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韓國知名綜藝製作人金泰浩PD和國民主持人劉在石的新節目《閒著幹嘛呢》已官宣,將於7月27日在韓國MBC電視臺首播。值得一提的是,這檔新節目的播出時間和之前停播的《無限挑戰》的時間相同,不免讓人不少粉絲對新節目給予了厚望。
實際上,「閒著幹嘛呢」,其實是劉在石每次打電話給朋友時,最喜歡也最常說的一句話。今年6月,金泰浩PD以個人的名義,私下找到了毫不知情的劉在石,交予其一臺攝像機後便離開,之後便以「接力攝像機」的形式開始了試水這檔小型網絡節目,至於這檔備受關注的新節目效果如何,大概只能等播出後才能確定了。
另附:《韓國連播13年的綜藝奇蹟停播,<無限挑戰>之後再無「挑戰」》
之前,韓國MBC電視臺正式宣告,《無限挑戰》將在3月31日播出最後一期,包括劉在石、Haha、樸明洙、鄭埻夏等在內的元老級固定成員都會離開,而這也說明這檔有著13年歷史的「國民級」綜藝可能要面臨停播的命運了。
《無限挑戰》元老級成員劉在石、Haha、樸明洙、鄭埻夏將「全體下車」
《無限挑戰》在韓國綜藝界是一種怎樣的存在呢?筆者聽說過這樣一種評價,韓國綜藝可以分為無限挑戰之前和之後,足以說明這檔節目在韓國綜藝界至高的地位。
13年後,
這檔國民級綜藝也難逃停播命運
眾所周知,《無限挑戰》是韓國MBC電視臺的王牌節目,最早的雛形源於綜藝節目《星期六》中的一個版塊,以外景拍攝為主,基本上是以普通人無法挑戰的項目為主題,在2005年4月23日至2005年10月22日期間播放,這一階段被視為《無限挑戰》的第一季。
經過多次節目改革,最終在2006年5月6日,這檔節目開始真正的獨立製作,每周依舊選取不同主題和形式,單獨製作,而節目名稱《無限挑戰》則沿用至今。
為什麼說《無限挑戰》在韓國綜藝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因為它融合了「藝人角色秀」和「實境秀」,最終創造出「實境綜藝秀」的概念和形式。要知道以前大家都是偷拍明星,而「實境」的概念,也就是可以公開地拍攝明星的日常起居生活,由於更顯真實性,反而讓明星更容易圈粉。
在某種程度上,「實境秀」也開啟了韓國綜藝史上觀察攝影機的時代。因為之前的綜藝節目,一般也就一兩臺攝影機,而《無限挑戰》總導演金泰浩覺得,6位MC在拍攝現場有很多很有趣的素材,但因為設備有限,時常無法拍攝到,所以他希望至少4臺攝像機可以同時拍攝,而在那個時候,這顯然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金泰浩甚至找來個人攝影師輔助拍攝,為此還被電視臺領導教訓了一頓。後來無論是電視臺,還是觀眾都接受和認可了《無限挑戰》的這種製作手法,攝影機增至8臺,與之配套的收聲麥克風也同等增加。
由此直接導致的是,素材量的激增,至少是最初的8倍以上,而這也無形中改變了韓綜剪輯的一些方式和習慣,即從追求純娛樂效果到如何在一小時內講好一個故事,當然這在目前來看,顯然再熟悉不過了,但在當時自然是具有開創性的。
不可否認,《無限挑戰》的MC陣容,強大到可以稱作「MC天團」,備受追捧。而早期節目中的固定MC ,當時還是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如盧洪哲、鄭亨敦、樸明秀等,他們身上都有著某種「缺陷」,但隨著這檔節目走紅,他們個人化標籤也日益凸顯,最終成就了現在的他們。
《無限挑戰》這檔節目帶有某種哲學色彩,這或許是它能夠一直走了13年的根本原因。人生不會按照預設好的方向發展,很有可能遇到無數個偶然,你能做的就是去冒險和挑戰,成為自己生命的主宰。即使挑戰失敗,也是一種成功。縱觀《無限挑戰》的節目中,大抵都會滲透一些這樣的哲思。
說到《無限挑戰》哪期節目最令你印象深刻?這個很難說,因為每期都會出乎你的意料,會讓你笑過之後,記憶猶新。如:追擊戰、歌謠祭、挑戰超級模特特輯、電視劇特輯、國標舞特輯、有氧健美操特輯、貧民窟的百萬富翁特輯、好兄弟壞兄弟特輯、職業摔跤特輯、夏威夷特輯、無限打工特輯、經典的介醜朋(介紹醜陋的朋友)、納涼特輯、國民議員特輯、無限商社大電影等等。
好看的特輯實在是太多,不勝枚舉,甚至有玩笑說,《無限挑戰》的節目分為三類:即好看、必看和不得不看。雖然有些誇張,但也側面說明了一些問題。但近兩年,一再更換主持陣容,缺乏新鮮的選題和表現形式,使得《無限挑戰》也面臨著節目品質整體下降的趨勢。
金泰浩和他的《無限挑戰》
如果將《無限挑戰》比作是金泰浩的「孩子」,倒也貼切,因為從獨立製作到現在,大概12年的時間,他也從當初的一點點嘗試,到現在公認的「金腹黑」(觀眾給PD起的暱稱),他將這檔節目從默默無聞做到了家喻戶曉,獲獎無數,同時也讓他成為韓國數一數二的大神PD。
現在回過頭,看這位鬼才PD的一些製作理念和手法,確實夠獨特且有效果,即使對於當下的綜藝製作人而言,也依舊具有很大的參考價值,接下來,筆者為大家總結這位大神PD的綜藝理念,或許可以啟發一下思路:
第一,以開放的心態做節目,最重要的是要讓觀眾看到嘉賓們的個性,並且進行一定程度上的放大。其實,這跟畫畫是一個道理,比如說對於如何完成一幅美麗的畫作,導演要做的就是基礎素描工作,最終的上色完成還是要靠嘉賓。
第二,導演內心住著一個偵探,有著很強的邏輯線和推理能力。綜藝節目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為觀眾帶來歡樂,如果這個過程中,巧妙地隱藏一些線索或訊息,這比直接傳遞給觀眾更有重量感或驚喜感,他們也會更樂意參與整個節目之中,而不單單是冷眼旁觀者。
第三,拒絕盲目跟風,反對生硬的說教,並且排斥綜藝劇本套路化(大電影特輯除外),現在觀眾的審美不斷提高,很少會為明顯劇情化的綜藝買單,與其在包裝形式上下功夫,不如真實呈現內容。舉一個很小的例子,對於字幕,一般鮮少會使用「結果究竟是?」,因為這帶有某種戲劇張力和暗示,如果讓劇情一直自然地發展下去,反而會讓觀眾有更大的驚喜。
金泰浩和他的《無限挑戰》,一起走過了12個春秋,顯然是韓國綜藝界裡一顆經典的常青樹,驟然停播,尤其是PD金泰浩和成員們都相繼離開,對於觀眾來說,確實不舍。
雖然韓國MBC電視臺本部長權錫曾表示:「我們有一些新計劃,不排除會推出《無限挑戰》第二季。」而先前就有消息傳出,MBC有意讓崔行浩PD接手並找尋新成員,目前已開始接觸中意人選。據了解,2016年4月加入的梁世炯和2017年11月加入的曹世鎬,可能會繼續出現在新節目中。但問題是,沒有了金泰浩和那些老成員們,即使推出所謂的第二季,當真也不再是《無限挑戰》熟悉的味道了,但願不要狗尾續貂,讓觀眾保留對這檔節目最美好的記憶,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