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時夏天農村蟬鳴鳥叫,如今難聞其聲,啥原因?農村人道出實情!

2021-01-10 雪媚情感

生活在農村的80後和90後小時候都有過這樣的經歷,每到夏天的夜晚全家人都會出動「摸節流龜」,節溜龜學名叫金蟬,還有有些地區叫爬叉、知了猴等,那時候的農村無論白天還是夜晚都非常的熱鬧,「摸節溜龜」成為不少朋友兒時難忘的記憶。

農村兒童和節溜龜的趣事

我們很多人聽說過一句話:「出淤泥而不染」,這個詞多數來形容荷花,不過我覺得這個詞用來形容節溜龜也沒有錯,節溜龜在地下蟄伏几年,一朝破土而出,蛻去外殼終於蛻變成了金蟬,華麗的外表下僅僅只有短短2月的壽命。

對於兒時的我們來說,抓節溜龜是童年時光最快樂的日子,那時候農村的樹林比較多,村子周圍到處是果樹林,樹上的節溜龜多不勝數,一棵山楂樹上可以抓到10多個知了猴也十分正常。

節溜龜是農村一道非常普通的菜餚,抓來的知了猴洗淨晾乾然後放在熱油中炸幹撒上鹽就是一道美食,大人小孩都愛吃。那時候在農村沒有冰箱,吃不了的知了猴還會放鹽煮熟然後放在太陽底下晾乾,無論什麼時候吃都可以。

那時候的農村很少有電視,白天大人們都下地幹活去了,而小孩子們則聚在一起粘知了,雖然現在看起來方法很笨拙,但是卻給我們兒時帶來了很多樂趣。

首先我們要做的一件事就是」和麵筋「也許對於現在的孩子來說很難懂,但是對於那時候的我們來說信手拈來,先把面和好,然後把面放在水中搓洗,一直搓洗到不再洗出白水,這樣粘知了的麵筋就做好了。

然後選擇粘知了的工具,因為知了一般都在很高的大樹上,因此我們很多人都會選擇長竹竿、高粱杆,有時候會用一些細長的小樹,也許很多小夥伴會問為什麼不用魚竿呢?話說那時候的農村根本就沒有魚竿這個東西,我們釣魚也都是使用竹竿。

話說,粘知了可是一個技術活,筆者小時候可是一個粘知了高手,曾經一個小時粘了200多個。在炎熱的中午,知了拼命地叫著,那時候的知了「最老實」,我們只需要將麵筋纏到竹竿的一端,小心翼翼將帶有麵筋的一頭靠近知了,然後一個猝不及防捅上去,知了就會被牢牢地站在竹竿上。

為什麼現在的知了聲越來越少了呢?

現在無論在城市中,還是回到我們從小生活的農村中,每到夏天我們都很難聽到蟬鳴的聲音,即使能聽到也是稀稀疏疏的幾聲,究竟是生命原因讓蟬鳴聲音越來越少了呢?老農道出了實情。

樹木的過度砍伐

回到我曾經生活的農村,我發現山上很多幾十年的大樹被砍掉了,大山承包給了開發商,原來家裡的果園也被強制砍殺回歸了耕地,原來夏天滿上遍野的樹林,現在變成了一塊塊耕地,這讓在地下還沒有成型的知了猴就此夭折,因為知了猴是依靠吸收大樹的樹根的水分成長,樹木的過度砍伐將直接造成節溜龜的減少。

過度的捕殺

俗話說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小時候捉知了猴只是為了自己吃,如今知了猴成為了酒店餐桌上一道名菜,知了猴的身價開始暴漲,於是人們開始以各種方法捕抓知了猴,在樹上纏膠帶,強光手電筒的誕生讓知了猴無處遁形。

節溜龜會不會滅絕?

按照這樣的發展趨勢,很多人在擔心節溜龜會不會滅絕,其實這樣問題我也考慮了很久,現在每年都會有直升機對林區進行打藥,大量知了和樹枝上的知了卵被殺死,這也將導致節溜龜的數量極具下降,如果那一天真的到來,節溜龜將只能成為我們永久的記憶。

相關焦點

  • 宿遷泗陽夜晚樹林皆是捕蟬人 三伏天聽不到蟬鳴
    「池塘邊的榕樹上,知了在聲聲叫著夏天……」一首《童年》讓很多人重拾關於夏天的兒時記憶。江蘇泗陽是「楊樹之鄉」,盛產蟬蛹,每年進入伏天,蟬鳴聲聲,不絕於耳。但最近幾年來,因每年捕食蟬蛹的人過多,讓這個夏天「沉寂」了許多,蟬鳴聲越來越稀疏。沒有蟬鳴的夏天,還是夏天嗎?
  • 村裡的土狗們,半夜經常叫個不停,農村老漢告訴你實情
    為什麼農村的狗狗,半夜會叫個不停,村裡大叔告訴你實情 現在社會人們養狗很多都是出於自己喜歡動物而領養,而對於農村的人們來說,養狗一般都是為了看家護院,不過現在的農村大有不同,很多人也都是因為喜歡狗狗才養了,有的在院子裡一下子養了四五隻狗狗,十分熱鬧!
  • 農村裡有一種鳥叫「棺材鳥」,美麗又噁心,咋回事?
    ,走起路來行雲流水般,特別漂亮,可是農村老人說它是「棺材鳥」,碰不得。,它們喜歡棲息在開闊的田園、園林、樹幹上,是有名的益鳥,且大量捕食螻蛄和天牛幼蟲等害蟲,它們繁衍幼鳥的巢也是尋找啄木鳥遺留的樹洞,有時也在牆縫、石縫裡築巢,那它為什麼被農村老人叫「棺材鳥」呢?
  • 父輩們兒時的農村,村村鴨鵝叫戶戶有雞窩,如今的家禽哪去了?
    現在的農村水域,像河流溝渠,鴨鵝已經不多了,不像過去在父輩們的記憶裡,兒時的農村,村村鴨鵝叫戶戶有雞窩了,那時雞鴨鵝是農村農民普遍餵養的家禽,不是為了賺錢,而是平日裡為了吃蛋,逢年過節可以吃肉!在甘肅天水西山坪大地灣一期文化中,已經發現了距今8000年左右的家雞我國甲骨文中有「雞」字,《太平御覽》:「黃帝之時,以鳳為雞。」《戰國策·齊策》最早記載我國先秦時期的鬥雞娛樂。雞好飼養,而且初出殼的雛雞就回自己找食物!雞鴨鵝中,雞歷史悠久,鵝則僅次於雞,家鵝的祖先是雁,大約在三四千年前人類已經馴養。世界各地農村均有飼養。食青草,耐寒,合群性及抗病力強。生長快,壽命較其他家禽長。
  • 農村半夜明明沒人,家裡的土狗卻叫個不停,啥原因?
    但是,如果是自家人,哪怕在外面一年半載,很久不回家了,回到家裡,狗也不會衝著叫。那麼,狗是靠什麼來分辨出是不是自家人呢?狗的嗅覺比較靈敏,能夠聞到人聞不到的氣味,狗長期在家裡生活,對一家人身上的氣味都比較熟悉,並且還有記憶,因此只要是自家人,即使長期在外,它也不會叫,更不會咬。
  • 老照片:在農村有一種「乘涼」叫睡竹床,如今很少見到了
    摘要:老照片:在農村有一種「乘涼」叫睡竹床,如今很少見到了!文/農夫也瘋狂俗話說「冷在三九,熱在中伏」,一年中最熱的時候就是三伏天了,而在三伏天最熱的就要數中伏了。如今在農村裡也是一年比一年熱了,不過幸好現在家家戶戶都通電了,熱了的時候可以吹吹風扇,有些家庭還安裝了空調,所以也不太熱。可是在七八十年代的時候,農村裡還沒有通電,那在炎熱的三伏天又是如何度夏呢?在過去農村有一種「乘涼」叫睡竹床,在當時就是農村人的消暑神器,如今很少見到了,你睡過嗎?在哪個年代,農村裡基本上家家戶戶都有一張竹床,其就是用竹片編制而成的床。
  • 農村老人說「夜貓子笑,閻王叫」,為啥把夜貓子叫做報喪鳥?
    農村老人說「夜貓子笑,閻王叫」,為啥把夜貓子叫做報喪鳥?夜貓子,可不是今天那些喜歡熬夜的人,其指的是一種鳥類,即貓頭鷹,也叫貓鷹。這種動物的臉盤子長得很像貓,所以就有了「貓頭鷹」這個名字。而且它還和貓的飲食愛好差不多,都喜歡抓老鼠。
  • 農村俗語「不怕夜貓叫,就怕夜貓笑」到底是啥意思?有啥道理?
    導語:農村俗語「不怕夜貓叫,就怕夜貓笑」到底是啥意思?有啥道理?我們國家有很多的農村俗語,一直從古代就在民間廣泛流傳。因為農村的生態環境有著城市不可複製的優勢,而農村人的生活可以說是離大自然最近的。古人對動物方面也有著很多的俗語,比如:燕子、鳥、蛇之類都有相關的俗語。有些動物對人類來說是代表吉祥如意、而有些動物卻代表不吉祥甚至災禍。今天要說的這個動物就是有著雙重代表性,那就是「貓頭鷹」。
  • 俗稱「耗子屎」,兒時當零食吃,如今20元一斤,有啥神奇之處?
    導讀:俗稱「耗子屎」,兒時當零食吃,如今20元一斤,有啥神奇之處?很多90、80年代以前在農村長大的朋友,兒時那會都吃過野果,畢竟那個年代的農村生活跟現在可沒法比,那個時候要啥沒啥。至於零食,基本沒錢買,但所幸那是年代的農村環境很好,野外的野生植物比現在多很多,而在這些野生植物當中,就有不少能結出好吃的野果,或者在地下長出特殊的「野果」來,所以那會哪個農村娃要是嘴饞了,就去野外找些野果來吃就好。
  • 農村俗語:門前喜鵲叫,好事要來到,為什麼農村人視喜鵲為吉祥
    現如今農村農民更是把喜鵲看成美好吉祥的象徵,把喜鵲看成會報喜的鳥兒,隨之也就誕生了俗語:門前喜鵲叫,好事要來到。至於喜鵲報喜有沒有科學依據,我們不得而知了。畢竟我們聽不懂它說什麼,或許是喜鵲嘰嘰喳喳的歡叫聲恰好符合老百姓喜歡熱鬧的心態,喜鵲嘰喳熱鬧的叫聲,歡歡騰騰的,恰似農村家中有喜事的熱鬧場面,於是老百姓就賦予了它「報喜」的這一美好寓意,希望門前有喜鵲叫,能為家中帶來喜事。
  • 曾經農村泛濫成災,兒時當零食,如今40元一斤,市場火爆
    導語:曾經農村泛濫成災,兒時當零食,如今40元一斤,市場火爆 曾在農村生活過的人應該對農村都比較了解。特別是幾十年前下鄉的參加勞動的青年,體驗過農村生活,享受過農村美好的環境,如今回味起來依舊會津津樂道。
  • 有鳥叫的夏天,一般都熱不到哪兒去!
    可是,火球慢慢升起,待到烈日當空,就不難感受到這夏天,真是一個脾氣火爆、喜怒無常的孩子,要麼驟雨初歇朝陽出岫,要麼晴天霹靂,雷雨交加。而,幾隻鳥兒簇擁在鳳凰木高大的樹冠上,喋喋不休地吧唧著什麼,在火辣辣的陽光底下穿行,全身上下無一例外,都汗涔涔的,可是,那些清脆爽朗的鳥悅,難免給這即興表演的夏天配了一支華麗的樂曲。我想,如果一個人浪跡江湖,那麼必然是形勢所破。
  • 為什麼農村的狗,晚上經常會不停地叫喚,農村老漢告訴你實情!
    為什麼農村的狗,晚上經常會不停地叫喚,農村老漢告訴你實情!現在很多的朋友都是比較喜歡養寵物的,尤其是一些城裡面居住的朋友,看到周圍的好友基本上都有屬於自己的貓或者是狗,心理上也想擁有一隻比較有趣的乖巧的寵物。
  • 農村的「吉祥鳥」,現在農民對它很反感,聽到叫聲就驅趕,為啥?
    比如說在農村被稱為「吉祥鳥」的喜鵲,雖然人們把它的叫聲視為「吉祥之聲」,每天早上喜鵲到了誰家能夠叫上幾聲,就認為這一天當中就可能會有喜事降臨到他家,原本上人們還是比較喜歡喜鵲這種鳥的,但是現在喜鵲的作為,讓農民就對它有些喜歡不起來了。
  • 農村的「吉祥鳥」,現在農民對它很反感,聽到叫聲就驅趕,為啥?
    比如說在農村被稱為「吉祥鳥」的喜鵲,雖然人們把它的叫聲視為「吉祥之聲」,每天早上喜鵲到了誰家能夠叫上幾聲,就認為這一天當中就可能會有喜事降臨到他家,原本上人們還是比較喜歡喜鵲這種鳥的,但是現在喜鵲的作為,讓農民就對它有些喜歡不起來了。
  • 30年前泛濫成災,兒時當零食,如今60元一斤,經常買不到
    導讀:大家好,這裡是農看農,每天分享農村新鮮事,分享種植技術和市場。今天我們的主題是:30年前泛濫成災,兒時當零食,如今60元一斤,經常買不到。 時代在變化,農村的環境也隨社會發展也日新月異,到處都是小洋房,道路都鋪上了水泥路,一到夏天的時候熱得跟城裡一樣已經沒有地方可以避暑了。
  • 過去麻雀很常見,如今很少見?農藥並非主因,看看啥原因?
    大家好,歡迎關注「談談侃三農」文章,每天從不同角度分享農村新鮮事,探討農村種植和養殖項目。如果想了解更多三農之事,請點擊上方兩字「關注」,謝謝!今天分享的主題:過去麻雀很常見,如今很少見?農藥並非主因,看看啥原因?
  • 為什麼在農村的夜晚,家裡的狗都會叫個不停?來聽聽長輩怎麼說的
    農村的晚上特別安靜,小編睡得也很踏實,就是晚上狗狗都會一直叫。它們聽見一隻在叫,別的狗狗也會跟著叫起來,然後就會形成一片狗叫聲此起彼伏的狀況。小編就問爺爺啊,「為什麼到了晚上,農村的狗都會叫個不停呢?」來聽聽長輩是怎麼說的吧!在農村長大的小夥伴一定能感同身受,每到了晚上都會特別安靜。
  • 農村知了聲聲叫,原來為了追求愛情,但婚禮就是葬禮
    小編來到農村,這裡到處是知了的叫聲。鳴叫時大喊「熱死啦——熱死啦」,還有的喊「服了——服了」,總之聲音各有不同。這裡地處江蘇裡下河地區的袁莊。農村裡樹木較多,到處是知了的叫聲。中午天氣炎熱,知了叫聲特別大,如果您想休息,可能短時間還不能入睡。村民老李今年50多歲,正在門前的大榕樹下乘涼。
  • 農村人叫它「鳥不宿」,曾被朱元璋封為貢品,如今卻淪為防賊樹
    農村有許多野生的植物,它們的歷史可能比你想像的更為久遠,早在幾千年前就是人們使用的對象,有些還很珍貴。但是時過境遷,古代非常珍貴稀有的東西,到了如今社會,就變得很普通了。今天要說的是農村的一種樹,它的葉子上長滿針尖一樣的刺,農村人叫它「鳥不宿」,意思是鳥兒不會在上面停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