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02 17:3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隨著網購的快速發展,所購物品的範圍也在逐漸擴大,不再局限於衣服、鞋子等生活用品,不少人喜歡通過網絡購買活體寵物進行飼養。
但收貨時寵物活蹦亂跳,可飼養沒幾天就呈現病懨懨的狀態或者死亡,不僅要花費檢測和治療費用,而且因買主與寵物建立了情感,其在感情上也難以接受。
這不,陳先生最近就遇到這樣一件鬧心事。
陳先生的妻子小珂非常喜歡小貓,但其因工作原因經常出差在外,為了使妻子得到陪伴,陳先生特意在雙十一購物節前從網上購買了英短貓作為禮物送給妻子。
當快遞員將小貓交給小珂時,其發現小貓的長相與陳先生最初發給她的商家宣傳照片並不相符,宣傳圖上小貓是灰藍的眼睛,黑色的鼻頭,而且商家說明是幼崽。但她收到的小貓是黃色的眼睛,粉色的鼻頭,且並非幼崽。
看見小貓楚楚可憐的樣子,小珂也勉為其難地接受了。不料,小珂與小貓非常融洽地相處了三天,但第四天小貓就不吃不喝且出現腹瀉症狀,小珂連忙將小貓送到就近的寵物醫院治療。
經寵物醫院檢查,發現小貓患有貓瘟,若不及時治療就會死亡,但治療費用非常昂貴,小珂犯起了躊躇,便與丈夫商量。
陳先生讓其先抓緊治療小貓,自己和商家聯繫解決方案。就這樣,在支付1萬餘元治療費後,小貓恢復了健康,陳先生開始了自己的維權之路。
他多次聯繫,商家一再表示自己售賣的小貓是健康的,且在運輸過程中也通過各種檢查,並且陳先生收到了小貓的健康證。
陳先生對商家的說法當然不認同,表示在寵物醫院給小貓做各項檢查時,病歷上寫明小貓自身(母體傳染)患有貓瘟病毒,並非是一隻健康的小貓,雙方各執己見,陳先生無奈將商家訴至未央法院。
因被告即商家在河南,主審法官林娜通過未央法院電子信息集約送達方式,最終在網購平臺與商家取得聯繫,並向其送達了起訴狀和應訴材料。
鑑於該案案情相對比較簡單,法官又通過簡便高效的微庭審,組織雙方進行證據交換,且直接向商家告知,其自行列印的健康證沒有經過任何權威動物檢測報告,也沒有標註機構的印章,無法證明出售的小貓是健康的,顯然證據不夠充分。商家聽完法官的釋明後,表示願意與陳先生庭外調解。
最終,雙方達成一致意見,商家當庭同意賠償陳先生8000元, 陳先生也當即向法官遞交撤訴申請書。
【法官提醒】
購買寵物,建議消費者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見面交易,同時應當確認寵物店是否具有營業執照。
在交易時,應仔細查看寵物的疫苗注射記錄和健康證明。若需要在網上購買寵物,也應該選擇有第三方支付平臺的正規網站,同時留意商家的相關工商登記信息和具體經營地址。
在購買前應向商家確認寵物注射疫苗的情況,要求商家提供注射憑證並留存。
同時,消費者還應讓商家開具發票,並與商家籤訂涉及寵物接種疫苗情況、寵物身體健康檢測、售後爭議處理方案等內容的協議,明確雙方責任,保障自身的合法權益。
原標題:《英短貓歷險記》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