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故事】國際禁毒日:奮戰在緝毒一線的「他」和「它」

2021-01-10 中國網

6月26日是國際禁毒日。毒品是人類的公敵,毒品不僅嚴重摧殘人類身心健康,還會助長暴力犯罪,危害社會穩定。我國東南沿海地域有著便利的交通條件,但也容易成為毒品加工、製造、販賣的通道。在我國對毒品犯罪打擊力度越來越大的同時,新型毒品犯罪也更為隱蔽、複雜,參與打擊毒品犯罪的官兵們時刻經歷著生與死、血與火的考驗。第33個國際禁毒日來臨之際,我們聚焦來自武警廣東省總隊緝毒一線的三個動人故事。


滅火器中現貓膩 「火眼金睛」排長緝毒立功


梅州市蕉嶺縣廣福鎮交通順暢、通訊發達,是福建和廣東間的交通要塞,這裡的公安檢查站成為了防止毒品流動的重要「卡點」,武警廣東省總隊梅州支隊經常派人警戒設卡。

「總感覺這輛車有問題,但是又不知道問題在哪裡」。2019年9月,一輛從梅州到福建龍巖的黑色轎車引起了武警官兵的注意。武警廣東省總隊梅州支隊排長林傑擺手示意車輛靠邊接受檢查,副駕駛座位上的乘客慌忙戴起墨鏡。

「全體注意,加強警戒,鋪設拒馬!」林傑突然發出的命令,讓一旁待命的官兵們進入了戰鬥狀態。兩名戰士持槍向車身靠近,其他官兵立即對車輛形成一個「包圍圈」。

「同志,請熄火停車,下車接受檢查!」經過短暫的調整,帶上墨鏡後,車上兩名男子神情自若,完全沒了剛才的緊張。坐在副駕駛上的男子有很重的黑眼圈,當公安幹警上前詢問時,卻被他「連續加班熬夜」給搪塞了過去。

「同志,副駕駛上的人精神萎靡,兩眼無神,有明顯的黑眼圈,符合吸毒人員的特徵,我覺得有必要再檢查」。正當執勤的警察正準備放行時,卻被林傑突然叫停,原來他發現副駕駛人員特徵與「癮君子」的症狀有些相似,雖然戴上了墨鏡,但從墨鏡側面看進去,細心的林傑還是看出了破綻。

「難道真是我判斷失誤了?」林傑與公安幹警一起搜查可疑車輛,但沒有發現異常,仍是一無所獲。正當林傑頗感困惑時,後備箱的乾粉滅火器引起了他的注意力。

「同志,這個滅火器能不能用啊,要是壞的滅火器,萬一遇到什麼情況,那可就危險了,我幫你檢查一下吧。」拿起滅火器,林傑發現了不同之處,滅火器上有明顯被拉開過的裂痕。拔下保險插銷,拉出噴管,林傑準備對一旁的空地進行噴射,連按三下都沒有反應。

「我這邊發現了一個可疑的滅火器。」林傑立刻向公安通報,經公安機關檢查,果然發現滅火器內暗藏著冰毒,隨後的尿檢也證實車上的兩名成員均為吸毒人員。鐵證如山,兩名嫌疑人對自己運毒、吸毒的事實供認不諱。

圖為林傑進行日常訓練。楊偉剛 攝

因緝毒任務突出,林傑榮立三等功1次。據了解,該支隊針對經常擔負警戒設卡任務的實際組織專勤專訓,按照「一線精,二線強,三線快速增援」的原則編配執勤力量,並定期邀請駐地公安機關來隊進行授課,將犯罪分子藏匿毒品的最新方法介紹給官兵,在交流中總結,在總結中提升官兵一線執勤能力,每年配合公安機關收繳毒品十餘次。




「無言戰友」並肩戰鬥 隔樓層嗅毒立戰功


南國六月,蟬聲噪噪 。深圳羅芳山腳軍營大榕樹下洗漱臺邊上兩名士兵正在給兩隻警犬衝水、刷毛、修剪指甲。中隊警犬班的士兵輪著班,每天都要給它們洗一次澡。兩隻警犬已退休多時,而其中一隻就是武警廣東總隊執勤三支隊的緝毒犬爾傑。

黑白相間的毛髮,緊貼頸項的長垂耳,爾傑看起來與平日公園裡常見的寵物史賓格犬沒什麼區別,但它的經歷卻不平凡。爾傑是一隻緝毒犬,也是緝毒戰線上的「明星犬」。

警犬訓導員與警犬爾傑坐在草地上小憩。廖鍵 攝

負責照顧爾傑的列兵鄭子豪繪聲繪色講述著他聽老兵說起的故事。2015年,部隊參與深圳某處的一次居民樓緝毒行動。官兵配合警方在11樓將毒販抓獲後,隨警作戰的爾傑在房內多處搜出330多克冰毒。

正當隊伍押解兩名毒販準備離開時,剛到樓梯轉角處,爾傑突然興奮起來。它沒有往下走,而是往上跑。當時的訓導員麥錦祥認為肯定有貓膩,於是放開犬繩,尾隨它來到上一層樓某一戶的門口。

門鎖已生鏽,並結有蜘蛛網。物業登記顯示,住戶已搬離一年,一直沒人入住,但爾傑不停狂吠、撓門,這讓警方決定破門探探究竟。破門後,裡面客廳空蕩蕩,地上布滿厚厚的灰塵。但是,貓膩出在靠近陽臺的一間小雜物房。在爾傑的帶領下,一行人扒開層層雜物,現場查獲用冰毒19.3公斤。

毒販經審訊後供認,這確實是他們的倉庫,他們每次都會通過陽臺攀爬的方式上來取貨。毒販自認為絕對安全的行動,卻敗給了一隻外表憨態可掬的緝毒犬。

隔著一層樓都能嗅出毒品。一時間,爾傑名聲大噪。而毒販們卻恨得牙痒痒,擔心自己哪天會被爾傑給「撞到」。一次,一名癮君子在審訊時告訴警方:「有老闆說誰能要了這條狗的命,給2萬!」

爾傑的傳奇遠不止這一件事。訓導員、下士張祖鴻也被「圈了粉」,談起他親歷的事情。

2017年夏天,中隊抓了一夥走私嫌疑人。押解犯人在中隊當面清點貨物時,已退役的爾傑不知何時「溜」了過來,並對一名蹲在地上的黑衣男子狂吠不止。時任訓導員的王富立即將情況上報中隊。中隊長當即對該男子採取單獨隔離和約束措施。果然,不到兩小時,該男子原型畢露,竟然是個「癮君子」,並有嚴重的暴力傾向。

爾傑深受官兵們的喜愛,是緝毒戰線上的「明星犬」。廖鍵 攝

2016年1月,爾傑服役期滿,正式退出現役。不出營門的它,仍然對緝毒熱情不減。每當中隊抓獲走私、偷渡嫌疑人,它都會準時過來「遛彎」。退役至今,它準確識別「癮君子」三人,深受全體官兵喜愛。

2010年,爾傑在廣州亞運會3次準確識別安保測試組藏在垃圾桶、飯盒等地方的毒品;2013年,震驚中外的廣東第一毒村「雷霆掃毒」行動中,爾傑參與最後的地毯式搜毒,搜獲藏毒點12處;2014年,爾傑參與深圳光明新區廢品站緝毒行動,在下水道搜獲冰毒一包,重11克……說起爾傑的故事,警犬班的5名戰士們都侃侃而談。

已經退役的爾傑也享受著退役前的同等待遇。廖鍵 攝

「它們也是戰友,是戰鬥犬,我們從來不稱為狗!」警犬班班長朱恆星介紹,犬沒有汗腺,從每年的四月份起,直到11月,戰士們每天都要給每隻犬洗澡消暑,退役的警犬也享受著退役前的同等待遇。

2009年入伍的爾傑於2016年退役,龍嘯傑則是它的接班犬。在爾傑的「陪練」下,如今的龍嘯傑已成為當地兄弟單位中頗具名氣的緝毒小能手,多次受到地方公安機關的邀請,參與緝毒、緝私行動20餘次。

兵有兵的果敢,犬有犬的敏銳,聯動作戰才能成形更高效的體系防禦和打擊。據了解,擁有緝毒、搜爆、護衛等多種警犬的武警廣東總隊執勤三支隊十中隊,已將自身的優勢和形勢任務需求有效結合,形成了「人防+技防+物防+犬防」的「四位一體」勤務管控模式,生成了行之有效的戰鬥力。據統計,近五年來,該中隊共計抓獲走私、偷渡案件12起,案值累計2000多萬元,涉案人員達31名,涉毒人員4名。


「退伍老兵」變身緝毒衝鋒 禁毒宣傳走進企業校園


從「橄欖綠」到「公安藍」,從衝鋒陷陣的武警戰士到「全國優秀人民警察」,武警廣東省總隊肇慶支隊退伍老兵、現任廣東省肇慶市公安局副局長的李招德一直奮戰在緝毒戰線,先後榮獲多項榮譽,榮立個人二等功3次,個人三等功4次。

李招德在部隊時的舊照。

「部隊的培養,讓我走上了緝毒的道路」。回想起35年前入伍的場景,李招德至今記憶猶新。從兩次被國家禁毒委列為涉毒重點整治地區的汕尾陸豐入伍,到武警肇慶支隊高要中隊,李招德顯得「與眾不同」——他身材瘦弱,似乎一陣風都能吹跑。但就是這個瘦弱的小夥子,一談到毒品總是咬牙切齒,一參加緝毒行動總是衝在最前。「見過太多人被毒品禍害,我從小的夢想就是消滅毒品」,李招德說。

身體不夠強壯,李招德就利用午休、熄燈時間加練。從「豆芽菜」成為「肌肉男」的李招德多次參加部隊的緝毒行動,每次都圓滿完成任務,多次立功受獎。

身體不夠強壯,李招德就利用午休、熄燈時間加練。戰友練100個伏地挺身他就練150個,戰友們跑五公裡,他就給自己加上綁腿負重跑,戰友們都臥床休息了,他在身下鋪報紙,練基礎體能,直到報紙被汗水浸透。動作不標準,他就嚴格要求自己,一遍不行兩遍,兩遍不行十遍,直到自己滿意為止。單兵戰術動作不夠快,他就「泡」在低姿網裡反覆練匍匐,直到衣服被鐵絲刮破,手腕鮮血直流。

吃飯夾不起菜,刮破的衣服修修補補,手腕上的傷口從未結過痂,手掌與腳掌上的老繭好幾層厚……從「豆芽菜」成為「肌肉男」的李招德多次參加部隊的緝毒行動,每次都圓滿完成任務,多次立功受獎。

走上領導崗位負責禁毒工作後,李招德不僅緝毒,還狠抓全民禁毒工程建設工作。

1990年3月,退出現役的李招德走到了人生的「十字路口」,在流行下海經商的那個年代,「與眾不同」的李招德卻一門心思想著如何繼續從事緝毒工作,放棄優渥工資待遇,李招德以高分考入肇慶市公安局特警隊。「當過兵身體好,每次緝毒都衝在最前面」,是同事們對這個「退伍老兵」最深的印象,李招德自己卻說,部隊敢打硬戰的優良傳統,已內化為緝毒戰場的個人自覺。

走上領導崗位負責禁毒工作後,李招德不僅緝毒,還狠抓全民禁毒工程建設工作,用他的話說,「防一個吸毒,勝抓十個戒毒」。

每年開學季,李招德都積極策劃禁毒宣傳進校園活動和「護學崗」制度,到全市各地工廠開展禁毒知識宣講活動。

每年春秋開學季,李招德提前到轄區內各校園蹲點,加強突發事件應急演練,策劃禁毒宣傳進校園活動和「護學崗」制度,到全市各地工廠開展禁毒知識宣講活動。僅2019年,李招德就為40多家高等院校、中小學、黨校、企業等重點單位開展巡迴講課,受教育人數超20多萬人。

每次到戒毒所和基層檢查,他都不厭其煩的教育工作人員要善待戒毒人員,對他們要關心、愛護,不要歧視、孤立、看不起,否則可能會「死灰復燃」甚至變本加厲,原來的戒毒成效就要打水漂了。

2019年6月,李招德率隊聯合揭陽市禁毒部門破獲一宗毒品案,繳獲毒品冰毒5公斤、海洛因152克、K粉40克,抓獲涉案人員49名,摧毀了一個從揭陽購買毒品回肇慶銷售的販毒團夥,成功切斷外市毒品流入肇慶通道,有效打擊了不法分子的囂張氣焰。

努力迎來了可喜成果。肇慶市毒情實現重大好轉,禁毒執法效能進一步強化,全市社區戒毒社區康復執行率達100%,肇慶市禁毒預防宣傳工作受到省公安廳禁毒局的高度評價和肇慶各界的好評。(記者:黃定龍 廖彬華,參與採寫:賀旭勇  廖鍵  陳志遠)













聲明:中國網圖片庫(www.cnmediae.com)供本網專稿,任何網站、報刊、電視臺未經中國網圖片庫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違者必究! 諮詢電話010-88820273。

相關焦點

  • 緝毒警察講述一線故事:如果有人回不來 那一定是我
    「如果有人回不來,那一定是我」廣州一線緝毒警察講述那一次次血與火的較量劉警官講述一線緝毒故事。關注6·26 國際禁毒日公路上,亡命毒販駕車以170公裡/小時的速度狂奔,蛇形行駛,前面一公裡是一個集市,再不攔下的話,後果不堪設想。
  • 國際禁毒日丨神犬奇兵!這就是緝毒功勳犬的晚年
    來源:中國軍網 作者:廖鍵圖為緝毒功勳犬正在訓練中。吃飯、散步、按摩、曬太陽,犬糧隨意吃,生活悠閒愜意。洗澡,護髮素、沐浴露、山泉水,一樣不少,且一天三次,一次不能落,兵哥親自來搓背捋毛服侍……看到影視劇中彪悍的緝毒功勳戰犬,有心人會關心它們老去的生活。6月26日國際禁毒日之際,記者在武警廣東邊防總隊機動支隊警犬基地找到了答案。你陪我戰鬥,我為你養老。
  • 首部禁毒題材音樂劇《重生》上演,講述邊陲緝毒警生死故事
    夫妻二人感人至深的愛情故事與家國情懷,如今被搬上了音樂劇創作的舞臺,獲得公安部大力支持。首部禁毒題材音樂劇《重生》11月1日在上海文化廣場結束了5場巡演,即將回到故事的發生地雲南演出。為了更真實地展現羅金勇的故事,製作團隊赴雲南實地採訪當地緝毒大隊的隊長和隱姓埋名的緝毒幹警,並整理相關文獻資料和民俗專家進行討論,儘可能全面地展現當地的風土人情,描繪出養育了英雄人民的自然和社會環境。「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我們不能把它講『假』了。」
  • 講述廣安緝毒戰線上——嘉陵江畔的禁毒「小鮮肉」故事
    自參加禁毒工作以來,他參與偵破公安部目標案件4件,省廳目標案件12件,打擊處理涉毒違法犯罪人員2000餘人。先後3次榮獲廣安市禁毒工作先進個人、2次榮獲廣安市緝毒執法先進個人、連續3年被評為優秀公務員並榮立個人三等功。打擊毒品犯罪 他是「實幹家」「打擊毒品犯罪,一刻都不能鬆懈。很多人覺得毒品離我們很遠,其實它就在我們身邊。
  • 雲南緝毒題材電影《狩獵行動》在保山市昌寧縣開機
    宣傳海報 供圖 雲南網訊(通訊員 鄔維平 李恆興)1月6日,新年度雲南省首部緝毒題材影片《狩獵行動》在保山市昌寧縣開機。該片由著名導演張永剛執導,中國作家協會會員著名軍旅作家、編劇楊佳富執筆創作,巨興茂擔任監製,香港興傑國際投資集團大理蒼海高爾夫度假村有限公司和雲南興傑傳媒有限公司、雲南皓月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等聯合攝製。
  • 披荊斬棘,緝毒之戰,電影《天下無毒》8月14日官宣上映,期待!
    電影《天下無毒》由導演譚鑫銘執導,鄢滿英擔任編劇,演員由劉之冰、奚望、碰碰和、茹萍、王靜波、周偉、佘莉莉等傾情加盟主演的一部緝毒之戰的作品!這是一個天下禁毒民警為了「天下無毒」夢想流血戰鬥的故事。從小被毒品害得家破人亡的周婷長大後加入緝毒隊伍,她深入毒窩,與毒販們鬥智鬥勇,面對身為毒梟的親生父親也毫不留情,配合警方將一個跨國製販毒集團一網打盡。
  • 榆陽公安禁毒大隊副大隊長馬正利——禁毒一線硬漢男兒 ,十幾載搏...
    從警22年來,馬正利在禁毒戰場上披荊斬棘,屢獲戰功。儘管馬正利已經在禁毒一線摸爬滾打了十幾年,但談起初來乍到的情景,他還記憶猶新。當時,榆陽分局正在偵破一起建國以來最大的跨省販賣毒品案,他臨危受命扛起案件的主偵任務,經過兩個多月的艱苦奮戰,案件成功告破,21名案犯全部歸案。
  • 講述緝毒警察真實的故事
    南方日報訊 (記者/梁燕)24—26日,國內首部禁毒題材音樂劇《重生》在深圳上演。該劇由公安部新聞宣傳局巡視員、副局長孫潔,騰訊影業執行長程武擔任出品人,主創團隊由國內著名音樂劇製作人李盾,著名編劇、導演周可等組成,邀請韓國作曲家張少瑛、荷蘭舞蹈藝術家凱文·波拉克加入,力圖打造具有國際視野的中國原創音樂劇。
  • 緝毒題材影片《狩獵行動》開機拍攝
    央廣網保山1月7日消息(通訊員周應彪 施應發)1月6日,緝毒題材影片《狩獵行動》在保山市昌寧縣開機拍攝。該片根據真實事件改編,取材於雲南公安緝毒民警一線戰鬥真實案例,堅持用本色演繹緝毒民警故事,通過將緝毒民警人物原型搬上熒幕,宣揚緝毒民警機智勇敢、英勇頑強的戰鬥精神,展現緝毒勇士恪盡職守、不畏犧牲的優秀品質。
  • 與毒販的生死對決 禁毒日盤點10部緝毒電影
    中國日報網6月26日電 聯合國將6月26日定為國際禁毒日,以引起世界各國對毒品問題的重視。毒品的危害眾所周知,因此禁毒是當今世界面臨的一項艱巨任務。其實,關於毒品的電影裡也有不少描寫,下面我們就為你盤點十部關於毒品的電影,透過鏡頭,我們將看到緝毒特警與毒販在槍口下的生死對決,將看到毒品是如何毀掉人們的身體、思想,以及人生......
  • 北京警官根據真實經歷創作,禁毒公益歌曲《還好嗎》全網上線
    「嘿,你在那個地方還好嗎,你可千萬千萬不要想家……」6月26日是國際禁毒日,由中國唱片集團、北京市公安局工會、南京創點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北京十三月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聯合出品的公益歌曲《還好嗎》將在全網上線數位音樂及MV。
  • 廣元禁毒視頻,講述他們與毒品之間的真實事件故事!
    ——————以下正文—————— 她, 曾是毒品的受害者; 他, 曾讓自己和妻子都陷入毒品的魔圈; 她, 從事著與吸毒者成為朋友的職業
  • 2016年國際禁毒日主題是什麼?(附歷年禁毒日主題)
    2016年國際禁毒日主題是什麼?(附歷年禁毒日主題)  2016年6月26日是聯合國確定的國際禁毒日,而中國的禁毒日也是這一天。「國際禁毒日」是以引起世界各國對毒品問題的重視,同時號召全球人民共同來解決毒品問題而成立的節日。
  • 向死而生,只為光明——公安部禁毒電視劇《破冰行動》正在熱播!
    該劇以李飛父子的緝毒行動為雙線索,講述了兩代緝毒警察不畏犧牲,拼死撕開當地毒販織起的錯綜複雜的地下毒網,衝破重重迷局,為"雷霆掃毒"專項行動奉獻熱血與生命的故事。該劇於2019年5月7日在愛奇藝播出,並於同年5月10日在央視八套播出。該劇入選2019-2022年「記錄新時代工程」北京市重點選題規劃片單。
  • 緝毒電影《狩獵行動》在昌寧開機
    報訊(周應彪 施應發) 2021年1月6日,緝毒題材影片《狩獵行動》在保山市昌寧縣開機拍攝。電影《狩獵行動》根據真實事件改編,取材於雲南公安緝毒民警一線戰鬥真實案例。影片講述緝毒大隊教導員陳昌平和女隊長自珺帶領禁毒隊員深入邊境與毒犯鬥智鬥勇的戰鬥故事,故事九曲迴腸、跌宕起伏、案中有案、撲朔迷離、引人入勝。本片經國家批准立項拍攝,總投資1000萬元,全片將在昌寧縣取景拍攝。編劇楊佳富說:「《狩獵行動》這部電影,是以昌寧公安緝毒故事為原型。昌寧縣不是毒源地,只是毒品的經過地,經過昌寧公安幹警在這裡堵截,緝毒成績突出,湧現出了很多緝毒英雄。」
  • 請以我們的心銘記「他」的名
    2021年1月10日是第一個「中國人民警察節」。近日,代表黨中央向全國人民警察致以了誠摯的慰問。長期以來,在黨的領導下,人民警察隊伍牢記宗旨使命,忠誠履行職責,勇於擔當作為。我們要銘記「生為人民奮戰、死為人民獻身」的他。「如果我犧牲了,就把器官捐了,讓更多的人延續生命。」在抗疫一線連續奮戰17天後,河南省鄭州市公安局東風路分局社區民警樊樹鋒,倒下了就再也沒有醒來。按照他生前願望,親屬將其器官無償捐獻,使急需器官移植的3名群眾生命得到延續、2名群眾重見光明,實現了他「生為人民奮戰、死為人民獻身」的夙願。
  • 電視劇《獵梟》將襲:陸毅化身緝毒警察臥底
    近年來,以緝毒為主題的電視劇很多。儘管劇情變化不大,但這種電視劇在觀眾中很受歡迎。一旦播出,它們將產生很高的熱度和話題。毒品是當今社會的熱門話題。通過電視劇,觀眾可以了解更多有關毒品的消息,並警告所有人不要輕易嘗試毒品。
  • 涼山緝毒女警的「驚心動魄」:孤膽臥底智鬥毒梟、追毒遇車禍懸崖近...
    邱春瓊,四川省涼山會理縣公安局禁毒大隊教導員,涼山警界五公裡武裝越野長跑第一人,被稱為「飛毛腿」的鐵女子,從長相、面容、語音上,她都沒有南方小女子的嬌豔、水靈和嗲聲嗲氣,有的只是臉上一股子凌厲的氣質——她能鬥、能幹、能蹲,她被稱作大涼山最深處的緝毒女「神捕」。
  • 國際禁毒日,聊一聊風靡貓圈的上癮佳品——貓薄荷
    6月26日,今天是國際禁毒日,我看到許多博主在發一些關于禁毒的內容,也看到了這麼一句話「之所以吸毒和販毒不可原諒,是因為這些安寧與和平,是用無數緝毒警察鮮活的生命換來的。」那麼今天,我想跟大家聊聊貓圈的上癮佳品——貓薄荷。總聽一些人形容貓薄荷為貓界的大麻,大麻就是一種違禁的會使人上癮的禁藥。
  • 國際禁毒日 緝毒犬亮身手
    6月26日是國際禁毒日。阿拉山口海關開展「6·26 國際禁毒日」宣傳活動。查緝演練中,緝毒犬「英博」準確快速地搜尋到藏在行李箱中的毒品,可謂「大展身手」。一起來看看吧。> 31822105,.國際禁毒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