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假期在家裡重溫了1994年那部著名的喜劇電影《變相怪傑》,不得不說金·凱瑞的確是一個喜劇天才。好萊塢優秀的喜劇演員有不少,但老實說,能夠憑藉一人之力撐起整部電影,甚至改變了整部電影創作基調的還真就獨此一位。
原作
《變相怪傑》(the Mask)改編自黑馬公司的同名漫畫《面具》,當時正值1989年蒂姆·波頓的《蝙蝠俠》橫空出世,在好萊塢掀起了一波超級英雄熱潮,各大電影公司紛紛打算推出自己的漫改作品,而實力較弱的新線影業在眾多大佬挑剩下的漫畫作品裡看中了黑馬的這部《面具》。
《面具》誕生於1987年,最初就是黑馬老闆麥克·理查森和驚奇漫畫藝術家馬克·拜吉一起共同創作出的一個藝術構想,他們幻想有這樣一副具有超自然能力的面具,能夠依附著在人臉上並將其變為一個無懈可擊的殺戮機器。沒錯,在漫畫中,帶上面具的人會變得極端殘忍和嗜血,完全不像電影中金·凱瑞表現得那樣調皮搞怪。
後來理查森承認,「面具」的創作靈感其實來自於《異形》當中的抱臉蟲。
整部漫畫的風格可以說相當陰暗和血腥,充斥著暴力和色情分鏡,劇情方面也不是很出彩,所以並不推薦大家觀看。不過新線影業之所以選擇這部漫畫作為他們的投資方向主要因為兩個原因,一是黑馬要價夠低,二是他們想要另闢蹊徑,打造一部與眾不同的、更為黑暗的反派超英電影。
改編計劃
新線最初的策略其實也有他們的道理,錯位競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規避其他大廠在資金和製作實力方面的優勢。所以最初的《變相怪傑》劇本與我們今天看到的大相逕庭,基本延續了漫畫的風格,主人公生來是一個唯唯諾諾的Loser,不過在帶上面具之後性情大變,開啟了自己的殺戮之旅。
他們甚至還在劇中增加了殭屍的橋段,讓主人公帶上面具後,能夠將屍體的麵皮剝下戴在其他人臉上,將他們變成屍鬼成為自己的附庸。
而男主角最早考慮的是尼古拉斯·凱奇(不知道真是他來主演究竟會怎麼樣),不過由於檔期原因沒有談成。於是製片方決定啟用一位新人,由於這個角色需要能夠在戴上面具後做出許多誇張的表情和肢體動作,所以導演卓克·羅素認為他們的主角應該是一個喜劇演員,面部表情越豐富越好。
當製片方注意到金·凱瑞的時候,他還是一個默默無聞的脫口秀演員,僅僅在幾部並不知名的電影中出演過配角(當時他的另一部大作《神探飛機頭》還沒有開拍)。不過導演卓克·羅素看過金的單人脫口秀,認為他的面部表情足夠豐富,臺詞功力也紮實,可以來嘗試一下,於是初出茅廬的金·凱瑞便成為了這部電影的主角,而且還是他從來沒有演過的恐怖電影。
不過金·凱瑞來到劇組以後呈現出的效果是所有人沒有預料到的,他用自己獨特的方式演繹著「怪傑」這個人物,表面看上去十分浮誇,但是張弛有度,反而給這部黑暗的電影帶來了一絲亮色。
於是當金·凱瑞的試鏡短片被送到新線影業總部的時候,他們一致認為需要為他重新打造劇本,將原來血腥恐怖的風格掉轉,改成較為輕鬆的獵奇和搞怪。
事實證明這個決定無比英明,新的劇本為金·凱瑞量身打造,讓原來充滿暴力的「怪傑」變得更為生動和具體。雖然和漫畫一樣,戴上面具的主人公能夠擁有常人無法想像的超能力,但是面具也同時放大了他內心的欲望,讓一個原本膽小懦弱銀行職員,變成一個極富魅力、性格奔放的「怪傑」。
這一動一靜的反差將金·凱瑞的演技體現得淋漓盡致,再加上後期誇張的特效,幾乎每個「怪傑」的鏡頭都是完美的表情包。
女主角
「我無法忽視這部片中的卡梅隆,她簡直太過耀眼!」 —— 金·凱瑞
關於女主的選角,卓克·羅素起初並沒有太過在意,他只希望能有一名標準的金髮女郎與「怪傑」之間發生一場「完全無法預料的戀情」。為此製片方面試了許多平面模特(甚至還有花花公子的),不過這些模特總是給卓克·羅素一種呆板的感覺,無法與性格誇張的「怪傑」形成良性互動,直到經濟公司給他推薦了一位新人,當時19歲的卡梅隆·迪亞茲。
那個時候的卡梅隆只是一名出道不久的平面模特,從來沒有演過電影,她甚至答應參加《變相怪傑》的面試都只是為了還經紀人一個人情。所以到了試鏡現場,稚嫩的卡梅隆表現得十分放鬆(她根本沒打算接下這部電影),立刻被卓克·羅素指定為女主角的不二人選,但沒想到人家卡梅隆·迪亞茲根本沒有鳥他,甩下一句,「我還趕著去巴黎參加時裝周」,就撂挑子走了。
劇組從來沒有見過主動放棄電影女主機會的人,一時間都懵了。等到再面試過幾個其他演員之後,卓克·羅素失去了耐心,打電話給卡梅隆的經紀人讓她務必再來見一次面。等到第二次見面的時候,劇組好說歹說才把卡梅隆·迪亞茲籤下來,才有了影片中那個驚為天人的女主角蒂娜。
麥洛
不過這部電影花錢最多的演員並不是金·凱瑞或者卡梅隆·迪亞茲,而是男主史丹利的寵物狗麥洛。
為了增加喜劇效果,導演別出心裁地決定讓寵物狗麥洛也戴上面具成為一名「怪傑」(漫畫中根本沒有麥洛這個角色)。不過真人可以通過面部表情做到的一些鏡頭要在狗身上實現完全是另一回事,他們不得不花費200萬美金用於動畫製作和當時還不成熟的CG效果(整部電影的預算才1800萬)。
為了麥洛,卓克·羅素還與製片方大吵一架,他們認為花這麼多錢在一條狗身上簡直是瘋了,不過事實證明卓克·羅素還是對的。
大獲成功
就這樣,新線影業花掉了史無前例的高預算,推出了一部劇本一改再改、由兩位不知名演員主演的漫改電影。影片中糅合了獵奇,浪漫,甚至還有歌舞元素,老實說新線影業自己都不曾對這部電影抱有過高的期望,只要不賠本就謝天謝地了。
沒想到《變相怪傑》上映後居然一炮而紅,總票房達到四億七千萬美金,這對於那個年代的漫改電影來說是難以想像的(事實也證明觀眾的口味的確很難捉摸)。而金·凱瑞也憑藉這部電影獲得了金球獎最佳喜劇類男主角提名,隨著他後來的電影《神探飛機頭》以及《阿呆和阿瓜》的上映,這個來自加拿大的單口相聲演員幾乎就是在一瞬間躍居為好萊塢的一線男演員。
94年的確是好萊塢的奇蹟年,神片一部接著一部,就連這部漫改作品也十分出色。
續作
很少有觀眾知道《變相怪傑》還有一部續集,不過這部2005年推出的《變相怪傑2》實在是太爛了(可能是筆者目前看到過的與前作差距最大的續集)。由於各方面的原因,新線並沒有在第一部大火之後立即開展續集的製作,而金·凱瑞的退出則導致劇組只能尋找另一位名喜劇演員來代替他的位置。
很明顯可以看出,續集男主角詹姆·甘迺迪很賣力地想要重現當年金·凱瑞的誇張表演,但是無論從表情管理到臺詞功力都與後者有著巨大的差距,看得我尷尬癌都犯了。事實證明這類喜劇電影的確不是所有人都能夠駕馭的。
為了彌補演員在表演上的不足,劇組只能在後期效果上加大投入,但沒想到該片的後期製作也成了翻車現場,2000年以後的特效還不如上世紀80年代的水平。最重要的「怪傑」臉部被做成了一個「塑料假人」,絲毫看不到面部表情的變化,另外有沒有人知道他們為什麼要給「怪傑」加上質感這麼差的塑料頭髮。
總之這部讓人一想到就反胃的《變相怪傑2》很快就銷聲匿跡,這個系列也隨之被新線影業雪藏。不過最近聽說他們有重啟該系列的打算,如果要延續過去的喜劇風格的話,不知道他們還能不能找到像金·凱瑞這樣的天才演員。
#金凱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