你的大學挑選一款萌寵!
  • 九年後《初戀這件小事》拍續集?小水的這部撩漢教科書先來了解下
    昨天在寫作業的時候突然看到微博上的消息,說是《初戀那件小事》要拍第二部了。片名就是《初戀那件小事2:9年後》。但是桂蘭一直被一個問題困擾著,那就是這電影到底叫《初戀這件小事》還是《初戀那件小事》?我的天,我讀書少我應該聽誰的?
  • 步長製藥董事長重金送女兒上斯坦福?女孩父母回應了
    今年3月,美國多所大學陷入招生舞弊案,涉及耶魯大學、史丹福大學等。據外媒報導,上述招生舞弊案中涉及兩個中國家庭,其中一個家庭向該案主要嫌疑人威廉·辛格(William Rick Singer)支付了650萬美元「服務費」,另一個家庭支付了120萬美元。
  • 史上最牛,帶著菜刀上課的老師,將400個小混混送進了哈佛耶魯
    史上最牛,帶著菜刀上課的老師,將400個小混混送進了哈佛耶魯老師,是最古老的職業之一,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可是近幾年,老師這個稱呼,漸漸變了味道,慢慢成為了家長們指責、投訴甚至是謾罵的對象,所謂的為人師表也是越來越遙遠。近年來老師暴力毆打學生的事件已經不在少數了。雖然老師這個稱呼現在變了味道,但是小編相信,不管是什麼職業我們都不能一味地去拿有特定標籤的職業定性一個人,因為人各有千秋,老師的負面報導也是因為個別「老鼠屎」。
  • 初戀這件小事,其實可以再來一次
    如果初戀只是一件小事,那為什麼,你又想要再來一次。如果可以再來一次,結局又會是什麼樣子。如果無法重來,那可以看一次《初戀這件小事》。因為這部電影確實很能體現「初戀」這件事情,沒有其他的元素搶戲,更沒有車禍墮胎,只有純得不能再純的愛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